专利名称: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钢筋堆放场地用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属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常常需要在场地中进行堆放,然而对于钢筋等材料来说由于材料的特性因此需要做好防雨措施,因此现有的钢筋堆放场地中设置有用于防雨的遮雨棚,但是现有的遮雨棚由于固定设置,因此在钢筋等材料需要吊运时,遮雨棚就需要进行拆除, 这样的遮雨棚会对钢筋等材料的吊运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随时进行收放方便钢筋材料吊运,降低施工成本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包括一对位于条形基础上的导轨,导轨上设置有一组可沿导轨纵向移动的侧框架,侧框架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这组侧框架之间的顶棚。所述导轨设置为两对以上并同时平行排布在左右两侧的条形基础上,每一个条形基础上的相邻两对导轨之间设置有间距,侧框架安装在每对导轨上后使位于内侧的侧框架的高度低于位于外侧的侧框架的高度,位于内侧的侧框架可移动到外侧的侧框架内。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由于设置的可沿导轨纵向移动的遮雨棚,当需要吊运钢筋等材料时,将遮雨棚移动至一侧即可对钢筋等材料进行吊运,由此设置移动方便、构造简单,占地面积小,实用快捷方便,施工人员容易掌握,解决了搬运人工所存在的费时费力问题,同时,本发明的遮雨棚除了作为材料堆放场地外还可以作为雨雪天加工场地,一处多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遮雨棚需做成活动的,当材料需要吊运时,可以随时收起,方便吊运。
图I为本发明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的结构示意 图2为图I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包括一对位于条形基础I上的导轨2,导轨2上设置有一组可沿导轨2纵向移动的侧框架3,侧框架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这组侧框架3之间的顶棚4,由此构成了整个活动遮雨棚。当需要吊运钢筋等材料时,将原来遮盖在钢筋等材料上面的活动遮雨棚推动至一侦牝由此便可直接进行吊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导轨2还可以设置为两对以上,两对以上的导轨同时平行排布在左右两侧的条形基础I上,每一个条形基础上的相邻两对导轨之间设置有间距,侧框架3安装在每对导轨上后使位于内侧的侧框架的高度低于位于外侧的侧框架的高度,由此分别将每组侧框架3的上方连接位于该组侧框架3之间的顶棚4,由此构成了各个不同的活动遮雨棚,此时使位于内侧的活动遮雨棚可移动到外侧的活动遮雨棚之内。 通过本实施例的设置,设置的多个不同的活动遮雨棚可以更大范围的满足对于更多需要堆放的材料的需要,当需要吊运时,将位于内侧的活动遮雨棚推动至外侧的活动遮雨棚内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位于条形基础(I)上的导轨(2),导轨(2)上设置有一组可沿导轨(2)纵向移动的侧框架(3),侧框架(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这组侧框架(3 )之间的顶棚(4 )。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设置为两对以上并同时平行排布在左右两侧的条形基础(I)上,每一个条形基础上的相邻两对导轨之间设置有间距,侧框架(3)安装在每对导轨上后使位于内侧的侧框架的高度低于位于外侧的侧框架的高度,位于内侧的侧框架可移动到外侧的侧框架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中钢筋堆放场地用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属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它包括一对位于条形基础上的导轨,导轨上设置有一组可沿导轨纵向移动的侧框架,侧框架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这组侧框架之间的顶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设置的可沿导轨纵向移动的遮雨棚,当需要吊运钢筋等材料时,将遮雨棚移动至一侧即可对钢筋等材料进行吊运,由此设置移动方便、构造简单,占地面积小,实用快捷方便,施工人员容易掌握,解决了搬运人工所存在的费时费力问题,同时,本发明的遮雨棚除了作为材料堆放场地外还可以作为雨雪天加工场地,一处多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文档编号E04B1/343GK102913010SQ20121043251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巫亚明, 吴定山, 王家红, 梁强, 姚成全 申请人: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