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075阅读:60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该墙体能够提高现有的农村夯土结构房屋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特别合适于农村夯土结构房屋的建造。
背景技术
作为传统生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夯土墙承重结构农房在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使用也较为广泛。受自然条件、人文风俗影响,各地夯土墙结构房屋在建筑形态、施工工艺等 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传统夯土墙体强度低,自重大,施工缺陷多,墙体宜开裂,及连接构造的不合理,夯土墙房屋在地震中常常发生严重破坏。汶川地震中,川西南、川北、陕南、甘南等重灾区大量夯土农房出现墙体开裂、歪斜、山墙外闪、局部倒塌或整体坍塌现象。目前国内提高夯土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办法主要包括在房屋四角及纵横墙交接处设置木柱,对夯土自身材料进行改良或改性(土料中加石灰或水泥),墙体中设置水平竹条或其他植物纤维,降低房屋层数、高度,减小开间、进深尺寸,提高屋面结构的整体性及与夯土墙体的连接等。以上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 161-2008)、《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SG 618-3)等文献中均有说明。
发明内容根据农村建房的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该墙体采用在夯土墙体中设置水平的砂浆配筋带、同时将砂浆配筋带有效嵌固墙体内的木柱,能够提高墙体的整体承载力及房屋的抗震性能。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包括墙基础、墙根、普通夯土层、窗户构成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中水平设置2道砂浆配筋带,水平砂浆配筋带分别位于窗户的窗台下方和窗顶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是所述的墙体的厚度为承重夯土墙不小于400mm,非承重夯土墙不小于300mm。所述的墙基础宽度不小于I. 5倍墙体厚度。所述窗台下方的砂浆配筋带中有2根或3根水平钢筋,所述窗顶上方的砂浆配筋带中有3根水平钢筋。所述窗台下方的砂浆配筋带中钢筋的直径为6_,窗顶上方的砂浆配筋带中钢筋的直径为10mm。墙根为水泥土,该水泥土的高度大于250mm。所述窗台下方的砂浆配筋带厚度为60mm,所述窗顶上方的砂浆配筋带厚度为60mm 120mmo所述墙体中在房屋四角、纵横墙交接处布置有木柱时,水平砂浆配筋带将木柱环绕嵌固,使墙体和砂浆配筋带及木柱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不改变传统夯土工艺;使用少量砂浆、钢筋,工程费用增加较少;对夯土墙体的水平抗剪承载能力与房屋整体性提高幅度较大;与其他构造措施可以搭配使用。与已知的标准、文献提供的方法相比,对传统夯土农房抗震性能的提升更为有效,并且施工简单,工程费用增加较少。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窗台位置的砂浆配筋带示意图;图3是窗顶位置的砂浆配筋带示意图;图4是水平砂浆配筋带对夯土墙四角、纵横墙交接处木柱的嵌固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结构,包括墙基础
I、墙根2、普通夯土层3、窗户5构成的墙体,该墙体中水平设置2道砂浆配筋带4,该砂浆配筋带4位于窗户5的窗台下方和窗顶上方。对于一般农村房屋,层高3. Om左右,沿墙高设置2道环向砂浆配筋带4即可(图2和图3),水平砂浆配筋带4可以选择在窗台高度和窗顶高度处设置。砂浆配筋带4 一般取60mm厚度(高度),在窗顶位置处如兼做过梁,应适当加厚(高),可以取60 120_。砂衆配筋带4的宽度同墙体厚度。在墙根2,为了防止夯土墙体受潮碱蚀,可以在土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水泥,水泥用量取土料用量的10%左右,并加少量水混合,混合料最优含水率控制在15%左右。搅拌均匀后即形成水泥土,采用传统工艺夯筑即可。如图3所示。参见图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在房屋四角、纵横墙交接处布置有木柱7时,砂浆配筋带4应该将木柱7环绕嵌固,使墙体、水平砂浆配筋带4及木柱7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与传统夯土墙体相比,可以提高墙体水平抗剪承载能力4倍以上;与在传统的夯土墙体中设置水平竹条、木条或其他植物纤维相比,可以提高墙体水平抗剪承载能力3倍以上;同时,在墙体根部采用水泥土夯筑,可以显著提高房屋的耐久性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10年以上。本实用新型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制作步骤是(I)对于承重夯土墙,墙体厚度一般不小于400mm ;对于非承重夯土墙,墙体厚度一般不小于300mm。(2)墙体在砌筑时,应先做好墙基础1,墙基础I的宽度一般不小于I. 5倍墙体厚度。(3)在墙基础I顶面之上采用水泥土夯筑墙体根部,高度一般应大于250mm,如果防潮、防水要求高,可以适当加高,土料中水泥用量也可以提高到20%左右。(4)夯土到窗台高度下方60_时,设置水平的第I道砂浆配筋带4,即在墙体中先铺设一层30mm厚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1 :2或I :3),待水泥砂浆稍干,不流淌后;简单找平后在水泥砂浆表面放置水平钢筋6,一般墙厚300mm时,放置2根6mm直径钢筋即可,墙厚400mm以上时,放置3根6mm直径钢筋;钢筋设置完成后,再在其上铺设一层30mm厚的水泥砂浆。隔天(水泥砂浆养护时间至少需要一天)再继续夯筑墙体。(5)夯土到窗顶高度上方60_的窗户顶部位置,按照步骤(4)的要求,设置第2道水平的砂浆配筋带4。当砂浆配筋带4兼做窗户5的过梁时,第2道水平的砂浆配筋带4应适当加厚(高),厚度可以取60mm 120mm。一般在砂衆配筋带4中至少设置3根IOmm直径的水平钢筋6。当窗户5的洞口宽度大于1800mm时,钢筋6数量与型号应该通过计算确定。(6)夯土墙体的顶部(支撑屋架处)也可以采用设置砂浆配筋带4的方法加强。发明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在2011年指导四川凉山彝族农户建造夯土农房,受到当地群众赞誉。其工作原理·设置水平的砂浆配筋带4可以与普通夯土层3、木柱7协同受力,共同抵御地震作用,地震时可以有效约束夯土墙体,阻止或延缓墙体“X形”斜裂缝的出现,直接提高了夯土墙体的承载能力;砂浆配筋带4还可以起到找平作用,使夯土墙体竖向压力均匀分布,使得墙体在施工过程中或者房屋使用中不易出现裂缝;同时,砂浆配筋带4还可以使纵横向墙体可靠拉结,在地震时保证纵横向墙体不脱开,提高了夯土房屋的整体性能。在夯土墙体根部采用水泥土夯筑,主要是为了改善房屋底部的防潮防水性能与耐久性能。调查发现传统夯土房屋当墙体受潮时,由于“碱蚀”作用,墙根变酥或剥蚀,承载能力受到极大削弱。本实用新型的在夯土墙体根部采用水泥土夯筑可以显著改善这一缺陷。可在广大农村建房中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包括墙基础(I)、墙根(2)、普通夯土层(3)、窗户(5)构成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中水平设置2道砂浆配筋带(4),该砂浆配筋带(4)位于窗户(5)的窗台下方和窗顶上方。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的厚度为承重夯土墙不小于400mm,非承重夯土墙不小于300mm。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基础(I)宽度不小于I. 5倍墙体厚度。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台下方的砂浆配筋带(4)中有2根或3根水平钢筋(6),所述窗顶上方的砂浆配筋带(4)中有3根水平钢筋(6)。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根(2)为水泥土,该水泥土的高度大于250mm。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台下方的砂衆配筋带(4)厚度为60mm,所述窗顶上方的砂衆配筋带(4)厚度为60mm 120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台下方的砂浆配筋带(4)中钢筋的直径为6mm,窗顶上方的砂浆配筋带(4)中钢筋的直径为10mm。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中在房屋四角、纵横墙交接处布置有木柱(7 )时,水平砂浆配筋带(4 )将木柱(7 )环绕嵌固,使墙体和砂浆配筋带(4 )及木柱(7 )形成一个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宜农村建房的增强型夯土墙体,包括墙基础、墙根、普通夯土层、窗户构成的墙体,所述的墙体中水平设置2道砂浆配筋带,水平砂浆配筋带分别位于窗户的窗台下方和窗顶上方。该墙体不改变传统夯土工艺;使用少量砂浆、钢筋,工程费用增加较少;对夯土墙体的水平抗剪承载能力与房屋整体性提高幅度较大;与其他构造措施可以搭配使用。与已知的标准、文献提供的方法相比,对传统夯土农房抗震性能的提升更为有效,并且施工简单,工程费用增加较少。
文档编号E04B2/84GK202689252SQ20122032356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
发明者周铁钢, 穆钧, 马乐为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