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栏用的脚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74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栏用的脚板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护栏用的脚板架,它包括脚板连接部和设置在脚板连接部下方的脚板固定部;所述脚板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脚板固定部位于脚板连接部的外侧,且脚板固定部固定连接在脚板连接部的底部;所述脚板连接部靠近脚板固定部的部分的横截面为八角形。脚板架的脚板连接部伸入到立柱底部内侧,由于脚板连接部具有一定的高度,使立柱与脚板架用于连接的部分增加,因此,增加了立柱与脚板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避免了立柱受力弯折的情况。
【专利说明】一种护栏用的脚板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指一种护栏用的脚板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护栏通常包括立柱、横管和扶手,立柱的横截面通常为圆形或矩形,立柱和横管,立柱和扶手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焊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好处是连接牢固,但是施工时间长,投入成本较高;另一种是通过T形连接件用螺栓固定,由于现有护栏多为金属制成,且长期暴露在外,使立柱与扶手的连接处,立柱与横管的连接处都很容易因生锈而损坏,且螺栓(或螺钉)暴露在外部,影响护栏的美观。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快捷,成本低护栏用的脚板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栏用的脚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板连接部和设置在脚板连接部下方的脚板固定部;所述脚板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脚板固定部位于脚板连接部的外侧,且脚板固定部固定连接在脚板连接部的底部;所述脚板连接部靠近脚板固定部的部分的横截面为八角形。
[0005]作为优化,所述脚板连接部为竖向设置的左右两个竖向侧壁和位于两个竖向侧壁顶部的横向侧壁构成的门形结构,所述横向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地与左右两个竖向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6]作为优化,所述左右两个竖向侧壁靠近脚板固定部的部分的前侧边上分别具有前连接沿,左右两个竖向侧壁靠近脚板固定部的部分的后侧边上分别具有后连接沿;所述一对前连接沿相向设置,且一对前连接沿相对于对应的竖向侧壁倾斜设置,一对后连接沿相向设置,且一对后连接沿相对于对应的竖向侧壁倾斜设置。
[0007]作为优化,所述横向侧壁的前边沿具有向下延伸的前限位沿,横向侧壁的后边沿具有向下延伸的后限位沿。
[0008]作为优化,所述横向侧壁的左右两端与左右两个竖向侧壁顶部对应的连接处分别具有倒角。
[0009]作为优化,所述左右两个竖向侧壁上具有第二安装孔。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使用该脚板架可以方便地将立柱连接在护栏安装面上,安装护栏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先将脚板架与立柱安装好,然后再直接将其运输到需要安装护栏的地方,从而使护栏的安装非常方便。另外脚板架的脚板连接部伸入到立柱底部内侧,由于脚板连接部具有一定的高度,使立柱与脚板架用于连接的部分增加,因此,增加了立柱与脚板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避免了立柱受力弯折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脚板架的立体图。
[0012]图2为脚板架的主视图。
[0013]图3为脚板架的仰视图。
[0014]图4为脚板架的左视图。
[0015]图5为脚板架的展开图。
[0016]附图标记的说明:脚板架70,脚板连接部71,左竖向侧壁71a,右竖向侧壁71b,横向侧壁71c,前限位沿71c-l,后限位沿71c-2,前连接沿71d,后连接沿71 e,第二安装孔71f,脚板固定部72,左条形件72a,右条形件72b,第一安装孔72c。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向”、“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的立体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参见图1至图5,一种护栏用的脚板架,包括用于与立柱连接的脚板连接部和设置在脚板连接部下方用于与护栏安装面连接的脚板固定部;脚板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脚板固定部位于脚板连接部的外侧,且脚板固定部固定连接在脚板连接部的底部;脚板连接部靠近脚板固定部的部分的横截面为八角形,将脚板连接部伸入立柱底部的内侧时,可以有效防止脚板连接部相对于立柱转动。
[0021]使用时,脚板连接部可以为实心结构,也可以为空心结构,最好为空心结构,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地可以为如下结构:脚板连接部可以为门形结构,该门形结构由竖向设置的左右两个竖向侧壁和位于左右两个竖向侧壁顶部的横向侧壁构成,横向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地与左右两个竖向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横向侧壁的左端与左竖向侧壁顶部的连接处具有倒角,横向侧壁的右端与右竖向侧壁顶部的连接处也具有倒角,两处倒角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方便将脚板连接部放入立柱的底部内侧。为了能更加牢固地将脚板固定部连接在护栏的安装面上,尽可能地防止护栏受力晃动,脚板固定部包括左右两个条形件,其中,左条形件与左竖向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右条形件与右竖向侧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左条形件和右条形件上分别具有一对第一安装孔。
[0022]左右两个竖向侧壁靠近脚板固定部的部分的前侧边上分别具有前连接沿,左右两个竖向侧壁靠近脚板固定部的部分的后侧边上分别具有后连接沿;所述一对前连接沿相向设置,且一对前连接沿相对于对应的竖向侧壁倾斜设置,一对后连接沿相向设置,且一对后连接沿相对于对应的竖向侧壁倾斜设置。一对前连接沿,一对后连接沿和两个竖向侧壁使脚板连接部靠近脚板固定部的部分的横截面为八角形。为了能更牢固地将立柱的底部与脚板连接部相连接,还可以在两个竖向侧壁上开设第二安装孔,该第二安装孔也为沉台孔,该沉台孔的作用是将固定用的铆钉(或自攻螺钉)隐藏在该沉台孔内,使护栏的整体结构较美观。
[0023]作为优化,横向侧壁的前边沿具有向下延伸的前限位沿,横向侧壁的后边沿具有向下延伸的后限位沿。前限位沿和后限位沿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立柱受力,其底部向上移动,使立柱底部与脚板架的脚板连接部脱离,前限位沿与横向侧壁的前边沿的连接处具有倒角,后限位沿与横向侧壁的后边沿的连接处具有倒角,倒角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方便将脚板连接部放入立柱的底部内侧。为了提高脚板架的强度,横向侧壁、左右两个竖向侧壁、左后限位沿、一对前连接沿、一对后连接沿和作为脚板固定部的左右条形件为铝合金压铸一体成型。
[0024]护栏用的脚板架的使用原理是:
先将脚板固定部放置在护栏的安装面上,然后通过铆钉或自攻螺钉穿过脚板固定部上的第一安装孔,将脚板固定部安装在护栏的安装面,然后再将脚板连接部插入立柱的底部内侧,脚板连接部与立柱的内壁紧配合,再使立柱上的脚板架安装孔与左右两个竖向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孔对齐,插入铆钉进行辅助铆固(或采用自攻螺钉进行固定)。使用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先将立柱与脚板架固定在一起,然后再将脚板架固定在护栏安装面上。
[002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护栏用的脚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板连接部(71)和设置在脚板连接部(71)下方的脚板固定部(72); 所述脚板固定部(7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2c),脚板固定部(72)位于脚板连接部(71)的外侧,且脚板固定部(72)固定连接在脚板连接部(71)的底部; 所述脚板连接部(71)靠近脚板固定部(72)的部分的横截面为八角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用的脚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板连接部(71)为竖向设置的左右两个竖向侧壁(71a,71b)和位于两个竖向侧壁顶部的横向侧壁(71c)构成的门形结构,所述横向侧壁(71c)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地与左右两个竖向侧壁(71a,71b)的顶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栏用的脚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个竖向侧壁(71a,71b)靠近脚板固定部(72)的部分的前侧边上分别具有前连接沿(71d),左右两个竖向侧壁(71a,71b)靠近脚板固定部(72)的部分的后侧边上分别具有后连接沿(71e);所述一对前连接沿(71d)相向设置,且一对前连接沿(71d)相对于对应的竖向侧壁倾斜设置,一对后连接沿(71e)相向设置,且一对后连接沿(71e)相对于对应的竖向侧壁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栏用的脚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侧壁(71c)的前边沿具有向下延伸的前限位沿(71c-l),横向侧壁(71c)的后边沿具有向下延伸的后限位沿(71c-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栏用的脚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侧壁(71c)的左右两端与左右两个竖向侧壁(71a,71b)顶部对应的连接处分别具有倒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栏用的脚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个竖向侧壁(71a,71b)上具有第二安装孔(71f)。
【文档编号】E04F11/18GK104314251SQ201410671820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田大军 申请人:重庆大军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