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自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73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自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自保温墙体,由室外到室内,所述墙体由外墙涂料层、外墙体层、聚合物层、内墙体层以及内墙涂料层组成;所述聚合物层与内、外墙体层相邻的两面均匀分布有圆柱形凸起,圆柱形凸起的中部具有一对互相垂直的通孔;所述自保温墙体的四个角分别具有通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保温墙体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以及力学强度,制备简单,适合于模块化建筑的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自保温墙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保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自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建筑施工中,墙体是以砌块加水泥砂浆砌筑而成,包括砌块湿润、砂浆搅拌、砌筑、抹面等工序,施工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墙体强度低。随着机械化的发展,现浇墙体成为了建筑施工中的主流,此方式节省人力,并且施工过程较人工砌砖安全,但是需要在工地现场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建筑材料、垃圾的运输给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并且现场施工受环境影响很大,低温、高温、暴雨等一些天气环境下都无法施工。
[0003]模块化建筑是一种组装化技术,它用事先预制好的模块构件,比如墙体,组装成各种房屋,施工简便、组装灵活。模块构件在工厂中预制,便于组织工业化生产、提高工效、减少材料消耗、受季节影响小。模块化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使用面积大、建筑自重轻、施工简便、组装灵活、用工用料省等特点,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0004]另外墙体除了承重之外还需要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墙体两侧做保温层,包括内保温层以及外保温层,其中外保温层成本高、牢固度低,容易受日晒风吹导致效果降低,而内保温层会降低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并且由于内保温层是由几层材料通过化学交黏剂粘接而成,有化学物质甚至甲醛释放,会污染室内环境;二是夹心保温方式,即在基础墙体中间嵌入隔热板或者中空层,这种保温效率很低而且都需要凸筋固定,否则墙体强度太弱,导致操作复杂,不适于模块化建筑。同时,现有的保温材料都是利用泡沫材料的隔热特性制备,包括泡沫混凝土、泡沫聚合物材料,其中泡沫聚合物材料易燃并且会有化学污染;泡沫混凝土材料成本高、强度低、开裂、收缩率大,吸水率大。
[0005]所以很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具有自保温功能的墙体结构,并且其适用于模块化建
Λ-Α-巩。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保温墙体,通过独特的设计,结构简单,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与强度,适用于模块化建筑。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自保温墙体,由室外到室内,所述墙体由外墙涂料层、外墙体层、聚合物层、内墙体层以及内墙涂料层组成;所述内墙体层与外墙体层厚度一样;所述聚合物层的厚度为2.0?2.5毫米;所述聚合物层与内、外墙体层相邻的面均匀分布有圆柱形凸起,并且圆柱形凸起的高为墙体层厚度的25?30%,圆柱形凸起的底面直径为高的2.5?2.8倍;所述圆柱形凸起的中部具有一对互相垂直的通孔,并且通孔的直径都为圆柱形凸起底面直径的I / 4;所述自保温墙体的四个角分别具有直径为4厘米的通孔;所述圆柱形凸起的数量为每平方米4个。
[0008]本实用新型中,聚合物层起到有效地隔热保温功能,其厚度可以根据墙体厚度设计,但是过薄则起不到有效地保温作用,过后则会影响墙体的强度;聚合物层与墙体有一定的结合力,并且通过两面的圆柱形凸起与内外墙体无缝连接,使外墙、聚合物层、内墙形成整体。
[000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圆柱形凸起的数量与尺寸对墙体的强度性能影响较大。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圆柱形凸起的数量为每平方米4个,以聚合物层与墙体层相邻面的面积计算,数量过少使得聚合物层与两面的墙体的连接力弱,过多则会降低内墙体或者外墙体本身的强度;圆柱形凸起的高度过小则起不到增加聚合物层与墙体结合力的作用,过大就会削弱墙体本身的强度。
[00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1]1.本实用新型首次提出了适用于模块化建筑的自保温墙体,保证墙体强度的同时提闻墙体的自保温性能;
[0012]2.本实用新型利用聚合物层两面的圆柱形凸起增强墙体整体的力学强度,同时在圆柱形凸起中部开设一对互相垂直的通孔,用于制备墙体的灌浆料可以在通孔中固化,进一步提闻了墙体的力学强度;
[001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保温墙体制备简单,在现有的模块化建筑技术下,随着模块墙体的固化即可完成,无需另外的步骤,保持了模块化建筑的高效性,并且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实施例一中自保温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实施例一中聚合物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实施例一中圆柱形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为外墙涂料层、2为外墙体层、3为聚合物层、4为内墙体层、5为内墙涂料层、11为墙体通孔、31为圆柱形凸起、311以及312为一对互相垂直的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9]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自保温墙体,由外墙涂料层1、外墙体层2、聚合物层3、内墙体层4以及内墙涂料层5组成;在自保温墙体的四个角分别具有直径为4厘米的通孔11,用于后期模块组装时的固定。上述外墙体层与内墙体层的厚度都为8厘米,长为5米,宽为3米。
[0020]上述聚合物层厚度为2.2毫米,长为5米,宽为3米;聚合物层相邻墙体层的两面分别具有60个均匀分布的圆柱形凸起。
[0021]附图2是上述聚合物层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聚合物层相邻墙体层的两个面的面积都为I平方米,每一面都均匀分布着4个圆柱形凸起31。
[0022]附图3为上述圆柱形凸起3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圆柱形凸起的高为2厘米,底面直径为5厘米;并且在圆柱形凸起的中部具有一对互相垂直的通孔311、312,孔的直径都为
1.25厘米。
[0023]实际生产时,根据设计先制备出聚合物层;再在墙体模块制造模具中注入灌浆料制备外墙体层,铺平后再覆盖聚合物层,之后等待外墙体层固化至60%固化度,再注入内墙体灌浆料,铺平后等待固化完全;然后脱模取出墙体,涂覆内外墙涂料即得到所述的用于模块化建筑的自保温墙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自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由室外到室内,所述墙体由外墙涂料层、外墙体层、聚合物层、内墙体层以及内墙涂料层组成;所述内墙体层与外墙体层厚度一样;所述聚合物层的厚度为2.0?2.5毫米;所述聚合物层与内、外墙体层相邻的面均勻分布有圆柱形凸起,并且圆柱形凸起的高为墙体层厚度的25?30%,圆柱形凸起的底面直径为高的2.5?2.8倍;所述圆柱形凸起的中部具有一对互相垂直的通孔,并且通孔的直径都为圆柱形凸起底面直径的I / 4;所述自保温墙体的四个角分别具有直径为4厘米的通孔;所述圆柱形凸起的数量为每平方米4个。
【文档编号】E04B1/343GK203514543SQ20132052986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李海蓉 申请人:江苏博开达工业化住宅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