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层叶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94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层叶幕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幕墙,特别是一种智能层叶幕墙。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玻璃幕墙虽然外表美观,但它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它增加了透光性,使室内更加明亮,但由于玻璃的导热和温室效应的作用,在夏天,强烈的光照会形成光污染,同时也使室内温度升高,在冬天,由于玻璃的传导作用,又会使室内的热量丧失,如果室内开启空调,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不符合现在对建筑节能的要求。现在国外使用层叶式幕墙,在百叶式幕墙内侧设置走廊缓冲带,走廊另一侧再设置玻璃隔断,来起到防风防雨及降温的作用,这样极大的减少了建筑的使用面积,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他们采用的层叶式幕墙,连杆装置列在窗页侧边,自动控制单元和动力机构体积庞大,悬挂安装在边墙或窗框柱上,破坏了建筑的整体美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节约空间、节约能源、使用安全方便、控制系统隐蔽的智能层叶幕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智能层叶幕墙,它包含框架本体,在框架本体上设有幕墙玻璃,在幕墙玻璃的外侧设有控制装置,幕墙玻璃内置的层叶式幕墙,层叶式幕墙的层叶固定支架与框架本体连为一体。在层叶式幕墙与玻璃幕墙之间形成的夹层的上端设有出风口,下端设有进风口。上述的层叶固定支架为中空结构,在层叶固定支架的空腔内设有动力机构和层叶联动机构,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层叶联动机构连接。层叶联动机构主要包括拨叉和连杆,拨叉的一端与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拨叉的另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每一片层叶的转轴上连接有转轮,连杆与每一个转轮的活动连接。动力机构连接有自动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单元上连接有烟雾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将控制装置内置的层叶式幕墙与传统的玻璃幕墙有机的进行结合,解决了单层幕墙在遮阳、建筑节能方面的不足,而且通过双层结构,能更有效的减少外界的光、声污染,保持室内的宁静。它还改变了建筑物外立面的外观效果,同时具备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效果。由于在传统幕墙外层加设了层叶片,即使内层幕墙上的幕墙窗忘了关,也可以防止窃贼进入室内,提高了安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但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实施例I中控制装置内置的层叶式幕墙3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I中层叶式幕墙3可转动页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层叶幕墙,它包含框架本体1,在框架本体I上设有幕墙玻璃2,在幕墙玻璃2的外侧,设有控制装置内置的层叶式幕墙3,层叶式幕墙3的层叶固定支架4与框架本体I连为一体,本实施例中层叶固定支架4与框架本体I为冲压成一体的型材。如图2、图3所示,层叶固定支架4为中空结构,在层叶固定支架4的空腔内设有动力机构5和层叶联动机构6。页片7通过定位在其侧边中心处的夹头71与转轴72固定连 接,转轴72穿过支架壁通过轴套73与支架壁转动连接,使页片7能够绕着中心轴线随转轴72 —起转动。转轴72的端部设有转轮74。在层叶固定支架4的空腔内设有动力机构5和层叶联动机构6,本实施例描述的动力机构5是微型电机51和蜗轮蜗杆减速装置52,经减速后的动力输出轴53与层叶联动机构6连接。本实施例描述的层叶联动机构6主要包括拨叉61和连杆62,拨叉61的一端与动力输出轴53固定连接,拨叉61的另一端与连杆62固定连接,连杆62与每一个转轮74的边缘活动连接,形成曲臂连杆机构。当动力输出轴53转动时,拨叉61带动连杆62产生位移,连杆62的位移使转轮74转动,从而使页片组能一起产生开启或关闭的动作。在层叶式幕墙3与玻璃幕墙2之间形成的夹层的上端设有出风口 13,下端设有进风口,两层幕窗之间的夹层,形成自然通风道。层叶式幕墙3的层叶可以采用透明、防紫外线的透明玻璃,也可以采用不透明的塑、铝等材料,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转动不同的角度。夏天,关闭层叶阻挡强烈的阳光,形成遮阳系统,打开进出风口,风道中的气流能降低内侧墙面的温度。冬天,关闭出风口 13,温室效应能使墙体和室内的温度升高,有利于建筑物的节能。经试验测试,室外气温为34°C,里墙采用6_镀膜玻璃幕墙和下悬窗,外层采用中空铝百叶时,关闭出风口 13、遮阳层叶和里幕墙窗,使其处于全封闭状态,一小时后,风道内气温升到43°C。打开出风口 13、遮阳层叶和里幕墙窗,在自然通风状态下,一小时后,风道内气温为33°C,室内温度为31. 5°C。如果室内开启空调采暖或制冷,经测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幕墙,可以比传统的单层幕墙节省电耗30% -40%。如果层叶采用不透明的材料,还可以瞬间将明亮的房间转换成暗室,提高了室内的私密性,也满足了要在室内播放视频等情形的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双层结构,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外界的噪声污染,保持室内的宁静。,用HS5920噪音监测仪在闹市中心实际测试,当室外噪声为63-65dB时,关闭两层幕墙时,室内噪声可降至51dB,直接降低噪音ll-14dB。实施例2:在实施例I中所述的智能层叶幕墙,在层叶固定支架4的空腔内,还设有用于控制动力机构5的自动控制单元8,在自动控制单元8上连接有烟雾传感器9、风速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和雨量传感器12等探测外部环境变化的测量器件。[0020]当有人在室内吸烟时,烟雾传感器9根据检测到室内的烟雾的浓度状况,自动调节层叶页片的开启角度,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在本实施例中风速传感器10采用三杯感应器。在多齿转盘上方设有发光二极管,下面设置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通过转盘的齿缺被光敏三极管接收。风杯转动时,通过主轴带动多齿转盘旋转,由于转盘齿的阻挡,光敏三极管断断续续的处于导通或截止状态,形成与风杯转速成正比的频率信号。温度传感器1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钼电阻作传感器元件,采集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信息。雨量传感器1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翻斗式遥测雨量动感应器,雨水由盛水口汇集进入采集翻斗,当采集翻斗内的雨量达到一定数量时,采集翻斗翻动,雨水注入计量翻斗,利用计量翻斗的翻动,干簧管发送脉冲信号,信号采集器根据脉冲计数发送数据。如图4所示,自动控制单元8根据上述传感器传输的信号,经过处理后控制动力机构5和层叶联动机构6对层叶进行开启角度的调整,当起风下雨时,自动控制单元8控制层叶关闭,防止雨水飞溅入室内;室外气度升高时,自动控制单元8会控制层叶的开启角度,减小房间内小环境的变化波动幅度,使人体舒适自如。在自动控制单元8上还可以连接烟雾传感器9、语音提示器14等装置。当室内有人吸烟时,自动控制单兀8会控制层叶的开启角度,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维持室内的良好环境,当层叶动作时,语音提示器14进行提示,让人能知道层叶目前的工作状态,提高安全性能。
权利要求1.智能层叶幕墙,它包含框架本体,在框架本体上设有幕墙玻璃,其特征是在幕墙玻璃的外侧设有控制装置,幕墙玻璃内置的层叶式幕墙,层叶式幕墙的层叶固定支架与框架本体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层叶幕墙,其特征是在层叶式幕墙与玻璃幕墙之间形成的夹层的上端设有出风口,下端设有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智能层叶幕墙,其特征是所述的层叶固定支架为中空结构,在层叶固定支架的空腔内设有动力机构和层叶联动机构,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层叶联动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层叶幕墙,其特征是所述的层叶联动机构主要包括拨叉和连杆,拨叉的一端与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拨叉的另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每一片层叶的转轴上连接有转轮,连杆与每一个转轮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层叶幕墙,其特征是动力机构连接有自动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单元上连接有烟雾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层叶幕墙,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占有空间大、耗能以及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它包含框架本体,在框架本体上设有幕墙玻璃,其特征是在幕墙玻璃的外侧设有控制装置,幕墙玻璃内置的层叶式幕墙,层叶式幕墙的层叶固定支架与框架本体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将控制装置内置的层叶式幕墙与传统的玻璃幕墙有机的进行结合,达到了节约空间、节约能源、使用方便以及减少外界的光、声污染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E04B2/88GK202544172SQ20122000217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庄重 申请人: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