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型节能筒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85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隧道型节能筒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型节能筒瓦,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抗雨且防风隔热能保温的隧道型节能筒瓦。
背景技术
由于汉瓦的外观优雅,线条流畅,水路清晰,排水畅快,所以传统建筑屋面历代都采用汉瓦。但由于汉瓦一般都是采用农田土烧制而成,随着社会的发 展,城市建筑的改造,为了节能环保,房屋上的瓦片由过去的汉瓦演变成现有的各种小型瓦片。但是不管是何种瓦片,在下雨时节,经常都会遇到很多屋面渗漏情况,而且修补困难,等到天晴时,渗漏之处又无从找寻。有的房屋,由于常年漏雨,导致屋面桁条椽子屋架腐烂,屋面坍塌,严重的导致柱脚腐烂,墙身凸肚,形成危房。对于小面积的瓦,由于纵、横向之间的接头处较多,且又是单层防水,造成漏雨的概率相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隧道型节能筒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隧道型节能筒瓦,垂直向固定于屋顶的桁条或混凝土板上,所述筒瓦为一体化隧道型筒瓦,所述筒瓦的上板为波拱形防水层板,所述筒瓦的底板为槽形防水层板;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由拱形板与月牙形板组成,所述槽形防水层板为防水层平板与垂直并均布于平板上的垂直板组成,所述垂直板的上端设置于拱形板与月牙形板的交接处;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与所述槽形防水层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的后端形成一台阶式设置,所述拱形板后端大于拱形板前端的拱形高度,且拱形板末端高度与拱形板前端高度相等,所述筒瓦的截面为以垂直板间隔的马蹄形;所述桁条上固定有丁字型锚固条,所述丁字型锚固条倒置于桁条上,所述丁字型锚固条上排列设有丁字型锚固钩;所述槽形防水层板的防水层平板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时与丁字型锚固钩相配合固定的楔块,后端开设有用于丁字型锚固钩插入的榫眼,所述楔块与所述榫眼均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楔块与榫眼均设置在马蹄形的正下方;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与槽形防水层板的前、后端均开设有用于筒瓦与筒瓦纵向连接的榫槽。优选地,所述丁字型锚固条上设置有槽型橡塑条。优选地,所述楔块的纵截面为梯形,所述楔块的前端高度小于楔块后端的高度。优选地,所述月牙形板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台阶形波纹。优选地,所述筒瓦的波拱形防水层板至少由一块拱形板及月牙形板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单片的瓦面积较大,使得整个屋面采用的瓦相对减少,筒瓦与筒瓦接头处采用顺插套接形式,避免了缝隙造成漏雨。本实用新型的筒瓦不仅外观线条流畅美观,同时还能双重防水,具有保温隔热、隔音功效;筒瓦可与左、右边的楞瓦,找接瓦、滴水瓦等配备安装,安装工序简单、方便快捷,屋面工程无需使用搅拌砂浆,确保场内外施工无扬尘。相较于现有的瓦片,更节能,更环保。

图I是本实用新型隧道型节能筒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隧道型节能筒瓦之间的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丁字型锚固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隧道型节能筒瓦,如图I、图2、图3所示。垂直向固定于屋顶的桁条上,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横向为图I中的X向,纵向为图I中的Y向,垂直向为图I中的Z向。所述筒瓦为一体化隧道型筒瓦,整块瓦大致呈多条平行的隧道型。所述筒瓦的上板为波拱形防水层板,所述筒瓦的底板为槽形防水层板2。波拱形防水层板由拱形板与月牙形板25组成,所述槽形防水层板2为防水层平板与垂直并均布于平板上的垂直板组成。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与所述槽形防水层板2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0。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与槽形板采用纤维水泥等抗压强度较高的防水材料制成,保温层10采用聚苯乙烯挤塑成型。在单位面积上,与其他同为永久性的瓦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筒瓦整体上重量较轻。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月牙形板25将拱形板间隔开,筒瓦截面形成间隔形马蹄形。当然,根据需要可以对波拱形板的波拱数量进行选择。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的后端呈台阶式波拱形,所述拱形板I后端12大于拱形板I前端11的拱形高度,且拱形板I末端13高度与拱形板I前端11高度相等,所述桁条31上固定有丁字型锚固条,所述丁字型锚固条4可通过螺丝41倒置于桁条31上;所述丁字型锚固条用于筒瓦与桁条31垂直向上的固定。具体的是通过设置在丁字型锚固条上设置在丁字形锚固钩4对筒瓦进行垂直向的固定。当然,根据安装的不同环境,桁条可以采用其他安装部件,如砼板等。为了更好的固定及减少筒瓦与丁字型锚固条之间的磨损,所述丁字型锚固条上设置有槽型橡塑条32。根据桁条31的材料,丁字型锚固钩4与桁条31的固定可选用不同的固定方式。筒瓦与桁条31之间的垂直向固定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槽形防水层板2的防水层平板前端设置有用于与丁字型锚固钩4固定的楔块22,后端开设有用于丁字型锚固钩4插入的榫眼(图中未标示),所述楔块22与榫眼均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楔块22与榫眼均设置在马蹄形的正下方。所述楔块22的纵截面为梯形,所述楔块22的前端高度小于楔块22后端的高度。[0030]筒瓦与筒瓦纵向连接通过波拱形防水层板I与槽形防水层板2前、后端均开设的榫槽23。具体的,所述榫槽23开设在波拱形防水层板I的月牙形板25与马蹄形的连接处;为了筒瓦之间更好的连接,槽形防水层板2的防水层平板上,即与马蹄形的连接处,在马蹄形的内侧也开设有榫槽23。为了使得筒瓦更美观,所述弧形向上板25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台阶形波纹。同时,这样的结构也使得雨水更好的流淌,不会造成水的积压。以下简述下本实用新型具体安装使用原理。筒瓦与筒瓦之间的连接由于筒瓦的后端小于前端,结合图3,将后一块筒瓦的前端53套接与前一块筒瓦的后端52,并且通过前后端的榫槽进行再次的插接,连接时,使得后一块筒瓦的防水层平板置于前一块筒瓦的平板形防水层板上方。即保证了筒瓦之间的纵向连接,由于筒瓦与筒瓦之间的横向连接为高低缝企口连接,进一步的保证了筒瓦的双重 防水功能。同时,为保证连接的筒瓦直接与桁条31的连接,固定时,只需将桁条31上的丁型固定钩4穿过后一块筒瓦的榫眼中,此时,后一块筒瓦的楔块22正好插入丁型固定钩4的空隙中。这样就完成了筒瓦与筒瓦之间的连接。相同的,筒瓦的前端采用丁型固定钩4穿过榫眼与防水层平板上的楔块22进行固定,而筒瓦的前端瓦沿部分通常采用与其相配合的瓦头进行最后的装饰。具体的,拱形板上设有的榫槽,与沿口滴水瓦上相配合的榫槽互相插入,安装筒瓦头及封沿瓦即可。而在脊桁的连接处,可以用环脊瓦用胶水进行两块筒瓦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顺序是由下而上。即先从下面沿口开始往上面的屋脊方向安装,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可采用纵向安装法,也可采用横向安装法,横向安装是从沿口横向一排排往上安装,纵向是从沿口纵向往上一块块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筒瓦面积较大,适用坡度大于15度的各种屋面的排水工程。整个屋面采用筒瓦数量少,安装方便,结合内部的保温层,保证了防水、防风、且保温隔热的效果。通过纵、横向之间的固定,及与桁条之间丁型固定钩的固定,即使大风时也保证了瓦的稳固。同时,此筒瓦还避免了施工时的扬尘作业,符合现在社会绿色、环保主题。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隧道型节能筒瓦,垂直向固定于屋顶的桁条或混凝土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瓦为一体化隧道型筒瓦,所述筒瓦的上板为波拱形防水层板,所述筒瓦的底板为槽形防水层板; 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由拱形板与月牙形板组成,所述槽形防水层板为防水层平板与垂直并均布于平板上的垂直板组成,所述垂直板的上端设置于拱形板与月牙形板的交接处; 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与所述槽形防水层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的后端形成一台阶式设置,所述拱形板后端大于拱形板前端的拱形高度,且拱形板末端高度与拱形板前端高度相等,所述筒瓦的截面为以垂直板间隔的马蹄形; 所述桁条上固定有丁字型锚固条,所述丁字型锚固条倒置于桁条上,所述丁字型锚固条上排列设有丁字型锚固钩; 所述槽形防水层板的防水层平板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时与丁字型锚固钩相配合固定的楔块,后端开设有用于丁字型锚固钩插入的榫眼,所述楔块与所述榫眼均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楔块与榫眼均设置在马蹄形的正下方; 所述波拱形防水层板与槽形防水层板的前、后端均开设有用于筒瓦与筒瓦纵向连接的榫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隧道型节能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丁字型锚固条上设置有槽型橡塑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型节能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的纵截面为梯形,所述楔块的前端高度小于楔块后端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型节能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月牙形板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台阶形波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型节能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瓦的波拱形防水层板至少由一块拱形板及月牙形板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隧道型节能筒瓦,固定于屋顶的桁条上,筒瓦上板为波拱形板,底板为槽形板,波拱形板与槽形板间设有保温层,波拱形防水层板的后端呈台阶型,拱形板后端大于前端的拱形高度且拱形板末端高度与前端高度相等,筒瓦的截面为以弧形向上板间隔的马蹄形。桁条上固定有倒置的丁型锚固条;平板形板的上表面前端设置有楔块,后端开设榫眼,楔块与榫眼均在同一轴线上,且楔块与榫眼均设置在马蹄形的正下方;波拱形板与平板形板的前、后端均开设有榫槽。本实用新型的筒瓦面积大,结合内部保温层,保证了防水、防风且保温隔热的效果。通过纵、横向间固定,及与桁条之间丁型固定钩的固定,保证了瓦的稳固。避免了施工时的扬尘作业,更环保。
文档编号E04D1/28GK202492971SQ201220121839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杜世芳, 陈荣发 申请人:陈荣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