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73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连接于主体结构与爬模结构之间,主体结构内埋设有钢骨柱,连接板包括一连接爬模结构的连接部以及分别形成于连接部两侧的翼板,翼板上分别开设有一受力孔,受力孔内穿设有预埋爬锥,并通过预埋爬锥埋设于主体结构内将连接板固定于主体结构上,连接板的至少一侧翼板上的所述受力孔与连接板的连接部之间形成有一段用于避让钢骨柱的延伸段,使连接板的两端通过预埋爬锥分别固定于钢骨柱两侧的所述主体结构上。通过延长连接板翼板的长度,增加两翼板上受力孔间的间距,来满足预埋爬锥因与主体结构钢钢骨柱发生冲突而移位后,两个预埋爬锥中心间距增大的附着安装要求。
【专利说明】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建设领域的建筑结构施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爬模 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

【背景技术】
[0002] 在液压爬模施工中,爬模结构要通过附墙连接板与主体结构可爬升连接。如图 1?4所示,附墙连接板2由一连接爬模结构的连接部21及其两侧的翼板22构成,翼板22 上开设有受力螺栓孔23,并通过预埋爬锥24穿设于受力螺栓孔23内将附墙连接板2固定 于主体结构25上。
[0003] 在平面结构成非对称的异形钢管柱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施工中, 在核心筒剪力墙的中部埋有钢骨柱,整个核心筒剪力墙主体结构存在多次变截面,施工过 程中会出现很多预埋爬锥24的预埋位置正好与主体结构25内的预埋钢骨柱26冲突情况, 如图4所示,而此时预埋爬锥24无法满足其预埋深度要求的,预埋爬锥24 -般要求埋入墙 体混凝土 150mm。因此,需要将预埋爬锥24进行移位,避开钢骨柱26。因此对现有的附墙 连接板结构也要作出相应的改进,以满足预埋爬锥26移位后的附着安装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附墙预埋爬锥与钢骨柱冲 突,预埋爬锥移位导致常规附墙连接板无法附着安装的难题的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 板。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连 接于主体结构与爬模结构之间,所述主体结构内埋设有钢骨柱,所述连接板包括一连接所 述爬模结构的连接部以及分别形成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翼板,所述翼板上分别开设有一受 力孔,所述受力孔内穿设有预埋爬锥,并通过所述预埋爬锥埋设于所述主体结构内将所述 连接板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上,所述连接板的至少一侧所述翼板上的所述受力孔与所述连 接板的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有一段用于避让所述钢骨柱的延伸段,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通 过所述预埋爬锥分别固定于所述钢骨柱两侧的所述主体结构上。
[0006]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连接板 翼板上设置一延伸段来延长翼板的长度,增加两翼板上受力孔间的间距,来满足预埋爬锥 因与主体结构钢钢骨柱发生冲突而移位后,两个预埋爬锥中心间距增大的附着安装要求。
[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受力孔为椭圆型的条孔。通过将连接板的受 力螺栓圆孔做成椭圆型可移动的条孔,使安装于条孔内的预埋爬锥可沿条孔水平移动,增 大预埋爬锥水平方向的活动空间,使预埋爬锥可有效避开主体结构钢结构牛腿或钢骨柱。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的翼板厚度为30_。通过增加附墙连 接板的厚度来提高附墙连接板加长后的抗剪、抗弯强度。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预埋爬锥包括预埋于所述主体结构且内部设 有螺纹的锥体以及螺合于所述螺纹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受力孔内,以螺栓螺合于 所述螺杆上将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现有液压爬模用附墙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现有液压爬模用附墙连接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是现有液压爬模用附墙连接板遇到的钢骨柱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3] 图4是现有附墙连接板的预埋爬锥遇到的钢骨柱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遇到的钢骨柱时的使用状态 示意图。
[0015]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的预埋爬锥遇到的钢骨柱时 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参阅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1连接于 爬模结构与主体结构3之间,主体结构3内埋设有钢骨柱30。配合图7和图8所示,连接 板1主要由一连接部10和形成于连接部10两侧的一第一翼板11及一第二翼板12构成。 连接部10呈倒梯形,咬合于爬模结构的附墙键内,从而使连接板1作为爬模结构于主体结 构3上的附着连接点。第一翼板11和第二翼板12上分别开设有受力孔13,通过将预埋爬 锥14穿设于受力孔13内将连接板1固定于主体结构3上。预埋爬锥14包括预埋于主体 结构且内部设有螺纹的锥体以及螺合于螺纹的螺杆,螺杆穿设于受力孔内,以螺栓螺合于 螺杆上将连接板固定于主体结构上。
[0020] 当预埋爬锥14在预埋中因与主体结构3内的钢骨柱30发生冲突时,将第一翼板 11向远离连接部10的方向相应延伸,使得第一翼板11上的受力孔13与连接部10之间形 成一延伸段110,用于避开钢骨柱30,第一翼板11的长度由常规的140mm增加到250mm,从 而加长连接板1的长度,加大第一翼板11与第二翼板12上的受力孔13之间的间距,使两 受力孔13分别位于钢骨柱30的两侧,预埋爬锥14穿设于受力孔13内将连接板1的两端 分别固定于钢骨柱30的两侧的主体结构3上,从而使得预埋爬锥14解除与钢骨柱30的冲 突,预埋爬锥14的埋入主体结构3的深度保证不小于1500_,满足预埋爬锥14的埋入深度 要求。进一步的,将延长后的第一翼板11上的受力螺栓孔13由原来的普通圆孔(R=25mm) 做成椭圆型可移动的条孔(R=25mm,孔长L=80mm),从而使得安装于条孔内的预埋爬锥可沿 条孔水平移动,增大预埋爬锥水平方向的活动空间,使得预埋爬锥可以有效避开主体结构 钢内的钢骨柱。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增加第一翼板11和第二翼板12的厚度, 由常规的20mm加厚到30臟,来提高连接板1加长后的抗剪、抗弯强度。
[0021] 以上提供的是通过延长改进型附墙连接板1 一侧翼板来避免预埋爬锥与主体结 构内钢骨柱冲突的实施例。有需要时,还可以同时延长连接板1两侧的翼板来避让较大主 体结构钢骨柱,只要保证连接板1上的连接部10在同一水平、坚直线上,从而确保爬模结构 的附墙键安装后的位置在同一水平、坚直线上,保证爬模导轨可以实现坚向顺利移动,爬模 附墙键受力均匀。
[0022]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1的具体制作及安装步骤如下:
[0023] (1)结合图纸和现场实际,将主体结构变截面后现位置冲突的预埋爬锥统计数量, 并在现场做出位置标识。
[0024] (2)初步拟定改进型附墙连接板的方案,确定其几何尺寸并进行受力验算。
[0025] (3)生产改进型附墙连接板并运至施工现场。
[0026] (4)在预埋爬锥预埋过程中,将预埋爬锥按照改进型连接板的尺寸,避开遇到的钢 骨柱,进行移位埋置,确保爬模结构的附墙键安装后的位置在同一水平、坚直线上,保证爬 模导轨可以实现坚向顺利移动,爬模附墙键受力均匀。
[0027] (5)待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时,在预埋爬锥上安装附墙连接板和附墙 键。
[0028] ( 6 )附墙键安装好并检验合格后,爬模导轨或爬模架体可实现整体爬升,进入爬模 爬升施工。
[0029] (7)通过依次循环4-6步骤,最终实现主体结构的爬模施工。
[0030] 通过使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有效解决了附墙预埋爬锥与钢骨柱冲突,预埋爬锥 移位导致常规附墙连接板无法附着安装的难题。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施工成本方面做出 了巨大贡献。
[0031]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 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连接于主体结构与爬模结构之间,所述主体结 构内埋设有钢骨柱,所述连接板包括一连接所述爬模结构的连接部以及分别形成于所述连 接部两侧的翼板,所述翼板上分别开设有一受力孔,所述受力孔内穿设有预埋爬锥,并通过 所述预埋爬锥埋设于所述主体结构内将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的至少一侧所述翼板上的所述受力孔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有 一段用于避让所述钢骨柱的延伸段,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通过所述预埋爬锥分别固定于所 述钢骨柱两侧的所述主体结构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孔为椭 圆型的条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翼 板厚度为30mm。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爬模用改进型附墙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爬锥包 括预埋于所述主体结构且内部设有螺纹的锥体以及螺合于所述螺纹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设 于所述受力孔内,以螺栓螺合于所述螺杆上将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上。
【文档编号】E04G11/28GK203878982SQ201420151948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俊杰, 路朝辉, 曹海良, 杨学兵, 王泽群, 王锋刚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