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及模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58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模板及模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板(10)及模板系统,该模板(10)包括:具有厚度(T)的顶部(12);靠近该顶部(12)的凹部(14),用以降低模板(10)靠近顶部处的厚度;及突伸入该凹部(14)中的突起(16)。本实用新型中的模板作为模板系统一部分时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操作,特别是在拆模(即拆卸模板系统)的过程中。该模板系统包括模板(10),以及至少一个夹具(22),所述夹具(22)形成有夹槽(24),以收容所述突起(16)。
【专利说明】模板及模板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板及带有该模板的模板系统,该模板特别用于作为在墙体模板和楼板模板之间的过渡模板。
[0002]在建筑施工领域,模板用来形成填充钢筋和混凝土的收容空间,以形成建筑物的墙体和楼板。
【背景技术】
[0003]德国专利申请DE102010013960A1涉及一种模板系统,该模板系统包括用于形成墙体和楼板的模板,以及设置于墙体与楼板之间的过渡处的转角板。该转角板可具有凹部,该凹部允许与该转角板铰接的墙体模板,绕着该墙体模板与该转角板之间的连接点,朝远离新成型的墙体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该模板作为模板系统一部分时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操作,特别是在拆模(即拆卸模板系统)的过程中。
[0005]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模板来实现的,该模板包括:
[0006]具有一厚度的顶部;
[0007]靠近该顶部的凹部,该凹部用以降低模板靠近顶部处的厚度;及
[0008]突伸入该凹部中的突起。
[0009]相应地,该模板具有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顶部,该模板上靠近该顶部的部分形成有凹部,该凹部用于降低靠近该顶部的部分的厚度。最后,一个突起突伸入该凹部中。
[0010]需要指出的是,该新型模板通常用作为墙体模板,也即,其在使用过程中垂直布置。当模板垂直布置时,该顶部表示该模板的最高点。在该朝向上,模板的厚度水平延伸。下面将详细描述到,该顶部优选地界定一个适当的水平表面,该水平表面为用于供混凝土浇注其上、以形成楼板或天花板的水平表面的一部分。由于该新型模板可较好地用作最上方的墙体模板,因而有助于楼板模板的过渡,该新型模板的顶部能够被认为形成楼板的边缘,也即形成在楼板与墙体之间过渡区域。
[0011]上述模板靠近顶部的凹部降低了模板靠近顶部的厚度,从而使得模板能够绕远离(新成型的)墙体的方向转动,以拆卸该模板。所述转动大致是围绕具有一定厚度的顶部与该凹部之间的过渡进行的。最后,一个突起突伸入该凹部中,以令所述模板能够与相邻近的楼板模板连接并保持在一起。借助于所述凹部,用于拆除该模板的所述转动无需太大的力或扭矩即可实现,让资浅的人员也可以安全的方式来实现。
[0012]本实用新型的模板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定义。
[0013]该模板优选地为大致呈板状,它却能够作为转角模板。从而在该模板用作最上方的墙体模板时,构建出具有特别的特征的墙体模板,这些特别的特征能够实现所述的有益效果。[0014]为了使得所述模板的操作更加安全和容易,模板在此至少主要采用铝制成,特别是全部的结构部件(也即那些为该模板提供刚度和强度的部件)均采用铝制成。需要说明的是,该模板的一些部件能够由诸如胶合板的木材制成,这些部件特别是那些大致呈板状并界定出待成型墙体表面的部件。
[00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模板具有一个与上述顶部相对的倾斜底端,以便于拆卸该模板下方的任何模板。
[0016]上述用于拆卸该模板的转动可以通过一个圆角而变得更加容易,该圆角优选地设置在所述顶部并与凹部相背。在所述转动过程中,该圆角顺着新成型的混凝土墙滑动,通过该圆角可以确保该转动动作变得显著平顺。
[0017]对于上述的凹部和/或突起和/或圆角,均可以容易地通过挤制成型。特别是,可以提供具有上述全部结构轮廓的整体造型,该整体造型能够形成所述模板的最高的区域。
[0018]如前文所述,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模板系统,该模板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在前述实施例中的模板。另外,所述模板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夹具,该夹具具有一个用于收容该突起的夹槽。换句话说,该夹具可以用于将上述模板与相邻模板(通常为楼板模板)之间的连接,所述模板的突出部分用于通过该夹具施加需要的夹持力。
[0019]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夹具优选地呈L形,以让该夹具被带入具有夹持力的状态,特别是通过转动到一个位置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该夹槽优选地形成于该L形夹具的一个腿上,该L形夹具的另一个腿提供一个杠杆臂,以提供施加上述转动力。
[0020]由于所述夹持力需要用以抵挡反作用力的轮廓,所述夹具优选地还设置至少两个放射状延伸部,至少两个放射状延伸部界定出所述夹槽。
[0021]此外,该夹具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放射状延伸部,用于作为连接在一起的模板之间的分隔件。例如,模板以90度夹角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模板可以是上述的墙体用模板,而与之相连接的模板可以是楼板模板。从附图中可以看出,当该夹具具有至少一个放射状延伸部,该至少一个放射状延伸部界定出模板的合适的轮廓之间或模板与模板之间的间距,和/或模板的合适的轮廓之间或模板与模板之间的夹角时,该夹角和/或该间距能够被可靠地固定。
[0022]考虑到上述模板的优选实施例具有倾斜的底端,该模板系统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具有倾斜顶端的模板,两者的倾斜表面优选地彼此互补,以便能够可靠地堆叠在一起,以界定待混凝土成型的墙体的一侧。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特别是位于下方的模板先拆的情况下,该倾斜的结构使得拆模变得更加便捷。换句话说,上述的新型模板和所有的楼板模板均最后拆卸,为所述模板系统在刚成型的楼层上的后一楼层上进行高效组装提供支持。这是因为,较低的墙体模板能够被先拆除,并能够被立即带到下一个楼层上去。
[0023]为了使具有不同高度的墙体能够使用同一套模板系统,该模板系统优选地具有至少两种不同高度的模板。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新型模板可以具有一个与通常墙高相对应的高度。当然,该新型模板也可以具有远低于墙高的高度,并且,不用的墙高能够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具有适当高度的模板来实现。特别地,为了保证容易和可靠地操作墙体模板,随着上述新型模板形成墙体的顶部,若干个不同的模板形成墙体的最低部位,若干个具有一定高度的模板能够被利用来形成一个墙体的大部分,从而能够实现不同墙高。
[0024]最后,特别对于墙体的较低部分,可以设置较矮的模板,并且该较矮的模板具有比较高模板的锚定件(anchor)间距小的间距排列的锚定件,以承受较高的混凝土的压强以及墙体较低部位的相应压力。需要说明的是,该锚定件优选地与所述模板系统一起使用,其具有Iv外套,该外套在铺定件被移除后留在混凝土墙体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以下,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0026]图1示出了使用中的模板系统的元件;
[0027]图2a示出了在墙体模板拆除时的楼板与墙体模板之间的过渡;
[0028]图2b示出了图2a中楼板和墙体模板连接关系;
[0029]图3示出了用于连接模板系统的模板的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所示,包括最顶部模板10的若干个墙体模板用于界定出大致垂直的空间,以浇注混凝土形成墙体28。此外,若干楼板模板30大致水平布置,以供浇注混凝土形成楼板32。该楼板模板30由拆模头40及支柱42支撑。
[0031]当墙体28和楼板32的混凝土充分硬化时,墙体模板能够被拆掉。通过具有倾斜底端18的新型模板10和位于该新型模板10下方并具有相应的倾斜顶端的模板,墙体模板的拆除变得容易。这些结构允许位于该新型模板10下方的模板绕着底端朝远离墙体28的转动而先行拆除,而用于形成墙体28的其他模板随后拆掉。
[0032]特别如图2a所示,该新型模板10的顶部的结构使得该拆除作业难度显著地降低。这是因为,该模板10的顶部12具有厚度T,该厚度T界定出该新型模板对用于供混凝土浇注其上、以形成楼板32的表面的贡献。为了使模板10在拆卸时不需要太大的力,顶部12的下方形成有凹部14,用以减少靠近顶部12的部分的厚度。该凹部14和与该凹部14相背的圆角20 —道,使得该模板10能够转动或大致呈如图2a所示的倾斜状态,也即模板10绕着与楼板模板30的过渡处,令模板10下部远离墙体28。在倾斜状态下,可通过大致垂直的方向向下拉模板10,而将其拆卸掉。凹部14开始位于顶部12的“整个”厚度T之下的位置,能够与圆角20的低端处于同一高度(如图2a所示),或稍微比该低端高,以利于转动。如图1所示,突起16沿着与模板10 (图1及图2中从左至右)厚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突伸入凹部14中,以使得模板10能够通过夹具夹持至楼板模板30上。
[0033]图3示出了处于透视图中的夹具22,该夹具22大致呈L形,一个大致呈环状的第一延伸部26.1确定了夹具22能够插入到锁孔34(如图2a左边部位所示)内的深度。一个第二延伸部26.2用于配合并限制模板10上的突起16,该突起16将被收容于延伸部26之间的夹槽24中。因此,在使用时,夹具22具有延伸部26的(短)腿被(如图2a所示的由左到右)插入锁孔(例如标号34所示),并处于楼板模板30内与墙体模板10相对的位置。然后,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通过该夹具22的长腿对夹具22施加一个旋转或转动的力,以使得该长腿22处于大致垂直的方向,并使得第二放射状延伸部26.2与模板10的突起16的与凹部14相背的侧相配合。如此,该模板10能够被连接至或夹持至楼板模板30上,从而得到图1中所示的组件。
[0034]从图2a可以看出,凹部14、突起16、圆角20以及顶部12作为一个整体是成型于一个整体式造型,该整体式造型可以通过挤制成型。另外,为模板10提供所需的强度结构的L形或S形部分能够形成于该整体式造型上,该L形或S形部分是上述可靠的模板的一部分。特别地,该整体式造型能够采用铝制成,以减轻其重量。
[0035]第一延伸部26.1能够具有面向第二延伸部26.2的脊部36,该脊部36用以与互补的任何凹槽相配合,以为夹具22形成一个确定的、优选地夹持的、或相互配合的位置。
[003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二延伸部26.2相背的第三延伸部26.3的轴向(沿着扣具22的短腿长度方向)长度A,与楼板模板30的末端(图2a;在水平方向朝向墙体模板10)和上述S形结构的垂直腿38之间的距离大致相适配,以定义出大致呈90度夹角的墙体模板10和楼板模板30的相对位置。
[0037]再如图2所示,墙体模板10与楼板模板30通过夹具22连接在一起。从该图可以看到,突起16收容于位于第一延伸部26.1与第二延伸部26.2之间的夹槽24中(仅在图3中可见)。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与第二延伸部26.2大致相背的第三延伸部26.3定义了楼板模板30与垂直腿38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定义了模板10与楼板模板30之间的距离。如此,在墙体模板10的顶部12与楼板模板30相邻接的情况下,可确保墙体模板10与楼板模板30之间大致呈90度夹角连接。
[0038]需要说明的是,具备所有特征和实施例的上述夹具为一个独立的实用新型,其能够将带有适合锁孔的模板相连。因此,该夹具将被看作是本申请的一个主题,其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所述特征和所述实施例,且能够与所述模板和所述模板系统组合在一起。
[0039]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权利要求能够相互组合。
[004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板(10),包括: 具有厚度(T)的顶部(12); 靠近该顶部(12)的凹部(14),该凹部(14)用以降低模板(10)靠近顶部处的厚度;及 突伸入该凹部(14)中的突起(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0)大致呈板状;所述模板(10)至少主要由铝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0)具有一倾斜的底部(18),该底部(18)与该顶部(12)相背。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12)具有圆角(20),该圆角(20)与所述凹部(14)相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4)和/或突起(16)和/或圆角(20)通过挤制成型。
6.一种模板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板(10),以及至少一个夹具(22),所述夹具(22)形成有夹槽(24),以收容所述突起(1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22)大致呈L形。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22)具有至少两个放射状延伸部(26 ),该至少两个放射状延伸部(26 )于其间界定出所述夹槽(24 )。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22)具有至少一个放射状延伸部(26.3),该至少一个放射状延伸部(26.3)用作两个模板(10,30)之间的分隔件。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模板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一倾斜顶部的墙体模板。
11.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模板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不同高度的墙体模板,其中,较矮模板和较高模板均包括多数个以一定的间距排列的锚定件,并且较矮模板的锚定件间距小于较高模板的锚定件间距。
【文档编号】E04G17/00GK203755652SQ201420070772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8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多卡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