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柱脚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柱脚支座,属于建筑安装的【技术领域】,包括一个由上盖板、下盖板、左侧板、右侧板、后盖板组成的方形箱体;上盖板上由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长眼孔一、长眼孔二、长眼孔三;长眼孔一和长眼孔三上均固定设置有带垫片A的螺栓A,螺栓A的螺柱A由下向上穿透长眼孔一和长眼孔三并延伸至上盖板的上方;上盖板的下端面且配合位于长眼孔二的下方依次固定设置有垫片B、螺母B;下盖板上由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长眼孔四、长眼孔五、长眼孔六;长眼孔四和长眼孔六上均配合设置有锚栓,锚栓上端伸入至方形箱体内,并通过螺母C和垫片C进行固定,锚栓下端向方形箱体外延伸出。本实用新型强度高、安装方便,可有效减小柱脚结构的占用空间。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柱脚支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柱脚支座,属于建筑安装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中国的钢结构住宅市场仍以传统的钢框架体系为主,传统低层钢框架结构柱脚多为外露式柱脚,这种柱脚柱脚板比柱截面要大许多,柱脚安装占用了大量的空间,无法实现建筑的彻底装配化。如果要实现建筑的装配化,特别是围护体系也实现工厂的预制,必须设计一种全新的柱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 申请人:结合自身工程经验和实际工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安装在墙柱与基础之间的新型柱脚支座。应用了该新型柱脚支座后,可有效减小柱脚结构的占用空间,且方便安装。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型柱脚支座,包括一个由上盖板、下盖板、左侧板、右侧板、后盖板组成的方形箱体;上盖板上由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长眼孔一、长眼孔二、长眼孔三;长眼孔一和长眼孔三上均固定设置有带垫片A的螺栓A,螺栓A的螺柱A由下向上穿透长眼孔一和长眼孔三并延伸至上盖板的上方;上盖板的下端面且配合位于长眼孔二的下方依次固定设置有垫片B、螺母B ;下盖板上由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长眼孔四、长眼孔五、长眼孔六;长眼孔四和长眼孔六上均配合设置有锚栓,锚栓上端伸入至方形箱体内,并通过螺母C和垫片C进行固定,锚栓下端向方形箱体外延伸出。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长眼孔一、长眼孔二、长眼孔三均匀分布,且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的长眼孔四、长眼孔五、长眼孔六均匀分布,且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0007]所述长眼孔一、长眼孔二、长眼孔三的水平轴线距离后盖板的距离,比长眼孔四、长眼孔五、长眼孔六的水平轴线距离后盖板的距离近。
[0008]所述方形箱体内设置有两块加劲板,且该两块加劲板将方形箱体的内腔纵向分隔成三个腔室。如此设计,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强度,提高了稳定性。
[0009]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柱脚支座,结构简单、强度高,且安装在墙柱与基础之间时,可有效减小柱脚结构的占用空间,同时由于上盖板上的螺栓、螺母及垫片均已在工厂内焊接固定在支座内,因此现场施工方便。
[001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0013]图3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安装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安装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安装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柱脚支座,包括一个由上盖板1、下盖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后盖板5组成的方形箱体。上盖板I上由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长眼孔一 6、长眼孔二 7、长眼孔三8。长眼孔一 6和长眼孔三8上均固定设置有带垫片A9的螺栓A12,螺栓A12的螺柱AlO由下向上穿透长眼孔一 6和长眼孔三8并延伸至上盖板I的上方。上盖板I的下端面且配合位于长眼孔二 7的下方依次固定设置有垫片B13、螺母B14。下盖板2上由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长眼孔四15、长眼孔五16、长眼孔六17。长眼孔四15和长眼孔六17上均配合设置有锚栓18,锚栓18上端伸入至方形箱体内,并通过螺母C19和垫片C20进行固定,锚栓18下端向方形箱体外延伸出。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长眼孔一 6、长眼孔二 7、长眼孔三8均匀分布,且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长眼孔四15、长眼孔五16、长眼孔六17均匀分布,且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0019]长眼孔一 6、长眼孔二 7、长眼孔三8的水平轴线距离后盖板5的距离,比长眼孔四
15、长眼孔五16、长眼孔六17的水平轴线距离后盖板5的距离近。
[0020]方形箱体内设置有两块加劲板21,且该两块加劲板21将方形箱体的内腔纵向分
隔成三个腔室。
[0021]本实施例中,上盖板I的下端面、垫片A9、螺栓A12的螺栓头11之间依次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上盖板I的下端面、垫片B13、螺母B14之间依次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0022]结合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
[0023]施工时先将锚栓18的下端预埋在基础22内,然后将方形箱体
[0024]与锚栓18的上端进行连接,再将墙柱23立于方形箱体之上,用螺栓24通过长眼孔二 7拧紧,最后将墙体板块25通过螺栓A12也固定在方形箱体上。本实用新型的布置间距一般为I米,每个支座与两块墙体板块25和一根墙柱23相连,且墙柱23与墙体板块25之间还通过高强螺栓26有效固定,所以柱脚在墙体平面内具有较大的刚度,可以有效将“抗剪墙”的荷载传递给基础22。
[0025]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螺栓均为高强螺栓。
[0026]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柱脚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上盖板、下盖板、左侧板、右侧板、后盖板组成的方形箱体;上盖板上由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长眼孔一、长眼孔二、长眼孔三;长眼孔一和长眼孔三上均固定设置有带垫片A的螺栓A,螺栓A的螺柱A由下向上穿透长眼孔一和长眼孔三并延伸至上盖板的上方;上盖板的下端面且配合位于长眼孔二的下方依次固定设置有垫片B、螺母B;下盖板上由左向右依次开设有长眼孔四、长眼孔五、长眼孔六;长眼孔四和长眼孔六上均配合设置有锚栓,锚栓上端伸入至方形箱体内,并通过螺母C和垫片C进行固定,锚栓下端向方形箱体外延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柱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眼孔一、长眼孔二、长眼孔三均匀分布,且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的长眼孔四、长眼孔五、长眼孔六均匀分布,且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柱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眼孔一、长眼孔二、长眼孔三的水平轴线距离后盖板的距离,比长眼孔四、长眼孔五、长眼孔六的水平轴线距离后盖板的距离近。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柱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箱体内设置有两块加劲板,且该两块加劲板将方形箱体的内腔纵向分隔成三个腔室。
【文档编号】E04H12/22GK203412352SQ201320463713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陈力, 李林, 王强 申请人:浙江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