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99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特别涉及太阳能集热自然循环采暖通风与空调,以及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与外墙及屋面的防火保温装饰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与外墙及屋面的防火保温装饰,几乎完全是分开的两个独立体。所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建筑一体化,也只不过是通过采用一种专用支架体系或连接挂件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屋顶或挂装在阳台外侧或外墙上,不仅成本高,局限性强,而且,多少对建筑外形风貌还是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通过在申请号为200810180672.X的“通风空调生态型建筑”及申请号为201120376932.8的“墙体防火保温板”等已有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供一种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本发明包括用膨胀螺栓或螺栓固定在结构墙体或钢结构钢骨架外侧的墙体防火保温板I和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所述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绝热玻璃框3、绝热密封条5、棱角型玻璃盖板4及玻璃盖板压条6'和棱角型压条6"组成,或由棱角型吸热板2、棱角型框架3'、绝热密封条5及棱角型玻璃盖板4组成,或由棱角型吸热板2、绝热密封条板5及棱角型玻璃罩4'组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棱角型玻璃盖板4或棱角型玻璃罩4'的斜向倾斜度Θ是根据安装所在地的纬度而定的,设定范围为45° 70°,且相互平行,以减少吸热板对太阳光的折射率,以利吸热板充分吸收穿过棱角型玻璃盖板4或棱角型玻璃罩4/的太阳能,解决了“通风空调生态型建筑”中太阳能集热幕墙的倾斜度Θ为90°的平板玻璃盖板对太阳能吸收率极其低下的技术问题;所述墙体防火保温板既作为外墙或屋面的防火保温板,又是太阳能集热幕墙或太阳能集热屋面的极好的绝热板;两板有机结合,结构紧凑简单,无需三角支撑架,且自重轻;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和绝热玻璃框3或棱角型框架3'或棱角型玻璃罩4'是分别与墙体防火保温板内支撑座IZ及结构墙体或钢骨架固接,受力均匀,安装牢固;大大减轻了传统的一整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与墙体安装的承重压力;更加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及外墙与屋面的绝热保温性能;而且,既可通过与控制阀及储水箱连接构成仅靠冷热水的密度差所形成的自然对流,使水在系统中自动循环的简易的自然循环系统,也可根据外墙立面的尺寸大小、设计造型和供热采暖的需要,由两块以上所述棱角形太阳能集热器本体拼合、并联或串并联安装在幕墙或屋面或旧房改造外墙上;以达到与建筑自然和谐地完美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并很好地提升了建筑外墙及屋面的装饰效果、防火性能及建筑品质;也可与智能控制循环系统、泵、连接管道及配有电加热棒的储水箱或大的储热水箱与热水供应系统配套,应用于智能控制,实现定温循环、定时恒温加热 ,确保充足的供热采暖的需要。不仅适用于各种新建和旧房改造中的外墙,也非常适用于屋面。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实例一,包括墙体防火保温板I和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所述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绝热玻璃框3、绝热密封条5、棱角型玻璃盖板4及玻璃盖板压条6'和棱角型压条6"组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斜向倾斜度Θ均设定为45° 70°,且相互平行;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各种新建和旧房改造工程的外墙,也非常适用于屋面。所述绝热玻璃框3是用螺栓3A分别将两侧的立柱3-1和3_1'两端的连接件3_3与上下横杆3-2和3-2'两端的连接件3-3'固接而成,所述立柱3-1和3-1'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接触面是与棱角型玻璃盖板4相对应的带斜面的棱角形3-4。本发明实例二,包括墙体防火保温板I和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所述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棱角型框架3'、绝热密封条5及棱角型玻璃盖板4组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斜向倾斜度Θ均设定为45° 70°,且相互平行;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外墙,也非常适用于屋面。所述棱角型框 架3'由左右两侧的直角形立板3 1-1和3 1-Γ、上下端的连接横杆3 1-2和3 1-2'和连接角码3 1-3及螺栓固接而成,或由左右两侧的直角形立板3 1-1和3 1-1'和上下端的连接横杆3 1-2和3 1-2'直接焊接而成;所述直角形立板在与墙面连接锚固的一翼边3 1-11的宽度为25 60mm,并预留有螺孔3 1-1A,另一翼为直角形立板3 1-12,并沿直角形立板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斜边3 1-13,该斜边3 1-13的斜向倾斜度Θ为45° 70°。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是由Z型玻璃板条4-2和玻璃板条4-2'构成;所述Z型玻璃板条4-2和玻璃板条4-2'是用长X宽X厚为800 1800mmX 40 70mmX 3 6mm的90%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超白低铁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玻璃或浮法玻璃或贴膜平板玻璃制成。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是由L形板条4-2和Z型连接卡固板4-2'构成;
所述L形板条4-2是用长X宽X厚为800 1800_X40 70_X3 5mm的90%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超白低铁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玻璃或浮法玻璃或贴膜平板玻璃或亚克力板或PC板或PE板制成;
所述Z型连接卡固板4-2'是用长X宽X厚为800 1800mmX40 70_X3 5_的90 %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亚克力板或PC板或PE板或铝塑板或金属板制成。本发明实例三,包括墙体防火保温板I和棱角形太阳能集热器本体;所述棱角形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绝热密封条板5及棱角型玻璃罩4'组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罩4'的斜向倾斜度Θ均设定为45° 70°,且相互平行;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外墙,也非常适用于屋面。所述棱角型玻璃罩4'是由互为90度角的斜面4-1和4-1I构成的棱角形面板4-M或圆弧形面板4-M'、左右两侧端板4-D及上下端板4-S和4-X构成的LXH为500 3500mmX500 3000mm的棱角形壳体;所述斜面4-1的斜向倾斜度Θ为45° 70° ;
所述棱角形面板4-M或圆弧形面板4-M'是用90%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亚克力板或PC板或PE板或玻璃钢板制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是由间距为160 60mm的012mm或010mm或08mm的排管
18、022mm或025集管19和棱角型吸热体8焊接而成;所述棱角型吸热体8是用涂膜为蓝钛或磁控溅射高耐候选择性吸收涂层或太阳能吸热涂料或黑铬的0.2mm 0.8厚的紫铜板或铝板模压而成。所述棱角型吸热体8与排管18外壁焊接处为圆弧形,该圆弧形半径R与排管外径相同。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是由间距为160 60mm的2mm或01 Omm或08mm的排管18、022mm或025集管19和断面为I 2个梯形槽的棱角形翅片8_1焊接而成;所述棱角形翅片8-1是用涂膜为蓝钛或磁控溅射高耐候选择性吸收涂层或太阳能吸热涂料或黑铬的0.2_ 0.8厚的紫铜板或铝板模压而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由棱角型吸热体8、圆弧形背板条8a、两端堵头板Sb、连接铜管8c及集管19相互焊接而成。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面图;图2为沿着图1的1-1线的断面图,是本发明实例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断面图;图3为沿着图1的2-2线的断面图,是本发明实例一所涉及的一种棱角型玻璃盖板4与绝热玻璃框3连接锚 固实施方式的局部断面图;图4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种棱角型吸热体8与排管18焊接实施方式的局部断面图;图5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绝热玻璃框3的示意性透视图;图6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绝热玻璃框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节点断面图;图7为沿着图5的1-1线的断面图,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绝热玻璃框立柱的实施方式的断面图;图8为沿着图5的2-2线的断面图,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绝热玻璃框立柱的实施方式的断面图;图9为沿着图5的3-3线的断面图,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绝热玻璃框上横杆的实施方式的断面图;图10为沿着图5的4-4线的断面图,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绝热玻璃框下横杆的实施方式的断面图;图11为本发明实例二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断面图;图12为本发明实例二所涉及的一种棱角型玻璃盖板4与棱角型框架3'连接锚固实施方式的局部断面图;图13为本发明实例二所涉及的棱角型框架3'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4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棱角型玻璃盖板4实施方式的局部断面图;图15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种棱角型玻璃盖板4实施方式的局部断面图;图16为本发明实例三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断面图17为本发明实例三所涉及的棱角型玻璃罩4'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8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种棱角型吸热板2实施方式的局部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本发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例一,如图1 图3所示,包括用膨胀螺栓或螺栓固定在结构墙体或钢结构钢骨架外侧或旧房外墙上的墙体防火保温板I和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所述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绝热玻璃框3、棱角型玻璃盖板4、绝热密封条5及玻璃盖板压条6'和棱角型压条6"组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斜向倾斜度Θ是根据安装所在地的纬度而定的,均设定为45° 70°,且相互平行,以减少吸热板对太阳光的折射率,以利吸热板充分吸收穿过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太阳能;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各种新建和旧房改造工程的外墙,也非常适用于屋面。在图1和图2示出的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是由间距为160 60mm的012mm或010mm或08mm的排管18、022mm或025集管19和棱角型吸热体8焊接而成;所述棱角型吸热体8是用涂膜为蓝钛或磁控溅射高耐候选择性吸收涂层或太阳能吸热涂料或黑铬的0.2mm 0.8厚的紫铜板或铝板模压而成。在图1和图2示出的所述棱角型吸热体8与排管18外壁焊接处为圆弧形,该圆弧形半径R与排管外径相同,以利棱形角吸热体与铜管紧密结合;以增加铜管与棱角形吸热体的接触导热面积及太阳能的充分吸收。在图1、图2和图4示出的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是由间距为160 60mm的012mm或010mm或08mm的排管18、022mm或025集管19和断面为I 2个梯形槽的棱角形翅片8-1焊接而成;所述棱角形翅片8-1是用涂膜为蓝钛或磁控溅射高耐候选择性吸收涂层或太阳能吸热涂料或黑铬的0.2_ 0.8厚的紫铜板或铝板模压而成,以利铜管直接吸收到太阳光照射的热能。在图1 图3、图5和图6示出的所述绝热玻璃框3是用螺栓3A分别将两侧的立柱3-1和3-1'两端的连接件3-3与上下横杆3-2和3-2'两端的连接件3-3'固接而成,所述立柱3-1和3-1,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接触面是与棱角型玻璃盖板4相对应的带斜面的棱角形3-4 ;所述绝热玻璃框3的四周均分别用膨胀螺栓或螺栓3B与墙体防火保温板内支撑座IZ及结构墙体或钢骨架固接,或直接用支撑锚固件或角码3C与结构墙体或钢骨架固接。在图5和图7 图10示出的所述立柱3-1和3-Γ和所述上下横杆3_2和3_2^的断面构造是由用塑木或塑料或尼龙注塑而成的型材3-1Α、3-2Β和3-2B'及型材内由聚氨酯或EPS或酚醛树脂发泡而成的闷芯保温材3-1A'和3-2B"构成,并在预留螺栓孔3-1C和3-2C安装位置处预设有方钢管加强锚固件3-1C'和3-2C'。本发明实例二,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包括用膨胀螺栓或螺栓固定在结构墙体或钢结构钢骨架外侧或旧房外墙上的墙体防火保温板I和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所述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棱角型框架:V、棱角型玻璃盖板4及绝热密封条5组成; 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斜向倾斜度Θ是根据安装所在地的纬度而定的,均设定为45° 70°,且相互平行,以减少吸热板对太阳光的折射率,以利吸热板充分吸收穿过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太阳能;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外墙,也非常适用于屋面。在图11 图13示出的所述棱角型框架:V由左右两侧的直角形立板3 1-1和3 1-1'、上下端的连接横杆3 1-2和3 1-1'和连接角码3 I _3及螺栓固接而成,或由左右两侧的直角形立板3 1-1和3 1-1'和上下端的连接横杆3 1-2和3 1-2'直接焊接而成;所述直角形立板在与墙面连接锚固的一翼边3 1-11的宽度为25 60mm,并预留有螺孔3 1-1A,另一翼为直角形立板3 1-12,并沿直角形立板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斜边3 1-13,该斜边3 1-13的斜向倾斜度Θ为45° 70°,具体需根据安装所在地的纬度而定;所述连接横杆3 1-2和3 1-2,均设有挡水的斜边3 1-21和3 1-21';
所述棱角型框架3'是用0.50 4.0mm厚的金属板或亚克力板或玻璃钢或PC板或PE板制成。在图1 图3、图11、图12和图14示出的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是由Z型玻璃板条4-2和玻璃板条4-2'构成;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是将Z型玻璃板条4-2和玻璃板条4-2'的左右两端铺放在绝热玻璃框3或棱角型框架3'的斜边3 1-13上,并将Z型玻璃板条4-2和玻璃板条4-2'的上下端相互拼接成直角形进行粘接后,用棱角型压条6"或用L形金属型材制成的L型卡扣件4-12和螺钉卡固于绝热玻璃框3或棱角型框架3'上;用耐候硅酮玻璃胶嵌缝密实。
所述Z型玻璃板条4-2和玻璃板条4-2^是用长X宽X厚为800 1800mmX40 70mmX3 6mm的90%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超白低铁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玻璃或浮法玻璃或贴膜平板玻璃制成。在图1 图3、图11、图12和图15示出的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是由L形板条4-2和Z型连接卡固板4-2'构成;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是将L形板条4-2和Z型连接卡固板4-2'的左右两端铺放在绝热玻璃框3或棱角型框架Y的斜边3 1-13上,并将L形板条4-2和Z型连接卡固板4-2'的上下端相互搭接成直角粘接后,用棱角型压条6"或用L形金属型材制成的L型卡扣件4-12和螺钉卡固于绝热玻璃框3或棱角型框架3'上;用耐候硅酮玻璃胶嵌缝密实。
所述L形板条4-2是用长X宽X厚为800 1800_X40 70_X3 5mm的90%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超白低铁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玻璃或浮法玻璃或贴膜平板玻璃或亚克力板或PC板或PE板制成。
所述Z型连接卡固板4-2'是用长X宽X厚为800 1800mmX40 70_X3 5_的90 %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亚克力板或PC板或PE板或铝塑板或金属板制成。本发明实例三,如图1和图16所示,包括用膨胀螺栓或螺栓固定在旧房外墙上或结构墙体或钢结构钢骨架外侧的墙体防火保温板I和棱角形太阳能集热器本体;所述棱角形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绝热密封条板5及棱角型玻璃罩4/组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罩4'的斜向倾斜度Θ是根据安装所在地的纬度而定的,均设定为45° 70°,且相互平行,以减少吸热板对太阳光的折射率,以利吸热板充分吸收穿过棱角型玻璃罩4'的太阳能;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外墙,也非常适用
于屋面。在图2、图3、图11、图12图16示出的所述绝热密封条板5,是粘贴或镶嵌在绝热玻璃框3或棱角型框架3'或棱角型玻璃罩4'内四周的保温绝热材,是用10 40mm厚聚氨酯或酚醛或挤塑聚苯保温材料制成,并在外表面附贴有一层铝箔反射层。在图1、图16和图17示出的所述棱角型玻璃罩V是由互为90度角的斜面4-1和4-1I构成的棱角形面板4-M或圆弧形面板4-M'、左右两侧端板4-D及上下端板4-S和4-X构成的LXH为500 3500mmX500 3000mm的棱角形壳体;所述斜面4-1的斜向倾斜度Θ为45° 70°。
所述棱角形面板4-M或圆弧形面板4-M'是用90%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亚克力板或PC板或PE板或玻璃钢板制成。在图1、图11、图16 和图18示出的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由棱角型吸热体8、圆弧形背板条8a、两端堵头板Sb、连接铜管Sc及集管19相互焊接形成循环水管道系统的格栅形管板式吸热板;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是分别用圆弧形背板条8a和两端堵头板Sb将所述棱角型吸热体8的上下斜面及两端焊接,形成断面为圆形的排管18',并用连接铜管Sc将排管18'的两端口与集管19焊接联通而成;所述棱角型吸热体8是用磁控溅射高耐候选择性吸收涂层或喷涂有太阳能吸热涂料的0.3mm 1.0厚的铝板或紫铜板模压而成。
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构造紧凑、设计合理、加工简单、吸热效果好;是降低制作成本的最佳优选方案。在图2、图3、图11、图12和图16示出的所述墙体防火保温板I采用的是申请号为201120376932.8的“墙体防火保温板”或申请号为201220242205.7的“墙体防火保温装饰一体板”或申请号为201220310733.1的“墙体防火保温装饰一体板”中的防火保温板。在图1示出的格栅形管板式集管19末端的进出冷热水管的内螺纹接口,既可通过与控制阀及储水箱连接构成仅靠冷热水的密度差所形成的自然对流,使水在系统中自动循环的简易的自然循环系统,也可根据外墙立面的尺寸大小、设计造型和供热采暖的需要,由两块以上所述棱角形太阳能集热器本体拼合、并联或串并联安装在幕墙或屋面或旧房改造外墙上;以达到与建筑自然和谐地完美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也可与智能控制循环系统、泵、连接管道及配有电加热棒的储水箱或大的储热水箱与热水供应系统配套,应用于智能控制,实现定温循环、定时恒温加热,确保充足的供热采暖的需要。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几个公开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任何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包括墙体防火保温板(I)和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绝热玻璃框(3)、绝热密封条(5)、棱角型玻璃盖板(4)及玻璃盖板压条(6/ )和棱角型压条出")组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斜向倾斜度Θ均设定为45° 70°,且相互平行;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各种新建和旧房改造工程的外墙,也非常适用于屋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玻璃框(3)是用螺栓(3A)分别将两侧的立柱(3-1、3-广)两端的连接件(3-3)与上下横杆(3-2、3-2')两端的连接件(3-3')固接而成,所述立柱(3-1、3-广)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接触面是与棱角型玻璃盖板(4)相对应的带斜面的棱角形(3-4)。
3.一种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包括墙体防火保温板(I)和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棱角型框架(3')、绝热密封条(5)及棱角型玻璃盖板(4)组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斜向倾斜度Θ均设定为45° 70°,且相互平行;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外墙,也非常适用于屋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型框架(3')由左右两侧的直角形立板(3 1-1,3 1-1')、上下端的连接横杆(3 1-2,3 1-1' )和连接角码(3 1-3)及螺栓固接而成,或由左右两侧的直角形立板(3 1-1,3 1-1')和上下端的连接横杆(3 1-2,3 1-2,)直接焊接而成;所述直角形立板在与墙面连接锚固的一翼边(3 1-11)的宽度为25 60mm,并预留有螺孔(3 1-1A),另一翼为直角形立板(3 1-12),并沿直角形立板的上端面设有支撑棱角型玻璃盖板(4)的斜边(3 1-13),该斜边(3 1-13)的斜向倾斜度Θ为45° 70°。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是由Z型玻璃板条(4-2)和玻璃板条(4-2')构成;所述Z型玻璃板条(4-2)和玻璃 板条(4-2')是用长X宽X厚为800 1800mmX40 70mmX3 6mm的90%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超白低铁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玻璃或浮法玻璃或贴膜平板玻璃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型玻璃盖板(4)是由L形板条(4-2)和Z型连接卡固板(4-2')构成; 所述L形板条(4-2)是用长X宽X厚为800 1800mmX40 70mmX3 5mm的90%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超白低铁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布纹钢化玻璃或超白低铁玻璃或浮法玻璃或贴膜平板玻璃或亚克力板或PC板或PE板制成; 所述Z型连接卡固板(4-2')是用长X宽X厚为800 1800mmX40 70_X3 5mm的90%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亚克力板或PC板或PE板或铝塑板或金属板制成。
7.一种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包括墙体防火保温板(I)和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形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绝热密封条板(5)及棱角型玻璃罩(4')组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所述棱角型玻璃罩(4')的斜向倾斜度Θ均设定为45° 70°,且相互平行;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外墙,也非常适用于屋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型玻璃罩(4')是由互为90度角的斜面(4- 1、4-1I )构成的棱角形面板(4-M)或圆弧形面板(41 )、左右两侧端板(4-D)及上下端板(4-S、4-X)构成的LXH为500 3500mmX500 3000mm的棱角形壳体;所述斜面(4-1 )的斜向倾斜度Θ为45° 70° ; 所述棱角形面板(4-M)或圆弧形面板(4-M')是用90%以上的高透光率、抗紫外线、耐候性好的亚克力板或PC板或PE板或玻璃钢板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或3或7所述的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型吸热板⑵是由间距为160 60mm的012mm或010mm或08mm的排管(18)、022mm或025集管(19)和棱角型吸热体⑶焊接而成;所述棱角型吸热体⑶是用涂膜为蓝钛或磁控溅射高耐候选择性吸收涂层或太阳能吸热涂料或黑铬的0.2mm 0.8厚的紫铜板或铝板模压 而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型吸热体(8)与排管(18)外壁焊接处为圆弧形,该圆弧形半径R与排管外径相同。
11.如权利要求1或3或7所述的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型吸热板⑵是由间距为160 60mm的012mm或010mm或08mm的排管(18)、022mm或025集管(19)和断面为I 2个梯形槽的棱角形翅片(8_1)焊接而成;所述棱角形翅片(8-1)是用涂膜为蓝钛或磁控溅射高耐候选择性吸收涂层或太阳能吸热涂料或黑铬的0.2_ 0.8厚的紫铜板或铝板模压而成。
12.如权利要求1或3或7所述的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由棱角型吸热体(8)、圆弧形背板条(8a)、两端堵头板(Sb)、连接铜管(8c)及集管(19)相互焊接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采暖供热幕墙与屋面,包括墙体防火保温板1和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所述棱角型太阳能集热器本体,自内向外依次由棱角型吸热板2、绝热玻璃框3、绝热密封条5、棱角型玻璃盖板4及玻璃盖板压条6′和棱角型压条6″组成;所述棱角型吸热板2与棱角型玻璃盖板的斜向倾斜度θ均设定为45°~70°,且相互平行,以利于太阳能的充分吸收;墙体防火保温板既作为外墙或屋面的防火保温板,又是太阳能集热幕墙与屋面的极好的绝热板;两板合一,很好地实现了太阳能集热器建筑一体化,降低了成本,更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及外墙与屋面的绝热保温性能,并很好地提升了建筑外墙及屋面的装饰效果、防火性能及建筑品质。
文档编号E04D13/18GK103216051SQ20131014913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冯刚克 申请人:冯刚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