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暖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层与具有柔性的反射层;所述保温层中具有放置地暖热管的凹槽;所述反射层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所述凹槽的截面高度的最大值大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达到保温效果、承载较强且方便维修的目的。
【专利说明】地暖保温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保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使用的用于安装地暖管道的能够保持温度的地暖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地暖保温结构选择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保温隔热好的地暖保温结构可以阻止热量向楼板传递和向邻户散失,保证热量单方向向室内传导。反映材料导热性能的指标是导热系数,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有材质、孔隙率、开口状态、潮湿程度以及环境温度。不同种类的地暖保温结构导热系数不相同。
[0003]不同性能的保温材料达到设计的热阻要求所需的绝热层厚度也不同;同样的材质、不同的容重,导热系数也不一样。地暖保温结构的孔隙率越高、闭口孔隙越多,导热系数就越低,保温隔热性能也就越好,不同的含水状态,导热系数也不相同。
[0004]地暖保温结构还应具备较高的抵抗受压变形能力,以承受来地暖热管、混凝土填充层以及地板和地板上活动荷载的压力,如果没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就会因受压不均匀而变形,导致混凝土填充层和地板出现裂缝,或造成在较高温度下供热管不正常变形而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形,由于发泡水泥的耐压能力较高,因此在大面积施工中推荐使用发泡水泥。
[0005]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先将地暖热管盘旋设置在地面上,随后铺设水泥浆,待凝固后铺设木地板或瓷砖,如果后期在使用中地暖热管出现漏水现象,将铺设好的木地板或瓷砖破坏性拆除,进行维修,拆除后地暖保温结构也不能再次利用,维修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承载较强且方便维修的地暖保温结构。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暖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层与具有柔性的反射层;
[0008]所述保温层中具有放置地暖热管的凹槽;
[0009]所述反射层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
[0010]所述凹槽的截面高度的最大值大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
[0011 ]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等于或小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
[001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保温层包括多层复合板,多层复合板之间扣合固定;
[0013]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等于或小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
[001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保温层包括单层复合板,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等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
[0015]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0016]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反射层的材料为硬质厚铝箔;
[0017]所述招箔的厚度为0.1mm?0.2mm。
[0018]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凹槽在所述保温层中沿直线或弧线分布。
[0019]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凹槽内放置地暖热管后,在所述凹槽的开口上填充保护层;
[0020]所述保护层为成型材料或软质材料。
[0021]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反射层还固定在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上。
[002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上的所述反射层与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的所述反射层制作成一体。
[0023]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地暖保温结构有效地避免粉尘、砂浆过多地落入凹槽,在使用过程中有效地保护地暖热管;保温层和反射层的设计,使地暖保温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方便地暖热管在使用中的更换或维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保温结构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保温结构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保温结构实施例三的截面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保温结构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保温结构实施例四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解决维修时易损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较好的保温效果、承载较强且方便维修的地暖保温结构来实现。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31]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保温结构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地暖保温结构100包括保温层110与具有柔性的反射层120。
[0032]保温层110中具有放置地暖热管的凹槽112,凹槽112的分布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反射层120固定在凹槽112的内壁上,具有柔性的反射层120可适应凹槽112的不同截面形状。
[0033]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凹槽112的截面高度的最大值应该大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保证地暖热管能完全放置在凹槽112中,起保护地暖热管的作用。
[0034]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保温结构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保温层110可包括多层复合板114,多层复合板114之间扣合固定。本实施例中使用双层复合板114,在两个复合板114的贴合面上分别设置卡槽或卡扣,安装时卡槽与卡扣配合,即可稳定牢固地结合。
[0035]两个复合板114上分别具有凹坑,扣合后,两个复合板114上的凹坑组合形成完整的放置地暖热管的凹槽112。
[0036]请结合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保温结构实施例三的截面示意图,使用两个复合板114时,凹槽112的开口宽度等于或小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施工时先将置于底部的复合板114放到位,再将地暖热管放置于底部的复合板114的凹坑内,然后将上部的复合板114安装到位。较小的开口宽度可有效地避免粉尘、砂浆过多地落入凹槽112,在使用过程中磨损地暖热管。
[0037]当地暖热管出现漏水等故障时,逐层拆除复合板114,取出地暖热管进行检修或更换。
[0038]—般凹槽112的开口宽度不会大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这样虽然方便放置地暖热管,但是过大的开口不利于保护地暖热管,也不能紧密地将地暖热管定位在凹槽112中。
[0039]请再参阅图1所示,保温层110仅包括单层复合板114,凹槽112的开口宽度等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方便放置地暖热管到凹槽112中且能保护、定位地暖热管。
[0040]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保温层110的材料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这种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不会将地暖热管散发的热量迅速地传递出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由于地暖热管没有全部淹没在水泥中,在破坏性拆除木地板或瓷砖时,地暖热管不会全部损坏,保温层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也不容易损坏,可以重复使用。
[0041]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反射层120的材料为硬质厚铝箔。可采用胶粘或螺栓、铆钉连接件等方式固定在凹槽112的内壁上。反射层120与地暖热管紧密接触,能够将地暖热管散发的热量反射到地暖热管的附近,地暖热管的附近保持较高的温度,较高的环境温度避免地暖热管继续往外进行热传递,阻止了热量的持续散发。
[004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反射层120还固定在保温层110的上表面上,反射层120还可设置在保温层110的下表面上,以起到上下表面均反射隔热的目的,提高地暖保温结构100的保温效果。
[0043]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保温层110的上表面上的反射层120与凹槽112的内壁上的反射层120制作成一体。
[0044]反射层120能很好地隔绝水泥砂浆与保温层110,当破坏性拆除木地板或瓷砖时,水泥砂浆不会接触到保温层110,避免了拆除过程中对保温层材料的磨损。一体化
[0045]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招箔的厚度为0.1mm?0.2mm。使用最大厚度的常用招箔,可以起到更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并能起到保护保温层110和凹槽112的作用。
[0046]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保温结构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保温结构实施例四的主视示意图,凹槽112在保温层110中沿直线或弧线分布。沿直线分布的凹槽112与沿弧线分布的凹槽112沿弧线的切线方向相交汇,保证地暖热管能够顺畅地布置。
[0047]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如图1所示,凹槽112内放置地暖热管后,在凹槽112的开口上填充保护层130,保护层130填充至与保温层110的上表面基本平齐。保护层130将凹槽112的开口密封,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保护层130选择耐热的材料可避免其长时间在闻温环境下分解变质,以提闻使用寿命。
[0048]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保护层130为成型材料或软质材料。使用成型材料制作的保护层130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承受一定的压力,能保护地暖热管。使用软质材料制作的保护层130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全方位地塞到凹槽112的开口中,保护地暖热管免受外界的破坏。
[0049]通过以上设计,当地暖热管出现故障时,拆除保护层130,再取出地暖热管,拆除时地暖热管接触不到水泥砂浆等异物,零件的重复使用率更高。
[005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地暖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柔性的反射层; 所述保温层中具有放置地暖热管的凹槽; 所述反射层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 所述凹槽的截面高度的最大值大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 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等于或小于地暖热管的最大外径; 所述保温层包括多层复合板,多层复合板之间扣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材料为硬质厚铝箔; 所述招箔的厚度为0.1mm?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保温层中沿直线或弧线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放置地暖热管后,在所述凹槽的开口上填充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为成型材料或软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还固定在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上的所述反射层与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的所述反射层制作成一体。
【文档编号】E04F15/18GK204001600SQ20132079394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李蜀黔, 郭化杰 申请人:李蜀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