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66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领域,尤其是涉及光电幕墙的光伏玻璃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组件在屋面或地面上的安装固定主要采取螺栓加压块的形式,如图I所示,两块光伏组件I的相邻边缘分别安装有边框20,在所述光伏组件I之间设有U型的压块40,所述压块40两侧分别搭接在相应边框20上侧,其中部通过螺栓30与安装骨架紧固,通过拧紧螺栓30,使压块40紧压边框20,从而使光伏组件I实现在屋面或地面上的固定。但这种安装形式需要用螺栓固定,操作比较复杂,安装速度慢,难以符合现代化光电幕墙安装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光伏组件的安装方便快捷的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光伏组件、内端面可与屋面连接的安装支架以及拍紧件,所述安装支架远离屋面的外端面的中间向外凸出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设有多个突起的下卡脚,所述拍紧件截面形状为近似T字型,由一个可卡入所述卡槽的卡体和卡体两侧的压缘构成,所述卡体两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下卡脚紧扣的上卡脚,所述卡体被拍入卡槽中,上卡脚与下卡脚相互紧扣,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被夹在压缘与安装支架的外端面之间。所述上卡脚设于卡体远离压缘的末端。所述上卡脚近卡体顶部的那一面垂直于卡体,另一面为斜面,所述下卡脚垂直于卡槽内壁。每个压缘的下侧面各设有凹槽,凹槽内装有胶条。所述压缘垂直于卡体。所述安装支架由支座料和主骨架料构成,支座料底部与屋面相连,远离屋面端设有一个凸起的扣脚和一个头部折弯的侧边;所述主骨架料底部设有与所述扣脚配合的扣槽;支座料和主骨架料装配,所述扣脚卡进扣槽中,所述侧边包围主骨架料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支架和拍紧件,安装支架和拍紧件分别具有卡槽和卡体,两者通过卡脚互相卡合,具有扣配特性,直接拍入即可实现卡体与卡槽的卡合固定,从而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与拍紧件之间,安装方便快捷。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玻璃幕墙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样示意图。[0014]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光伏组件、装置支架和拍紧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相邻的光伏组件I通过安装支架2安装在屋面6上,也可以安装在地面上。安装支架2由支座料23和主骨架料24构成,如图4所示,所述支座料23底部与屋面或地面通过螺钉固定或其他方式连接,横截面形状呈近似S型,远离屋面的端部设有一个凸起的扣脚231和一个端部折弯的侧边232 ;所述主骨架料24底部设有与所述扣脚231形状相配的扣槽241,当支座料23和主骨架料24装配时,所述扣脚231卡进扣槽241中,所述侧边232包围主骨架料24的一侧,使支座料23与主骨架料24稳定装配,从而实现安装支架2与屋面6或地面的连接。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2远离屋面侧即主骨架料24外端部中间想外突出设有卡槽21,卡槽21两侧的主骨架料24的外端面可供光伏组件I的边缘搭接。所述卡槽21开口朝向屋面外侧,所述卡槽21内壁设有多个突起的下卡脚22,所述下卡脚22垂直于卡槽21内壁,以便卡体43 (详见下文)的卡入和防脱固定。所述下卡脚22沿卡槽21内壁间隔地均匀纵向分布,以便卡体43卡置在卡槽21中的合适深度。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用于压固光伏组件I的拍紧件4,所述拍紧件4横截面形状呈近似T字型,由底部的卡体43和卡体43两侧的压缘41构成。所述卡体43可适配卡进卡槽21中,卡体43两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突起的上卡脚42,图示为2个,可以为多个,所述上卡脚42近卡体43顶部的那一面垂直于卡体43,另一面为斜面,形成齿尖靠上的锯齿状,所述上卡脚42与下卡脚22形状相配、紧扣在一起。所述上扣脚42优选设于卡体43远离压缘41的末端。所述压缘41垂直于卡体43,其作用是将光伏组件I压在安装支架2的主骨架料24的外端面上。为避免压缘41与光伏组件I的直接相碰,每个压缘41端部的下侧面各装有三元乙丙材质的胶条5,该胶条5的邵氏硬度为70以上。这样,当略大的卡体43卡进卡槽21中时,由于上扣脚42近卡体43底部端面为斜面及卡体43为弹性,下卡脚22不会阻碍卡体43的卡入;当卡体43到达卡槽21合适的深度时,下卡脚22与上扣脚42可相互卡合,卡体43无法从卡槽21中退出,从而实现对光伏组件I的压固功能。安装时,先将支座料23与屋面6或底面连接,将主骨架料24与支座料23装配好,调平校正后将光伏组件I的两侧的边缘分别搭接在至少一个主骨架料24外端面上,使得一个安装支座2两侧分别搭接有光伏组件I的内边缘,最后将装好胶条5的拍紧件4的卡体43对准卡槽21开口拍入,压缘41下侧面的胶条5紧紧压在光伏组件I的边缘,上卡脚42与下卡脚22相互卡合,将光伏组件I夹持安装在安装支架2与拍紧件4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2和拍紧件4分别具有卡槽21和卡体43,两者通过卡脚实现单向卡合,具有扣配特性,直接拍入即可实现卡体43与卡槽21的卡合固定,与用螺栓安装相比提高10%安装速度;卡槽21沿内壁不同深度均匀布置卡脚22,卡体43可卡合在不同的深度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运用在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上,如3(Γ50毫米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包含薄膜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因光伏组件的厚度不同而更换配件或重新开模,且结构简单,节省材料,费用可相对省去20%。也可以增加多个上卡脚42,加强卡脚之间的卡合性能,以增加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I)、内端面可与屋面连接的安装支架(2)以及拍紧件(4),所述安装支架(2)远离屋面的外端面的中间向外凸出设有卡槽(21),所述卡槽(21)内壁设有多个突起的下卡脚(22),所述拍紧件(4)截面形状为近似T字型,由一个可卡入所述卡槽(21)的卡体(43)和卡体(43)两侧的压缘(41)构成,所述卡体(43)两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下卡脚(22)相互紧扣的上卡脚(42),所述卡体(43)被拍入卡槽(21)中,上卡脚(42)与下卡脚(22)相互紧扣,所述光伏组件(I)的边缘被夹在压缘(41)与安装支架(2)的外端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脚(42)设于卡体(43)远离压缘(41)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脚(42)近卡体(43)顶部的那一面垂直于卡体(43),另一面为斜面,所述下卡脚(22)垂直于卡槽(21)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压缘(41)的下侧面各设有凹槽,凹槽内装有胶条(5)。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缘(41)垂直于卡体(43)。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由支座料(23 )和主骨架料(24)构成,支座料(23 )底部与屋面相连,远离屋面端设有一个凸起的扣脚(231)和一个头部折弯的侧边(232);所述主骨架料(24)底部设有与所述扣脚(231)配合的扣槽(241);支座料(23)和主骨架料(24)装配,所述扣脚(231)卡进扣槽(241)中,所述侧边(232)包围主骨架料(24)的一侧。
专利摘要一种拍入式幕墙安装结构,涉及光电幕墙的安装结构,包括光伏组件、内端面可与屋面连接的安装支架以及拍紧件,所述安装支架远离屋面的外端面的中间向外凸出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设有多个突起的下卡脚,所述拍紧件截面形状为近似T字型,由一个可卡入所述卡槽的卡体和卡体两侧的压缘构成,所述卡体两外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下卡脚紧扣的上卡脚,所述卡体被拍入卡槽中,上卡脚与下卡脚相互紧扣,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被夹在压缘与安装支架的外端面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扣配特性,提高安装速度;卡体可卡合在卡槽不同深度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可运用在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上,结构简单,节省成本。
文档编号E04D13/18GK202706278SQ20122027748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吴劲松, 王键, 陈文平 申请人:深圳广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