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15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中的脚手架的施工,尤其是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背景技术
在高层施工中,建筑物外围常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作为工作面和外防护架,这些方法效率低,安全性差,劳动强度大,周转材耗用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可以在建筑主体底部或者架体上搭建附着式脚手架架设平台,并随施工进度逐步组装爬架平台至防护层要求高度,由两片脚手承重架组成一榀,脚手承重架通过升降轨道与建筑物连接在一起,通过电动葫芦和升降轨道承重架随主体同步升降。这样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整体性好,安全可靠,节省大量周转材料,经济效益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整体性好且安全可靠,能节省大量周转材料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一架体和设置于所述架体与主体结构之间的一提升系统和复数附着导向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一提升挂座,所述提升挂座通过穿墙螺栓固定连接于主体结构上;一上承重梁和一下承重梁,所述上承重梁和所述下承重梁分别固设于所述架体的中部和底部,所述下承重梁上设有钢丝绳过轮;一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承重梁,所述提升机的下端连接一主钢丝绳的第一端,所述主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所述钢丝绳过轮与所述提升挂座固定连接;所述附着导向系统包括一导轨,所述导轨固设于所述架体靠近主体结构的一侧上,复数附墙支座,所述附墙支座通过穿墙螺栓固定连接于主体结构上;复数限位支顶器,所述限位支顶器的第一端可旋转连接于所述附墙支座,所述限位支顶器的第二端在所述架体提升到位后抵住所述导轨,所述限位支顶器与所述附墙支座之间连接有复数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导轨包括两条纵向侧轨和间隔夹设于所述两条纵向侧轨之间的复数横杆,所述纵向侧轨的外侧设有导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对应所述导轨两侧的所述导槽,在所述附墙支座上设置有一对导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支顶器包括一顶头、一螺杆和一螺套,所述顶头的顶部呈V字型,所述顶头通过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套联接,所述螺套通过螺栓可旋转连接于所述附墙支座,所述顶头在所述架体提升到位后抵住所述横杆。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提升挂座和所述附墙支座分别与主体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件。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支顶器与所述提升机之间通过所述钢丝绳过轮连接有一辅钢丝绳。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架体由复数木龙骨固定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提升机为环链电动葫芦。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提升系统和附着导向系统固定连接在架体与主体结构之间,可以将脚手架整体的载荷传递给主体结构,减少架体的载荷,施工更安全。通过附着导向系统配合提升系统在架体自由升降的基础上,对架体起到实时防坠的作用。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整体性好,安全可靠,节省大量周转材料,经济效益显著。配合防坠系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到位后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I包括一架体10和设置于架体10与主体结构2之间的一提升系统11和复数附着导向系统12,其中架体10由复数木龙骨固定连接构成,主要有内侧竖龙骨、外侧竖龙骨、辅助承重竖龙骨、辅助加强横杆、斜拉杆、龙骨板、龙骨板联接板等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架体10平台走道宽度O. 6米;架体10步高可根据施工需求调整;其中内外竖龙骨采用80x40x4矩形焊管,横龙骨采用80x40x4矩形焊管,内外龙骨间斜拉杆采用5号槽钢。螺栓采用M16X 130等规格。提升系统11主要包括一提升挂座110、一上承重梁111、一下承重梁112和一提升机113。提升挂座110通过穿墙螺栓13固定连接于主体结构2上。上承重梁111和下承重梁112分别固设于架体10的中部和底部,位于架体10内部的内外立杆和辅杆之间,构成提升系统11提升时的承力骨架,在下承重梁112上设有钢丝绳过轮15,提升机113采用环链电动葫芦,额定提升荷载7. 5t,提升机113的上端钩挂在上承重梁111的横销上与上承重梁111固定连接,提升机113的下端钩接一主钢丝绳14的第一端141,主钢丝绳14的第二端142绕过下承重梁112上的钢丝绳过轮15与提升挂座110固定连接,架体10整体荷载通过穿墙螺栓13传递到主体结构2上。提升机113吊挂在架体10内部,一次吊挂不必反复移动,由钢走道板遮挡,避免雨淋和建筑砂浆的污损,减少提升机113损坏机率,也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降低了吊挂时的操作危险。电缆相对固定也降低了漏电风险。配合图2所示,附着导向系统12主要包括一导轨121、复数附墙支座120和复数限位支顶器122。导轨121固设于架体10靠近主体结构2的一侧上,导轨121进一步包括两条纵向侧轨1211和间隔夹设于两条纵向侧轨1211之间的复数横杆1212,纵向侧轨1211的外侧设有导槽12110。附墙支座120通过穿墙螺栓13固定连接于主体结构上,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对应导轨121两侧的导槽12110,在附墙支座120上设置有一对导轮123,升降时,导轨121与架体10—起沿导轮123上下运动,形成对架体10导向和防倾作用,同时将架体10荷载通过固定于主体结构的附墙支座120传递给主体结构。限位支顶器122的第一端可旋转连接于附墙支座120,限位支顶器122的第二端在架体10提升到位后抵住导轨121,限位支顶器122与附墙支座120之间连接有复数复位弹簧16。在架体10上升时,在复位弹簧16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限位支顶器122始终靠向导轨121,但不会限制导轨的移动,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限位支顶器122采用可调节结构,包括一顶头1221、一螺杆1222和一螺套1223,顶头1221的顶部呈V字型,顶头1221通过螺杆1222与螺套1223联接,螺套1223通过螺栓可旋转连接于附墙支座120上,顶头1221在架体10提升到位后抵住导轨121的横杆1212,如图4所示,顶头1221上对称设置有两根限位杆18,分别设置于顶头1221的两侧,在顶头1221抵住横杆1212时,两根限位杆18恰好分别抵靠住导轨121的两条纵向侧轨1211表面,防止限位支顶器122过分伸入导轨121。限位支顶器122上的载荷通过螺栓传递到附墙支座120,再由附墙支座120通过穿墙螺栓13传递给主体结构。限位支顶器122与提升机之间连接有一辅钢丝绳17。在架体10上升阶段,限位支顶器122始终在复位弹簧16作用下靠向导轨121随时起到防坠作用。在架体10下降过程中,辅钢丝绳17的一端向外拉紧限位支顶器122使其第二端上的顶头1221离开导轨121的横杆1212,辅钢丝绳17的另一端钩挂在提升机113上,正常降落过程架体10可顺利下降。当架体10出现故障提升机失重时,辅钢丝绳17松动,限位支顶器122在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瞬间靠向导轨121,顶头1221顶住横杆1212,进而顶住导轨121,从而稳固的使架体10停止下滑,达到止坠的目的。通过多次试验证明,该附着导向系统12防坠平均距离在2(T60mm之间,满足要求。该附着导向系统12结构简单,防坠效果突出,容易安装、便于检查和维修保养,安全可靠。提升挂座110和附墙支座120与主体结构2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件3,以加长提升挂座Iio和附墙支座120与主体结构2之间的连接长度。本实用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I的具体施工操作要点如下A :脚手架操作人员各就各位,由架子班长发布指令提升(或下降)脚手架。B :脚手架提升起50_后,停止提升,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确认安全无误后,由架子班长发布指令继续提升(或下降)脚手架。C :在脚手架提升(或下降)过程中,脚手架监控操作人员,要巡视脚手架的提升(或下降)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吹口哨报警。D :总控按钮操作员听到口哨声立即切断电源,停止提升(或下降)脚手架,并通知架子班长,等查明原因后,由架子班长重新发布提升(或下降)脚手架的指令。E :脚手架提升高度为一个楼层高,提升到位后,班长发布停止提升指令。(脚手架下降时下降高度为一个楼层高)。F :脚手架提升(或下降)到位后,首先将翻板放下,并且固定好。G :安装限位支顶器122,限位支顶器122必须拧紧顶实。[0041]H :将环链电动葫芦松链,把提升挂座拆下,安装到上层(下一层)相应位置并把提升钢丝绳挂好。注意在电动葫芦松链时,防止发生误操作(即应按下降按钮)。1:爬架组装完毕后验收合格要试提升,一切正常方可正式提升。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包括一架体和设置于所述架体与主体结构之间的一提升系统和复数附着导向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一提升挂座,所述提升挂座通过穿墙螺栓固定连接于主体结构上;一上承重梁和一下承重梁,所述上承重梁和所述下承重梁分别固设于所述架体的中部和底部,所述下承重梁上设有钢丝绳过轮;一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承重梁,所述提升机的下端连接一主钢丝绳的第一端,所述主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所述钢丝绳过轮与所述提升挂座固定连接;所述附着导向系统包括一导轨,所述导轨固设于所述架体靠近主体结构的一侧上,复数附墙支座,所述附墙支座通过穿墙螺栓固定连接于主体结构上;复数限位支顶器,所述限位支顶器的第一端可旋转连接于所述附墙支座,所述限位支顶器的第二端在所述架体提升到位后抵住所述导轨,所述限位支顶器与所述附墙支座之间连接有复数复位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两条纵向侧轨和间隔夹设于所述两条纵向侧轨之间的复数横杆,所述纵向侧轨的外侧设有导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导轨两侧的所述导槽,在所述附墙支座上设置有一对导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顶器包括一顶头、一螺杆和一螺套,所述顶头的顶部呈V字型,所述顶头通过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套联接,所述螺套通过螺栓可旋转连接于所述附墙支座,所述顶头在所述架体提升到位后抵住所述横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挂座和所述附墙支座分别与主体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顶器与所述提升机之间通过所述钢丝绳过轮连接有一辅钢丝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由复数木龙骨固定连接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为环链电动葫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一架体和设置于所述架体与主体结构之间的一提升系统和复数附着导向系统,提升系统和附着导向系统固定连接在架体与主体结构之间,可以将脚手架整体的载荷传递给主体结构,减少架体的载荷,施工更安全。通过附着导向系统配合提升系统在架体自由升降的基础上,对架体起到实时防坠的作用。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整体性好,安全可靠,节省大量周转材料,经济效益显著。配合防坠系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文档编号E04G3/30GK202882378SQ2012204973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王荣涛, 王四久, 曹巍, 罗利刚, 张军, 肖卫权, 秦汝昌, 金文杰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