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气排风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674阅读:1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拔气排风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安装于排气道系统出风口处的一种拔气排风帽。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排气道系统出风口的排风帽 ,均无拔气板,因而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风进行拔气作用,具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能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射流,对管道系统产生拔气作用,达到无动力抽风效果的拔气排风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拔气排风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进气孔的底座、直立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柱以及设于所述支柱顶部的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的拔气装置,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流通拔气空间,且所述拔气装置具有至少一进气口大,出气口小的通孔。具体地,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围合的截面呈矩形或圆形。具体地,所述通孔的出气口朝上。具体地,所述拔气装置采用金属、塑料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具体地,所述主体采用金属、塑料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进一步地,所述拔气装置固定于所述底座和/或立柱和/或盖板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挡水坎。 更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有滴水线。更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内侧设有一导风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拔气装置,这样,自然风通过拔气装置产生向上的射流,对管道系统产生拔气作用,克服传统排风帽的阻风瓶颈,实现无动力抽风效果,大大提高系统的排风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拔气排风帽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I中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拔气排风帽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拔气排风帽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5的C-C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拔气排风帽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参照图I、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拔气排风帽,其包括主体100,主体100包括具有进气孔111的底座110、直立于底座110上的支柱120以及设于支柱120顶部的盖板130,还包括设于主体100外的拔气装置200。拔气装置200包括呈矩形状的四个围合板201、202、203、204以及将各围合板连接固定的固定板300。其中,最内层的围合板204与主体100之间形成一流通拔气空间400,而相邻的其它围合板之间形成多个夹变截通孔205,且各通孔205的进气口大,出气口小且朝上。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拔气装置200,使其与主体100之间形成流通拔气空间400,且拔气装置200的围合板201、202、203、204之间形成三 个变截拔气通孔205,这样,自然风通过三个变截通孔205产生向上的三级射流,对管道系统产生拔气作用,克服传统排风帽的阻风瓶颈,实现无动力抽风效果,大大提高系统的排风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拔气装置200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其也可在各通孔205中设置隔板将各通孔隔成更多数量的通孔。只要拔气装置200围合主体100时,与主体100之间留有一流通拔气空间,同时拔气装置200自身设有至少一通孔,而不论拔气装置200具体为何结构,其都可以至少形成两个拔气通孔205对管道产生拔气作用,达到提高排风效率的作用,故符合上述条件的拔气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主体100的截面呈正方形,故拔气装置200的各围合板201、202、203、204与主体100围合的截面也呈正方形。这样,于主体100的四周均形成向上的射流,从而实现更好的拔气作用。本实施例中,拔气装置200的各通孔205的进气口设在底部或侧面,出气口在顶部朝上。这样,自然风进入通孔向上产生射流对管道系统产生向上的拔气作用,提高排风效率。本实施例中,拔气装置200采用金属、塑料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同样的,主体100也可采用金属、合金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上述各种材料强度不同,造价不同,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拔气装置200通过固定板300固定于底座110和盖板130上,当然,拔气装置200也可固定于支柱120上,或分别固定于底座110上或盖板130上。实施例二参照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拔气排风帽。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拔气装置200由围合板201、202、203组成,各围合板201、202、203围合于主体100的三个侧面,三个围合板201、202、203之间形成两个变截通孔205 ;且主体100与拔气装置200之间增设了挡雨板500,可更有效防雨水进入风帽。较实施例一,省去了垂直的围合板204及固定板300。当然,拔气装置200的各围合板的截面也可为L形,即二面环设于主体100,也可设于主体100的一侧面上。本实施例为二级射流拔气,当然也可以为一级也可以无数多级或多股射流拔气形式。实施例三参照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拔气排风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盖板130截面为圆形,拔气装置200由围合板201、202与固定板300组成,围合板201、202截面呈圆形环设于主体100外,两围合板之间形成一级射流拔气通孔205。本实施例中于盖板130上设有便于雨水滴落的滴水线131,底座110内设有防止雨水进入进气孔111内的挡水坎112。本实施例中,拔气装置200通过固定板300固定于盖板130上。实施例四参照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拔气排风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盖板130内侧设有一导风锥600。通过设置导风锥600,减小排风阻力。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拔气排风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进气孔的底座、直立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柱以及设于所述支柱顶部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的拔气装置,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流通拔气空间,且所述拔气装置具有至少一进气口大,出气口小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围合的截面呈矩形或圆形。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出气口朝上。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气装置采用金属、塑料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采用金属、塑料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气装置固定于所述底座和/或立柱和/或盖板上。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挡水坎。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滴水线。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内侧设有一导风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共用排气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拔气排风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进气孔的底座、直立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柱以及设于所述支柱顶部的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的拔气装置,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流通拔气空间,且所述拔气装置具有至少一进气口大,出气口小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拔气装置,这样,自然风通过拔气装置产生向上的射流,对管道系统产生拔气作用,克服传统排风帽的阻风瓶颈,实现无动力抽风效果,大大提高系统的排风效率。
文档编号E04F17/02GK202644944SQ2012202776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张琦 申请人:张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