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损建筑修复设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338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受损建筑修复设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损混凝土建筑修复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建筑使用十分广泛,其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材料其自身特殊的性能,包括取材方便,价格便宜,施工速度快,质量安全可靠,强度高,耐火性好等优点。然而近年来,混凝土建筑的腐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腐蚀问题造成混凝土开裂,继而钢筋锈蚀破坏,强度大大降低,结构的安全性得不得保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绿色环保、施工速度快的受损建筑修复设计结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受损建筑修复设计结构,包括受损墙体、界面层、聚脲涂层,受损墙体为受损混凝土结构,受损墙体中受损部分填充胶水泥砂浆或醋酸乙烯乳液调制的水泥腻子,界面层涂覆在受损墙体上,界面层为聚脲专用底漆层,界面层上喷涂聚脲涂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原材料为无机材料,绿色环保,可在任意曲面、斜面及垂直面上喷涂成型,施工速度快,彻底克服了传统喷涂工艺中普遍存在的溶剂污染、流挂、固化时间长、施工工艺复杂等缺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受损墙体,2、界面层,3、聚脲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受损建筑修复设计结构,包括受损墙体1、界面层2、聚脲涂层3,受损墙体I为受损混凝土结构,受损墙体I中受损部分填充胶水泥砂浆或醋酸乙烯乳液调制的水泥腻子,界面层2涂覆在受损墙体I上,界面层2为聚脲专用底漆层,界面层2上喷涂聚脲涂层3。聚脲技术修复受损混凝土建筑结构时,当裂缝宽度大于0.2_,先化学灌浆,然后在混凝土裂缝表面用打磨机打磨,打磨宽度为20cm,并在16cm范围处的边缘部分打磨成三角形,边缘深度为4_。如此做法,安全可靠,确保了裂缝修复的质量可靠性和美观性;聚脲涂层3不可避免要在基层的中间中断时,通过在基层上挖出8mm的V形切口,再施工聚脲涂层3,清除掉临近边缘的多余涂层,使得整个施工平面光滑和清洁,收头处的质量得到保证,V形切口的特殊处理根除了收头的质量隐患。
权利要求1.一种受损建筑修复设计结构,包括受损墙体、界面层、聚脲涂层,其特征在于:受损墙体为受损混凝土结构,受损墙体中受损部分填充胶水泥砂浆或醋酸乙烯乳液调制的水泥腻子,界面层涂覆在受损墙体上,界面层为聚脲专用底漆层,界面层上喷涂聚脲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损混凝土建筑修复设计结构,包括受损墙体、界面层、聚脲涂层,受损墙体为受损混凝土结构,受损墙体中受损部分填充胶水泥砂浆或醋酸乙烯乳液调制的水泥腻子,界面层涂覆在受损墙体上,界面层为聚脲专用底漆层,界面层上喷涂聚脲涂层。本实用新型主要原材料为无机材料,绿色环保,可在任意曲面、斜面及垂直面上喷涂成型,施工速度快。
文档编号E04G23/02GK203008405SQ2012207101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谢德渊 申请人:谢德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