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79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施工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近距离用混凝土泵打;远距离时将混凝土料槽通过轨道平板车运送至施工作业面附近,再用门架吊车吊运料槽至工作面,料槽卸料进行道床混凝土施工。这些传统施工方法存在如下缺陷I、混凝土从地面运至工作面,输送距离长,时间长,要经过多次倒转,混凝土长时间得不到均匀搅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均有不同幅度下降,混凝土离析严重,整体道床质量得不到保证。2、运送混凝土料槽受吊运门架的起重量限制,一次只能装约2立方米混凝土,装卸料槽时间长,门架吊运速度慢,占用了大量时间,长距离运输,轨道车又要运行一段时间,无法提高施工速度,致使工作效率低下,每打一次混凝土要十几个小时,只能浇筑整体道床50 80米。 3、混凝土泵的使用费用较高,所需配合人工多;使用装卸料斗,门架吊运料斗,配合人工多,效率低,因此增加了施工成本。4、由于整个浇筑过程基本是原始的人工作业,无法提高施工速度,影响了整个工程进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的结构特点是所述输运系统的构成为地面混凝土搅拌车在地铁施工洞口井处正对自动下料系统的上部接料斗;所述自动下料系统为一设置在地铁施工洞口处的溜槽;由轨道车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在所述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处对位接料,并同时运转搅拌;所述由轨道车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是在所述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与施工工作面位置处的施工小车之间的轨道上来回运行,并与所述施工小车对位卸料。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I、本实用新型系统中混凝土用搅拌车输送及施工过程中全程搅拌,不产生离析,技术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地铁整体道床施工质量及功效要求。2、本实用新型系统使得施工过程中是用机械取代人工,实现了施工方法的机械化、智能化,施工效率提高20%及以上,节约施工成本30%及以上。

图I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构成示意图。图中标号I地面混凝土搅拌车;2上部接料斗;3轨道车;4轨上混凝土搅拌车;5下部接料斗;6施工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的构成为地面混凝土搅拌车I在地铁施工洞口井处正对自动下料系统的上部接料斗2 ;自动下料系统为一设置在地铁施工洞口处的溜槽;由轨道车3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4在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5的位置处对位接料,并同时运转搅拌;由轨道车3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4是在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5与施工工作面位置处的施工小车6之间的轨道上来回运行,并与施工小车6对位卸料。本实施例中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作业流程如下I、地面混凝土搅拌车I运输至地铁施工洞口井处正对上部接料斗2卸料,混凝土经过中间溜槽进入下部放料斗5 ; 2、轨道车3牵引轨上混凝土搅拌车4至下料系统料斗5,对位放料,同时运转搅拌,承接到额定容积时自动下料系统停止放料;3、接料完毕,轨道车3牵引轨上混凝土搅拌车4至施工工作面,与施工小车6对位卸料;4、卸料完毕,轨道车3牵引轨上混凝土搅拌车4返回自动下料系统,再次接料;5、施工小车接料完毕,通过铺轨龙门吊走行轨道运行至施工作业面,浇筑整体道床;6、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当日混凝土施工任务。
权利要求1.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输运系统的构成为 地面混凝土搅拌车(I)在地铁施工洞ロ井处正对自动下料系统的上部接料斗(2);所述自动下料系统为ー设置在地铁施工洞ロ处的溜槽;由轨道车(3)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4)在所述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5)处对位接料,并同时运转搅拌;所述由轨道车(3)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4)是在所述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与施工工作面位置处的施工小车(6)之间的轨道上来回运行,并与所述施工小车(6)对位卸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其特征是输运系统的构成为地面混凝土搅拌车在地铁施工洞口井处正对自动下料系统的上部接料斗;自动下料系统为一设置在地铁施工洞口处的溜槽;由轨道车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在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处对位接料,并同时运转搅拌;由轨道车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是在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与施工工作面位置处的施工小车之间的轨道上来回运行,并与施工小车对位卸料。本实用新型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文档编号B28C9/02GK202623010SQ20122034081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贾炳义, 李朋谦, 殷业锁, 李玉龙, 沈韫, 王薇, 许广军, 姚东升, 龚元 申请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