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03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
背景技术
地震作为一种很难被人们预测的自然现象,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邢台、唐山、通海、丽江、喀什等地区就先后发生过相当强烈的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当地砖混结构的房屋墙体几乎全部倒塌,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大批受灾群众无家可归。这突出表明,砖混结构的房屋抗震性能较差。有鉴于此,迫切需要开发更为合理的住宅体系,以提高农村住宅的抗震能力。相比砖混结构的房屋,木屋具有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传统的木屋的建造过程是:先打好地基;然后,围绕地基的四周有序立起若干支柱,并利用连接杆将这些支柱连成一体,最后在这些支柱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分别装钉上木板以形成木屋的墙体;最后再完成屋顶的建设。由于这么多支柱要围绕地基的四周有序布置,并保证平行度,施工难度较大,导致施工时间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的木屋的组合墙体,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它包括地基梁、框架梁、若干墙体柱、若干穿梁、内墙板组件及外墙板组件,所述这些墙体柱间隔设置并连接所述地基梁与所述框架梁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穿梁穿设连接所述这些墙体柱,所述内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内表面,所述外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外表面。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内墙板组件和所述外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地基梁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外墙板组件包括外木龙骨及外墙板,所述外墙板连接在所述外木龙骨上,所述外木龙骨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地基梁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外墙板组件还包括结构板,所述结构板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外木龙骨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外墙板组件还包括防潮呼吸纸,所述防潮呼吸纸设置在所述结构板与所述外木龙骨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内墙板组件包括内木龙骨及内墙板,所述内墙板连接在所述内木龙骨上,所述内木龙骨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地基梁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内墙板组件还包括防火板,所述防火板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与所述内木龙骨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设置在所述内木龙骨与所述外木龙骨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外墙板组件包括外木龙骨、外横向木龙骨及外墙板,所述外墙板连接在所述外木龙骨上,所述外木龙骨连接在所述外横向木龙骨上,所述外横向木龙骨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地基梁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内墙板组件包括内木龙骨、内横向木龙骨及内墙板,所述内墙板连接在所述内木龙骨上,所述内木龙骨连接在所述内横向木龙骨上,所述内横向木龙骨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地基梁上。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所述这些墙体柱连接所述地基梁与所述框架梁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穿梁穿设连接所述这些墙体柱,所述内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内表面,所述外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外表面即可组成木屋的组合墙体,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2.所述内墙板组件和所述外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地基梁上,所述组合墙体在安装或拆卸的时候,所述内墙板组件与外墙板组件能够整片的安装或拆卸。3.所述外墙板连接在所述外木龙骨上,所述外木龙骨能够将若干条状的木板串连成所述外墙板。 4.所述外墙板组件还包括结构板,所述结构板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外木龙骨之间,增强所述外墙板组件的结构强度。5.所述内木龙骨连接在所述内墙板上,所述内木龙骨能够将若干条状的木板串连成所述内墙板。6.所述内墙板组件还包括防火板,所述防火板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与所述内木龙骨之间,使所述组合墙体具有防火的优点。7.所述外墙板组件包括外木龙骨、外横向木龙骨及外墙板,所述外墙板连接在所述外木龙骨上,所述外横向木龙骨连接在所述外木龙骨上,所述外横向木龙骨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地基梁上,方便在所述组合墙体上开设窗户。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墙体的木屋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了
图1所示木屋的组合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2所示组合墙体的分解示意图。图4绘示了图2所示组合墙体的框架示意图。图5绘示了图2所示组合墙体的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组合墙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
图1至图4,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100,它包括一地基梁10、一框架梁20、若干墙体柱30、若干穿梁40、若干内墙板组件50、若干外墙板组件60及一保温棉层70。所述这些墙体柱30间隔设置并连接所述地基梁10与所述框架梁20形成框架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这些穿梁40穿设连接所述这些墙体柱30。所述内墙板组件50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内表面。所述外墙板组件60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外表面。所述保温棉层70介于所述内墙板组件50与所述外墙板组件60之间。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外墙板组件60包括若干外木龙骨61、一外墙板62、一结构板63及一防潮呼吸纸64。所述外木龙骨61呈竖直状设置。所述外木龙骨61用于将所述外墙板62、结构板63及防潮呼吸纸64连成一体。所述外墙板62可以是一整块板,也可以是由若干木板拼接而成。所述结构板63介于所述外墙板62与所述防潮呼吸纸64之间;所述这些外木龙骨61连接在所述防潮呼吸纸64上并将所述外墙板62、结构板63及防潮呼吸纸64连成一体。所述内墙板组件50包括若干内木龙骨51、一内墙板52及一防火板53。所述外木龙骨61呈竖直状设置。所述内木龙骨61用于将所述内墙板52与防火板53连成一体。所述内墙板52可以是一整块板,也可以是由若干木板拼接而成。所述防火板53连接在所述内墙板52上;所述内木龙骨51连接在所述防火板53上。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墙体100即可以包含若干所述内墙板组件50、若干所述外墙板组件60,也可以是只包含一个所述内墙板组件50和一个所述外墙板组件60。当然,所述内墙板组件50与所述外墙板组件60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内墙板组件50、所述外墙板组件60尺寸较小,方便运输和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墙板组件50、所述外墙板组件60为多个。请参照图2至图5,所述内木龙骨51连接在所述穿梁40上、或所述穿梁40与所述框架梁20上、或所述穿梁40与所述地基梁10上;所述外木龙骨61连接在所述穿梁40上、或所述穿梁40与所述框架梁20上、或所述穿梁40与所述地基梁10上。请参照图6,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组合墙体IOOa的示意图。所述组合墙体IOOa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墙板组件60还包括若干外横向木龙骨65,所述外木龙骨61连接在所述外横向木龙骨65上,所述外横向木龙骨65连接在所述穿梁40上、或所述框架梁20上、或所述地基梁10上;同样,所述内墙板组件还包括若干内横向木龙骨,所述内木龙骨连接在所述内横向木龙骨上,所述内横向木龙骨连接在所述穿梁40上、或所述框架梁20上、或所述地基梁10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地基梁、框架梁、若干墙体柱、若干穿梁、内墙板组件及外墙板组件,所述这些墙体柱间隔设置并连接所述地基梁与所述框架梁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穿梁穿设连接所述这些墙体柱,所述内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内表面,所述外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组件和所述外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地基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组件包括外木龙骨及外墙板,所述外墙板连接在所述外木龙骨上,所述外木龙骨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地基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组件还包括结构板,所述结构板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外木龙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组件还包括防潮呼吸纸,所述防潮呼吸纸设置在所述结构板与所述外木龙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组件包括内木龙骨及内墙板,所述内墙板连接在所述内木龙骨上,所述内木龙骨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穿梁与所述地基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组件还包括防火板,所述防火板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与所述内木龙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设置在所述内木龙骨与所述外木龙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组件包括外木龙骨、外横向木龙骨及外墙板,所述外墙板连接在所述外木龙骨上,所述外木龙骨连接在所述外横向木龙骨上,所述外横向木龙骨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地基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组件包括内木龙骨、内横向木龙骨及内墙板,所述内墙板连接在所述内木龙骨上,所述内木龙骨连接在所述内横向木龙骨上,所述内横向木龙骨连接在所述穿梁上、或所述框架梁上、或所述地基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屋的组合墙体,它包括地基梁、框架梁、若干墙体柱、若干穿梁、内墙板组件及外墙板组件,所述这些墙体柱间隔设置并连接所述地基梁与所述框架梁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穿梁穿设连接所述这些墙体柱,所述内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内表面,所述外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外表面。所述这些墙体柱连接所述地基梁与所述框架梁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穿梁穿设连接所述这些墙体柱,所述内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内表面,所述外墙板组件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外表面即可组成木屋的组合墙体,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B1/64GK202969630SQ2012207311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吴冬平 申请人:吴冬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