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包括汽机房和至少两间锅炉房,所述汽机房和锅炉房顺序排列,其中,所述锅炉房内设置有锅炉钢架,所述锅炉钢架内放置有锅炉,所述汽机房中设置有汽轮发电机组及给水泵组,所述锅炉房之间设置有煤仓框架,除氧器设置于所述锅炉房中的锅炉钢架内。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火力发电厂的工程投资费用。
【专利说明】火力发电厂主厂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建筑物,特别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主厂房。
【背景技术】
[0002]主厂房布置设计是火力发电厂设计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它不仅与发电厂的汽水系统、燃烧系统、电气系统以及仪表控制系统密切相关,还与主厂房布置格局、土建结构型式以及建筑设计有着密切关联。主厂房一般由汽机房、除氧框架、煤仓框架、锅炉房以及集中控制室等几部分构成,其布置格局可按土建结构型式和煤仓框架相对于锅炉位置关系进行分类。根据土建结构型式不同,主厂房布置格局主要有双框架、单框架和单排架三种形式。根据煤仓间相对于锅炉位置关系,主厂房布置格局分为前煤仓和侧煤仓两种方式。根据框架内布置设备类型和用途,单框架分为除氧框架、煤仓框架以及除氧煤仓框架。当主厂房布置采用侧煤仓方案时,其布置格局主要采用单框架和单排架两种模式。
[0003]除氧器作为发电厂热力系统主要辅助设备,其布置设计是主厂房布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当主厂房布置采用前煤仓布置格局时,除氧器一般布置在汽机房、除氧框架或者除氧煤仓框架内。当主厂房布置采用侧煤仓布置格局时,除氧器一般布置在汽机房、除氧框架或者主厂房外锅炉房和煤仓框架之间的平台上。
[0004]除氧器布置在汽机房、除氧框架和除氧煤仓框架内的布置方式均需要有足够的主厂房布置空间,才能满足除氧器本身布置空间以及给水前置泵汽蚀要求,因此工程投资费用较高。除氧器布置在锅炉房和煤仓框架之间的平台上尽管不需要增加主厂房体积,但是增加了与除氧器连接管道长度,增加了火力发电厂投资,降低了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能降低火力发电厂的工程投资费用。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方面,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包括:汽机房和至少两间锅炉房,所述汽机房和锅炉房顺序排列,其中,所述锅炉房内设置有锅炉钢架,所述锅炉钢架内放置有锅炉,所述汽机房中设置有汽轮发电机组及给水泵组,所述锅炉房之间设置有煤仓框架,除氧器设置于所述锅炉房中的锅炉钢架内。
[0008]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除氧器布置在锅炉钢架的前部,或布置在锅炉钢架的两侧,或布置在锅炉钢架的后部。
[0009]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除氧器布置在锅炉钢架内编号为K0和K1的纵向钢架之间。
[0010]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除氧器布置在锅炉钢架高38.8米处的横向钢架上。
[0011]在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除氧器为有头结构式除氧器,或无头结构式除氧器。[00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包括:汽机房和至少两间锅炉房,所述汽机房和锅炉房顺序排列,其中,所述锅炉房内设置有锅炉钢架,所述锅炉钢架内放置有锅炉,所述汽机房中设置有汽轮发电机组及给水泵组,所述锅炉房之间设置有煤仓框架,除氧器设置于所述锅炉房中的锅炉钢架内除氧器设置于锅炉房中的锅炉钢架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充分利用了锅炉钢架空间,减少了火力发电厂的土建结构费用,降低了工程投资费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平面示意图;
[0015]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实用新型如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包括汽机房101和至少两间锅炉房102,所述汽机房101和锅炉房102顺序排列,其中,所述锅炉房102内设置有锅炉钢架,所述锅炉钢架内放置有锅炉103,所述汽机房101中设置有汽轮发电机组105及给水泵组106,所述锅炉房102之间设置有煤仓框架107,除氧器108设置于所述锅炉房102中的锅炉钢架内。
[0019]锅炉钢架由多条纵横钢架组成,与地面平行的钢架可以称为横向钢架,与地面垂直的钢架可称为纵向钢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纵向锅炉钢架的编号为K0-K7。图1中并未画出纵向钢架和横向钢架,仅标注了纵向锅炉钢架。
[0020]除氧器108可以布置在锅炉钢架的前部,也可以布置在锅炉钢架的两侧,还可以布置在锅炉钢架的后部。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除氧器108布置在锅炉钢架内编号为K0和K1的纵向钢架之间。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除氧器108布置在锅炉钢架内,能充分利用锅炉钢架内空间,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布置除氧器108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减少了土建结构费用,同时还可以缩短除氧器108与给水泵组106之间距离,节省了有关管道材料量,降低了火力发电厂的工程投资费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002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氧器108布置在锅炉钢架的高38.8米处的横向钢架上。汽轮发电机组采用大平台布置,运转层标准高度为13.70米。锅炉运转层标准高度为13.70米。
[0023]当给水泵组106采用同轴布置在运转层上时,为防止给水前置泵汽蚀,除氧器108布置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氧器布置在锅炉钢架的高38.8米处的横向钢架上,满足设计要求,解决了给水泵汽蚀问题,能确保火力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无需增加主厂房高度,无需增加额外投资。此外,将除氧器108布置在锅炉钢架内,工程造价无明显增加,还减少设备和管道设计、布置难度,提高了设计、施工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给水泵组检修方便,缩短了检修工期。与除氧器布置在锅炉房和煤仓框架之间的平台上的布置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置更加合理,荷载传递更加简捷、直接。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氧器108可以为有头结构式除氧器,也可以为无头结构式除氧器。
[002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除氧器设置于锅炉房中的锅炉钢架内,具体设置于编号为K0和K1的纵向钢架之间,高38.8米处的横向钢架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充分利用了锅炉钢架空间,减少了土建结构费用,降低了火力发电厂的工程投资费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能防止给水前置泵汽蚀,确保了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
[0026]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通用硬件包括通用集成电路、通用CPU、通用存储器、通用元器件等,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0027]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028]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机房和至少两间锅炉房,所述汽机房和锅炉房顺序排列,其中,所述锅炉房内设置有锅炉钢架,所述锅炉钢架内放置有锅炉,所述汽机房中设置有汽轮发电机组及给水泵组,所述锅炉房之间设置有煤仓框架,除氧器设置于所述锅炉房中的锅炉钢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布置在所述锅炉钢架的前部,或布置在所述锅炉钢架的两侧,或布置在所述锅炉钢架的后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布置在所述锅炉钢架内编号为K0和K1的纵向钢架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布置在所述锅炉钢架高38.8米处的横向钢架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为有头结构式除氧器,或无头结构式除氧器。
【文档编号】E04H5/02GK203487818SQ201320487400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9日
【发明者】曹庆伟, 于全宁, 许凌云, 常亚民, 檀树瑞 申请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