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20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属于地下空间开发的【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既有建筑空间不足的问题。该结构包括临时搁置平台、上轨道梁、下轨道梁以及行走机构,临时搁置平台位于既有建筑一侧并与既有建筑的基础处于同一水平面,临时搁置平台下方设置桩基和围护结构,临时搁置平台的顶部设有下轨道梁,下轨道梁一直延伸至既有建筑的原位下方,既有建筑的底部固定设置上轨道梁,行走机构设置于上轨道梁与下轨道梁之间,既有建筑与原基础分离后能够通过上、下轨道梁以及行走机构实现在既有建筑原位与临时搁置平台之间的平移。该结构不仅能解决既有建筑空间不足的问题,也使得建筑文化保留与结构功能提升同步。
【专利说明】一种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空间开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可利用的地上空间越来越少,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既有建筑的现有使用空间不足,需要合理开发、利用既有建筑的地下空间。这也为保护既有建筑寻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出路。因此,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地下空间结构,不仅能解决既有建筑空间不足的问题,也使得建筑文化保留与结构功能提升同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既有建筑空间不足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包括:临时搁置平台、上轨道梁、下轨道梁以及行走机构,临时搁置平台位于既有建筑一侧并与既有建筑的基础处于同一水平面,临时搁置平台下方设置桩基和围护结构,临时搁置平台的顶部设有下轨道梁,下轨道梁一直延伸至既有建筑的原位下方,既有建筑的底部固定设置上轨道梁,行走机构设置于上轨道梁与下轨道梁之间,既有建筑与原基础分离后能够通过上、下轨道梁以及行走机构实现在既有建筑原位与临时搁置平台之间的平移。
[0006]进一步地,下轨道梁同时兼作既有建筑平移过程中的轨道和地下空间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构梁。
[0007]进一步地,行走机构为滚轴或者滚轮。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在既有建筑的外侧设置一临时搁置平台,对既有建筑基础进行整体托换加固,临时搁置平台的顶部设有下轨道梁,下轨道梁一直延伸至既有建筑的原位下方,既有建筑的底部固定设置上轨道梁,上轨道梁与下轨道梁上下对应,上、下轨道梁之间还设有行走机构,既有建筑与原基础分离后能够通过上、下轨道梁以及行走机构实现在既有建筑原位与临时搁置平台之间的平移。不仅解决了既有建筑空间不足的问题,也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大大提高了既有建筑的使用功能,使得建筑文化保留与结构功能提升同步。此外,采用既有建筑结构整体移位后进行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大大降低了既有建筑原位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在基坑施工方面的技术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步骤一设置临时搁置平台,并施工临时搁置平台的桩基与围护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步骤二既有建筑底部施工托换结构以及行走机构,以及步骤三中将既有建筑平移到临时搁置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步骤四既有建筑原位区域的桩基和围护结构以及基坑的地下空间结构施工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步骤五既有建筑平移至原位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既有建筑平移至原位置并使得既有建筑与新建的地下空间结构形成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17]结合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
[0018]参考图1至图5,一种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包括:临时搁置平台2、上轨道梁5、下轨道梁6以及行走机构7,临时搁置平台2位于既有建筑I 一侧并与既有建筑I的基础处于同一水平面,临时搁置平台2下方设置桩基3和围护结构4,临时搁置平台2的顶部设有下轨道梁6,下轨道梁6 —直延伸至既有建筑I的原位下方;既有建筑I的底部固定设置上轨道梁5,上轨道梁5与下轨道梁6上下对应,行走机构7设置于上轨道梁5与下轨道梁6之间;既有建筑I与原基础分离后能够通过上轨道梁5、下轨道梁6以及行走机构7实现在既有建筑I原位与临时搁置平台2之间的平移。
[0019]当然,下轨道梁6可以同时兼做既有建筑I平移过程中的轨道和地下空间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构梁。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工期,也节约了材料。
[0020]具体来说,用于将既有建筑I平移的行走机构7可以为滚轴或者滚轮。
[0021]继续参考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
[0022]一种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继续参考图1,步骤一:在既有建筑I的外侧设置临时搁置平台2,并施工临时搁置平台2的桩基3与围护结构4。通过设置临时搁置平台2,并对其进行基础加固和围护结构4的施工,用于承载后续步骤中既有建筑I的荷载。
[0024]结合图2,步骤二:首先对既有建筑I基础进行整体托换加固,以改善基础工作状态从而保证既有建筑I基础与托换部分的连接,使荷载能有效传递,从而实现后续步骤中既有建筑I的安全平移。一般来说,在既有建筑I底部施工托换结构,在承重墙(柱)下或两侧浇筑混凝土托换结构,形成水平刚度很大的钢筋混凝土托换底盘,同时作为既有建筑移位时的上轨道。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既有建筑I安全平移到临时搁置平台2上,在临时搁置平台2的顶部设有下轨道梁6,下轨道梁6 —直延伸至既有建筑I的原位下方,既有建筑I的底部固定设置上轨道梁5 (作为托换结构),上轨道梁5与下轨道梁6上下对应,且上轨道梁5与下轨道梁6之间设置行走机构7,将既有建筑I与原基础采用对结构扰动较小的静力切割法进行分离,使得既有建筑I与上轨道梁5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既有建筑I与原基础分离后,既有建筑I与上轨道梁5仍保持固定连接的状态。
[0025]继续参考图2,步骤三:通过水平动力机构(未图示)将既有建筑I平移至临时搁置平台2上,在平移过程中在上轨道梁上设置导向块,在下轨道梁两侧设置一对限位钢板。限位钢板间需确保前后各有I个导向块始终在限位板范围内,这是为了保证既有建筑任何时候在平面上都处于受限状态。
[0026]若平移过程中的最大横移过大,可根据横移量的大小,在偏移一侧的导向块与限位钢板间塞入一定厚度的楔形钢板,并使得楔形钢板的一端紧靠在导向块与限位钢板间,当既有建筑继续平移时,此楔形钢板可以诱导上轨道梁向中线靠拢。考虑到既有建筑的存在,不移位直接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将增加挖土、地下结构施工的技术难度,同时对上部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扰动,增加了整个工程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难度。因此,采用这样的施工方式,将既有建筑I结构整体移位后再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大大降低了既有建筑I原位地下空间结构施工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难度。
[0027]继续参考图3,步骤四:施工既有建筑I原位区域的桩基和围护结构,并和临时搁置平台2的桩基及围护结构相互贯通形成一体的基坑结构,采用顺作法完成该基坑结构的地下空间结构8施工。本实施例中,地下空间结构包括两层。
[0028]继续参考图4和图5,步骤五:将既有建筑I平移至原位置即原位区域,并使得既有建筑I与新建的地下空间结构8形成固定连接。此时,为了减小对既有建筑I功能上的损害,需要确保既有建筑I同新建结构8的连接牢固性。
[0029]特别地,继续参考图1,为了使得既有建筑I安全平移至临时搁置平台2上,从而完成既有建筑I原位区域及临时搁置平台2的地下空间结构8施工,且待该地下空间结构8施工完成后,将既有建筑I平移至原位置,临时搁置平台2与既有建筑I的基础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30]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下轨道梁6位于临时搁置平台2的顶部,且下轨道梁6同时兼作既有建筑I平移过程中的轨道和地下空间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构梁。因此,在浇筑下轨道梁6时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结构8结构梁的承重及其他功能,使得该下轨道梁6功能上既能够满足既有建筑I整体结构平移时其作为轨道的要求,又能满足其作为地下空间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构梁的要求。
[0031]当然,行走机构7可以选择滚轴或者滚轮,或者其他功能上能够满足要求的构件,只要能够实现既有建筑I整体结构从原位到临时搁置平台2之间的来回移动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制。
[0032]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解决了既有建筑空间不足的问题。具体在既有建筑的外侧设置一临时搁置平台,对既有建筑基础进行整体托换加固,临时搁置平台的顶部设有下轨道梁,下轨道梁一直延伸至既有建筑的原位下方,既有建筑的底部固定设置上轨道梁,上轨道梁与下轨道梁上下对应,上、下轨道梁之间还设有行走机构,既有建筑与原基础分离后能够通过上、下轨道梁以及行走机构实现在既有建筑原位与临时搁置平台之间的平移。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地下空间结构,不仅解决了既有建筑空间不足的问题,也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大大提高了既有建筑的使用功能,使得建筑文化保留与结构功能提升同步。此外,采用既有建筑结构整体移位后进行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大大降低了既有建筑原位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在基坑施工方面的技术难度。
[0033]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临时搁置平台、上轨道梁、下轨道梁以及行走机构,所述临时搁置平台位于所述既有建筑一侧并与所述既有建筑的基础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临时搁置平台下方设置桩基和围护结构,所述临时搁置平台的顶部设有所述下轨道梁,所述下轨道梁一直延伸至所述既有建筑的原位下方,所述既有建筑的底部固定设置所述上轨道梁,所述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上轨道梁与所述下轨道梁之间,所述既有建筑与原基础分离后能够通过所述上、下轨道梁以及所述行走机构实现在所述既有建筑原位与所述临时搁置平台之间的平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梁同时兼作所述既有建筑平移过程中的轨道和所述地下空间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构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既有建筑移位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为滚轴或者滚轮。
【文档编号】E04G23/06GK203856229SQ201420131063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谷志旺, 陈雪峡, 匙文成, 仇春华 申请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