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76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板、侧墙板、上盖板和门体,两个所述侧墙板竖直间隔设置且二者后端面通过对拉螺栓覆盖安装后端板,该后端板和两个侧墙板上端面通过对拉螺栓覆盖安装上盖板,在上盖板和两个侧墙板前端面覆盖设置两个相互嵌装的门体,该两个门体相对的侧面竖直制出相互嵌装的凸棱,每个门体下端部均安装多个脚轮。本实用新型中,上盖板、侧墙板和后端板均为分体结构,上盖板、侧墙板和后端板自身的分体结构均采用榫头榫槽的嵌装结构,上盖板制出的凸台和凹槽、后端板制出的凹陷使整体封闭的更严密,再辅以重晶石防护,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严密性,保证探伤操作时不会出现辐射的泄漏和扩散。
【专利说明】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
【背景技术】
[0002]在医学、能源或军工领域中均会大量使用放射性设备,而这些放射性设备的生产、运输和使用时均需要做好整体防护,比如便携式X射线探伤机可以显示待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以保证其安全工作,该探伤机使用时必须做好辐射防护,一般较常使用混凝土浇筑成墙体,然后在墙体门洞处安装防护门,墙体内可以掺入重晶石等防辐射材料,也可以在墙体上安装铅板以隔绝辐射,这样的建筑可以很好的隔绝辐射,但其不便于移动,而且修剪周期长,不便于临时环境中的设备探伤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拆卸方便、防护效果好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板、侧墙板、上盖板和门体,两个所述侧墙板竖直间隔设置且二者后端面通过对拉螺栓覆盖安装后端板,该后端板和两个侧墙板上端面通过对拉螺栓覆盖安装上盖板,在上盖板和两个侧墙板前端面覆盖设置两个相互嵌装的门体,该两个门体相对的侧面竖直制出相互嵌装的凸棱,每个门体下端部均安装多个脚轮,该多个脚轮由同侧门体所装电机驱动,每个门体上端面均安装导轮,所有导轮均滑动嵌装在所述上盖板前端面横向安装的导轨内,所述侧墙板和后端板的下端部均嵌装在地面所制的地基内。
[0006]而且,所述后端板包括侧后端板和中后端板,两个侧后端板设置在两侧,中后端板一侧端面所制榫头嵌装在该侧的侧后端板端面所制榫槽内,中后端板另一侧端面所制榫槽嵌装在该侧的侧后端板端面所制榫头外,中后端板两侧均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两侧的侧后端板,两个侧后端板两侧所制凹陷内嵌装所述侧墙板的后端部且由对拉螺栓将二者固定,两个侧后端板和中后端板的上端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上盖板后端面。
[0007]而且,每个所述侧墙板均包括后侧墙板、中侧墙板和前侧墙板,每一侧的多个中侧墙板通过其后端面所制榫头和其前端面所制榫槽依次嵌装在一起,靠近所述后端板的两个中侧墙板后端面所制榫头分别嵌装在一个所述后侧墙板前端面所制榫槽内,该两个后侧墙板后端部嵌装在同侧的所述侧后端板所制凹陷内,靠近所述门体的两个中侧墙板前端面所制榫槽内分别嵌装所述前侧墙板后端面所制榫头,该两个前侧墙板前端所制折弯部压接在所述门体表面;
[0008]每个中侧墙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后侧墙板以及前侧墙板与其靠近的中侧墙板之间均通过对拉螺栓固定,每一侧的所述后侧墙板、中侧墙板和前侧墙板上端均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上盖板同侧表面。[0009]而且,所述上盖板包括后上盖板、中上盖板和前上盖板,多个中上盖板通过其前端面所制榫头和其后端面所制榫槽依次嵌装在一起,靠近所述后端板的中上盖板后端面所制榫槽嵌装在所述后上盖板前端面所制榫头外,后上盖板后端部所制凹槽内嵌装所述侧后端板和中后端板的上端部,靠近所述门体的中上盖板前端面所制榫头嵌装所述前上盖板后端面所制榫槽内,该前上盖板前端面通过多个安装座吊装所述导轨,在安装座上方的前上盖板前端面上安装一防护罩;
[0010]所述后上盖板、中上盖板和前上盖板底面均制出凸台,该凸台两侧面分别压接在两侧所述的侧墙板内侧表面;
[0011]每个中上盖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后上盖板以及前上盖板与其靠近的中侧墙板之间均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后上盖板、中上盖板和前上盖板两侧均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侧墙体表面;后上盖板后端面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后端板表面。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3]本实用新型中,上盖板、侧墙板和后端板均为分体结构且通过对拉螺栓连接,然后在前端滑动安装两个相互嵌装的门体,上盖板、侧墙板和后端板自身的分体结构均采用榫头榫槽的嵌装结构,而且上盖板制出的凸台和凹槽、后端板制出的凹陷使整体封闭的更严密,再辅以重晶石防护,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严密性,保证探伤操作时不会出现辐射的泄漏和扩散,由此可知,整体上具有安装简便、快捷、可任意移动使用地点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6]图3是图1的右视图;
[0017]图4是图1的俯视图(拆除上盖板);
[0018]图5是图1的A-A向截面图;
[0019]图6是图1的II部放大图;
[0020]图7是图1的I部放大图;
[0021]图8是图4的II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3]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包括后端板、侧墙板、上盖板和门体14,两个所述侧墙板竖直间隔设置且二者后端面通过对拉螺栓18覆盖安装后端板,该后端板和两个侧墙板上端面通过对拉螺栓覆盖安装上盖板,在上盖板和两个侧墙板前端面覆盖设置两个相互嵌装的门体,该两个门体相对的侧面竖直制出相互嵌装的凸棱22,每个门体下端部均安装多个脚轮16,该多个脚轮由同侧门体所装电机15驱动且滚动安装在门体下方地面横向安装的铁轨17上,每个门体上端面均通过连接轴21安装导轮13,所有导轮均滑动嵌装在所述上盖板前端面横向安装的导轨11内,所述侧墙板和后端板的下端部均嵌装在地面19所制的地基25内。[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板包括侧后端板2和中后端板20,两个侧后端板设置在两侦牝中后端板一侧端面所制榫头6嵌装在该侧的侧后端板端面所制榫槽7内,中后端板另一侧端面所制榫槽套装在该侧的侧后端板端面所制榫头外,中后端板两侧均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两侧的侧后端板,两个侧后端板两侧所制凹陷29内嵌装所述侧墙板的后端部且由对拉螺栓将二者固定,两个侧后端板和中后端板的上端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上盖板后端面。
[0025]每个所述侧墙板均包括后侧墙板4、中侧墙板5和前侧墙板9,每一侧的多个中侧墙板通过其后端面所制榫头6和其前端面所制榫槽7依次嵌装在一起,靠近所述后端板的两个中侧墙板后端面所制榫头分别嵌装在一个所述后侧墙板前端面所制榫槽内,该两个后侧墙板后端部嵌装在同侧的所述侧后端板所制凹陷内,靠近所述门体的两个中侧墙板前端面所制榫槽内分别嵌装所述前侧墙板后端面所制榫头,该两个前侧墙板前端所制折弯部23压接在所述门体的内侧表面;
[0026]每个中侧墙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后侧墙板以及前侧墙板与其靠近的中侧墙板之间均通过对拉螺栓固定,每一侧的所述后侧墙板、中侧墙板和前侧墙板上端均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上盖板同侧表面。
[0027]所述上盖板包括后上盖板1、中上盖板3和前上盖板8,多个中上盖板通过其前端面所制榫头6和其后端面所制榫槽7依次嵌装在一起,靠近所述后端板的中上盖板后端面所制榫槽嵌装在所述后上盖板前端面所制榫头外,后上盖板后端部所制凹槽28内嵌装所述侧后端板和中后端板的上端部,靠近所述门体的中上盖板前端面所制榫头嵌装所述前上盖板后端面所制榫槽内,该前上盖板前端面通过多个安装座10吊装所述导轨,在安装座上方的前上盖板前端面上安装一防护罩12 ;
[0028]所述后上盖板、中上盖板和前上盖板底面均制出凸台24,该凸台两侧面分别压接在两侧所述的侧墙板内侧表面;
[0029]每个中上盖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后上盖板以及前上盖板与其靠近的中侧墙板之间均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后上盖板、中上盖板和前上盖板两侧均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侧墙体表面;后上盖板后端面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后端板表面。
[0030]由于上盖板自身、侧墙板自身、后端板自身以及三者之间的对拉螺栓固定结构相同,所以下面以后侧墙体和中侧墙体之间的对拉螺栓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后侧墙体和中侧墙体上分别安装一个固定板27,每个固定板均通过多个三角筋26加固,两个固定板之间通过两个对拉螺栓固定。
[0031]本实用新型中,上盖板、侧墙板和后端板均为分体结构且通过对拉螺栓连接,然后在前端滑动安装两个相互嵌装的门体,上盖板、侧墙板和后端板自身的分体结构均采用榫头榫槽的嵌装结构,而且上盖板制出的凸台和凹槽、后端板制出的凹陷使整体封闭的更严密,再辅以重晶石防护,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严密性,保证探伤操作时不会出现辐射的泄漏和扩散,由此可知,整体上具有安装简便、快捷、可任意移动使用地点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板、侧墙板、上盖板和门体,两个所述侧墙板竖直间隔设置且二者后端面通过对拉螺栓覆盖安装后端板,该后端板和两个侧墙板上端面通过对拉螺栓覆盖安装上盖板,在上盖板和两个侧墙板前端面覆盖设置两个相互嵌装的门体,该两个门体相对的侧面竖直制出相互嵌装的凸棱,每个门体下端部均安装多个脚轮,该多个脚轮由同侧门体所装电机驱动,每个门体上端面均安装导轮,所有导轮均滑动嵌装在所述上盖板前端面横向安装的导轨内,所述侧墙板和后端板的下端部均嵌装在地面所制的地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板包括侧后端板和中后端板,两个侧后端板设置在两侧,中后端板一侧端面所制榫头嵌装在该侧的侧后端板端面所制榫槽内,中后端板另一侧端面所制榫槽嵌装在该侧的侧后端板端面所制榫头外,中后端板两侧均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两侧的侧后端板,两个侧后端板两侧所制凹陷内嵌装所述侧墙板的后端部且由对拉螺栓将二者固定,两个侧后端板和中后端板的上端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上盖板后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墙板均包括后侧墙板、中侧墙板和前侧墙板,每一侧的多个中侧墙板通过其后端面所制榫头和其前端面所制榫槽依次嵌装在一起,靠近所述后端板的两个中侧墙板后端面所制榫头分别嵌装在一个所述后侧墙板前端面所制榫槽内,该两个后侧墙板后端部嵌装在同侧的所述侧后端板所制凹陷内,靠近所述门体的两个中侧墙板前端面所制榫槽内分别嵌装所述前侧墙板后端面所制榫头,该两个前侧墙板前端所制折弯部压接在所述门体表面; 每个中侧墙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后侧墙板以及前侧墙板与其靠近的中侧墙板之间均通过对拉螺栓固定,每一侧的所述后侧墙板、中侧墙板和前侧墙板上端均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上盖板同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式探伤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包括后上盖板、中上盖板和前上盖板,多个中上盖板通过其前端面所制榫头和其后端面所制榫槽依次嵌装在一起,靠近所述后端板的中上盖板后端面所制榫槽嵌装在所述后上盖板前端面所制榫头外,后上盖板后端部所制凹槽内嵌装所述侧后端板和中后端板的上端部,靠近所述门体的中上盖板前端面所制榫头嵌装所述前上盖板后端面所制榫槽内,该前上盖板前端面通过多个安装座吊装所述导轨,在安装座上方的前上盖板前端面上安装一防护罩; 所述后上盖板、中上盖板和前上盖板底面均制出凸台,该凸台两侧面分别压接在两侧所述的侧墙板内侧表面; 每个中上盖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后上盖板以及前上盖板与其靠近的中侧墙板之间均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后上盖板、中上盖板和前上盖板两侧均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侧墙体表面;后上盖板后端面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后端板表面。
【文档编号】E04H1/12GK203654804SQ201320793954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赵峰, 高名洛, 郭泽学, 高连旭, 符宏伟, 徐振刚, 施建起, 李建 申请人:天津市万木辐射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