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弦梁张拉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58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张弦梁张拉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弦梁张拉工装,该张弦梁张拉工装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两个千斤顶,所述两个千斤顶分别通过钢筋连接有用于与张弦梁的张拉端钢板固定连接的钢筋端部套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在支撑板上的两个千斤顶可以很方便的将张弦梁进行拉伸,提高了张弦梁预紧力的拉伸施工。
【专利说明】一种张弦梁张拉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张弦梁张拉工装。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行业中,张弦梁在安装时需要有一定的预紧力,常规预应力张拉采用千斤顶进行拉伸,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张弦梁在张拉时无法固定千斤顶,造成不能利用千斤顶进行直接张拉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张弦梁张拉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弦梁张拉工装,该张弦梁张拉工装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两个千斤顶,所述两个千斤顶分别通过钢筋连接有用于与张弦梁的张拉端钢板固定连接的钢筋端部套丝。
[0006]优选的,所述钢筋为直径32mm的钢筋。
[0007]优选的,所述钢筋端部套丝通过至少两个螺栓与张弦梁的张拉端钢板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钢筋滑动装配于所述支撑架。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在支撑板上的两个千斤顶可以很方便的将张弦梁进行拉伸,提高了张弦梁预紧力的拉伸施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张弦梁张拉工装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2]图中:
[0013]1、千斤顶;2、支撑架;3、钢拉索索头;4、钢筋端部套丝;5、张拉端钢板;6、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张弦梁张拉工装,该张弦梁张拉工装包括:支撑架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上的两个千斤顶I,所述两个千斤顶I分别通过钢筋6连接有用于与张弦梁的张拉端钢板5固定连接的钢筋端部套丝4。
[0015]具体的,所述钢筋6为直径32mm的钢筋6,其中的钢筋端部套丝4通过至少两个螺栓与张弦梁的张拉端钢板5固定连接,所述的钢筋6滑动装配于所述支撑架2。
[0016]在工作时,将支撑架2固定好,同时,松开千斤顶1,使得钢筋端部套丝4位于张拉端钢板5的外侧,并通过螺栓使得钢筋端部套丝4与张拉端钢板5固定。固定好后,千斤顶I开始工作,通过钢筋6拉动钢筋端部套丝4运动,实现张拉端钢板5的拉伸,当张拉端钢板5到达所需的位置时,固定与张拉端钢板5固定连接的钢拉索索头6,从而使得张拉端钢板5保持在拉伸的位置。
[0017]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固定在支撑板上的两个千斤顶I可以很方便的将张弦梁进行拉伸,提高了张弦梁预紧力的拉伸施工。
[001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张弦梁张拉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两个千斤顶,所述两个千斤顶分别通过钢筋连接有用于与张弦梁的张拉端钢板固定连接的钢筋端部套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弦梁张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为直径32mm的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弦梁张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端部套丝通过至少两个螺栓与张弦梁的张拉端钢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张弦梁张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滑动装配于所述支撑架。
【文档编号】E04G21/12GK203939245SQ201420070766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8日
【发明者】贺林春, 邓兆辉, 王洪, 周振龙, 李伟, 辛令钱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