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90800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结构,它包括混凝土墙板本体,混凝土墙板本体局部设置为异形结构,异形结构包括正圆台部、斜圆台部、斜面切圆台部、曲线渐变曲面部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体;并进一步公开了该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确保振动密实,很好的控制了混凝土施工荷载和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将三维模型配合钢模制作技术、悬吊法控制保护层厚度,解决了跨度大难施工的问题,得到的墙板清水混凝土无明显色差、具有良好的感观;而且曲面过渡圆滑、曲率均一,定位准确。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形美观、感观良好且施工方便的 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对建筑外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船舷式清水 混凝土墙板由于其墙板上下错位、空间平面与曲面相组合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使用 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比较简单,只有几个小弧度,虽然弧度小,但是由于跨度大、坡度陡, 混凝土施工难度大,而且船舷式墙板为清水混凝土的完成面直对公共广场,要求清水混凝 土无明显色差,具有良好的感观;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曲面要求过渡圆滑、曲率均一,部 分曲面的曲率半径为变化值,定位难度大,目前的技术达不到相应要求的技术效果,因此对 于高要求的今天,该技术施工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美观、感观良 好且施工方便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0004] 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包括混凝土墙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 凝土墙板本体局部设置为异形结构,所述的异形结构包括正圆台部、斜圆台部、斜面切圆台 部、曲线渐变曲面部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体。
[0005] 所述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施工时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异形结构部分用钢模,其他部分用常规的木模; 2) 钢模的制作,按设计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三维模型,利用钢板制作相应异形 结构的钢模,得到的钢模分割成5-6小块运至现场,现场吊装成整体; 3) 利用sketchup三维制图软件制作三维模型,对操作人员进行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 板外形交底,使操作人员了解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施工顺序,将钢筋骨架安装在混凝土 墙板的受力体系上,将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钢模板放入对应的位置,再绑扎船舷式清 水混凝土墙板的钢筋骨架钢筋; 4) 钢模的定位及施工 在混凝土墙板的受力体系上找出安装钢模的位置,装上钢模; 5) 增加支模架侧向抗力 在钢模底部倾斜设置一组支模架,所述的支模架一端固定在钢模底部,另一端设置在 地面的支撑点上; 6) 设置保护层 在钢模与钢骨架之间设置保护层,防止钢模与钢骨架接触; 7) 混凝土浇捣 混凝土坍落度为140,采用直径为3cm的振动棒施工,确保振动密实,再拆模,刷清漆, 得到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
[0006] 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钢模定 位方法如下: 1) 在顶板上找一根与连梁平行的直线为基线,根据设计图纸在基线上找出钢模两端在 基线上的垂直点s、t, 2) 测出s点距钢模边垂直距离为x+a,t点距钢模边垂直距离为y+b,利用经纬仪及长 卷尺在连梁上标出与s点、t点对应的X点、y点,及连梁与基线之间的距离X、y ; 3) 利用经纬仪和短卷尺在装饰线条上标出与s点、t点对应的a点、b点,及连梁与装 饰线条之间的距离a、b ; 4) 根据距离x、y、a、b,计算出s、t与装饰线条之间的距离,调整定出钢模在装饰线条 上的安装位置; 5) 利用水平仪控制钢模上口标高、钢模下口标高,将异形结构部位的钢模安装至相应 的位置。
[0007] 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支撑点 由地面基础上植入直径25mm、间距2000mm的短钢筋头制成。
[0008] 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保护层 分别设置在斜撑和连梁,保护层为间距为500mmX 500mm,直径6mm的末端带弯钩的一组钢 筋。
[0009] 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顶部无结构 的部分采用间距为2米的钢丝绳拉住钢筋钢架。
[0010] 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混凝土浇捣施 工前,斜撑和坚向墙之间支设内模,防止混凝土堆积,减轻施工荷载。
[0011] 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船舷式清水 混凝土墙板设置在受力体系的斜撑上,两端分别固定在坚向墙和装饰线条上,所述的受力 体系包括垂直连接的顶板和坚向墙,所述的坚向墙上设置与顶板平行,向外伸出的挑梁及 斜撑,所述的斜撑与坚向墙倾斜连接,斜撑另一端与挑梁连接,斜撑与挑梁连接点上设置连 梁并由连梁连接,装饰线条设置在连梁外侧。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发明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施工时,对异形结构部分采用钢模作模板,在其他 部分选用木模作模板,一方面钢模能很好的控制曲面曲率,使曲面完成质量好,另一方面能 降低成本,提高施工速度及经济效益; 2)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钢模定位方便,能有效的控制钢模的定位,确保了曲面圆弧的设 计效果; 3) 本发明通过支模架并在支模架基础上植入直径25间距2000mm的短钢筋头,作为钢 管斜撑的支撑点,很好的阻止了支模架侧滑,避免了抗滑移现象; 4) 本发明通过在钢模与钢筋骨架之间设置保护层措施,避免了钢模与钢筋骨架直接接 触,使两者之间留有空隙,这样在混凝土浇注后,拆模时,避免了钢筋骨架外露,在该混凝土 外直接涂清漆时,不易看到钢筋骨架,一方面避免了外露导致生锈,影响使用寿命,另一方 面,提高了感观效果,效果外观美观的要求; 5) 本发明根据清水混凝土板钢筋网密集、空隙狭小、普通振动棒无法满足振捣密实的 要求,采用直径为3cm的振动棒,确保振动密实,很好的控制了混凝土施工荷载和混凝土施 工质量; 6)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得到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将三维模型配合钢模制作技术、 悬吊法控制保护层厚度,解决了跨度大难施工的问题,得到的墙板清水混凝土无明显色差、 具有良好的感观;而且曲面过渡圆滑、曲率均一,定位准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受力体系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顶板,2-挑梁,3-装饰线条,4-连梁,5-斜撑,6-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 板,7-坚向墙,8-第一斜圆台部,9-正圆台部,10-第二斜圆台部,11-斜面切圆台部,12-正 圆台与曲线渐变曲面部,13-曲线渐变曲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 此: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包括混凝土墙板本体,混凝土墙板本体 局部设置为异形结构,所述的异形结构包括正圆台部、斜圆台部、斜面切圆台部、曲线渐变 曲面部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体,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有第一斜圆台部8、正圆台 部9、第二斜圆台部10、斜面切圆台部11、正圆台与曲线渐变曲面部12及曲线渐变曲面部 13。
[0016]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施工时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异形结构部分用钢模,其他部分用常规的木模; 2) 钢模的制作,按设计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三维模型,利用钢板制作相应异形 结构的钢模,得到的钢模分割成5-6小块运至现场,现场吊装成整体; 3) 利用sketchup三维制图软件制作三维模型,对操作人员进行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 板外形交底,使操作人员了解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施工顺序,将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 的钢模板放入对应的位置,再绑扎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钢筋骨架钢筋; 4) 钢模的定位及施工 在混凝土墙板的受力体系上找出安装钢模的位置,装上钢模; 所述的钢模定位方法如下: a在顶板1上找一根与连梁4平行的直线为基线,根据设计图纸在基线上找出钢模两端 在基线上的垂直点s、t, b测出s点距钢模边垂直距离为x+a,t点距钢模边垂直距离为y+b,利用经纬仪及长卷 尺在连梁4上标出与s点、t点对应的X点、y点,及连梁4与基线之间的距离X、y ; c利用经纬仪和短卷尺在装饰线条3上标出与s点、t点对应的a点、b点,及连梁4与 装饰线条3之间的距离a、b ; d根据距离x、y、a、b,计算出s、t与装饰线条3之间的距离,调整定出钢模在装饰线条 3上的安装位置; e利用水平仪控制钢模上口标高、钢模下口标高,将异形结构部位的钢模安装至相应的 位置; 5) 增加支模架侧向抗力 在钢模底部倾斜设置一组支模架,所述的支模架一端固定在钢模底部,另一端设置在 地面的支撑点上,所述的支撑点由地面基础上植入直径25mm、间距2000mm的短钢筋头制 成; 6) 设置保护层 在钢模与钢骨架之间设置保护层,防止钢模与钢骨架接触,所述的保护层分别设置在 斜撑5和连梁4,保护层为间距为500mmX 500mm,直径6mm的末端带弯钩的一组钢筋;在顶 部无结构的部分采用间距为2米的钢丝绳拉住钢筋钢架; 7) 混凝土浇捣 混凝土坍落度为140,采用直径为3cm的振动棒施工,确保振动密实,再拆模,刷清漆, 得到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混凝土浇捣施工前,斜撑5和坚向墙7之间支设内模,防止混 凝土堆积,减轻施工荷载。
[0017] 本发明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6设置在受力体系的斜撑5上,两端分别固定在 坚向墙7和装饰线条3上,所述的受力体系包括垂直连接的顶板1和坚向墙7,所述的坚向 墙7上设置与顶板1平行,向外伸出的挑梁2及斜撑5,所述的斜撑5与坚向墙7倾斜连接, 斜撑5另一端与挑梁2连接,斜撑5与挑梁2连接点上设置连梁4并由连梁4连接,装饰线 条3设置在连梁4外侧。
【权利要求】
1. 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包括混凝土墙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墙板 本体局部设置为异形结构,所述的异形结构包括正圆台部、斜圆台部、斜面切圆台部、曲线 渐变曲面部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体。
2. -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 1) 施工时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异形结构部分用钢模,其他部分用常规的木模; 2) 钢模的制作,按设计的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三维模型,利用钢板制作相应异形 结构的钢模,得到的钢模分割成5-6小块运至现场,现场吊装成整体; 3) 利用sketchup三维制图软件制作三维模型,对操作人员进行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 板外形交底,使操作人员了解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施工顺序,将钢筋骨架安装在混凝土 墙板的受力体系上,将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钢模板放入对应的位置,再绑扎船舷式清 水混凝土墙板的钢筋骨架钢筋; 4) 钢模的定位及施工 在混凝土墙板的受力体系上找出安装钢模的位置,装上钢模; 5) 增加支模架侧向抗力 在钢模底部倾斜设置一组支模架,所述的支模架一端固定在钢模底部,另一端设置在 地面的支撑点上; 6) 设置保护层 在钢模与钢骨架之间设置保护层,防止钢模与钢骨架接触; 7) 混凝土浇捣 混凝土坍落度为140,采用直径为3cm的振动棒施工,确保振动密实,再拆模,刷清漆, 得到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所述的钢模定位方法如下: 1) 在顶板(1)上找一根与连梁(4)平行的直线为基线,根据设计图纸在基线上找出钢 模两端在基线上的垂直点s、t, 2) 测出s点距钢模边垂直距离为x+a,t点距钢模边垂直距离为y+b,利用经纬仪及长 卷尺在连梁(4)上标出与s点、t点对应的X点、y点,及连梁(4)与基线之间的距离X、y ; 3) 利用经纬仪和短卷尺在装饰线条(3)上标出与s点、t点对应的a点、b点,及连梁 (4)与装饰线条(3)之间的距离a、b ; 4) 根据距离x、y、a、b,计算出s、t与装饰线条(3)之间的距离,调整定出钢模在装饰 线条(3)上的安装位置; 5) 利用水平仪控制钢模上口标高、钢模下口标高,将异形结构部位的钢模安装至相应 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 所述的支撑点由地面基础上植入直径25mm、间距2000mm的短钢筋头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 所述的保护层分别设置在斜撑(5)和连梁(4),保护层为间距为500mmX500mm,直径6mm的 末端带弯钩的一组钢筋。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 中顶部无结构的部分采用间距为2米的钢丝绳拉住钢筋钢架。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 混凝土浇捣施工前,斜撑(5)和坚向墙(7)之间支设内模,防止混凝土堆积,减轻施工荷载。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 中船舷式清水混凝土墙板(6)设置在受力体系的斜撑(5)上,两端分别固定在坚向墙(7)和 装饰线条(3)上,所述的受力体系包括垂直连接的顶板(1)和坚向墙(7),所述的坚向墙(7) 上设置与顶板(1)平行,向外伸出的挑梁(2)及斜撑(5),所述的斜撑(5)与坚向墙(7)倾斜 连接,斜撑(5)另一端与挑梁(2)连接,斜撑(5)与挑梁(2)连接点上设置连梁(4)并由连 梁(4)连接,装饰线条(3 )设置在连梁(4)外侧。
【文档编号】E04G9/06GK104120827SQ201410352205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吕正良, 俞明华, 应光明, 程江锋, 陈淼 申请人: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