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木结构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5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重型木结构用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材,特别涉及一种环保、耐磨、耐水的重型木结构用材。
背景技术
在建筑建设工程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到重组竹作为工程材,它在使用过程中有释放甲醛等有害气体,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容易燃烧,影响竹工程材的使用范围和安全,并且在潮湿环境中容易霉变,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外表材质美观、性能可靠、环保、耐磨、耐水的重型木结构用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型木结构用材,包括重组竹本体,所述的重组竹本体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碳纤维层,所述的碳纤维层外侧分别设有竹片,周身均匀附着有一层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涂层。各层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在一起。所述的重组竹本体的厚度为30.0mm 60.0mm,所述的碳纤维层的厚度为5.0mm 8.0mm,所述的竹片的厚度为5.0mm 8.0mm,所述的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涂层的厚度为
0.8mm 1.2mm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重型木结构用材,由于碳纤维层对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摄入量非常高,能有 效吸附重组竹释放的有害气体,同时能有效提高阻燃性能;周身均匀附着纳米Si02改性聚氨酯涂层能有效阻止有害气体的向外释放和阻止外界水分进入,同时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而竹片又具有良好的装饰性,满足使用中的观赏要求。重组竹本体的厚度为30.0mm 60.0mm,碳纤维层的厚度为5.0mm 8.0mm,竹片的厚度为5.0mm 8.0mm,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涂层的厚度为0.8mm 1.2mm,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外表材质美观、性能可靠、环保、耐磨、耐水的重型木结构用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1:参见图1,重组竹本体I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碳纤维层2,碳纤维层2外侧分别设有竹片3,各层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在一起。周身均匀附着有一层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涂层4。重组竹本体I厚度为30.0mm,碳纤维层2的厚度为5.0mm,竹片3的厚度为5.0mm,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涂层4的厚度为0.8_。实施例2:参见图1,重组竹本体I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碳纤维层2,碳纤维层2外侧分别设有竹片3,各层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在一起。周身均匀附着有一层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涂层4。重组竹本体I厚度为60.0mm,碳纤维层2的厚度为8.0mm,竹片3的厚度为8.0mm,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涂 层4的厚度为1.2_。
权利要求1.一种重型木结构用材,包括重组竹本体(I),其特征是:所述的重组竹本体(I)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碳纤维层(2),所述的碳纤维层(2)外侧分别设有竹片(3),周身均匀附着有一层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涂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木结构用材,其特征是:各层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型木结构用材,其特征是:所述的重组竹本体(I)的厚度为30.0mm 60.0mm,所述的碳纤维层(2)的厚度为5.0mm 8.0mm,所述的竹片(3)的厚度为5.0mm 8.0 mm,所述的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涂层(4)的厚度为0.8mm 1.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木结构用材,包括重组竹本体(1),所述的重组竹本体(1)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碳纤维层(2),所述的碳纤维层(2)外侧分别设有竹片(3),周身均匀附着有一层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涂层(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外表材质美观、性能可靠、环保、耐磨、耐水的重型木结构用材。
文档编号E04F13/075GK203129487SQ20132007036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贺囯京, 陈爱军 申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