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07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其特点是,由复合墙板、专用固定支撑框架组成;复合墙板包括中间的填充料层(1)和两侧的界面层(2),其板边缘两边为凸槽(3),另外两边为凹槽(4);专用固定支撑框架包括方管框架(5)、连接短管(6)、横向连接圆管(7)、连接扣件(8)、支撑连杆(9);专用固定支撑框架首先安装在墙体一侧,贴着方管框架(5)再安装复合墙板,在复合墙板另一侧同样设专用固定支撑框架;解决了建筑内隔墙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框架之间裂缝的质量问题,并且大大提高了内隔墙部分的施工效率,省去抹灰工序,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工期,降低了内隔墙墙体部分的荷载,增加了建筑物内的使用面积,降低了工程的综合造价。
【专利说明】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轻质内隔墙【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内隔墙系统。
[0003]【背景技术】:
[0004]随着房地产、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难于控制、技术劳动力日渐缺乏、湿作业多、工期长、成本高等等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建筑产业化、工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0005]现有的建筑物内隔墙主要材料是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工艺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完成后,砲筑加气混凝土砲块墙体,然后再两面抹灰。
[0006]上述建筑内隔墙做法都存在现场作业量大、需要双面抹灰、对技术工人要求高、效率低、工期长等缺点,综合造价高。
[0007]
【发明内容】
: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主要解决现有的建筑内隔墙施工效率低、需要抹灰、对技术工人要求高、内隔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裂缝等问题。
[000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其特殊之处在于,由复合墙板、专用固定支撑框架组成;
[0010]所述的复合墙板包括填充料层和界面层,两侧为界面层,中间是填充料层,三层粘结在一起,形成了复合墙板;所述的复合墙板的填充料层的板边缘两边为凸槽,另外两边为凹槽;
[0011]所述的专用固定支撑框架包括方管框架、连接短管、横向连接圆管、连接扣件、支撑连杆,在方管框架的竖向边框上设连接短管,横向连接圆管通过连接扣件与连接短管及方管框架连接,支撑连杆通过连接扣件与横向连接圆管连接,形成专用固定支撑框架;所述的专用固定支撑框架首先安装在墙体一侧,贴着方管框架再安装复合墙板,在复合墙板另一侧同样设专用固定支撑框架。
[0012]所述的复合墙板的特点在于,两层界面层(水泥基材料)中间填充发泡水泥类轻质墙体材料,三层之间的粘结,因为在工厂作业,可以做到非常牢固;复合墙板的四边为凹凸槽承插企口,利于复合墙板安装时互相插接,利于复合墙板与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个整体;复合墙板的界面层坚固、表面平整,可以很好地将复合墙板形成一个刚性整体,复合墙板的长度尺寸一般按建筑物内隔墙的净高度生产,这样可以使墙体减少拼接缝隙,并且由于界面层表面光洁平整,复合墙板安装完成后,墙面不用再进行抹灰,加快了工期,降低了造价;
[0013]所述的专用固定支撑框架的特点在于,将组合安装的复合墙板临时固定为一个整体,利于复合墙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填充料层为发泡水泥掺加有机材料类轻质墙体材料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界面层为水泥基材质材料层。[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进步:1、将建筑内隔墙墙体、抹灰工程两项集成,在工厂中生产,实现了此两部分的工业化生产,保证了工程质量;2、由于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起施工,大大提高了建筑主体的整体性,使建筑内隔墙墙体与建筑结构完全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3、解决了建筑内隔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裂缝的质量问题;4、提高了建筑内隔墙墙体施工的效率,抹灰工程施工工期为零,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工期;5、降低了工程的综合造价。
[001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墙板的垂直剖面图;
[0020]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墙板横向剖面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专用固定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墙板与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体化保温墙体体系组成示意图;
[0023]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墙板与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体化保温墙体体系垂直剖面图;
[0024]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墙板与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体化保温墙体体系水平剖面图。
[0025]I填充料层2界面层3凸槽4凹槽5方管框架6连接短管7横向连接圆管8连接扣件9支撑连杆10施工脚手架11混凝土 12木模板。
[0026]【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8]实施例1:参见图1、图la、图lb、图2、图3、图3a、图3b,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及建筑工程具体要求,确定、选择复合墙板的厚度,根据确定的厚度,在工厂中制造生产复合墙板及专用固定支撑框架;复合墙板包括填充料层I和界面层2,两层界面层2中间填充填充料层1,三层粘结在一起,形成了复合墙板;复合墙板的填充料层I的板边缘两边为凸槽3,另外两边为凹槽4,,利于安装复合墙板安装时互相插接及复合墙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连接为整体;填充料层I为发泡水泥类轻质墙体材料层,界面层2为水泥基材质材料层;专用固定支撑框架包括方管框架5、连接短管6、横向连接圆管7、连接扣件8、支撑连杆9,在方管框架5竖向边框上焊接连接短管6,横向连接圆管7通过连接扣件8与连接短管6及方管框架5连接起来,支撑连杆9再通过连接扣件8与横向连接圆管7连接起来,形成专用固定支撑框架;专用固定支撑框架作用为在安装复合墙板之前首先固定在墙体一侧,再贴着方管框架5安装复合墙板,然后在另一侧再用专用固定支撑框架顶紧复合墙板;连接短管6、横向连接圆管7、连接扣件8、支撑连杆9均为将方管框架5与施工脚手架、地面连接固定的构件;以上均在工厂内生产,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
[0029]具体施工做法:按照图1、图la、图lb、图2、图3、图3a、图3b的示意,首先根据图纸尺寸将复合墙板进行切割下料,位于门窗口位置的复合保温墙板应在侧面掏洞灌注砂浆(灌注此部分砂浆为门窗安装的固定点),然后进行墙、柱施工放线;柱、梁、墙钢筋绑扎,墙体一侧安装专用固定支撑框架,与施工脚手架10或地面连接固定,复合墙板位置打底砂浆,紧贴已安装好的专用固定支撑框架安装复合墙板,另外一侧安装专用固定支撑框架,与施工脚手架10或地面连接固定,顶紧复合墙板;钢筋混凝土柱、梁、墙的木模板12支设,与复合墙板体系衔接固定好;钢筋混凝土顶板的木模板12支设、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 11 ;拆除柱、梁、墙的木模板12,拆除专用固定支撑框架,提升至上一层楼面;墙、柱施工放线(反复上述工艺)。
[0030]按上述办法施工,最终建筑内隔墙与建筑主体结构同时完工,然后在墙面满刮腻子,板缝处铺设抗裂网格布。
【权利要求】
1.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其特征在于,由复合墙板、专用固定支撑框架组成; 所述的复合墙板包括填充料层(I)和界面层(2),两侧为界面层(2),中间是填充料层(1),三层粘结在一起,形成了复合墙板;所述的复合墙板的填充料层(I)的板边缘两边为凸槽(3),另外两边为凹槽(4); 所述的专用固定支撑框架包括方管框架(5)、连接短管(6)、横向连接圆管(7)、连接扣件(8)、支撑连杆(9),在方管框架(5)的竖向边框上设连接短管(6),横向连接圆管(7)通过连接扣件(8 )与连接短管(6 )及方管框架(5 )连接,支撑连杆(9 )通过连接扣件(8 )与横向连接圆管(7)连接,形成专用固定支撑框架;所述的专用固定支撑框架首先安装在墙体一侧,贴着方管框架(5 )再安装复合墙板,在复合墙板另一侧同样设专用固定支撑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界面层(2)为水泥基材质材料层。
【文档编号】E04B2/74GK203742024SQ201420088648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王新强 申请人:王新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