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上料系统,包括大料斗、小料斗、筛筒、螺旋输送机、传输皮带,大料斗底部出口与螺旋输送机相对应,螺旋输送机输送出口处连接有筛筒,筛筒下方设有小料斗,小料斗底部出口对应传输皮带,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由电机带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少整套机械运转时所需要的运输人员数量,降低粉尘污染物的产生,使产品成分控制的更精细,超大原料不参与混料降低了机械磨损,提高了产品质量。
【专利说明】—种水泥上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石灰砖工业生产中,有很多原料是大体积、高硬度的原料。这些原料在生产线内部运输和投放过程中,很容易对机械本体造成冲击,缩短机械设备使用寿命,而且耗费的人力很大、产生的粉尘污染物很多。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上料系统,减少大块坚硬较重材料对机械本体造成的冲击,降低人力消耗和粉尘污染物的产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水泥上料系统,包括大料斗、小料斗、筛筒、螺旋输送机、传输皮带,大料斗底部出口与螺旋输送机相对应,螺旋输送机输送出口处连接有筛筒,筛筒下方设有小料斗,小料斗底部出口对应传输皮带,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由电机带动。
[0006]所述的大料斗底部出口与螺旋输送机平行布置。
[0007]所述的小料斗底部出口与传输皮带平行布置。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减少整套机械运转时所需要的运输人员数量,降低粉尘污染物的产生,使产品成分控制的更精细,超大原料不参与混料降低了机械磨损,提高了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3]图中:1-大料斗2-小料斗3-螺旋输送机4-筛筒5-传输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15]见图1-图3,一种水泥上料系统,包括大料斗1、小料斗2、筛筒4、螺旋输送机3、传输皮带5,大料斗I底部出口与螺旋输送机3相对应,螺旋输送机3输送出口处连接有筛筒4,筛筒4下方设有小料斗2,小料斗2底部出口对应传输皮带5,所述的螺旋输送机3由电机带动。
[0016]所述的大料斗I底部出口与螺旋输送机3平行布置。
[0017]所述的小料斗2底部出口与传输皮带5平行布置。[0018]烧结砖原料储存在大料斗I内,按照生产需要分批输送,由螺旋输送机3输送到筛筒4,这样会造成一些粉料板结,通过螺旋输送机3输送,可使部分大块板结的粉料破碎,烧结砖原料中的高硬度块料通过筛筒4出口回收,其余原料落入小料斗2,通过传输皮带5输送到烧结系统。
[0019]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均匀的传递,并用筛筒4将大块原料筛选出来,由于螺旋输送机3在单位时间内运输原料的量基本为定量,操作者通过控制电机转动时间控制被装置单次烧结砖的给料总量及成分。
[0020]本实用新型减少整套机械运转时所需要的运输人员数量,降低粉尘污染物的产生,使产品成分控制的更精细,超大原料不参与混料降低了机械磨损,提高了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泥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料斗、小料斗、筛筒、螺旋输送机、传输皮带,大料斗底部出口与螺旋输送机相对应,螺旋输送机输送出口处连接有筛筒,筛筒下方设有小料斗,小料斗底部出口对应传输皮带,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由电机带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料斗底部出口与螺旋输送机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料斗底部出口与传输皮带平行布置。
【文档编号】B28B13/02GK203460306SQ201320487410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9日
【发明者】吕国强, 丁炳申, 高扬 申请人: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