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44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节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玻璃门窗和幕墙系统的高效节能的具有中空膜层的玻璃。
背景技术
根据美国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结果表明零排放建筑需要节能玻璃窗系统传热系数的U值在0. 57W/m2-K(0. 10Btu/h-ft2-° F)以下。为此,通常采用多重隔热层并充填惰性气体,而且,其中一个中空隔热层需要采用低辐射镀膜涂层(Low-e)来实现。众所周知,很多的专利技术都是以上述为原则,实现发明更高效的、功能更强大的节能玻璃。在两片玻璃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再内置一个非结构性的中间层,如玻璃、薄膜、遮阳板等。但所有的发明都需要解决好以下方面的问题1、增加的中间层对提高玻璃单元整体功能的贡献,主要是获得U值的更大的降低程度以及保证所期望的光学特性。2、增加的中间层对玻璃单元整体重量和尺寸(厚度)变化的影响能够控制在最小程度,如果重量增加就意味着建筑安装成本的增加,如果尺寸方面尤其是厚度的增加,也意味着门窗及幕墙结构的需要改变而带来设计和加工的成本增加。3、增加的中间层对玻璃单元整体密封应该提供更可靠的密封结构,通常中间层的加装会导致密封难度的加大,以及密封效果难以保证的负面因素。4、增加的中间层会对玻璃单元整体制造工艺复杂程度有所加大,制造工艺复杂,就会导致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加大。5、增加的中间层会加大玻璃单元整体制造成本,如中间层的结构、材质都会带来部件和施工材料的费用的增加。以目前受到绿色建筑行业关注的三层玻璃双中空技术来讲,即采用多重隔热层的常规技术就是在标准中空玻璃中间再加入第三块玻璃。通过充填惰性气体和Low-e玻璃来使U值更进一步降低。但中间层玻璃的增加带来较大比例的加重,同时,增加了密封接缝的长度和两个中空腔室压力的不平衡,从而加快了密封失效的时间。通过更加轻型、带有Low-e涂层或具有光学控制功能的塑料薄膜替代上述三层双中空玻璃的中间层玻璃,即在两片玻璃中间悬挂双向拉伸光学薄膜的技术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应用。虽然在整体功能尤其是降低U值方面、重量方面有根本的改进,但在密封要求、加工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方面仍存在需要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该玻璃具有更低的U值,更灵活的薄膜和玻璃的光学功能的灵活配置,以及更可靠的密封效果。同时,能够简化生产加工工艺并使制造成本得到优化。[001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在两片玻璃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内置一个四周封边的塑料薄膜袋,所述塑料薄膜袋内设有张紧框,所述密封空间是由两片玻璃和密封在它们之间的结构框形成的,所述塑料薄膜袋悬浮固定在所述结构框内,形成一个由两片塑料薄膜构成的内中空隔热层,所述塑料薄膜袋与所述两片玻璃之间形成两个外中空隔热层,所述内中空隔热层和所述外中空隔热层通过换气管嘴并按换气顺序通过呼吸阀及呼吸管与外界相通,使得所述的塑料薄膜袋具有缓冲气囊式的内外气压平衡功能,所述换气管嘴封装在塑料薄膜袋封边上,所述呼吸阀固定在所述结构框上,所述呼吸管埋在所述结构框的密封结构内,一端与所述呼吸阀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张紧框包括四个边框,相邻所述边框之间设有连角器,所述连角器通过滑动接头套管与所述边框连接,所述滑动接头套管的两端分别插装在所述边框和所述连角器内,所述滑动接头套管内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夹压在所述滑动接头套管和所述连角器之间。所述结构框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片密封框,所述两片密封框分别与所述两片玻璃的内侧粘接,所述两片密封框的内侧设有相对的倾斜装饰板,所述两片密封框之间形成有所述张紧框的容纳空间,所述两片密封框的倾斜装饰板之间形成有膜袋伸出缝隙。所述张紧框的内侧设有膈膜凸台,所述膈膜凸台吻合地位于所述膜袋伸出缝隙内,所述两片密封框的倾斜装饰板顶端设有绷膜凸缘,所述绷膜凸缘压接在所述张紧框上,所述张紧框与所述结构框在结构上相互配合实现所述塑料薄膜袋的绷平、绷紧与绷牢。所述两片密封框的倾斜装饰板相互对称,并与所述膈膜凸台构成薄膜过隙,且所述塑料薄膜袋的两片薄膜将内部空间分隔成内外三个中空隔热层,且所述内外中空隔热层的容积均等。所述两片密封框通过连接隔条连接,在所述边框的外侧设置绷膜凹槽,在所述连接隔条内侧设置与所述绷膜凹槽适配的凸台。将塑料薄膜袋封边焊接在滑块上,在所述结构框上设有滑槽,将所述滑块装在滑槽内。所述边框上设有张紧结构。在所述结构框的外周边上满缠有连续密封胶带,形成所述的第一道密封层,在所述两片玻璃之间满填有位于所述密封胶带上的结构密封胶,形成所述的第二道密封层。所述塑料薄膜袋是由两片双向拉伸的塑料薄膜重合在一起,沿周边密封而成的,并在所述塑料薄膜袋封边的顶部和底部的端角处设有断口,所述换气管嘴封装在该断口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玻璃原有中空层内再增加一个由塑料薄膜袋形成的薄膜中空,从而是发明的新产品达到了三层隔热空间。如果采用充入惰性气体,并于其中一层选用Low-e涂层的标准中空玻璃制备标准,则本实用新型的中空膜层玻璃的U值可降低至国际上关于零排放标准的规定值或更小。通过增加一个新的多功能中空膜层的新结构及其气压平衡系统的实现,使其具有了内部缓冲气囊的呼吸功能,使得双道密封的运行可靠期更长。以及由此对加工工艺的简化,使得生产成本得到更大程度的优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整体功能,尤其是U值可以降低到零排放的标准。同时,可以使重量和尺寸、密封结构等问题得到更合理的解决。并通过膜袋的单独生产线的预加工,可以使制造工艺和成本问题得到适当优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薄膜袋与张紧框配合的示意图;图4中图4-a 图4-d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薄膜袋4种不同悬浮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换气管嘴与呼吸平衡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 图5,一种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在两片玻璃I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内置一个四周封边的塑料薄膜袋2,形成一个由两片塑料薄膜构成的内中空隔热层,塑料薄膜袋2与两片玻璃I之间形成两个外中空隔热层,内中空隔热层和外中空隔热层通过换气管嘴10. 2并按换气顺序通过呼吸阀10.1及呼吸管10与外界相通。塑料薄膜袋2内部装有张紧框4,张紧框悬浮固定在结构框3内,结构框3密封固定在两片玻璃I之间。张紧框4包括四个边框,相邻边框之间设有连角器4. 3,连角器4. 3通过滑动接头套管4. 5与边框连接,滑动接头套管4. 5的两端分别插装在边框和连角器4. 3内,滑动接头套管4. 5内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夹压在滑动接头套管4. 5和连角器4. 3之间。结构框3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片密封框,两片密封框分别与两片玻璃I的内侧粘接,两片密封框的内侧设有相对的倾斜装饰板3. 2,两片密封框之间形成有张紧框4的容纳空间,两片密封框的倾斜装饰板3. 2之间形成有膜袋伸出缝隙。张紧框4的内侧设有膈膜凸台4. 1,膈膜凸台4.1吻合地位于膜袋伸出缝隙内,两片密封框的倾斜装饰板顶端设有绷膜凸缘3. 1,绷膜凸缘3.1压接在张紧框3上。两片密封框的倾斜装饰板3. 2相互对称,并与膈膜凸台4.1构成薄膜过隙,且塑料薄膜袋的两片薄膜将内部空间分隔成内外三个中空隔热层,且内外中空隔热层的容积均
坐寸o在结构框3的外周边上满缠有连续密封胶带7,在两片玻璃I之间满填有位于密封胶带7上的结构密封胶8。在薄膜袋封边端角部的接缝处设有换气管嘴10. 2,内中空隔热层和外中空隔热层通过换气管嘴10. 2并按换气顺序通过呼吸阀10.1及呼吸管10与外界相通,使得塑料薄膜袋具有缓冲气囊式的内外气压平衡功能。呼吸管10与呼吸阀10.1连接,换气管嘴10. 2分别与内中空隔热层b和两个外中空隔热层a相连通,呼吸阀10.1固定在结构框3上。塑料薄膜袋2是由两片双向拉伸的塑料薄膜重合在一起,沿周边密封而成的,并在塑料薄膜袋封边的顶部和底部的端角处设有断口,换气管嘴10. 2封装在该断口处。[0039]下面结合每一幅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两片玻璃I中间,通过加装换气膜袋,将类似标准中空玻璃结构的原有空间分隔成三个隔热空间。从结构上来说,膜袋隔热层类似于标准双中空(两层中空的三层玻璃单元)的中间层玻璃。但由于采用塑料薄膜封边形成密封袋状结构,又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由薄膜构成的中空层。相对于普通中空玻璃,最小程度地增加了重量和厚度。而相对于三层双中空玻璃,则是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重量。换气膜袋的加工密封,可以通过独立的生产线预先加工。薄膜的功能可依照建筑师的要求进行选择,如Low-e涂层、抗UV、光学控制等。将两片双向拉伸塑料薄膜,按照玻璃的相应尺寸进行裁切、重合、封边。膜袋的密封,是通过焊接、粘接剂或热封边技术等方法,将两片薄膜的周边封接起来,形成一个密闭的袋状结构。而成熟的工业化封边技术为降低加工难度和降低加工成本提供了保障。内中空隔热层,是由两片双向拉伸塑料薄膜重合在一起,沿周边通过焊接、粘接剂粘接或热封边技术等方法密封而成,以下简称为“中空膜”。见图3,达到一定强度并具有一定宽度的边缝结合处,称为膜袋封边2.1。为了避免端角处的应力集中,进行断角处理并封装换气管嘴10.2。见图2,膜袋为独立的密封结构,膜袋内形成的密闭空间为内中空隔热层,称为膜袋中空b ;膜袋与玻璃形成的空间为外中空隔热层,称为玻璃中空a。而外中空隔热层又被膜袋分隔成内侧、外侧两层隔热中空。见图5,在特定的端角接缝处,封装换气管嘴10. 2。换气管嘴为具有一定内径要求的塑料接头,外端面的几何形状应便于与膜袋断口封装,可以采用热封或黏合剂封装方法。底部一侧的换气管嘴与膜袋外的玻璃中空相通,平衡玻璃中空与膜袋中空的气压。顶部一侧换气管嘴通过连接固定在结构框上的呼吸阀10.1并与埋在结构密封胶层内的呼吸管与玻璃外部环境相通,平衡玻璃内外腔的气压。通过底端和顶端分别封装的方向相反的换气管嘴,使内置悬浮中间的膜袋具有“缓冲气囊”功能。膜袋的缓冲气囊功能,视Low-e涂层的所在位置。当玻璃内侧表面有Low-e涂层时,膜袋的换气管嘴与玻璃中空换气,换气管嘴通过呼吸管与玻璃单元外部环境相通。即玻璃内腔压力高时,通过膜袋排气减压。反之,则通过膜袋向玻璃中空充气,以保持压力平衡。当膜片内侧涂有low-e涂层时,换气过程与上述相反。膜袋在两片玻璃形成的空腔内,必须保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张力,以保证玻璃单元整体光学功能的正常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膜袋内置的张紧框再辅助于结构框的共同作用,即可轻松地实现薄袋表面的绷紧、绷平与绷牢,从而克服了已有中间悬挂薄膜技术的缺陷。例如,利用薄膜热收缩性的二次加热处理绷膜技术,利用缠绕弹簧的绷膜技术,均存在为了消除应力纹,容易产生绷膜及密封结构与加工工艺繁杂的矛盾。通过端角处内置有张紧机构并将中空膜袋沿四周撑开的型材框,以下简称“张紧框”。本实用新型的张紧框,可以通过独立的生产线预先组装。见图3,张紧框的组装,主要是通过连角器4. 3将四个边框连接起来,须与四周封边尺寸相配合。其中的张紧机构主要是保证连角器沿平行于玻璃表面方向的伸缩位移带动整个张紧框向外移动扩张,从而使膜袋撑开。同时,形成由张紧框厚度决定的膜袋中空高度,并使两片薄膜的表面处于一定的表面张力。张紧框的内腔4. 2可充填一定量的干燥剂9,干燥剂采用3A分子筛,保证膜袋内充填气体达到一定的露点。通过端角处的换气管嘴对袋内充入惰性气体,保证初装时的露点及运行使用中的干燥效果。膜袋的撑开主要借助四个端角的连角器。连角器的角连接处为配合封装换气管嘴的凹槽和曲面结构。以保证封边的严密性及避免形变位移造成的薄膜角边的应力纹。连角器的两端分别装有可以自由伸缩的接头套管4. 5,接头套管内置具有一定弹力的弹性元件,可选用弹簧4. 4。为了便于与张紧框直线段的连接与固定,设有嵌入式的变径接头。当膜袋封边完成后,接头套管内的压缩弹簧处于工作状态,及压缩行程的中间适当位置。接头套管内压缩弹簧的弹力,一方面考虑膜袋绷平所需的张紧力,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张紧框自身重量。在竖直方向使用的玻璃单元,尤其应注意充填干燥剂的张紧框重量的影响。同理,膜袋封边的强度必须考虑充填干燥剂后张紧框的重量。由于膜袋按一定尺寸封边,因此膜袋形状基本定型,而袋内的张紧框几乎处于自由扩张状态。为了使加装于玻璃腔内的膜袋在加装后,不发生弯曲、扭曲等变形并保持平整和一定的表面张力,就需要膜袋保持基本的形状并通过均匀的形变抵消因薄膜内应力的集中而产生的波纹或皱褶。通过和结构框的配合,使膜袋的张紧框悬浮固定于结构框的空腔内。见图1,图中所示为基本悬浮固定方式,张紧框的隔膜凸台4.1与结构框的绷膜凸缘
3.1紧密配合。绷膜凸缘3.1压在张紧框的内弧面上,对张紧框产生一定的向外推力,而膜袋由于撑紧,其封边又对张紧框产生向内推力,两种作用力达到平衡,从而使膜袋表面呈现平整。图4中,表现了几种不同的悬浮固定方式。由于膜袋按一定尺寸封边,因此膜袋形状基本定型,而袋内的张紧框几乎处于自由扩张状态。为了使加装于玻璃腔内的膜袋在加装后,不发生弯曲、扭曲等变形并保持平整和一定的表面张力,就需要膜袋保持基本的形状并通过均匀的形变抵消因薄膜内应力的集中而产生的波纹或皱褶。通过和结构框的配合,使膜袋的张紧框悬浮固定于结构框的空腔内。见图1,图中所示为基本悬浮固定方式,张紧框的隔膜凸台4.1与结构框的绷膜凸缘
3.1紧密配合。绷膜凸缘3.1压在张紧框的内弧面上,对张紧框产生一定的向外推力,而膜袋由于撑紧,其封边又对张紧框产生向内推力,两种作用力达到平衡,从而使膜袋表面呈现平整。图4中,示出了四种膜袋绷平结构,均位于塑料薄膜袋的周边部,表现了四种不同的悬浮固定方式,均是将中空膜袋进行绷紧、绷平和绷牢的连接密封结构,可以根据悬浮固定方式进行相关连接结构和制造工艺的自由变化组合。图4_a为张紧增强方式之一,将张紧框边框的外侧设成平面,在该外侧面的外侧设有张紧端板,在张紧端板和边框的外侧面之间夹压有弹性元件a。将张紧框改进为外侧具有横向张紧端板。除了张紧框隔膜凸台与结构框的薄膜凸缘紧密配合以外,增加其外侧对膜袋的扩张功能,使膜袋进一步绷紧并抵消由于温度变化与形变而产生的应力纹。但提高了张紧框的加工复杂程度。图4_b为另一种张紧增强型方式,在张紧框边框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侧张紧板,在两个相对的侧张紧板之间夹压有弹性元件b,弹性元件b与边框连接。将张紧框改进为外侧具有纵向张紧端板。但同样地提高了张紧框的加工复杂程度。图4-a和图4-b示出的边框上的张紧结构,均能更好地实现塑料薄膜袋的定型和定位。图4-c为悬浮固定的改进结构,在张紧框边框的外侧设置绷膜凹槽,在结构框的连接隔条内侧设置与绷膜凹槽适配的凸台。将张紧框的外侧改进为绷膜凹槽,结构框的连接隔条改进有绷紧凸台。除了张紧框隔膜凸台与结构框的薄膜凸缘紧密配合以外,增加连接隔条凸台的定位、定型及绷膜功能。同理,绷膜凸缘下压在张紧框的内弧面,对张紧框产生一定的向外推力,而膜袋由于连接隔条凸台的撑紧,又对张紧框产生向内推力并对薄膜进一步绷紧。这种方式,主要是张紧框与连接隔条的紧密配合,而绷膜凸缘更多地承担消除应力纹的作用,从而膜袋表面呈现平整。图4-d为悬浮固定的实用改进型,将塑料薄膜袋封边焊接在滑块上,在结构框上设有滑槽,将滑块装在滑槽内。将膜袋封边通过焊接滑块直接固定在结构框上。比较基本方式,膜袋的定型更加简单。结构框的绷膜凸缘与结构框的滑块槽将膜袋四周边缘围成了一个张紧框腔,使张紧框在腔内随着温度变化和形变的而相应的伸缩位移更加自由,对绷膜产生的拉力始终维持均匀恒定,以抵消而发生的应力纹。图4-c和图4-d示出了两种张紧框与结构框的配合结构,每种配合结构均实现了塑料薄膜袋的定型、定位。综上,张紧框的内侧为隔膜凸台4. 1,其形状为矩形凸台,凸台的宽度决定了充气膜袋的空间大小。凸台两侧与结构框的绷膜凸缘形成一定间隙,保证凸台侧面不与薄膜面接触以及薄膜平展地深入玻璃空腔内。张紧框4的型材为椭圆型,材质选用传热系数及热膨胀系数低于或近似于玻璃的材料。由于膜袋四周封边及绷膜凸缘处的薄膜与张紧框表面紧密接触,该接触面呈球面且光滑,从而减少摩擦力以保证薄膜伸缩的自由,避免对绷膜产生任何损坏。在每片玻璃的内侧,沿玻璃边缘用结构胶带粘接牢固的型材框,简称“结构框”。见图2,其作用为连接两片玻璃称为一个整体中空玻璃,同时,将膜袋悬浮固定于其内腔并使其绷紧且平整。该型材框为相对于两片玻璃互为对称的两个单独型材,材质选用传热系数及热膨胀系数低于或近似于玻璃的材料。可通过连接隔条5将其连接成为一体。两个结构框连接牢固后,密封端板5. 2与结构框的尾端必须平整并为同一平面,并与黏贴其上的密封胶带7一起形成比较严密的闭环的边框。见图1,该结构胶带6具有快速粘贴效果,粘接强度足够承担玻璃单元的结构连接强度,具有抗拉伸、抗剪切力的机械强度。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证结构框的形变和位移在一定程度上足够的小。合装后的结构框,其内部形成一个可“含着”张紧框的适当空间轮廓。相对于密封侧的另一侧为具有装饰效果的端板,称为装饰板3. 2。装饰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并与张紧框的内侧装饰面相配合形成带有两个膜片伸出缝隙的整体内装饰面。装饰板顶端为绷膜凸缘3. 1,合片后,在张紧框的内侧弧面产生向下压紧薄膜的张力,从而使膜绷紧并消除因受力产生的应力纹。结构框的外侧边沿通过连接隔条或直接通过卡榫3. 3连接在一起,并支撑起两片玻璃内部的空间高度,其高度为玻璃单元的内部中空的整体高度,即玻璃单元的整体净厚度。结构框装饰板的垂直高度决定了薄膜与玻璃形成的中空的高度。而结构框内侧的两个装饰板构成了膜袋伸出的中间缝出口。该出口的宽度与两个装饰板的垂直高度相等,使塑料薄膜袋的两片薄膜将内部空间分隔成内外三个中空隔热层,且内外中空隔热层的容积均坐寸O见图4-c中,连接上下结构框的为连接隔条5,隔条与膜袋相邻一侧,为隔条凸台。该凸台嵌入张紧框的凹槽中,两者配合,具有对膜袋进行定位、定型作用。同时,通过将膜袋封边向张紧框凹槽内的推进,具有对膜袋进行二次绷紧功能。图4-d中,结构框通过卡榫直接连接。其中一侧的卡榫端顶部带有为固定膜袋封边的卡槽。卡槽内安装与薄膜相容好的焊接材料的滑块,用于将膜袋的封边通过热熔焊接方式与滑块点式粘接。通过焊接滑块的固定对膜袋产生一定的拉力。装有张紧框并组装好的膜袋,并将其固定在结构框上的滑块后,膜袋表面形成一定的表面张力。膜袋的内部,通过张紧框将膜袋撑开,同时,再通过绷膜凸缘的下压,进一步将膜袋撑开绷平。最终使膜袋如平整的中空玻璃那样,悬浮在两片玻璃的中间。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单元的外部密封结构,见图2,主要通过两道密封结构来实现。第一道密封,在结构框外表面缠绕粘贴丁基胶密封带7。第二道密封,在两片玻璃与丁基胶密封带7形成的空间内注入结构密封胶8。双道密封结构中,在结构框外部的端角处,安装与框内呼吸管相连的呼吸阀10. 1,构成一个可呼吸并随呼吸保证腔内露点的平衡系统,以保证玻璃内腔内的露点在很低的水平。另一个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量使内外压力平衡而带来更好的表面平整即镜面效果。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在两片玻璃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内置一个四周封边的塑料薄膜袋,所述塑料薄膜袋内设有张紧框,所述密封空间是由两片玻璃和密封在它们之间的结构框形成的,所述塑料薄膜袋悬浮固定在所述结构框内,形成一个由两片塑料薄膜构成的内中空隔热层,所述塑料薄膜袋与所述两片玻璃之间形成两个外中空隔热层,所述内中空隔热层和所述外中空隔热层通过换气管嘴并按换气顺序通过呼吸阀及呼吸管与外界相通,使得所述的塑料薄膜袋具有缓冲气囊式的内外气压平衡功能,所述换气管嘴封装在塑料薄膜袋封边上,所述呼吸阀固定在所述结构框上,所述呼吸管埋在所述结构框的密封结构内,一端与所述呼吸阀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框包括四个边框,相邻所述边框之间设有连角器,所述连角器通过滑动接头套管与所述边框连接,所述滑动接头套管的两端分别插装在所述边框和所述连角器内,所述滑动接头套管内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夹压在所述滑动接头套管和所述连角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片密封框,所述两片密封框分别与所述两片玻璃的内侧粘接,所述两片密封框的内侧设有相对的倾斜装饰板,所述两片密封框之间形成有所述张紧框的容纳空间,所述两片密封框的倾斜装饰板之间形成有膜袋伸出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框的内侧设有膈膜凸台,所述膈膜凸台吻合地位于所述膜袋伸出缝隙内,所述两片密封框的倾斜装饰板顶端设有绷膜凸缘,所述绷膜凸缘压接在所述张紧框上,所述张紧框与所述结构框在结构上相互配合实现所述塑料薄膜袋的绷平、绷紧与绷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密封框的倾斜装饰板相互对称,并与所述膈膜凸台构成薄膜过隙,且所述塑料薄膜袋的两片薄膜将内部空间分隔成内外三个中空隔热层,且所述内外中空隔热层的容积均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密封框通过连接隔条连接,在所述边框的外侧设置绷膜凹槽,在所述连接隔条内侧设置与所述绷膜凹槽适配的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将塑料薄膜袋封边焊接在滑块上,在所述结构框上设有滑槽,将所述滑块装在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设有张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框的外周边上满缠有连续密封胶带,形成第一道密封层,在所述两片玻璃之间满填有位于所述密封胶带上的结构密封胶,形成第二道密封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袋是由两片双向拉伸的塑料薄膜重合在一起,沿周边密封而成的,并在所述塑料薄膜袋封边的顶部和底部的端角处设有断口,所述换气管嘴封装在该断口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中空膜层玻璃,在两片玻璃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内置一个四周封边的塑料薄膜袋,所述塑料薄膜袋内设有张紧框,所述密封空间是由两片玻璃和密封在它们之间的结构框形成的,所述塑料薄膜袋悬浮固定在所述结构框内,形成一个由两片塑料薄膜构成的内中空隔热层,所述塑料薄膜袋与所述两片玻璃之间形成两个外中空隔热层,所述内中空隔热层和所述外中空隔热层通过换气管嘴并按换气顺序通过呼吸阀及呼吸管与外界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低的U值,更灵活的薄膜和玻璃的光学功能的灵活配置,以及更可靠的密封效果。同时,能够简化生产加工工艺并使制造成本得到优化。
文档编号E04C2/54GK202899949SQ20122029884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曹娟 申请人:曹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