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44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如图1所示,楼层板2 —般都分布于混凝土梁I的两侧,使得在施工的时候需在混凝土梁的两侧分别进行浇注,从而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混凝土梁的支承作用,另一方面也造成施工难度大,劳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能有效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混凝土梁的支承作用。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包括混凝土梁及楼承板,所述楼承板设于所述混凝土梁的上方,且所述楼承板具有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梁的连接部。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插入所述混凝土梁的箍筋。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箍筋呈U形。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四根分两排平行设置的衔接筋、固定所述衔接筋的固定筋、固定连接于所述衔接筋并插入所述混凝土梁的箍筋。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箍筋呈U形。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楼层板位于混凝土梁上方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利用混凝土梁的支承作用,另一方面这样一块楼板可以跨过多根混凝土梁,既可以提高单块楼层板的覆盖面积,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降低施工难度;连接部的设置可以使楼层板与混凝土梁可靠地形成一个整体。


图1是背景技术示意 图2是实施例意图。图中,1、混凝土梁,2、楼承板,3、连接部,31、箍筋,32、衔接筋,33、固定筋。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混凝土梁I及楼承板2,楼承板2设于混凝土梁I的上方,且楼承板2具有连接于混凝土梁I的连接部3 ;连接部3包括四根分两排平行设置的衔接筋32,对角分布的衔接筋3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筋33,衔接筋32上固定连接有呈U形且插入混凝土梁I的箍筋31。
权利要求
1.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包括混凝土梁(I)及楼承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承板(2 )设于所述混凝土梁(I)的上方,且所述楼承板(2 )具有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梁(I)的连接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包括插入所述混凝土梁(I)的箍筋(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31)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包括四根分两排平行设置的衔接筋(32)、固定所述衔接筋(32)的固定筋(33)、固定连接于所述衔接筋(32)并插入所述混凝土梁(I)的箍筋(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31)呈U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层板桁架浇注结构,包括混凝土梁及楼承板,所述楼承板设于所述混凝土梁的上方,且所述楼承板具有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梁的连接部。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混凝土梁的支承作用。
文档编号E04B5/32GK103088948SQ2013100453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陈永德, 刘继国, 陈丽琴 申请人:浙江锐博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