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字状建筑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1972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井字状建筑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字状建筑阻尼器,与建筑结构连接,它包括四根端部设有球冠的杆件、四个连接件,所述四根杆件分别两两交叉连接,且杆件与杆件通过摩擦铰铰接构成可伸缩变形的井字状连杆结构,所述四个连接件呈矩形状分布,所述井字状连杆结构设置在矩形状分布的连接件之间,所述连接件与建筑结构连接。该阻尼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效果较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考虑抗震和抗风的建筑结构中,在地震或风振作用下,可以通过阻尼器耗散大量能量,起到控制结构振动的作用,有利于在建筑结构中实现广泛的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井字状建筑阻尼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字状建筑阻尼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已经开发的阻尼器有多种类型,但这些阻尼器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点,比如现有的粘滞流体阻尼器对粘滞流体的材料性质要求很高,工艺复杂且造价不菲;金属阻尼器不能实现在大位移下耗能;粘弹性阻尼器对材料要求较高制作工艺也较复杂;摩擦阻尼器给结构附加的初始刚度较大。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字状建筑阻尼器,解决传统的阻尼器工艺复杂、造价过高,部分阻尼器给结构附加的初始刚度较大,不能实现在大位移下耗能的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字状建筑阻尼器,与建筑结构连接,它包括四根端部设有球冠的杆件、四个连接件,所述四根杆件分别两两交叉连接,且杆件与杆件通过摩擦铰铰接构成可伸缩变形的井字状连杆结构,所述四个连接件呈矩形状分布,所述井字状连杆结构设置在矩形状分布的连接件之间,所述连接件与建筑结构连接。
[0005]所述杆件上设有四个圆形孔,其中两个圆形孔靠近杆件中心设置,另外两个圆形孔靠近球冠设置,所述靠近球冠的两个圆形孔中分别穿入弹簧,且设置于同一连接件的两根杆件通过弹簧相互连接。
[0006]所述摩擦铰包括摩擦衬垫、圆形孔、刚性垫片、碟形弹簧垫片、预紧螺栓,所述摩擦衬垫设置在两根杆件交叉部位的中间,所述预紧螺栓与靠近杆件中心的两个圆形孔配合,预紧螺栓通过设置在杆件上的碟形弹簧垫片、刚性垫片与杆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摩擦铰在通过预紧螺栓连接施压时加设碟形弹簧垫片和刚性垫片,碟形弹簧垫片的作用是防止预紧螺栓的松动,刚性垫片的作用是使压力均匀地分散在杆件的表面。
[0007]所述连接件包括平面钢板、一对凹面钢板,所述一对凹面钢板上均设有与杆件球冠配合的凹槽、与普通螺栓配合的螺栓孔,所述凹槽内设有橡胶垫,所述一对凹面钢板通过相互配合的普通螺栓、螺栓孔对称设置,且杆件端部的球冠设置在一对凹面钢板之间,所述凹面钢板固定设置于平面钢板上,平面钢板固定于建筑结构上。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字状建筑阻尼器,其有益效果在于,该阻尼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效果较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考虑抗震和抗风的建筑结构中,在地震或风振作用下,可以通过阻尼器耗散大量能量,起到控制结构振动的作用,有利于在建筑结构中实现广泛的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杆件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擦铰结构主视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擦铰结构侧视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杆件与弹簧连接示意图;
[001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面钢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件结构主视图;
[001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件结构侧视图;
[0017]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伸缩变形过程示意图。
[0018]图中标注:
[0019]1.杆件;2.摩擦铰;3.连接件;4.球冠;5.圆形孔;6.摩擦衬垫;7.预紧螺栓;
8.碟形弹簧垫片;9.刚性垫片;10.橡胶垫;11.凹槽;12.普通螺栓;13.螺栓孔;14.凹面钢板;15.平面钢板;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字状建筑阻尼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0021 ] 参照图1-图9,本实施例的井字状建筑阻尼器,它主要由四根端部设有球冠4的杆件I和四个连接件3组成,所述杆件I两两之间通过设置摩擦铰2组成一个井字状连杆结构,井字状连杆结构能够伸缩变形。
[0022]杆件I端部带有球冠4,杆件I上开有四个圆形孔5,其中两个圆形孔5靠近杆件I中心,另两个圆形孔5靠近球冠4。
[0023]所述的摩擦铰2为一种铰接方式,在靠近杆件I中心的圆形孔5处,通过预紧螺栓7连接在一起,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在两根杆件I相交的部位中间加入摩擦衬垫6,然后通过预紧螺栓7施压形成摩擦铰2。所述的摩擦铰2在通过预紧螺栓7连接施压时加设碟形弹簧垫片8和刚性垫片9。碟形弹簧垫片8的作用是防止预紧螺栓7的松动,刚性垫片9的作用是使压力均匀地分散在杆件I的表面。
[0024]在靠近球冠4的圆形孔5中穿入弹簧16,将安装于同一连接件3的两根杆件I连接起来。
[0025]所述的连接件3由两块凹面钢板14、一块平面钢板15组成,杆件I与连接件3的组装方法为:杆件I端部的球冠4设置在两块凹面钢板14之间,通过普通螺栓12固定两块凹面钢板14,使两块凹面钢板14夹住球冠4,之后将两块凹面钢板14与平面钢板15通过焊接连接;凹面钢板14上有螺栓孔13和可容纳球冠4的凹槽11,凹槽11上附有与凹槽11紧密胶合的橡胶垫10。
[0026]所述的连接件3与建筑结构接起来,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井字状建筑阻尼器中的橡胶垫10受到杆件I的挤压发生柔性变形,弹簧16发生伸缩形变并提供阻力,同时井字状连杆结构产生相对伸缩变形,通过摩擦铰2的转动产生摩擦阻力,消耗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从而保护主要建筑结构的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井字状建筑阻尼器,与建筑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根端部设有球冠的杆件、四个连接件,所述四根杆件分别两两交叉连接,且杆件与杆件通过摩擦铰铰接构成可伸缩变形的井字状连杆结构,所述四个连接件呈矩形状分布,所述井字状连杆结构设置在矩形状分布的连接件之间,所述连接件与建筑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字状建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上设有四个圆形孔,其中两个圆形孔靠近杆件中心设置,另外两个圆形孔靠近球冠设置,所述靠近球冠的两个圆形孔中分别穿入弹簧,且设置于同一连接件的两根杆件通过弹簧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字状建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铰包括摩擦衬垫、圆形孔、刚性垫片、碟形弹簧垫片、预紧螺栓,所述摩擦衬垫设置在两根杆件交叉部位的中间,所述预紧螺栓与靠近杆件中心的两个圆形孔配合,预紧螺栓通过设置在杆件上的碟形弹簧垫片、刚性垫片与杆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字状建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平面钢板、一对凹面钢板,所述一对凹面钢板上均设有与杆件球冠配合的凹槽、与普通螺栓配合的螺栓孔,所述凹槽内设有橡胶垫,所述一对凹面钢板通过相互配合的普通螺栓、螺栓孔对称设置,且杆件端部的球冠设置在一对凹面钢板之间,所述凹面钢板固定设置于平面钢板上,平面钢板固定于建筑结构上。
【文档编号】E04B1/98GK203834719SQ201420114669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杨晨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