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板及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172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板及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面板,其屋面板本体的一端有第一扣持臂、第三扣持臂与第五扣持臂形成的第一板肋,及第一挂钩,屋面板的另一端有第二扣持臂、第四扣持臂与第六扣持臂形成的第二板肋,及第二挂钩。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屋面板的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其能够改善屋面的固定性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包括多个屋面板与固定扣件,固定扣件包括L型的扣件本体,扣件本体的水平边通过连接件与屋面支撑体连接,扣件本体的竖直边顶端在折弯有第九扣持臂,竖直边与第九扣持臂形成隐含式凹槽;安装时,第一个屋面板的第一板肋插入隐含式凹槽,相邻的第二个屋面板的第二板肋压在第一个屋面板的第一板肋上,且第一挂钩挂住第二挂钩。
【专利说明】一种屋面板及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屋面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屋面板及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特别是屋面系统的种类样式越来越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虽然隐含插接式固定的屋面板在排水、防漏水等方面很合理,安装简单、快捷,但连接相邻屋面板的扣盖条属单独的附件,固定扣件拉住的板肋单薄,安装不牢靠。因此,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佳的屋面系统是目前仍然需有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改善屋面的固定性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屋面板及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所述屋面板本体的相对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第一扣持臂与第二扣持臂,所述第一扣持臂延伸后在内侧向下折弯形成第三扣持臂,所述第三扣持臂的前端向外折边形成第五扣持臂,所述第一扣持臂、所述第三扣持臂与所述第五扣持臂形成加强型的第一板肋,所述第五扣持臂形成第一挂钩;所述第二扣持臂向外水平折弯形成第四扣持臂,所述第四扣持臂向下折弯形成第六扣持臂,所述第六扣持臂向内折边形成第七扣持臂,所述第七扣持臂向外折边形成第八扣持臂,所述第二扣持臂、所述第四扣持臂与所述第六扣持臂形成具矩形扣盖造型的第二板肋,所述第七扣持臂形成第二挂钩。
[0006]其中,所述屋面板本体与所述第一扣持臂之间、所述屋面板本体与所述第二扣持臂之间、所述第二扣持臂与所述第四扣持臂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扣持臂与所述第六扣持臂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三扣持臂与所述第五扣持臂之间的夹角为140度,所述第六扣持臂与所述第七扣持臂之间的夹角为100?130度,所述第七扣持臂与所述第八扣持臂之间的夹角为80度。
[0007]其中,所述第一扣持臂的折边高度为15?55mm,所述第三扣持臂的折边高度为5?15mm,所述第五扣持臂的折边长度为6?10mm。
[0008]其中,所述第二扣持臂的折边高度为20?55mm,所述第四扣持臂的折边宽度为10?20mm,所述第六扣持臂的折边高度为10?30mm,所述第七扣持臂与所述第八扣持臂的折边长度为5?10mm。
[0009]其中,所述屋面板本体的宽度为200?800mm,厚度为0.5?1.5mm。
[0010]一种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屋面板,还包括固定扣件,所述固定扣件包括L型的扣件本体,所述扣件本体的水平边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屋面支撑体连接,所述扣件本体的竖直边的顶端在其外侧单向向下折弯有第九扣持臂,所述竖直边与所述第九扣持臂形成隐含式凹槽;安装时,第一个所述屋面板的所述第一板肋插入所述隐含式凹槽,相邻的第二个所述屋面板的所述第二板肋压在第一个所述屋面板的所述第一板肋上,且所述第一挂钩挂住所述第二挂钩。
[0011]其中,所述固定扣件的竖直边与所述第九扣持臂之间的夹角为10?30度。
[0012]其中,所述第九扣持臂的折边长度为5?15mm。
[0013]其中,所述固定扣件的竖直边的长度为20?60mm,所述固定扣件的水平边的长度为 20 ?40mm η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实用新型的屋面板,其屋面板在其屋面板本体的一端设置加强型的第一板肋,并在第一板肋的悬置端设置第一挂钩,在屋面板本体的另一端设置具矩形扣盖造型的第二板肋,并在第二板肋的悬置端设置第二挂钩,其结构简单,并且采用这种屋面板的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在安装时,将一个屋面板的第一板肋插入隐含式凹槽中,利用固定扣件拉住第一板肋,以固定一个屋面板,而另一个屋面板的第二板肋压在前述第一板肋上,并利用第一挂钩挂住第二挂钩,即可实现相邻两个墙面板之间的连接,该连接方式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用于两个墙面板连接的单独扣盖,取而代之的是在屋面板本体上一体式连接的第二板肋,这就极大地简化了连接的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简便,大大降低成本,而且拼装后的两个墙面板由于第二板肋的矩形扣盖造型而具有较好的外表效果,其不仅可以作为屋面板,还可用作墙面板,适用范围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的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的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时图2中的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3中的屋面板结构在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中的固定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_屋面板;2_固定扣件;3_屋面支撑体;4_连接件;11-屋面板本体;12_第一扣持臂;13-第二扣持臂;14-第三扣持臂;15-第四扣持臂;16-第五扣持臂;17-第六扣持臂;18-第七扣持臂;19-第八扣持臂;21_扣件本体;22_第九扣持臂;111-第一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4]需要注意的是,向上、向下以及向内与向外均是相对而言的,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向上与向下均是指与折弯本体形成一定角度的折弯方向,一般为垂直方向,向内、向外均是向着折弯本体的水平方向而言,朝向折弯本体即为向内,反之,向外。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11,屋面板本体11的相对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第一扣持臂12与第二扣持臂13,第一扣持臂12延伸后在内侧向下折弯形成第三扣持臂14,第三扣持臂14的前端向外折边形成第五扣持臂16,第一扣持臂12、第三扣持臂14与第五扣持臂16形成加强型的第一板肋,第五扣持臂16形成第一挂钩;第二扣持臂13向外水平折弯形成第四扣持臂15,第四扣持臂15向下折弯形成第六扣持臂17,第六扣持臂17向内折边形成第七扣持臂18,第七扣持臂18向外折边形成第八扣持臂19,第二扣持臂13、第四扣持臂15与第六扣持臂17形成具矩形扣盖造型的第二板肋,第七扣持臂18形成第二挂钩。该屋面板通过设置加强型的第一板肋与具有矩形扣盖造型的第二板肋,用以两个屋面板连接时的配合,其结构简单,而且连接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
[0026]为了使得相互连接的部分之间配合较为紧密,在本实施例中,屋面板本体11与第一扣持臂12之间、屋面板本体11与第二扣持臂13之间、第二扣持臂13与第四扣持臂15之间、以及第四扣持臂15与第六扣持臂17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三扣持臂14与第五扣持臂16之间的夹角为140度,第六扣持臂17与第七扣持臂18之间的夹角为100?130度,第七扣持臂18与第八扣持臂19之间的夹角为80度。第一扣持臂12的折边高度为15?55臟,第三扣持臂14的折边高度为5?15臟,第五扣持臂16的折边长度为6?10mm。第二扣持臂13的折边高度为20?55mm,第四扣持臂15的折边宽度为10?20mm,第六扣持臂17的折边高度为10?30mm,第七扣持臂18与第八扣持臂19的折边长度为5?10mm。
[0027]同时,为增强屋面板I各个方向的受力强度,以保证屋面板I作为墙板或者吊顶板时能够承受较大力,屋面板本体11设置有若干条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筋111,第一加强筋111的截面为底部呈弧形的倒V字形,且第一加强筋111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90?150度。优选的,第一加强筋111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90度、120度或150度。
[0028]在本实施例中,屋面板本体11的宽度为200?800mm,厚度为0.5?1.5mm。而且,屋面板I的材质还可为钢板、铝镁锰合金板、钛锌板或铜板等金属材料,使其用做墙面或吊顶时无排水坡度限制,用做屋面时排水坡度7度以上,板块转弯半径10米及以上。
[0029]如图2至6所示,一种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包括多个屋面板I,还包括固定扣件2,固定扣件2包括L型的扣件本体21,扣件本体21的水平边通过连接件4与屋面支撑体3连接,扣件本体21的竖直边的顶端在其外侧单向向下折弯有第九扣持臂22,竖直边与第九扣持臂22形成隐含式凹槽;安装时,第一个屋面板I的第一板肋插入隐含式凹槽,相邻的第二个屋面板I的第二板肋压在第一个屋面板I的第一板肋上,且第一挂钩挂住第二挂钩。
[0030]本实用新型的屋面板1,其屋面板在其屋面板本体11的一端设置加强型的第一板肋,并在第一板肋的悬置端设置第一挂钩,在屋面板本体11的另一端设置具矩形扣盖造型的第二板肋,并在第二板肋的悬置端设置第二挂钩,其结构简单,并且采用这种屋面板I的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在安装时,将一个屋面板I的第一板肋插入隐含式凹槽中,利用固定扣件2拉住第一板肋,以固定一个屋面板I,而另一个屋面板I的第二板肋压在前述第一板肋上,并利用第一挂钩挂住第二挂钩,即可实现相邻两个墙面板之间的连接,该连接方式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用于两个墙面板连接的单独扣盖,取而代之的是在屋面板本体上一体式连接的第二板肋,这就极大地简化了连接的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简便,大大降低成本,快速且经济,而且由于隐含式凹槽对第一板肋的隐含式的固定连接,以及外露的第二板肋的矩形扣盖造型,使得拼装后的两个墙面板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其不仅可以作为屋面板,还可用作墙面板,适用范围更广。
[0031]具体的,固定扣件2的竖直边与第九扣持臂22之间的夹角为10?30度。固定扣件2的竖直边的长度为20?60mm,固定扣件2的水平边的长度为20?40mm。第九扣持臂22的折边长度为5?15mm。[0032]连接件4 一般选用自攻钉或铆钉,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为自攻螺钉。这种连接方式简单,容易实现。
[0033]安装时,首先,用连接件4将固定扣件2的扣件本体21的水平边固定在屋面支撑体3上;其次,将第一个屋面板I放置在屋面支撑体3上,其第一板肋插入隐含式凹槽中,进而固定该屋面板的一侧;第三,铺设相邻的第二个屋面板1,该屋面板I的第二板肋压在固定扣件2上方,轻轻拍下,使得第二挂钩被第一挂钩勾住,进而固定本屋面板的一侧,实现相邻两个屋面板的连接。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大面积的屋面板之间的连接,而且,使用这种屋面板的结构,使得屋面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简便。
[003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本体(11)的相对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第一扣持臂(12)与第二扣持臂(13),所述第一扣持臂(12)延伸后在内侧向下折弯形成第三扣持臂(14),所述第三扣持臂(14)的前端向外折边形成第五扣持臂(16),所述第一扣持臂(12)、所述第三扣持臂(14)与所述第五扣持臂(16)形成加强型的第一板肋,所述第五扣持臂(16)形成第一挂钩;所述第二扣持臂(13)向外水平折弯形成第四扣持臂(15),所述第四扣持臂(15)向下折弯形成第六扣持臂(17),所述第六扣持臂(17)向内折边形成第七扣持臂(18),所述第七扣持臂(18)向外折边形成第八扣持臂(19),所述第二扣持臂(13)、所述第四扣持臂(15)与所述第六扣持臂(17)形成具矩形扣盖造型的第二板肋,所述第七扣持臂(18)形成第二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本体(11)与所述第一扣持臂(12)之间、所述屋面板本体(11)与所述第二扣持臂(13)之间、所述第二扣持臂(13)与所述第四扣持臂(15)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扣持臂(15)与所述第六扣持臂(17)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三扣持臂(14)与所述第五扣持臂(16)之间的夹角为140度,所述第六扣持臂(17)与所述第七扣持臂(18)之间的夹角为100?130度,所述第七扣持臂(18)与所述第八扣持臂(19)之间的夹角为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持臂(12)的折边高度为15?55mm,所述第三扣持臂(14)的折边高度为5?15mm,所述第五扣持臂(16)的折边长度为6?10_。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持臂(13)的折边高度为20?55mm,所述第四扣持臂(15)的折边宽度为10?20mm,所述第六扣持臂(17)的折边高度为10?30mm,所述第七扣持臂(18)与所述第八扣持臂(19)的折边长度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本体(11)的宽度为200?800mm,厚度为 0.5 ?1.5mm。
6.一种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屋面板(1),还包括固定扣件(2),所述固定扣件(2)包括L型的扣件本体(21),所述扣件本体(21)的水平边通过连接件(4 )与所述屋面支撑体(3 )连接,所述扣件本体(21)的竖直边的顶端在其外侧单向向下折弯有第九扣持臂(22),所述竖直边与所述第九扣持臂(22)形成隐含式凹槽;安装时,第一个所述屋面板(I)的所述第一板肋插入所述隐含式凹槽,相邻的第二个所述屋面板(I)的所述第二板肋压在第一个所述屋面板(I)的所述第一板肋上,且所述第一挂钩挂住所述第二挂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件(2)的竖直边与所述第九扣持臂(22)之间的夹角为10?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扣持臂(22)的折边长度为5?15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件(2)的竖直边的长度为20?60mm,所述固定扣件(2)的水平边的长度为20?40mm。
【文档编号】E04C2/30GK203808372SQ20142018599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徐飙, 徐凯 申请人:深圳市鑫明光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