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26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组合屋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屋结构,包含有一前拱架、一后拱架及多数侧板,所述前拱架、后拱架各自具有二脚部,以及设于二脚部顶端之间的弯曲部,所述侧板分别衔接于前拱架与后拱架之间,且各侧板的相邻边缘相互并排靠拢,而于前拱架与后拱架及各前拱架与后拱架的二脚部之间,构成一拱型断面的组合屋;藉由所述前拱架、后拱架及侧板的设计,具有组合简易、方便与快速等优点。
【专利说明】组合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组合屋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简易、方便与快速拼组及拆卸 的组合屋结构,尤其涉及构成组合屋的前拱架、后拱架及多数侧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面上的组合屋,包括有样品屋、工地宿舍、农舍、流动厕所、临时住宅等,通 常是采用可回收且能够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搭建而成,用以提供临时或短期的使用。
[0003] 前述的传统组合屋,通常是采用钢架与板片组接而成,首先将多数钢架相互组接, 而构成组合屋的骨架,再将多数板片锁接于骨架上,而构成组合屋的屋顶、天花板、地板与 墙面。
[0004] 但,多数组合屋的钢架结构都需要现场量测、裁切、组立、撑持及焊接固定;工法较 为专业特殊,非一般人可自行组立搭建,导致组合屋的组装速度难以提升,且组合屋的各钢 架的焊接结构,并不利于拆卸、回收及重复再利用,因此也难以任意增减组合屋的体积,致 使其推广及应用上受到极大限制。
[0005] 有鉴于此,本 申请人:特以其专门从事组合屋的生产、制造及设计的多年经验,进而 研创出本实用新型,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的缺失。


【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屋结构,在无须焊接的条件下,使组 合屋具备可简易、方便、快速拼组及拆卸的作用。
[0007]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组合屋结构,包含:一前拱架,具有二脚部,以及设 于二脚部顶端之间的弯曲部;一后拱架,具有二脚部,以及设于二脚部顶端之间的弯曲 部;以及多数侧板,衔接于该前拱架与后拱架之间,且各侧板的相邻边缘相互并排靠拢,而 于该前拱架与后拱架及各该前拱架与后拱架的二脚部之间,构成一拱型断面的组合屋。
[0008] 其中,该拱型断面包含由该前拱架弯曲部与后拱架弯曲部,组合衔接于该两弯曲 部之间的侧板,形成一拱型屋顶,以及该两弯曲部以外至两侧脚部之间,组合其间的侧板所 构成的侧墙。
[0009] 该前拱架与后拱架相对设有供该侧板的端边置入的至少一前侧嵌槽与后侧嵌槽。
[0010] 该前侧嵌槽以多层重叠设置于该前拱架上,且该后侧嵌槽以多层重叠设置于该后 拱架上,使该侧板多层重叠设置。
[0011] 该前侧嵌槽位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及脚部上,且该弯曲部与脚部的前侧嵌槽相互 连通,该后侧嵌槽位于该后拱架的弯曲部及脚部上,且该弯曲部与脚部的后侧嵌槽相互连 通。
[0012] 该前拱架与后拱架的外侧的至少其一,具有一外弧曲壁,该外弧曲壁设有一能够 供该侧板的端边置入的缺口。
[0013] 该嵌插于前侧嵌槽与后侧嵌槽间的侧板的长度,短于该前侧嵌槽及后侧嵌槽之间 的槽底间的距离,且长于该前侧嵌槽与后侧嵌槽之间的槽口间的距离。
[0014] 在前拱架与后拱架之间更包含至少一中拱架,该中拱架具有二脚部以及设于二脚 部之间的弯曲部,且所述各侧板则由多数分段侧板所形成,该分段侧板分别衔接于各前拱 架与中拱架之间,各后拱架与中拱架之间,以及各中拱架之间。
[0015] 该中拱架两侧分别朝向该前拱架及后拱架的位置,设有供该侧板端边置入的第一 嵌槽及第二嵌槽。
[0016] 该第一嵌槽多层重叠设置于该中拱架一侧,且该第二嵌槽多层重叠设置于该中拱 架另一侧,使该侧板多层重叠设置。
[0017] 该中拱架的弯曲部及脚部上分别设有该第一嵌槽及第二嵌槽,且该弯曲部与脚部 间的第一嵌槽相互连通,该第二嵌槽亦相互连通。
[0018] 该嵌插于前侧嵌槽与第一嵌槽间的侧板的长度,短于该前侧嵌槽及第一嵌槽之间 的槽底间的距离,且长于该前侧嵌槽与第一嵌槽之间的槽口间的距离。
[0019] 该嵌插于各中拱架的第一嵌槽与第二嵌槽间的侧板的长度,短于该第一嵌槽及第 二嵌槽之间的槽底间的距离,且长于该第一嵌槽与第二嵌槽之间的槽口间的距离。
[0020] 该嵌插于后侧嵌槽与第二嵌槽间的侧板的长度,短于该后侧嵌槽及第二嵌槽之间 的槽底间的距离,且长于该后侧嵌槽与第二嵌槽之间的槽口间的距离。
[0021] 所述组合屋结构更包含一用以设置于地面的底框架,该前拱架、中拱架及后拱架 的脚部分别设于该底框架顶部。
[0022] 各侧板相邻边缘之间经由一凸肋及一凹槽相互扣接而并排靠拢。
[0023] 该前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衔接多数端板,且各端板边缘相互并排靠拢,而于 该前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构成一前端壁,该后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衔接多数端 板,且各端板的相邻边缘相互并排靠拢,而于该后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构成一后端壁。
[0024] 该前拱架内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前端嵌槽,该后拱架内侧设有至少 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后端嵌槽。
[0025] 在前拱架及后拱架与底框架之间,分别以多数端板衔接并排,而分别形成前端壁 及后端壁。
[0026] 该前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设有一门框支架,而使所述端板分别衔接于该前拱 架的弯曲部、脚部与门框支架之间,且门框支架外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门框 嵌槽。
[0027] 该后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设有一窗框支架,而使所述端板分别衔接于该后拱 架的弯曲部、脚部与窗框支架之间,且窗框支架外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窗框 嵌槽。
[0028] 各端板相邻边缘之间经由一凸肋及一凹槽相互扣接而并排靠拢。
[0029] 藉由上述,使用时可先将前拱架及后拱架坚起,使前拱架、后拱架的脚部坚立于地 面,再将各侧板衔接于前拱架与后拱架之间,而构成前述相互衔接成单一弧曲面的拱型屋 顶与侧墙。
[0030] 据此,该前拱架、后拱架与侧板之间无需进行焊接,可大幅提升组合屋的组装及拆 卸速度,且可任意增减组合屋的体积,并有利于组合屋材料的回收及重复再利用,符合环保 概念;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也相当精简,即使是非建筑专业人员,也容易自行DIY 搭建,有利于组合屋商品的推广及应用。
[0031] 为能明确且充分揭露本实用新型,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以详细说明其实施 方式如后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33]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0034] 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
[0035] 图4为图2的前拱架与中拱架的局部放大图。
[0036] 图5为图2的一局部放大图。
[0037] 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38] 图7为图2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0039] 图8 A为图2的一局部剖示图。
[0040] 图8 B为图2的另一局部剖示图。
[0041] 图8 C为图2的又一局部剖示图。
[0042] 图9为图2的又一局部放大图。
[0043] 图1 0为图2的再一局部放大图。
[0044] 图1 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或端板的立体分解图。
[0045] 标号说明:
[0046] 1 前拱架;
[0047] ll、21、31、31a 脚部;
[0048] 12、22、32、32a 弯曲部;
[0049] 13 前侧嵌槽;
[0050] 130、230、330、330a、340、340a 槽底;
[0051] 131、231、331、331a、341、341a 槽口;
[0052] 14、2 4 外弧曲壁;
[0053] 15,25 缺口;
[0054] 16 前端嵌槽;
[0055] 17,27 挡板;
[0056] 2 后拱架;
[0057] 2 3 后侧嵌槽;
[0058] 2 6 后端嵌槽;
[0059] 3、3 a 中拱架;
[0060] 3 3、3 3 a 第一嵌槽;
[0061] 3 4 , 3 4 a 第二嵌槽;
[0062] 35、35a、36a 螺栓;
[0063] 4 侧板;
[0064] 41、51、51a 端边;
[0065] 4 2、5 2、5 2 a 侧边;
[0066] 4 2 1 , 5 2 1 凸肋;
[0067] 4 2 2 , 5 2 2 凹槽;
[0068] 5、5 a 端板;
[0069] 6 门框支架;
[0070] 6 0 门口;
[0071] 6 1 门框嵌槽;
[0072] 7 窗框支架;
[0073] 7 0 , 9 0 窗口;
[0074] 7 1 窗框嵌槽;
[0075] 8 底框架;
[0076] 9 支杆;
[0077] A 拱型屋顶;
[0078] B 侧墙;
[0079] C 前端壁;
[0080] D 后端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81] 请合并参阅图1至图3,揭示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方式的图式,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屋结构,包含一前拱架1、一后拱架2、至少一中拱架3及多数侧板4, 所述中拱架3、3 a在本实施上可为多数,这些中拱架3、3 a间隔设置于前拱架1与后拱 架2之间。该前拱架1具有二脚部1 1,以及设于二脚部1 1顶端之间的弯曲部1 2 ;该后 拱架2具有二脚部2 1,以及设于二脚部2 1顶端之间的弯曲部2 2 ;该中拱架3、3 a具 有二脚部3 1、3 1 a,以及设于二脚部3 1、3 1 a顶端之间的弯曲部3 2、3 2 a ;所述 脚部1 1、2 1、3 1、3 1 a可成弧曲形态,而与弯曲部1 2、2 2、3 2、3 2 a相互衔接 成半圆形轮廓;或者,该前拱架1、后拱架2、中拱架3、3 a的脚部亦可成直杆型态。该前 拱架1、后拱架2、中拱架3、3 a可分别为单一构件,亦可由多段构件衔接而成。各侧板4 可由多数分段侧板4所形成,各侧板4可呈长方形轮廓,具有两对称端边4 1及两对称侧 边4 2,该分段侧板4经由两端边4 1分别衔接于各前拱架1与中拱架3之间,各后拱架 2与中拱架3 a之间,以及各中拱架3、3 a之间,且各侧板4的相邻侧边4 2的边缘相互 并排靠拢,而于该前拱架1、中拱架3、3 a与后拱架2及各前拱架1与后拱架2的二脚部 ll、31、31a、21之间,构成一拱型断面的组合屋。
[0082] 具体来说,该拱型断面,包含由该前拱架1弯曲部1 2、中拱架3、3 a弯曲部 3 2、3 2 a与后拱架2弯曲部2 2,组合衔接于所述弯曲部1 2、3 2、3 2 a、2 2之间 的侧板4,形成一拱型屋顶A,以及所述弯曲部1 2、3 2、3 2 a、2 2以外至两侧脚部 1 1、3 1、3 1 a、2 1之间,组合其间的侧板4所构成的一侧墙B,且各侧墙B顶部各自 衔接拱型屋顶A。若前拱架1、后拱架2、中拱架3、3 a的脚部ll、21、31、31a 呈弧曲形态,则侧墙B也呈弧曲形态;若前拱架1、后拱架2、中拱架3、3 a的脚部1 1、 2 1、3 1、3 1 a成直杆型态,则侧墙成直板形态。并且,该前拱架1或后拱架2的脚部 1 1、2 1,与中拱架3、3 a的脚部3 1、3 1 a之间可衔接若干支杆9,且各中拱架3、 3 a的脚部3 1、3 1 a之间亦可衔接若干支杆9,使所述支杆9于侧墙B上界定出至少 一连通组合屋内部的窗口 9 0。
[0083] 图中也显示了,该前拱架1的弯曲部1 2与脚部1 1之间衔接多数端板5,各端 板5可成长方形轮廓,具有两对称端边5 1及两对称侧边5 2,各端板5经由两端边5 1 衔接于前拱架1的弯曲部1 2与脚部1 1之间;各端板5的相邻侧边5 2的边缘相互并 排靠拢,而于该前拱架1的弯曲部1 2与脚部1 1之间构成一前端壁C。该前拱架1的弯 曲部1 2与脚部1 1之间可进一步设置一门框支架6,支撑于前拱架1的弯曲部1 2与地 面之间,而使所述端板5分别衔接于该前拱架1的弯曲部1 2、脚部1 1与门框支架6之 间,使门框支架6于前端壁C上界定出一连通组合屋内部的门口 6 0。该后拱架2的弯曲 部2 2与脚部2 1之间衔接多数端板5 a,各端板5 a可成长方形轮廓,具有两对称端边 5 1 a及两对称侧边5 2 a,各端板5 a经由两端边5 1 a衔接于后拱架2的弯曲部2 2 与脚部2 1之间;各端板5 a的相邻侧边5 2 a的边缘相互并排靠拢,而于该后拱架2的 弯曲部2 2与脚部2 1之间构成一后端壁D。该后拱架2的弯曲部2 2与脚部2 1之间亦 可进一步设置一窗框支架7,支撑于后拱架2的弯曲部2 2与地面之间,而使所述端板5 a分别衔接于该后拱架2的弯曲部2 2、脚部2 1与窗框支架7之间,使窗框支架7于后 端壁D上界定出一连通组合屋内部的窗口7 0。此外,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一用以设置于地 面的底框架8,该前拱架1、后拱架2、中拱架3、3 a的脚部1 1、2 1、3 1、3 1 a、门 框支架6及窗框支架7底端分别设于该底框架8顶部,使前拱架1及后拱架2与底框架8 之间,分别以多数端板5、5 a衔接并排,而分别形成前端壁C及后端壁D。
[0084] 请参阅图4至图7,说明在更加具体的实施上,该前拱架1与后拱架2,相对设有 可供侧板4的端边4 1置入的至少一前侧嵌槽1 3与后侧嵌槽2 3 (如图7所示),该前侧 嵌槽1 3可多层重叠设置于前拱架1上,且后侧嵌槽2 3可多层重叠设置于后拱架2上, 使侧板4多层重叠设置。该前侧嵌槽1 3位于前拱架1的弯曲部1 2及脚部1 1上,且弯 曲部1 2与脚部1 1的前侧嵌槽1 3相互连通。该后侧嵌槽2 3位于后拱架2的弯曲部 2 2及脚部2 1上,且弯曲部2 2与脚部2 1的后侧嵌槽2 3相互连通;该前侧嵌槽1 3 位于前拱架1上朝向后拱架2的位置,且后侧嵌槽2 3位于后拱架2上朝向前拱架1的位 置。该中拱架3、3 a两侧分别朝向该前拱架1及后拱架2的位置,设有可供侧板4端边 4 1置入的第一嵌槽3 3、3 3 a (配合图8 B所示)及第二嵌槽3 4、3 4 a。该中拱架 3、3 a的弯曲部3 2、3 2 a及脚部3 1、3 1 a上分别设具该第一嵌槽3 3、3 3 a及 第二嵌槽3 4、3 4 a,且弯曲部3 2、3 2 a与脚部3 1、3 1 a之间的第一嵌槽3 3、 3 3 a相互连通,该第二嵌槽3 4、3 4 a亦相互连通。该第一嵌槽3 3、3 3 a可多层重 叠设置于中拱架3、3 a -侧,且第二嵌槽3 4、3 4 a可多层重叠设置于中拱架3、3 a 另一侧,使侧板4多层重叠设置。详细来说,所述前侧嵌槽1 3、第一嵌槽3 3、3 3 a、第 二嵌槽3 4、3 4 a与后侧嵌槽2 3均可上、下多层重叠设置,因此侧板4亦可内、外多层 设置于拱型屋顶A和侧墙B。该前拱架1外侧具有一外弧曲壁1 4,该前拱架1的外弧曲 壁1 4与前侧嵌槽1 3之间连通一缺口 1 5,该侧板4的端边4 1可经由前拱架1上的缺 口 1 5置入前侧嵌槽1 3。该后拱架2外侧具有的一外弧曲壁2 4,该后拱架2的外弧曲 壁2 4与后侧嵌槽2 3之间连通一缺口 2 5,该侧板4的端边4 1可经由后拱架2上的缺 口 2 5置入后侧嵌槽2 3。
[0085] 请参阅图8 A、8 B、8 C,说明在一修正的实施例中,该嵌插于前侧嵌槽1 3 与后侧嵌槽2 3间的侧板4的长度,短于该前侧嵌槽1 3及后侧嵌槽2 3之间的槽底 1 3 0、2 3 0间的距离,且长于该前侧嵌槽1 3与后侧嵌槽2 3之间的槽口 1 3 1、 2 3 1间的距离。或者,该嵌插于前侧嵌槽1 3与中拱架3的第一嵌槽3 3间的侧板 4的长度(如图8 A所示),短于该前侧嵌槽1 3及中拱架3的第一嵌槽3 3之间的槽底 1 3 0、3 3 0间的距离,且长于该前侧嵌槽1 3与中拱架3的第一嵌槽3 3之间的槽口 1 3 1、3 3 1间的距离。或者,该嵌插于中拱架3 a的第一嵌槽3 3 a与中拱架3的第二 嵌槽3 4间的侧板4的长度(如图8 B所示),短于该中拱架3 a的第一嵌槽3 3 a及中拱 架3的第二嵌槽3 4之间的槽底3 3 0 a、3 4 0间的距离,且长于该中拱架3 a的第一 嵌槽3 3 a与中拱架3的第二嵌槽3 4之间的槽口 3 3 1 a、3 4 1间的距离。或者,该 嵌插于后侧嵌槽2 3与中拱架3 a的第二嵌槽3 4 a间的侧板4的长度(如图8 C所示), 短于该后侧嵌槽2 3及中拱架3 a的第二嵌槽3 4 a之间的槽底2 3 0、3 4 0 a间的距 离,且长于该后侧嵌槽2 3与中拱架3 a的第二嵌槽3 4 a之间的槽口 2 3 1、3 4 1 a 间的距离。
[0086] 请参阅图9、1 0,显示了该前拱架1内侧设有至少一前端嵌槽1 6,该端板5的 端边5 1可置入前端嵌槽1 6,且门框支架6外侧环设有至少一门框嵌槽6 1,该端板5 的端边5 1可置入门框嵌槽6 1。该后拱架2内侧设有至少一后端嵌槽2 6,该端板5 a 的端边5 1 a可置入后端嵌槽2 6,且窗框支架7外侧环设有至少一窗框嵌槽7 1,该端 板5 a的端边5 1 a可置入窗框嵌槽7 1。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前端嵌槽1 6、门框 嵌槽6 1、后端嵌槽2 6与窗框嵌槽7 1均可内、外多层重叠设置,因此端板5、5 a亦可 内、外多层重叠设置。
[0087] 请参阅图1 1,显示了各侧板4相邻侧边4 2边缘之间经由一凸肋4 2 1及一凹 槽4 2 2相互扣接而并排靠拢。此外,各端板5相邻侧边5 2边缘之间亦可经由一凸肋 5 2 1及一凹槽5 2 2相互扣接而并排靠拢。
[0088] 再请逐一参阅图3、2、1,使用时可先利用螺丝将前拱架1、中拱架3、3 a及 后拱架2锁接于底框架8顶部,使前拱架1、中拱架3、3 a、后拱架2的脚部1 1、3 1、 3 1 a、2 1坚立于地面,接着利用螺丝将这些支杆9锁接于前拱架1、中拱架3、3 a的 脚部1 1、3 1、3 1 a之间,并利用螺丝将门框支架6锁接于前拱架1的弯曲部1 2与地 面之间,同时利用螺丝将窗框支架7锁接于后拱架2的弯曲部2 2与地面之间。同时,将 各侧板4衔接于前拱架1、中拱架3、3 a与后拱架2之间,该侧板4端边4 1可经由缺口 1 5快速置入前侧嵌槽1 3 (请配合参阅图4、5、6、8 A),而使侧板4嵌置于该前拱架 1与中拱架3之间,并可于前拱架1的外弧曲壁1 4上锁接一可全部或部分遮蔽该缺口 1 5的挡板1 7,且前拱架1或中拱架3与侧板4端边4 1之间经由一螺栓3 5相互锁 接,以止挡侧板4自缺口 1 5脱落。该侧板4端边4 1可经由缺口2 5快速置入后侧嵌槽 2 3 (请配合参阅图7、8 C),而使侧板4嵌置于该后拱架2与中拱架3 a之间,并可于后 拱架2的外弧曲壁2 4上锁接一可全部或部分遮蔽该缺口 2 5的挡板2 7,且后拱架2或 中拱架3 a与侧板4端边4 1之间经由一螺栓3 5 a相互锁接,以止挡侧板4自缺口 2 5 脱落。该侧板4端边4 1能够倾斜插入中拱架3 a的第一嵌槽3 3 a或中拱架3的第二嵌 槽3 4内(请配合参阅图7、8 B),而使侧板4嵌置于中拱架3与中拱架3 a之间,且中拱 架3或中拱架3 a与侧板4端边4 1之间经由一螺栓3 6 a相互锁接,以止挡侧板4自第 一嵌槽3 3 a或第二嵌槽3 4脱落。进而构成前述相互衔接成单一弧曲面的拱型屋顶A、 侧墙B与窗口 9 0。随后,再将各端板5衔接于前拱架1的弯曲部1 2、脚部1 1与门框 支架6外侧之间而构成前端壁C与门口 6 0,同时将各端板5 a衔接于后拱架2的弯曲部 2 2、脚部2 1与窗框支架7外侧之间而构成后端壁D与窗口 7 0,据以简易、方便且快速 拼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屋。
[0089]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实具有如下的优点:
[0090] 利用侧板4衔接前拱架1、中拱架3、3 a与后拱架2成拱型组合屋,使前拱架 1、中拱架3、3 a与后拱架2之间无需进行焊接;并且,利用端板5、5 a于前拱架1、后 拱架2内侧拼组构成前端壁C、后端壁D,可大幅提升组合屋的组装及拆卸速度,并有利于 组合屋材料的回收及重复再利用,符合环保概念;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也相当精 简,即使是非建筑专业人员,也容易自行D I Y搭建,有利于组合屋商品的推广及应用。
[0091] 由于前拱架1、中拱架3、3 a、后拱架2与侧板4的尺寸规格可以固定,因此藉 由本案组合屋无需焊接且可快速组装及拆卸的特性,通过调整这些中拱架3、3 a的设置 数量,即可任意且简单的增减组合屋的长度及体积。
[0092] 藉由前拱架1的前侧嵌槽1 3、后拱架2的后侧嵌槽2 3,以及中拱架3、3 a的 第一嵌槽3 3、3 3 a、第二嵌槽3 4、3 4 a的设计,使侧板4的端边4 1能够快速插置 于前拱架1的前侧嵌槽1 3与后拱架2的后侧嵌槽2 3内部,并使侧板4的端边4 1能够 快速插置于中拱架3、3 a的第一嵌槽3 3、3 3 a、第二嵌槽3 4、3 4 a内部,而简易且 稳固的定位侧板4于前拱架1、中拱架3、3 a与后拱架2之间。同时,该前拱架1、后拱架 2的内侧也可藉由前端嵌槽1 6、后端嵌槽2 6的设计,使端板5、5 a的端边5 1、5 1 a能够快速插置于前端嵌槽1 6、后端嵌槽2 6内部,而简易且稳固的定位端板5、5 a于 前拱架1、后拱架2的内侧。
[0093] 利用前拱架1、后拱架2外侧的缺口 1 5、2 5,令侧板4的端边4 1快速置入 及移出前侧嵌槽1 3、后侧嵌槽2 3内部,并藉由前侧嵌槽1 3、后侧嵌槽2 3、第一嵌槽 3 3、第二嵌槽3 4与侧板4之间相对长度位置的配置形态,使侧板4能够以倾斜角度快 速置入前拱架1、中拱架3、3 a与后拱架2之间,施工时相当方便。
[0094] 各相邻侧板4侧边4 2边缘之间可利用凸肋4 2 1与凹槽4 2 2相互扣接,而使 各相邻侧板4快速且稳定的并排靠拢,且各相邻端板5、5 a侧边5 2、5 2 a边缘之间亦 可利用凸肋5 2 1与凹槽5 2 2相互扣接,而使各相邻端板5、5 a快速且稳定的并排靠 拢,施工简易且方便迅速。
[〇〇95] 综上所陈,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凡其它 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而完成的等效修饰或置换,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前拱架,具有二脚部,以及设于二脚部顶端 之间的弯曲部;一后拱架,具有二脚部,以及设于二脚部顶端之间的弯曲部;以及多数侧 板,衔接于该前拱架与后拱架之间,且各侧板的相邻边缘相互并排靠拢,而于该前拱架与后 拱架及各该前拱架与后拱架的二脚部之间,构成一拱型断面的组合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拱型断面包含由该前拱架弯曲部、后 拱架弯曲部、组合衔接于该两弯曲部之间的侧板形成的一拱型屋顶,以及该两弯曲部以外 至两侧脚部之间,组合其间的侧板所构成的侧墙。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拱架与后拱架相对设有供该侧板 的端边置入的至少一前侧嵌槽与后侧嵌槽。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侧嵌槽以多层重叠设置于该前拱 架上,且该后侧嵌槽以多层重叠设置于该后拱架上,使该侧板多层重叠设置。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侧嵌槽位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及 脚部上,且该弯曲部与脚部的前侧嵌槽相互连通,该后侧嵌槽位于该后拱架的弯曲部及脚 部上,且该弯曲部与脚部的后侧嵌槽相互连通。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拱架与后拱架的外侧的至少其一, 具有一外弧曲壁,该外弧曲壁设有一能够供该侧板的端边置入的缺口。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嵌插于前侧嵌槽与后侧嵌槽间的侧 板的长度,短于该前侧嵌槽及后侧嵌槽之间的槽底间的距离,且长于该前侧嵌槽与后侧嵌 槽之间的槽口间的距离。
8.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拱架 与后拱架之间更包含至少一中拱架,该中拱架具有二脚部以及设于二脚部之间的弯曲部, 且所述各侧板则由多数分段侧板所形成,该分段侧板分别衔接于各前拱架与中拱架之间, 各后拱架与中拱架之间,以及各中拱架之间。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拱架两侧分别朝向该前拱架及后 拱架的位置,设有供该侧板端边置入的第一嵌槽及第二嵌槽。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槽多层重叠设置于该中拱架 一侧,且该第二嵌槽多层重叠设置于该中拱架另一侧,使该侧板多层重叠设置。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拱架的弯曲部及脚部上分别设有 该第一嵌槽及第二嵌槽,且该弯曲部与脚部间的第一嵌槽相互连通,该第二嵌槽亦相互连 通。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嵌插于前侧嵌槽与第一嵌槽间的侧 板的长度,短于该前侧嵌槽及第一嵌槽之间的槽底间的距离,且长于该前侧嵌槽与第一嵌 槽之间的槽口间的距离。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嵌插于各中拱架的第一嵌槽与第二 嵌槽间的侧板的长度,短于该第一嵌槽及第二嵌槽之间的槽底间的距离,且长于该第一嵌 槽与第二嵌槽之间的槽口间的距离。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嵌插于后侧嵌槽与第二嵌槽间的侧 板的长度,短于该后侧嵌槽及第二嵌槽之间的槽底间的距离,且长于该后侧嵌槽与第二嵌 槽之间的槽口间的距离。
15. 如权利要求8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用以设置于地面的底框架, 该前拱架、中拱架及后拱架的脚部分别设于该底框架顶部。
16.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板相 邻边缘之间经由一凸肋及一凹槽相互扣接而并排靠拢。
17. 如权利要求8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板相邻边缘之间经由一凸肋及一 凹槽相互扣接而并排靠拢。
18.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拱架 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衔接多数端板,且各端板边缘相互并排靠拢,而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 与脚部之间构成一前端壁,该后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衔接多数端板,且各端板的相邻 边缘相互并排靠拢,而于该后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构成一后端壁。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拱架内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 端边置入的前端嵌槽,该后拱架内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后端嵌槽。
2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衔接多 数端板,且各端板边缘相互并排靠拢,而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构成一前端壁,该 后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衔接多数端板,且各端板的相邻边缘相互并排靠拢,而于该后 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构成一后端壁。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拱架内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 端边置入的前端嵌槽,该后拱架内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后端嵌槽。
22.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拱架及后拱架与底框架之间,分 别以多数端板衔接并排,而分别形成前端壁及后端壁。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拱架内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 端边置入的前端嵌槽,该后拱架内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后端嵌槽。
24.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设有 一门框支架,而使所述端板分别衔接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脚部与门框支架之间,且门框支 架外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门框嵌槽。
25.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设有 一门框支架,而使所述端板分别衔接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脚部与门框支架之间,且门框支 架外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门框嵌槽。
26.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设有 一门框支架,而使所述端板分别衔接于该前拱架的弯曲部、脚部与门框支架之间,且门框支 架外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门框嵌槽。
27.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设有 一窗框支架,而使所述端板分别衔接于该后拱架的弯曲部、脚部与窗框支架之间,且窗框支 架外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窗框嵌槽。
28.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设有 一窗框支架,而使所述端板分别衔接于该后拱架的弯曲部、脚部与窗框支架之间,且窗框支 架外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窗框嵌槽。
29.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拱架的弯曲部与脚部之间设有 一窗框支架,而使所述端板分别衔接于该后拱架的弯曲部、脚部与窗框支架之间,且窗框支 架外侧设有至少一供该端板端边置入的窗框嵌槽。
3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端板相邻边缘之间经由一凸肋及 一凹槽相互扣接而并排靠拢。
3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端板相邻边缘之间经由一凸肋及 一凹槽相互扣接而并排靠拢。
32.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组合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端板相邻边缘之间经由一凸肋及 一凹槽相互扣接而并排靠拢。
【文档编号】E04B1/343GK203834667SQ20142013353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郭建雄 申请人:郭建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