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90350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设在地下室基坑拐角处的废水回收装置、设在基坑外侧的水加压装置及喷淋养护装置,所述废水回收装置、蓄水加压装置及喷淋养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设置集水井、废水通过排水沟收集到集水井、用水泵将废水抽到蓄水沉淀池沉淀过滤、通过加压泵房打入主水管、进入支水管进行喷淋养护及水循环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在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终凝后及时进行喷淋养护,不必拆除模板;2)能够全面地保证混凝土养护所需水份;3)喷淋系统中的水可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4)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节约环保。
【专利说明】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地下室混凝土均为防水混凝土,要求在12小时内必须对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造成地下室渗露。目前地下室墙体混凝土养护通常有三种办法:方法一是浇水养护,此种养护方法混凝土湿润不均,且大量浪费水资源;方法二是刷养护液养护,此种方法需整体拆模后才能涂刷养护液,不能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方法三是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拆模后,在墙体两侧覆盖塑料薄膜,此方法不易防火,造价高,薄膜接缝不严,对混凝土成型后的观感有影响,且养护同样不及时。所以,传统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方法普遍存在着浪费资源、养护不及时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及施工方法,主要解决传统地下室外墙养护方法存在的浪费资源、防火等级低、养护不及时、养护不均匀等缺点,达到及时养护混凝土、水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安全施工、降低造价的目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设在地下室基坑拐角处的废水回收装置、设在基坑外侧的水加压装置及喷淋养护装置,所述废水回收装置、蓄水加压装置及喷淋养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
[0006]所述废水回收装置由集水井、排水沟、水泵和进水管组成。
[0007]所述水泵为清水泵,扬程至少为50m。
[0008]所述蓄水加压装置由蓄水沉淀池、连接管和加压泵房组成。
[0009]所述喷淋养护装置由主水管、支水管和阀门组成。
[0010]所述主水管为DN100PPR管,支水管为DN25PPR管,阀门安装在支水管与主水管连接处。
[0011]所述支水管间距150mm钻孔,孔径为0.8mm。
[0012]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的施工方法,实现了水循环利用,能在混凝土终凝后及时喷淋养护,不必拆除模板,包括如下步骤:
[0013]I)在基坑四个拐角处设置集水井,采用缠绕铁丝网的钢筋笼作为井框,集水井周围采用砂石填实,底部用砂石垫高,砂石及铁丝网对回收废水起过滤作用;
[0014]2)通过基坑的排水沟将废水收集到集水井;
[0015]3)采用水泵将过滤后的水通过进水管抽到蓄水沉淀池内沉淀过滤;
[0016]4)打开主水管与支水管连接处阀门,蓄水沉淀池内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加压泵房,并通过加压泵房打入主水管;[0017]5)水通过主水管进入支水管,通过支水管上的小孔喷淋到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墙上进行喷淋养护;
[0018]6)喷淋后的水通过基坑排水沟进入集水井,进行再次循环利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I)能够在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终凝后及时进行喷淋养护,不必拆除模板;
[0021]2)能够全面地保证混凝土养护所需水份;
[0022]3)喷淋系统中的水可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0023]4)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节约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立面图;
[0026]图中,1.水泵 2.排水沟 3.蓄水沉淀池 4.加压泵房 5.主管道6.阀门
7.支水管8.地下室外墙9.缠绕铁丝网的钢筋笼10.砂石11.进水管12.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8]见图1-图2,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设在地下室基坑拐角处的废水回收装置、设在基坑外侧的水加压装置及喷淋养护装置,所述废水回收装置、蓄水加压装置及喷淋养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
[0029]所述废水回收装置由集水井13、排水沟2、水泵I和进水管11组成。
[0030]所述水泵I为清水泵,扬程至少为50m。
[0031]所述蓄水加压装置由蓄水沉淀池3、连接管12和加压泵房4组成。
[0032]所述喷淋养护装置由主水管5、支水管7和阀门6组成。
[0033]所述主水管5为DN100PPR管,支水管7为DN25PPR管,阀门6安装在支水管7与主水管5连接处。
[0034]所述支水管7间距150mm钻孔,孔径为0.8mm。
[0035]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实现了水循环利用,能在混凝土终凝后及时喷淋养护,不必拆除模板,包括如下步骤:
[0036]I)在基坑四个拐角处设置集水井13,采用缠绕铁丝网的钢筋笼9作为井框,集水井13周围采用砂石10填实,底部用砂石10垫高,砂石10及铁丝网对回收废水起过滤作用;
[0037]2)通过基坑的排水沟2将废水收集到集水井13 ;
[0038]3)采用水泵I将过滤后的水通过进水管11抽到蓄水沉淀池3内沉淀过滤;
[0039]4)打开主水管5与支水管7连接处阀门6,蓄水沉淀池3内的水通过连接管12进入加压泵房4,并通过加压泵房4打入主水管5 ;
[0040]5)水通过主水管5进入支水管7,通过支水管7上的小孔喷淋到地下室外墙8混凝土墙上进行喷淋养护;
[0041]6)喷淋后的水通过基坑排水沟2进入集水井13,进行再次循环利用。[0042]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43]【实施例1】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应用
[0044]本实施例所述的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废水回收装置,蓄水加压装置,喷淋养护装置。废水回收装置由集水井13、水泵1、排水沟2、进水管11组成,水泵I为扬程至50m的清水泵,蓄水加压装置由蓄水沉淀池3、连接管12加压泵房4组成。喷淋养护装置由主水管5、阀门6、支水管7组成。集水井13设在地下室基坑转角处,作用是收集喷淋产生的水及雨水;蓄水沉淀池3位于基坑上,具有蓄水、沉淀泥砂的作用。
[0045]本实施例中主水管5为DN100PPR管,支水管7为DN25PPR管,阀门6安装在支水管7与主水管5连接处,支水管7随结构施工向上架设,支水管7与墙体之间有2-3mm的缝隙。支水管7上交叉钻孔,孔径0.8mm,间距150mm,使每个孔喷出的水能够与相邻孔喷出的水有交叉,以保证墙体所有部位全部都能喷淋到位。
[0046]废水回收装置与蓄水沉淀池3通过进水管11连接,蓄水沉淀池3与加压泵房4通过连接管12连接,蓄水加压装置与喷淋养护装置通过主水管5连接。废水经过集水井13沉淀,蓄水沉淀池3沉淀过滤,加压泵房4过滤后,能保证水质,不堵塞水管。
[0047]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8]I)在基坑四个拐角处设置集水井13,采用缠绕铁丝网的直径为0.9mm钢筋笼9作为井框,集水井13周围采用砂石10填实,底部用200mm厚砂石10垫高,砂石10及铁丝网对回收废水起过滤作 用;
[0049]2)通过基坑的排水沟2将废水收集到集水井13 ;
[0050]3)采用水泵I将过滤后的水通过进水管11抽到蓄水沉淀池3内沉淀过滤;
[0051]4)打开主水管5与支水管7连接处阀门6,蓄水沉淀池3内的水通过连接管12进入加压泵房4,并通过加压泵房4打入主水管5 ;
[0052]5)水通过主水管5进入支水管7,通过支水管7上的小孔喷淋到地下室外墙8混凝土墙上进行喷淋养护;
[0053]6)喷淋后的水通过基坑排水沟2进入集水井13,进行再次循环利用。
[0054]本实施例所述施工方法能在地下室外墙8混凝土终凝后及时进行养护,不必拆除模板;喷淋用支水管7设有间距15mm,0.8mm孔径的孔,而且互相交叉,能使养护均匀分布,养护效果好;支水管7及主水管5均为PPR管,造价低。而且连同其它设备均可循环利用,降低了工程成本;通过水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符合国家的“四节一环保”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地下室基坑拐角处的废水回收装置、设在基坑外侧的蓄水加压装置及喷淋养护装置,所述废水回收装置、蓄水加压装置及喷淋养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回收装置由集水井、排水沟、水泵和进水管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为清水泵,扬程至少为5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加压装置由蓄水沉淀池、连接管和加压泵房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养护装置由主水管、支水管和阀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为DN100PPR管,支水管为DN25PPR管,阀门安装在支水管与主水管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水管间距150mm钻孔,孔径为0.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的施工方法,实现了水循环利用,能在混凝土终凝后及时喷淋养护,不必拆除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基坑四个拐角处设置集水井,采用缠绕铁丝网的钢筋笼作为井框,集水井周围采用砂石填实,底部用砂石垫高,砂石及铁丝网对回收废水起过滤作用; 2)通过基坑的排水沟将废水收集到集水井; 3)采用水泵将过滤后的水通过进水管抽到蓄水沉淀池内沉淀过滤; 4)打开主水管与支水管连接处阀门,蓄水沉淀池内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加压泵房,并通过加压泵房打入主水管; 5)水通过主水管进入支水管,通过支水管上的小孔喷淋到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墙上进行喷淋养护; 6)喷淋后的水通过基坑排水沟进入集水井,进行再次循环利用。
【文档编号】E04G21/24GK103883127SQ201410148573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发明者】孙海友, 任涛, 司久山 申请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