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双层内置复合保温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的保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置保温体系。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每年建筑用能源将耗电I. 2万亿度和标准煤4. I亿吨,耗电量相当于目前北京年用电量的24倍,是欧洲国家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 4倍,而其能耗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围护结构保温不良。现有技术的双网EPS板外墙保温体系,由上、下两层钢丝网组成,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之间焊接有腹丝,腹丝的结构是两个交叉的钢丝,钢丝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上、下两层钢丝网上。这种结构保温体系在建筑施工的时候效率低、且保温效果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筑外墙保温体系保温性能不好、作业效率低,提供一种保温性能好、作业效率高的双层内置复合保温体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双层内置复合保温体系,包括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之间通过腹丝连接,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之间设有保温板,所述腹丝呈U型,其封闭端卡在上层钢丝网上、开口端焊接在下层钢丝网上。所述保温板是EPS保温板,保温板一端呈瓦楞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温体系可以进行单独施工,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加上去即可,这能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缩短广2月工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且本实用新型中采用U型腹丝,与现有技术相比,腹丝与上、下层钢丝网连接比较方便,只需要一次焊接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U型内置复合保温体系,包括上层钢丝网I和下层钢丝网5,上层钢丝网I和下层钢丝网5之间通过腹丝2连接,上层钢丝网I和下层钢丝网5之间设有保温板4,所述腹丝2呈U型,其封闭端卡在上层钢丝网I上、开口端焊接在下层钢丝网5上。本实用新型中,采用U型腹丝2,在施工的时候,U型腹丝上端卡在上层钢丝网I上、下端焊接在下层钢丝网5上,受外部压力后压力能均匀扩散,而现有技术的腹丝上下两端都需要焊接,因此本实用新型施工更为简便、效率较高。施工的时候,外墙采用抗裂普通砂浆粉刷2(T30mm、内墙采用100-200mm的混凝土
浇筑,而本实用新型置于混凝土和砂浆层之间。由于EPS聚苯板本身具有防水功能,再加上100-200mm的混凝土层,其防水效果好,解决了传统式外墙保温所产生的易裂缝、空鼓、渗漏、脱落等隐患。本装置可以在工厂内生产完成,之后进入工地直接使用,由于本装置与建筑墙体同步施工,采用内置单面模板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保温板4是EPS保温板,保温板4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其端面为平面,也可以将其一端设置成瓦楞型。施工时,在EPS保温板外设置砂浆面,如果将保温板一端设置成瓦楞型,在与砂浆结合的时候起结合比较牢固,砂浆面的附着力比较强,这样不会出现脱落、开裂等现象。本装置中混凝土剪力墙厚度为100-200 mm、保温层厚度为80mm,而现有技术墙体240mm、保温层50mm,本实用新型减少了 50-110 mm的厚度,扩大了室内使用面积,且保温层厚度增加了 3(T50mm,增加了保温系数,其节能效果是外墙保温体系的I. 5倍。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网内置复合混凝土轻质剪力墙保温结构体系,被称作双网内 置复合保温体系(Dual Neuwork Built-in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简称CTI-A),适用于小高层及以下建筑。其使用年限与建筑物设计年限相同,在设计年限内不需要进行维护,可减少大约50%的建筑垃圾。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内置复合保温体系,包括上层钢丝网(I)和下层钢丝网(5),上层钢丝网(I)和下层钢丝网(5)之间通过腹丝(2)连接,上层钢丝网(I)和下层钢丝网(5)之间设有保温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腹丝(2)呈U型,其封闭端卡在上层钢丝网(I)上、开口端焊接在下层钢丝网(5)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层内置复合保温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4)是EPS保温板,保温板(4) 一端呈瓦楞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内置复合保温体系,包括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之间通过腹丝连接,上层钢丝网和下层钢丝网之间设有保温板,所述腹丝呈U型,其封闭端卡在上层钢丝网上、开口端焊接在下层钢丝网上。本实用新型的保温体系可以进行单独施工,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加上去即可,这能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缩短1~2月工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且本实用新型中采用U型腹丝,与现有技术相比,腹丝与上、下层钢丝网连接比较方便,只需要一次焊接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E04B1/76GK202689206SQ20122023651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赵中远, 赵亮, 赵攀东 申请人:许昌宏创节能建材装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