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87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采用固定安装在坡道侧路面上固定钢立柱与调高钢立柱之间设置的钢固定横梁、钢前横梁、钢后横梁组合而成的架空框架,钢固定横梁内嵌入设置钢平移横梁和平移钢框架,由平移电机通过涡轮、驱动轴、平移齿轮、齿条前后推动平移钢框架,平移钢框架上设置的升降电机、升降驱动轴、内旋螺母蜗轮、升降螺杆同步传动来升降钢停车平台,驾驶员通过无线充值IC卡选择,主电控箱接受驾驶员选择指令后通过设置在钢固定横梁内和保护管上的前、后限位以及上、下、调高限位磁控传感器进行程序分时自动控制平移电机和升降电机的正转、反转、停机来实现自助停车和自助取车,它环保节地、易安装、方便操作实用、维护简单。
【专利说明】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库房设施领域,具体是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当前坡道侧的非机动车道一般都为单层独立使用,坡道侧的非机动车道上空多为露天未加以充分利用,随着当今中国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解决停车位紧缺的问题已成当务之急,由于停车位的稀缺造成较多驾驶员将汽车直接停放在坡道侧的非机动车道上,造成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争抢空间的矛盾和问题,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停车会扰乱公共秩序,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路面行走时不慎刮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路面的车辆漆面的情况时有发生;普通咪表坡道侧路面停车,普通咪表坡道侧路面停车位一般为单层停放,需要占用坡道侧路面有限的路幅并造成车辆通行效率降低;现阶段解决坡道侧汽车停放问题的方法,其实施具有以下特点①坡道侧非机动车路面只能实现单独行驶非机动车功能或者较多驾驶员将汽车违规停放在坡道侧非机动车路面上占用有限的路幅在坡道侧普通咪表停车位进行停放;以现在坡道侧停车位具有的停车功能,尚待解决坡道侧非机动车道上空利用率较低、普通咪表停车位需占用坡道侧有限路幅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的坡道侧非机动车道上空利用率较低、普通咪表停车位需占用坡道侧有限路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机械传动系统与电控自动化系统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更好的解决坡道侧上空利用率较低、普通咪表停车位需占用坡道侧有限路幅问题的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箭头方向为前向,从正面看固定钢立柱I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靠高侧的坡道侧路面7上,调高钢立柱2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靠低侧的坡道侧路面7上,调高钢立柱2靠上端的管内嵌入设置伸缩钢立柱3,调高钢立柱
2靠上端和伸缩钢立柱3靠下端相结合段的前后侧面穿透设置调高螺孔4和螺栓5,前固定钢立柱I的靠上端位置与前伸缩钢立柱3的靠中间位置之间设置钢前横梁6,调高钢立柱2和伸缩钢立柱3通过螺栓5与对应调高螺孔4进行高度调整,使钢前横梁6处于水平方向,前后固定钢立柱I与前后伸缩钢立柱3之间相对的内侧、垂直方向靠上端位置分别前后方向固定设置水平且对称的C形钢固定横梁8,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相对,钢前横梁6的设置高度低于钢固定横梁8的前端下侧面,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下边内侧的上表面前后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工字钢13,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上边内侧的下表面前后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平移齿条17,工字钢13前端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承重轴承15,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的内侧分别前后方向嵌入设置C形钢平移横梁14,钢平移横梁14的C形开口向下,钢平移横梁14的C形口内上层面压在承重轴承15的外层面上,钢平移横梁14的靠后端、C形开口内侧、水平方向分别设置滑动轴承16,滑动轴承16在工字钢13凹槽内对称设置,左右钢平移横梁14靠后端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带座轴承19,后固定钢立柱I与后伸缩钢立柱3之间、垂直方向靠上端位置固定设置钢后横梁12,钢后横梁12中间位置的上表面固定设置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内设置线缆折叠臂48的后臂,线缆折叠臂48的后臂靠下端嵌入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并通过轴销43活动连接,后固定钢立柱I的顶端设置防水型主电控箱11,主电控箱11的上端穿透设置亮度传感器24,信号电缆25的a芯、b芯一端与亮度传感器24的正极、负极电连接,信号电缆25的a芯、b芯另一端与主电控箱11的13号、14号接线端电连接,前固定钢立柱I前端离地1.5米高度的位置嵌入设置防水型控制面板27,控制面板27上分别设置液晶显示板29、红色LED灯31、RF感应线圈30、绿色LED灯32,红色LED灯31为已占用车位指示灯,绿色LED灯32为空车位指示灯,信号电缆28 —端分别与控制面板27上的JT2接线端组电连接,信号电缆27另一端沿右钢固定横梁4的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并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JTl接线端组电连接,钢前横梁6中间位置的前端嵌入设置LED照明灯9,控制电缆10的a芯、b芯一端与LED照明灯9的正极、负极电连接,控制电缆10的a芯、b芯另一端沿钢前横梁6内侧、右侧钢固定横梁8的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并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15号、16号接线端电连接,外接电源线26的a芯、b芯、c芯、d芯一端分别与三相四线380伏交流电源的LN1、LN2、LN3、LN0电连接,外接电源线26的a芯、b芯、c芯、d芯另一端沿后固定钢立柱I后下端的内侧接入主电控箱11并分别与主电控箱11内电磁继电器(Jl) 57的I脚、3脚、5脚和公共地端电连接,外接电源线26的c芯、d芯另一端还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I号、2号接线端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l)57的I脚与2脚、3脚与6脚、4脚与5脚、7脚与8脚、9脚与10脚、11脚与12脚分别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l)57的7脚与电磁继电器(J2)58的5脚、电磁继电器(J3) 59的5脚和电磁继电器(J4) 60的5脚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l) 57的9脚与电磁继电器(J2) 58的3脚、电磁继电器(J3) 59的3脚和电磁继电器(J4) 60的3脚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l) 57的11脚与电磁继电器(J2) 58的I脚、电磁继电器(J3) 59的I脚和电磁继电器(J4) 60的I脚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l) 57的13脚、14脚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23号、24号接线端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2) 58的7脚、8脚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21号、22号接线端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3)59的7脚、8脚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19号、20号接线端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4)60的7脚、8脚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17号、18号接线端电连接,穿透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上表面在靠前端和靠后端位置分别嵌入设置限位磁控管22的A管和B管,信号电缆23的a芯、b芯、c芯、d芯一端分别与限位磁控管22k管的I脚、2脚、限位磁控管22B管的I脚、2脚电连接,信号电缆23的a芯、b芯、c芯、d芯另一端沿右钢固定横梁4的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并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9号、10号、11号、12号接线端电连接,右钢平移横梁14靠后端C形开口外侧的上表面对应限位磁控管22的位置固定设置平移定位磁钢21,左右钢平移横梁14之间靠中间位置水平方向固定设置俯视呈口子形的平移钢框架33,对应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位置,在平移钢框架33的后梁中间的上表面靠后位置固定设置U形支架座54的前支架,U形支架座54的前支架内设置线缆折叠臂48的前臂,线缆折叠臂48的前臂靠下端嵌入U形支架座54的前支架并通过轴销43活动连接,线缆折叠臂48的前臂上端与线缆折叠臂48的后臂上端通过轴销43呈倒V字状活动连接,平移钢框架33的左右侧梁靠两端位置的上方分别垂直固定设置上端密闭的防水型保护管35,保护管35内分别垂直设置可上下运动的升降螺杆34,左后升降螺杆34的顶端设置升降定位磁钢51,左后保护管35的右侧靠顶端和靠底端位置分别固定嵌入设置限位磁控管50的A管和B管,左后保护管35的右侧靠下端位置设置调高孔55,调高孔55内嵌入设置限位磁控管50的C管,信号电缆49的a芯、b芯、c芯、d芯、e芯、f芯一端分别与限位磁控管50A管、B管和C管的I脚、2脚电连接,信号电缆49的a芯、b芯、c芯、d芯、e芯、f芯另一端沿平移钢框架33后端上表面、线缆折叠臂48的C形内侧、钢后横梁12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并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3号、4号、7号、8号、5号、6号接线端电连接,平移钢框架33的后梁内设置蜗轮46、蜗杆45、平移驱动轴20,平移钢框架33后端靠左位置的上表面固定设置平移电机(Ml) 44,平移电机(Ml) 44的转轴垂直穿透插入平移钢框架33的后梁内与蜗杆45同轴心固定连接,蜗轮46与蜗杆45啮合,蜗轮46与平移驱动轴20同轴心固定连接,平移驱动轴20的左右靠顶端分别同轴心固定设置平移齿轮18,平移驱动轴20的左右顶端分别嵌入带座轴承19内同轴心活动连接,平移齿轮18分别与平移齿条17啮合,控制电缆47的a芯、b芯、c芯一端分别与平移电机(Ml)44的a、b、c绕组端电连接,控制电缆47的a芯、b芯、c芯另一端沿平移钢框架33后端上表面、线缆折叠臂48的C形内侧、钢后横梁12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并分别与主电控箱11内电磁继电器(J2) 58的2脚、4脚、6脚电连接,升降螺杆34的下端垂直穿透平移钢框架33,平移钢框架33的左右侧梁内与升降螺杆34同轴心分别设置内旋螺母蜗轮36和锥形轴承39,平移钢框架33的左侧梁后端固定设置升降电机(M3)56,平移钢框架33的右侧梁后端固定设置升降电机(M2) 38,升降电机(M2) 38与升降电机(M3) 56的转轴分别与升降驱动轴37同轴心固定连接,升降驱动轴37的靠两端为蜗杆,升降驱动轴37上的蜗杆与内旋螺母蜗轮36啮合,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一端分别与升降电机(M2) 38的a、b、c绕组端电连接,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另一端沿平移钢框架33后端上表面、线缆折叠臂48的C形内侧、钢后横梁12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并分别与主电控箱11内电磁继电器(J3) 59的2脚、4脚、6脚电连接,控制电缆53的a芯、b芯、c芯一端分别与升降电机(M3) 56的a、b、c绕组端电连接,控制电缆53的a芯、b芯、c芯另一端沿平移钢框架33后端上表面、线缆折叠臂48的C形内侧、钢后横梁12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并分别与主电控箱11内电磁继电器(J4)60的2脚、4脚、6脚电连接,升降螺杆34的下端前后方向分别设置轴孔42,钢停车平台40水平方向的四个角处对应升降螺杆34的位置分别垂直设置口字型凹槽41,升降螺杆34的靠下端位置与凹槽41的靠上端位置前后方向分别对应设置轴孔42,升降螺杆34的下端嵌入凹槽41,从正面看,升降螺杆34嵌入凹槽41的下端为圆弧状,升降螺杆34靠下端的轴孔42与凹槽41靠上端的轴孔42分别设置轴销43活动连接;当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处于待停车收拢状态时,主电控箱11的I号、2号接线端通过外接电源线26的c芯、d芯接通外接交流380伏电源的LN3、LNO相线待机,主电控箱11内电磁继电器(Jl) 57的I脚、3脚、5脚分别通过外接电源线26的a芯、b芯、c芯接通外接三相四线380伏交流电源的LN1、LN2、LN3相线待机,钢停车平台40升至平移钢框架33的底部,升降螺杆34升至保护管35内,升降螺杆34的靠下端部升至内旋螺母蜗轮36和锥形轴承39内,升降定位磁钢51的S极靠在限位磁控管50的A管上,此时限位磁控管50 A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由于升降定位磁钢51的上移离开使限位磁控管50B管和C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断开状态,钢平移横梁14向后移动收拢在钢固定横梁8内的工字钢13上,钢停车平台40与平移钢框架33停在钢固定横梁8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平移定位磁钢21的S极靠在限位磁控管22的B管上,此时限位磁控管开关22B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由于平移定位磁钢21的后移离开使限位磁控管22A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断开状态,主电控箱11通过电连接的信号电缆28驱动控制面板27上的空车位绿色LED灯32点亮,当需停车驾驶员看到坡道架空组合式停车库的空车位绿色LED灯32亮时,需停车驾驶员将车辆暂时停放在控制面板27前面右侧处,然后驾驶员下车将有效的无线充值IC卡靠在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处,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读取有效无线充值IC卡信息并将信息通过信号电缆28传送给主电控箱11,主电控箱11对该有效的无线充值IC卡开始计费并启动停车平台释放流程,首先主电控箱11通过13号、14号接线端与信号电缆25的a芯、b芯连接的亮度传感器24对周围光强度进行检测,如果亮度传感器24检测出的光强度信号低于主电控箱11的设定值,主电控箱11即通过接线端15脚、16脚接通控制电缆10对照明LED灯9供电,照明LED灯9点亮,接着,主电控箱11通过23号、24号接线端给电磁继电器(Jl)57的13脚、14脚不供电,电磁继电器(Jl)57不工作,电磁继电器(Jl)57的常闭触点使I脚与12脚、3脚与10脚、5脚与8脚分别接通,接着,主电控箱11通过21号、22号接线端分别给电磁继电器(J2) 58的7脚、8脚供电,电磁继电器(J2) 58工作,电磁继电器(J2) 58的I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分别接通,平移电机(Ml) 44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47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2)58的2脚、4脚、6脚接通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平移电机(Ml )44正转,与平移电机(Ml )44转轴固定连接的蜗杆45驱动蜗轮46、平移驱动轴20、平移齿轮18在带座轴承19内转动,平移齿轮18通过啮合固定连接在钢固定横梁8内侧的平移齿条17将平移钢横梁14、平移钢框架33和钢停车平台40向前推动,当平移定位磁钢21的S极靠到限位磁控管22的A管时,限位磁控管22k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22A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23的a芯、b芯给主电控箱11的9脚、10脚提供接通信号,主电控箱11即切断电磁继电器(J2)58的供电,平移电机(Ml)44停转,接着,主电控箱11通过17号、18号、19号、20号接线端分别给电磁继电器(J4)60的7脚、8脚和电磁继电器(J3)59的7脚、8脚供电,电磁继电器(J3 ) 59和电磁继电器(J4 ) 60工作,电磁继电器(J3 ) 59和电磁继电器(J4 ) 60的I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分别接通,升降电机(M2) 38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3)59的2脚、4脚、6脚接通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升降电机(M2) 38正转,同时,升降电机(M3) 56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53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4)60的2脚、4脚、6脚接通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升降电机(M3) 56正转,升降电机(M2) 38通过升降驱动轴37分别同步驱动平移钢框架33右梁内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正转,升降电机(M3) 56通过升降驱动轴37分别同步驱动钢平移框架33左梁内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正转,内旋螺母蜗轮36驱动升降螺杆34使钢停车平台40呈水平状同步下降,当钢停车平台40的右下底边降至坡道侧路面7的上面时,即升降定位磁钢51的S极靠到限位磁控管50的C管时,限位磁控管50C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50C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49的e芯、f芯给主电控箱11的5号、6号接线端提供触发信号,主电控箱11即切断电磁继电器(J3) 59的供电,升降电机(M2) 38停转,当钢停车平台40的左下底边降至坡道侧路面7的上面时,即升降定位磁钢51的S极靠到限位磁控管50的B管时,限位磁控管50B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50B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50的c芯、d芯给主电控箱11的7号、8号接线端提供接通信号,主电控箱11即切断电磁继电器(J4)60的供电,升降电机(M3) 56停转,停车平台释放流程完成,需停车驾驶员将车辆停放在钢停车平台40上的停车区域内,然后驾驶员下车再次将有效的无线充值IC卡靠在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处予以停车确认,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再次读取该有效无线充值IC卡信息并将信息通过信号电缆28传送给主电控箱11,主电控箱11接受确认停车信息后即控制进入停车平台收拢流程,首先电磁继电器(Jl)57工作,电磁继电器(Jl) 57的常开触点2脚与11脚、4脚与9脚、6脚与7脚分别接通对接入的LN2和LN3交流电源进行换相,接着,主电控箱11通过17号、18号接线端给电磁继电器(J4)60的7脚、8脚供电,电磁继电器(J4) 60工作,电磁继电器(J4) 60的I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接通,升降电机(M3) 56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53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4) 60的2脚、4脚、6脚接通换相后的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升降电机(M3) 56反转,升降电机(M3) 56通过升降驱动轴37分别同步驱动钢平移框架33左梁内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反转,钢平移框架33左梁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驱动左侧前后端升降螺杆34将钢停车平台40的左侧先同步升起至钢停车平台40呈左右水平状态,即升降定位磁钢51的S极靠到限位磁控管50的C管时,限位磁控管50C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50C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49的e芯、f芯给主电控箱11的5号、6号接线端提供触发信号,主电控箱11即给电磁继电器(J3)59的供电,主电控箱11通过19号、20号接线端给电磁继电器(J3) 59的7脚、8脚供电,电磁继电器(J3) 59工作,电磁继电器(J3) 59的I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接通,升降电机(M2) 38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3)59的2脚、4脚、6脚接通换相后的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升降电机(M2) 38反转,升降电机(M2) 38通过升降驱动轴37分别同步驱动钢平移框架33右梁内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反转,钢平移框架33右梁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驱动右侧前后端升降螺杆34将钢停车平台40的右侧与钢停车平台40的左侧呈左右水平状态上升,钢停车平台40和停放车辆同时往上升,当钢停车平台40载着停放车辆升至平移钢框架33的底部位置,钢停车平台40的下底面高于钢前横梁6的上表面,即升降定位磁钢51的S极靠到限定位磁控管50的A管时,限位磁控管50A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50A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49的a芯、b芯给主电控箱11的3号、4号接线端提供接通信号,主电控箱11即切断电磁继电器(J3) 59和电磁继电器(J4)60的供电,升降电机(M2)38和升降电机(M3 ) 56停转,接着,主电控箱11通过21号、22号接线端给电磁继电器(J2 )58的7脚、8脚供电,电磁继电器(J2) 58工作,电磁继电器(J2) 58的I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分别接通,平移电机(Ml) 44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47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2)58的2脚、4脚、6脚接通换相后的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平移电机(Ml) 44反转,与平移电机(Ml) 44转轴固定连接的蜗杆45驱动蜗轮46、平移驱动轴20、平移齿轮18在带座轴承19内转动,平移齿轮18通过啮合固定连接在钢固定横梁8内侧的平移齿条17将平移钢横梁14、平移钢框架33和钢停车平台40向后拉动,当平移定位磁钢21的S极靠到限位磁控管22的B管时,限位磁控管22B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22B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23的c芯、d芯给主电控箱11的11脚、12脚提供接通信号,主电控箱11即切断电磁继电器(J2)58的供电,平移电机(Ml) 44停转,停车平台收拢流程完成,待停放车辆停放完毕,主电控箱11通过电连接的信号电缆28驱动控制面板27上已占用车位的红色LED灯31点亮;当该停放车辆的驾驶员前来取车,该驾驶员将该有效的无线充值IC卡靠在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处,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读取的有效无线充值IC卡信息通过信号电缆28传送给主电控箱11,主电控箱11对该有效的无线充值IC卡进行核对和扣费并将扣费信息显示在控制面板27的液晶显示板29上,并同时启动停车平台释放流程,停车平台释放流程完成后,该驾驶员将车辆驶离钢停车平台40,主电控箱11随即启动停车平台收拢流程,停车平台收拢流程完成后,主电控箱11通过电连接的信号电缆28驱动控制面板27上的空车位绿色LED灯32点亮,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再次进入待停车收拢状态。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机械传动系统与电控自动化系统有机组合成一体,它环保节地、易安装、方便操作实用、维护简单,更好解决坡道侧非机动车道上空利用率较低、普通咪表停车位需占用坡道侧有限路幅的问题,并节约费用和材料,满足了现代绿色高效生活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向空中要地面,同时能解决居住小区、城市道路停车位短缺所造成的人类生活及交通秩序等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完全收整状态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完全收整状态A局部放大图。
[000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完全收整状态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完全收整状态B局部放大图。
[001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完全收整状态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原理方框图。
[0012]图中:1.固定钢立柱,2.调高钢立柱,3.伸缩钢立柱,4.调高螺孔,5.螺栓,6.钢前横梁,7.坡道侧路面,8.钢固定横梁,9.LED照明灯,10.控制电缆,11.主电控箱,12.钢后横梁,13.工字钢,14.平移横梁,15.承重轴承,16.滑动轴承,17.平移齿条,18.平移齿轮,19.带座轴承,20.平移驱动轴,21.平移定位磁钢,22.限位磁控管,23.控制电缆,24.亮度传感器,25.信号电缆,26.外接电源线,27.控制面板,28.信号电缆,29.液晶显示板,30.RF感应线圈,31.LED灯,32.LED灯,33.平移钢框架,34.升降螺杆,35.保护管,36.内旋螺母蜗轮,37.升降驱动轴,38.升降电机(M2),39.锥形轴承,40.钢停车平台,41.凹槽,42.轴孔,43.轴销,44.平移电机(Ml),45.蜗杆,46.蜗轮,47.控制电缆,48.线缆折叠臂,49.信号电缆,50.限位磁控管,51.升降定位磁钢,52.控制电缆,53.控制电缆,54.U形支架座,55.调高孔,56.升降电机(M3),57.电磁继电器(J1),58.电磁继电器(J2),59.电磁继电器(J3),60.电磁继电器(J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参阅附图1、附图2,从正面看固定钢立柱I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靠高侧的坡道侧路面7上,调高钢立柱2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靠低侧的坡道侧路面7上,调高钢立柱2靠上端的管内嵌入设置伸缩钢立柱3,调高钢立柱2靠上端和伸缩钢立柱3靠下端相结合段的前后侧面穿透设置调高螺孔4和螺栓5,前固定钢立柱I的靠上端位置与前伸缩钢立柱3的靠中间位置之间设置钢前横梁6,调高钢立柱2和伸缩钢立柱3通过螺栓5与对应调高螺孔4进行高度调整,使钢前横梁6处于水平方向,前后固定钢立柱I与前后伸缩钢立柱3之间相对的内侧、垂直方向靠上端位置分别前后方向固定设置水平且对称的C形钢固定横梁8,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相对,钢前横梁6的设置高度低于钢固定横梁8的前端下侧面,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下边内侧的上表面前后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工字钢13,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上边内侧的下表面前后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平移齿条17,工字钢13前端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承重轴承15,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的内侧分别前后方向嵌入设置C形钢平移横梁14,钢平移横梁14的C形开口向下,钢平移横梁14的C形口内上层面压在承重轴承15的外层面上,钢平移横梁14的靠后端、C形开口内侧、水平方向分别设置滑动轴承16,滑动轴承16在工字钢13凹槽内对称设置,左右钢平移横梁14靠后端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带座轴承19,前固定钢立柱I前端离地1.5米高度的位置嵌入设置防水型控制面板27,控制面板27上分别设置液晶显示板29、红色LED灯31、RF感应线圈30、绿色LED灯32,红色LED灯31为已占用车位指示灯,绿色LED灯32为空车位指示灯,信号电缆28 —端分别与控制面板27上的JT2接线端组电连接,信号电缆27另一端沿右钢固定横梁4的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
[0015]参阅附图3、附图4,箭头方向为前向,前固定钢立柱I与前伸缩钢立柱3之间、垂直方向靠上端位置固定设置钢前横梁6,后固定钢立柱I与后伸缩钢立柱3之间、垂直方向靠上端位置固定设置钢后横梁12,钢后横梁12中间位置的上表面固定设置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内设置线缆折叠臂48的后臂,线缆折叠臂48的后臂靠下端嵌入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并通过轴销43活动连接,后固定钢立柱I的顶端设置防水型主电控箱11,主电控箱11的上端穿透设置亮度传感器24,钢前横梁6中间位置的前端嵌入设置LED照明灯9,控制电缆10的a芯、b芯一端与LED照明灯9的正极、负极电连接,控制电缆10的a芯、b芯另一端沿钢前横梁6内侧、右侧钢固定横梁8的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并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15号、16号接线端电连接,外接电源线26的a芯、b芯、c芯、d芯一端分别与三相四线380伏交流电源的LNl、LN2、LN3、LNO电连接,外接电源线26的a芯、b芯、c芯、d芯另一端沿后固定钢立柱I后下端的内侧接入主电控箱11,穿透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上表面在靠前端和靠后端位置分别嵌入设置限位磁控管22的A管和B管,信号电缆23的a芯、b芯、c芯、d芯一端分别与限位磁控管22k管的I脚、2脚、限位磁控管22B管的I脚、2脚电连接,信号电缆23的a芯、b芯、c芯、d芯另一端沿右钢固定横梁4的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右钢平移横梁14靠后端C形开口外侧的上表面对应限位磁控管22的位置固定设置平移定位磁钢21,左右钢平移横梁14之间靠中间位置水平方向固定设置俯视呈口子形的平移钢框架33,对应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位置,在平移钢框架33的后梁中间的上表面靠后位置固定设置U形支架座54的前支架,U形支架座54的前支架内设置线缆折叠臂48的前臂,线缆折叠臂48的前臂靠下端嵌入U形支架座54的前支架并通过轴销43活动连接,平移钢框架33的左右侧梁靠两端位置的上方分别垂直固定设置上端密闭的防水型保护管35,保护管35内分别垂直设置可上下运动的升降螺杆34,左后升降螺杆34的顶端设置升降定位磁钢51,左后保护管35的右侧靠顶端和靠底端位置分别固定嵌入设置限位磁控管50的A管和B管,左后保护管35的右侧靠下端位置设置调高孔55,调高孔55内嵌入设置限位磁控管50的C管,信号电缆49的a芯、b芯、c芯、d芯、e芯、f芯一端分别与限位磁控管50A管、B管和C管的I脚、2脚电连接,信号电缆49的a芯、b芯、c芯、d芯、e芯、f芯另一端沿平移钢框架33后端上表面、线缆折叠臂48的C形内侧、钢后横梁12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平移钢框架33的后梁内设置蜗轮46、蜗杆45、平移驱动轴20,平移钢框架33后端靠左位置的上表面固定设置平移电机(Ml) 44,平移电机(Ml)44的转轴垂直穿透插入平移钢框架33的后梁内与蜗杆45同轴心固定连接,蜗轮46与蜗杆45啮合,蜗轮46与平移驱动轴20同轴心固定连接,平移驱动轴20的左右靠顶端分别同轴心固定设置平移齿轮18,平移驱动轴20的左右顶端分别嵌入带座轴承19内同轴心活动连接,平移齿轮18分别与平移齿条17啮合,控制电缆47的a芯、b芯、c芯一端分别与平移电机(Ml) 44的a、b、c绕组端电连接,控制电缆47的a芯、b芯、c芯另一端沿平移钢框架33后端上表面、线缆折叠臂48的C形内侧、钢后横梁12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升降螺杆34的下端垂直穿透平移钢框架33,平移钢框架33的左右侧梁内与升降螺杆34同轴心分别设置内旋螺母蜗轮36和锥形轴承39,平移钢框架33的左侧梁后端固定设置升降电机(M3) 56,平移钢框架33的右侧梁后端固定设置升降电机(M2) 38,升降电机(M2) 38与升降电机(M3) 56的转轴分别与升降驱动轴37同轴心固定连接,升降驱动轴37的靠两端为蜗杆,升降驱动轴37上的蜗杆与内旋螺母蜗轮36啮合,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一端分别与升降电机(M2) 38的a、b、c绕组端电连接,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另一端沿平移钢框架33后端上表面、线缆折叠臂48的C形内侧、钢后横梁12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控制电缆53的a芯、b芯、c芯一端分别与升降电机(M3) 56的a、b、c绕组端电连接,控制电缆53的a芯、b芯、c芯另一端沿平移钢框架33后端上表面、线缆折叠臂48的C形内侦U、钢后横梁12上表面接入主电控箱11,升降螺杆34的下端前后方向分别设置轴孔42,钢停车平台40水平方向的四个角处对应升降螺杆34的位置分别垂直设置口字型凹槽41,升降螺杆34的靠下端位置与凹槽41的靠上端位置前后方向分别对应设置轴孔42,升降螺杆34的下端嵌入凹槽41,从正面看,升降螺杆34嵌入凹槽41的下端为圆弧状,升降螺杆34靠下端的轴孔42与凹槽41靠上端的轴孔42分别设置轴销43活动连接。
[0016]参阅附图5,箭头方向为前向,钢平移横梁14的C形口内上层面压在承重轴承15的外层面上,钢平移横梁14的靠后端、水平方向分别设置滑动轴承16,线缆折叠臂48的前臂上端与线缆折叠臂48的后臂上端通过轴销43呈倒V字状活动连接,左后保护管35的右侧靠下端位置设置调高孔55,调高孔55内嵌入设置限位磁控管50的C管。
[0017]参阅附图6,信号电缆25的a芯、b芯一端与亮度传感器24的正极、负极电连接,信号电缆25的a芯、b芯另一端与主电控箱11的13号、14号接线端电连接,控制电缆10的a芯、b芯一端与LED照明灯9的正极、负极电连接,控制电缆10的a芯、b芯另一端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15号、16号接线端电连接,外接电源线26的a芯、b芯、c芯、d芯一端分别与三相四线380伏交流电源的LNl、LN2、LN3、LNO电连接,外接电源线26的a芯、b芯、c芯、d芯另一端分别与主电控箱11内电磁继电器(Jl) 57的I脚、3脚、5脚和公共地端电连接,外接电源线26的c芯、d芯另一端还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I号、2号接线端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l)57的I脚与2脚、3脚与6脚、4脚与5脚、7脚与8脚、9脚与10脚、11脚与12脚分别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l) 57的7脚与电磁继电器(J2) 58的5脚、电磁继电器(J3)59的5脚和电磁继电器(J4)60的5脚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l)57的9脚与电磁继电器(J2 ) 58的3脚、电磁继电器(J3 ) 59的3脚和电磁继电器(J4 ) 60的3脚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l) 57的11脚与电磁继电器(J2) 58的I脚、电磁继电器(J3) 59的I脚和电磁继电器(J4) 60的I脚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l) 57的13脚、14脚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23号、24号接线端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2) 58的7脚、8脚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21号、22号接线端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3)59的7脚、8脚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19号、20号接线端电连接,电磁继电器(J4) 60的7脚、8脚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17号、18号接线端电连接,控制电缆47的a芯、b芯、c芯一端分别与平移电机(Ml) 44的a、b、c绕组端电连接,控制电缆47的a芯、b芯、c芯另一端分别与主电控箱11内电磁继电器(J2) 58的2脚、4脚、6脚电连接,信号电缆23的a芯、b芯、c芯、d芯一端分别与限位磁控管22的A管I脚、2脚、限位磁控管22的B管I脚、2脚电连接,信号电缆23的a芯、b芯、c芯、d芯另一端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9号、10号、11号、12号接线端电连接,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一端分别与升降电机(M2) 38的a、b、c绕组端电连接,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另一端分别与主电控箱11内电磁继电器(J3) 59的2脚、4脚、6脚电连接,控制电缆53的a芯、b芯、c芯一端分别与升降电机(M3) 56的a、b、c绕组端电连接,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另一端分别与主电控箱11内电磁继电器(J4) 60的2脚、4脚、6脚电连接,信号电缆49的a芯、b芯、c芯、d芯、e芯、f芯一端分别与限位磁控管50的A管I脚、2脚、限位磁控管50的B管I脚、2脚和限位磁控管50的C管I脚、2脚电连接,信号电缆49的a芯、b芯、c芯、d芯、e芯、f芯另一端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3号、4号、7号、8号、5号、6号接线端电连接,信号电缆28 —端分别与控制面板27上的JT2接线端组电连接,信号电缆28另一端分别与主电控箱11的JTl接线端组电连接;当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处于待停车收拢状态时,主电控箱11的I号、2号接线端通过外接电源线26的c芯、d芯接通外接交流380伏电源的LN3、LNO相线待机,主电控箱11内电磁继电器(Jl) 57的I脚、3脚、5脚分别通过外接电源线26的a芯、b芯、c芯接通外接三相四线380伏交流电源的LN1、LN2、LN3相线待机,钢停车平台40升至平移钢框架33的底部,升降螺杆34升至保护管35内,升降螺杆34的靠下端部升至内旋螺母蜗轮36和锥形轴承39内,升降定位磁钢51的S极靠在限位磁控管50的A管上,此时限位磁控管50 A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由于升降定位磁钢51的上移离开使限位磁控管50B管和C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断开状态,钢平移横梁14向后移动收拢在钢固定横梁8内的工字钢13上,钢停车平台40与平移钢框架33停在钢固定横梁8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平移定位磁钢21的S极靠在限位磁控管22的B管上,此时限位磁控管开关22B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由于平移定位磁钢21的后移离开使限位磁控管22A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断开状态,主电控箱11通过电连接的信号电缆28驱动控制面板27上的空车位绿色LED灯32点亮,当需停车驾驶员看到坡道架空组合式停车库的空车位绿色LED灯32亮时,需停车驾驶员将车辆暂时停放在控制面板27前面右侧处,然后驾驶员下车将有效的无线充值IC卡靠在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处,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读取有效无线充值IC卡信息并将信息通过信号电缆28传送给主电控箱11,主电控箱11对该有效的无线充值IC卡开始计费并启动停车平台释放流程,首先主电控箱11通过13号、14号接线端与信号电缆25的a芯、b芯连接的亮度传感器24对周围光强度进行检测,如果亮度传感器24检测出的光强度信号低于主电控箱11的设定值,主电控箱11即通过接线端15脚、16脚接通控制电缆10对照明LED灯9供电,照明LED灯9点亮,接着,主电控箱11通过23号、24号接线端给电磁继电器(Jl)57的13脚、14脚不供电,电磁继电器(Jl)57不工作,电磁继电器(Jl)57的常闭触点使I脚与12脚、3脚与10脚、5脚与8脚分别接通,接着,主电控箱11通过21号、22号接线端分别给电磁继电器(J2) 58的7脚、8脚供电,电磁继电器(J2) 58工作,电磁继电器(J2) 58的I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分别接通,平移电机(Ml) 44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47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2) 58的2脚、4脚、6脚接通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平移电机(Ml) 44正转,与平移电机(Ml) 44转轴固定连接的蜗杆45驱动蜗轮46、平移驱动轴20、平移齿轮18在带座轴承19内转动,平移齿轮18通过啮合固定连接在钢固定横梁8内侧的平移齿条17将平移钢横梁14、平移钢框架33和钢停车平台40向前推动,当平移定位磁钢21的S极靠到限位磁控管22的A管时,限位磁控管22k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22A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23的a芯、b芯给主电控箱11的9脚、10脚提供接通信号,主电控箱11即切断电磁继电器(J2 )58的供电,平移电机(Ml)44停转,接着,主电控箱11通过17号、18号、19号、20号接线端分别给电磁继电器(J4 ) 60的7脚、8脚和电磁继电器(J3 ) 59的7脚、8脚供电,电磁继电器(J3 ) 59和电磁继电器(J4) 60工作,电磁继电器(J3) 59和电磁继电器(J4) 60的I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分别接通,升降电机(M2) 38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3) 59的2脚、4脚、6脚接通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升降电机(M2) 38正转,同时,升降电机(M3) 56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53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4) 60的2脚、4脚、6脚接通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升降电机(M3) 56正转,升降电机(M2) 38通过升降驱动轴37分别同步驱动平移钢框架33右梁内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正转,升降电机(M3) 56通过升降驱动轴37分别同步驱动钢平移框架33左梁内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正转,内旋螺母蜗轮36驱动升降螺杆34使钢停车平台40呈水平状同步下降,当钢停车平台40的右下底边降至坡道侧路面7的上面时,即升降定位磁钢51的S极靠到限位磁控管50的C管时,限位磁控管50C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50C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49的e芯、f芯给主电控箱11的5号、6号接线端提供触发信号,主电控箱11即切断电磁继电器(J3)59的供电,升降电机(M2) 38停转,当钢停车平台40的左下底边降至坡道侧路面7的上面时,即升降定位磁钢51的S极靠到限位磁控管50的B管时,限位磁控管50B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50B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50的c芯、d芯给主电控箱11的7号、8号接线端提供接通信号,主电控箱11即切断电磁继电器(J4)60的供电,升降电机(M3) 56停转,停车平台释放流程完成,需停车驾驶员将车辆停放在钢停车平台40上的停车区域内,然后驾驶员下车再次将有效的无线充值IC卡靠在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处予以停车确认,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再次读取该有效无线充值IC卡信息并将信息通过信号电缆28传送给主电控箱11,主电控箱11接受确认停车信息后即控制进入停车平台收拢流程,首先电磁继电器(Jl) 57工作,电磁继电器(Jl)57的常开触点2脚与11脚、4脚与9脚、6脚与7脚分别接通对接入的LN2和LN3交流电源进行换相,接着,主电控箱11通过17号、18号接线端给电磁继电器(J4) 60的7脚、8脚供电,电磁继电器(J4) 60工作,电磁继电器(J4) 60的I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接通,升降电机(M3) 56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53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4)60的2脚、4脚、6脚接通换相后的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升降电机(M3)56反转,升降电机(M3)56通过升降驱动轴37分别同步驱动钢平移框架33左梁内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反转,钢平移框架33左梁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驱动左侧前后端升降螺杆34将钢停车平台40的左侧先同步升起至钢停车平台40呈左右水平状态,即升降定位磁钢51的S极靠到限位磁控管50的C管时,限位磁控管50C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50C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49的e芯、f芯给主电控箱
11的5号、6号接线端提供触发信号,主电控箱11即给电磁继电器(J3) 59的供电,主电控箱11通过19号、20号接线端给电磁继电器(J3) 59的7脚、8脚供电,电磁继电器(J3) 59工作,电磁继电器(J3) 59的I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接通,升降电机(M2) 38的
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52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3) 59的2脚、4脚、6脚接通换相后的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升降电机(M2)38反转,升降电机(M2)38通过升降驱动轴37分别同步驱动钢平移框架33右梁内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反转,钢平移框架33右梁前后端的内旋螺母蜗轮36驱动右侧前后端升降螺杆34将钢停车平台40的右侧与钢停车平台40的左侧呈左右水平状态上升,钢停车平台40和停放车辆同时往上升,当钢停车平台40载着停放车辆升至平移钢框架33的底部位置,钢停车平台40的下底面高于钢前横梁6的上表面,即升降定位磁钢51的S极靠到限定位磁控管50的A管时,限位磁控管50A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50A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49的a芯、b芯给主电控箱11的3号、4号接线端提供接通信号,主电控箱11即切断电磁继电器(J3) 59和电磁继电器(J4) 60的供电,升降电机(M2) 38和升降电机(M3)56停转,接着,主电控箱11通过21号、22号接线端给电磁继电器(J2)58的7脚、8脚供电,电磁继电器(J2) 58工作,电磁继电器(J2) 58的I脚与2脚、3脚与4脚、5脚与6脚分别接通,平移电机(Ml) 44的a、b、c绕组分别通过与控制电缆47的a芯、b芯、c芯连通的电磁继电器(J2) 58的2脚、4脚、6脚接通换相后的外接三相380伏交流电源,平移电机(Ml) 44反转,与平移电机(Ml) 44转轴固定连接的蜗杆45驱动蜗轮46、平移驱动轴20、平移齿轮18在带座轴承19内转动,平移齿轮18通过啮合固定连接在钢固定横梁8内侧的平移齿条17将平移钢横梁14、平移钢框架33和钢停车平台40向后拉动,当平移定位磁钢21的S极靠到限位磁控管22的B管时,限位磁控管22B管的I脚、2脚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限位磁控管22B管的I脚、2脚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23的c芯、d芯给主电控箱11的11脚、12脚提供接通信号,主电控箱11即切断电磁继电器(J2) 58的供电,平移电机(MD 44停转,停车平台收拢流程完成,待停放车辆停放完毕,主电控箱11通过电连接的信号电缆28驱动控制面板27上已占用车位的红色LED灯31点亮;当该停放车辆的驾驶员前来取车,该驾驶员将该有效的无线充值IC卡靠在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处,控制面板27上的RF感应线圈30读取的有效无线充值IC卡信息通过信号电缆28传送给主电控箱11,主电控箱11对该有效的无线充值IC卡进行核对和扣费并将扣费信息显示在控制面板27的液晶显示板29上,并同时启动停车平台释放流程,停车平台释放流程完成后,该驾驶员将车辆驶离钢停车平台40,主电控箱11随即启动停车平台收拢流程,停车平台收拢流程完成后,主电控箱11通过电连接的信号电缆28驱动控制面板27上的空车位绿色LED灯32点亮,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再次进入待停车收拢状态。
【权利要求】
1.坡道侧架空组合式停车库,其特征是:固定钢立柱(I)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靠高侧的坡道侧路面(7)上,调高钢立柱(2)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靠低侧的坡道侧路面(7)上,调高钢立柱(2)靠上端的管内嵌入设置伸缩钢立柱(3),调高钢立柱(2)靠上端和伸缩钢立柱(3)靠下端相结合段的前后侧面穿透设置调高螺孔(4)和螺栓(5),前固定钢立柱(I)的靠上端位置与前伸缩钢立柱(3)的靠中间位置之间设置钢前横梁(6),前后固定钢立柱(I)与前后伸缩钢立柱(3)之间相对的内侧、垂直方向靠上端位置分别前后方向固定设置水平且对称的C形钢固定横梁(8),钢前横梁(6)的设置高度低于钢固定横梁(8)的前端下侧面,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下边内侧的上表面前后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工字钢(13),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上边内侧的下表面前后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平移齿条(17),工字钢(13)前端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承重轴承(15),左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的内侧分别前后方向嵌入设置C形钢平移横梁(14),钢平移横梁(14)的C形口内上层面压在承重轴承(15)的外层面上,钢平移横梁(14)的靠后端、C形开口内侧、水平方向分别设置滑动轴承(16),左右钢平移横梁(14)靠后端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带座轴承(19),后固定钢立柱(I)与后伸缩钢立柱(3)之间、垂直方向靠上端位置固定设置钢后横梁(12),钢后横梁(12)中间位置的上表面固定设置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内设置线缆折叠臂(48)的后臂,线缆折叠臂(48)的后臂靠下端嵌入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并通过轴销(43)活动连接,后固定钢立柱⑴的顶端设置防水型主电控箱(11),主电控箱(11)的上端穿透设置亮度传感器(24),前固定钢立柱(I)前端离地1.5米高度的位置嵌入设置防水型控制面板(27),控制面板(27)上分别设置液晶显示板(29)、红色LED灯(31)、RF感应线圈(30)、绿色LED灯(32),钢前横梁(6)中间位置的前端嵌入设置LED照明灯(9),外接电源线(26)的另一端沿后固定钢立柱(I)后下端的内侧接入主电控箱(11),穿透右钢固定横梁(8)的C形口上表面 在靠前端和靠后端位置分别嵌入设置限位磁控管(22)的A管和B管,右钢平移横梁(14)靠后端C形开口外侧的上表面对应限位磁控管(22)的位置固定设置平移定位磁钢(21),左右钢平移横梁(14)之间靠中间位置水平方向固定设置俯视呈口子形的平移钢框架(33),对应U形支架座(54)的后支架位置,在平移钢框架(33)的后梁中间的上表面靠后位置固定设置U形支架座(54)的前支架,U形支架座(54)的前支架内设置线缆折叠臂(48)的前臂,线缆折叠臂(48)的前臂靠下端嵌入U形支架座(54)的前支架并通过轴销(43)活动连接,线缆折叠臂(48)的前臂上端与线缆折叠臂(48)的后臂上端通过轴销(43)呈倒V字状活动连接,平移钢框架(33)的左右侧梁靠两端位置的上方分别垂直固定设置上端密闭的防水型保护管(35),保护管(35)内分别垂直设置可上下运动的升降螺杆(34),左后升降螺杆(34)的顶端设置升降定位磁钢(51),左后保护管(35)的右侧靠顶端和靠底端位置分别固定嵌入设置限位磁控管(50)的A管和B管,左后保护管(35)的右侧靠下端位置设置调高孔(55),调高孔(55)内嵌入设置限位磁控管(50)的C管,平移钢框架(33)的后梁内设置蜗轮(46)、蜗杆(45)、平移驱动轴(20),平移钢框架(33)后端靠左位置的上表面固定设置平移电机Ml (44),平移电机Ml (44)的转轴垂直穿透插入平移钢框架(33)的后梁内与蜗杆(45)同轴心固定连接,蜗轮(46)与蜗杆(45)啮合,蜗轮(46)与平移驱动轴(20)同轴心固定连接,平移驱动轴(20)的左右靠顶端分别同轴心固定设置平移齿轮(18),平移驱动轴(20)的左右顶端分别嵌入带座轴承(19)内同轴心活动连接,平移齿轮(18)分别与平移齿条(17)啮合,升降螺杆(34)的下端垂直穿透平移钢框架(33),平移钢框架(33)的左右侧梁内与升降螺杆(34)同轴心分别设置内旋螺母蜗轮(36)和锥形轴承(39),平移钢框架(33)的左侧梁后端固定设置升降电机M3(56),平移钢框架(33)的右侧梁后端固定设置升降电机M2 (38),升降电机M2 (38)与升降电机M3 (56)的转轴分别与升降驱动轴(37)同轴心固定连接,升降驱动轴(37)的靠两端为蜗杆,升降驱动轴(37)上的蜗杆与内旋螺母蜗轮(36)啮合,升降螺杆(34)的下端前后方向分别设置轴孔(42),钢停车平台(40)水平方向的四个角处对应升降螺杆(34)的位置分别垂直设置口字型凹槽(41),升降螺杆(34)的靠下端位置与凹槽(41)的靠上端位置前后方向分别对应设置轴孔(42),升降螺杆(34)的下端嵌入凹槽(41),从正面看,升降螺杆(34)嵌入凹槽(41)的下端为圆弧状,升降螺杆(34)靠下端的轴孔(42)与凹槽(41)靠上端的轴孔(42)分别设置轴销(43)活动 连接。
【文档编号】E04H6/18GK203430116SQ20132056926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4日
【发明者】朱旭红 申请人:朱旭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