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38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阳台,包括上檐、左围墙右围墙和挑梁,所述的上檐呈梯形,所述的挑梁呈梯形,其位置与上檐的位置对称;所述的围墙呈多边形结构,围墙连接上檐和挑梁。挑梁作为阳台的地面使用其伸出建筑物的墙体外部,形成凸阳台增加了使用者的实际可用建筑民面积。围墙连接在上檐和挑梁之间,增加了凸阳台的安全性,相对于仅设置上檐和挑梁的阳台更安全。上檐呈梯形,使得上檐的遮光面积更小能够提高阳台在某一时段的采光效果。
【专利说明】建筑物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领域,特别涉及建筑物的阳台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阳台为居住者室外活动、晾晒衣服等提供活动空间。根据建筑结构特征可以把阳台划分为凸阳台和凹阳台,最常见的形式是凸阳台,也就是向建筑物墙体外伸出挑梁,挑梁作为阳台的地面,在通过围墙、护栏形成一个半室外空间,阳台使得居住者能够获得更大的居住面积。
[0003]凹阳台也是较为常见的阳台,其占用住宅内面积,与凸阳台相比,凹阳台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人的感觉上更显得牢固可靠,安全系数更大,当然有了转角、直角,其景观、视野上相对凸阳台则窄得多。
[0004]为了保证使用面积,同时又能够具有凹阳台安全性的特点,可以将凸阳台设置半封闭的结构,即阳台的底部使用挑梁,阳台的设置大小形状与挑梁相同的上檐,在挑梁和阳台之间设置了围墙连接上檐和挑梁,同时在挑梁的外部设置防护栏。阳台呈两端开口的方盒装,此种结构的凸阳台两端设置的围墙能够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同时给人直观的安全感受。同时由于凸阳台向伸出建筑墙体的外部给使用者增加了使用面积,但这种阳台的缺点也很明显,所述的围墙设置在上檐和下檐之间其在会影响阳台在一天中某一时段的采光效果,例如面朝正南的阳台在早晨采光效果差,同时阳台的上檐也遮挡住了部分的光线降低了阳台的使用直观感受。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阳台结构即具有凹阳台的安全性,又具有凸阳台的面积和使用视野,同时不影响阳台的采光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阳台结构,其相对于现有的凸阳台安全性更好,而相对于现有的凹阳台能够提供更大的使用面积,同时不影响阳台的采光效果。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物阳台,包括上檐、左围墙右围墙和挑梁,所述的上檐呈梯形,所述的挑梁呈梯形,其位置与上檐的位置对称;所述的围墙呈多边形结构,围墙连接上檐和挑梁。挑梁作为阳台的地面使用其伸出建筑物的墙体外部,形成凸阳台增加了使用者的实际可用建筑民面积。围墙连接在上檐和挑梁之间,增加了凸阳台的安全性,相对于仅设置上檐和挑梁的阳台更安全。上檐呈梯形,使得上檐的遮光面积更小能够提高阳台在某一时段的采光效果。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檐梯形的较短底边与挑梁梯形较长的边通过所述的左围墙或右围墙连接。梯形上檐短边位置其遮挡阳光较少,而挑梁的长边具有更大的面积,使得光线能够有效的投射到挑梁上,进而增加阳台的采光效果。[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围墙呈梯形,其中左围墙较短的底边与所述的上檐较短的底边连接;左围墙较长的底边与挑梁较长的底边连接;右围墙较短的底边与挑梁较短的底边连接,右围墙较长的底边与上檐较长的底边连接。上述的梯形围墙,一面墙体具有向上向外延伸的斜边,其增加了使用者向上的观察视野,另一面墙体具有向下延伸的斜边,其增加了使用者向下的观察视野。
[0011]作为优选,所述阳台形成全封闭的结构,在上檐和挑梁之间还设置有可开关的窗体。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窗体呈三角形,窗体活动轴设置在阳台的对角线上。窗体活动轴设置在阳台的对角线上能够方便窗体的打开和关闭,同时增加使用空间。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可开关窗体具有玻璃主体结构。
[0014]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其相对于现有的凸阳台安全性更好,而相对于现有的凹阳台能够提供更大的使用面积,同时不影响阳台的采光效果,还增加了使用者向上和向下进行观察时的视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具有阳台的建筑物;
[0016]图2是阳台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阳台安装窗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阳台使用时视野范围示意图;
[0019]图中:建筑物1、四面墙体12、阳台13、挑梁21、上檐20、左围墙22、右围墙23、斜边232、挑梁长底边210、挑梁短底边211、上檐短底边200、上檐长底边201、光线L、光线L’、窗体3、窗扇31、阳台的对角线32、轴装置33、玻璃板34、视线s1、视线s2、视线s3、视线s4、三角形区域H、垂直三角形区域V。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1]如图1所示的建筑物1,其通常的具有四面墙体12,每面墙体上设置多个阳台13,阳台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是平行设置的,也可以是相对倾斜设置的,或者是上下交错设置。阳台延伸至建筑物墙体12的外部,阳台的挑梁21与建筑物墙12体连接,挑梁21也作为阳台的地面以摆放生活物品或承担压力。
[0022]如图2所示的阳台13,包括上檐20、左围墙22右围墙23和挑梁21。上檐和挑梁使用常见的建筑板材形成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挑梁21,其能够与建筑墙体形成稳固的连接;左右围墙可以采用砖混结构搭建或轻质的板材搭建,以减轻其对挑梁的压力。所述的上檐20呈梯形,所述的挑梁21呈梯形,其位置与上檐的位置对称,上檐20的短底边200通过左围墙22与挑梁长底边210连接,上檐长底边201通过右围墙23与挑梁短底边211连接;所述的围墙呈梯形形结构,所述的围墙连接上檐20和挑梁21。挑梁21作为阳台的地面使用其伸出建筑物的墙体外部,形成凸阳台增加了使用者的实际可用建筑民面积。围墙连接在上檐20和挑梁21之间,增加了凸阳台的安全性,相对于紧设置上檐20和挑梁21的阳台更安全。[0023]上檐20呈梯形,使得上檐20的遮光面积更小能够提高阳台的采光效果。相对于常规的矩形阳台结构其光照范围增加了水平三角形区域H,光线L通过该三角形区域投射到挑梁21上的面积变大,同时由于挑梁长底边210与上檐20短底边200对应,经过三角形区域H的光线能够全部投射到挑梁21上。所述的左围墙22也呈梯形结构,相对于常规的矩形围墙阳台结构其光照范围增加了垂直的三角形区域V,当一天当中阳光较弱的时段例如日落时段,接近水平的光线L’能够透过该三角形区V域投射到右围墙23上,由于右围墙与上檐20连接的是长边,因此经过垂直三角形区域的光线能够全部投射到右围墙23上。因此梯形的上檐20和围墙能够增加阳台的采光面积。
[0024]如图3所示,为了减少室外的灰尘雨水等对阳台的影响,阳台形成全封闭的结构,在上檐20和挑梁21之间还设置有可开关的窗体3,该窗体有两个呈三角形的窗扇31组成,窗扇上嵌装有玻璃板34,窗扇能够沿着阳台的对角线32打开,在阳台的靠外的对角设置两个可转动的轴装置33安装固定窗扇31,为了保证安全可为下窗扇设置安全锁。由于阳台的对角线32处于阳台最外侧位置,因此其能够增加阳台的可用空间。
[0025]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M处于阳台的某一位置时,由于梯形的上檐20,使用者向上视线S1、s2、覆盖水平三角形区域H,同时由于围墙的斜边232作用使用者视线范围覆盖垂直三角形区域V,同样的使用者向下视线s3、s4范围也覆盖了水平三角形区域H和垂直的三角形区域V;因此梯形的上檐20和挑梁21增加了使用者的视野。
[0026]总之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凸阳台安全性更好,而相对于现有的凹阳台能够提供更大的使用面积,同时不影响阳台的采光效果,还增加了使用者向上和向下进行观察时的视野,提高了阳台的感官舒适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阳台,包括上檐、左围墙右围墙和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檐呈梯形,所述的挑梁呈梯形,其位置与上檐的位置对称;所述的围墙呈多边形结构,围墙连接上檐和挑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檐梯形的较短的底边与挑梁梯形较长的底边通过所述的左围墙或右围墙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墙呈梯形,其中左围墙较短的底边与所述的上檐较短的底边连接;左围墙较长的底边与挑梁较长的底边连接;右围墙较短的底边与挑梁较短的底边连接,右围墙较长的底边与上檐较长的底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物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形成全封闭的结构,在上檐和挑梁之间还设置有可开关的窗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体呈三角形,窗体活动轴设置在阳台的对角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开关窗体具有玻璃主体结构。
【文档编号】E04B1/00GK203782871SQ201420207202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7日
【发明者】张建明, 沈苏兰, 杨根水, 郭海滨, 李建兵, 朱彪, 鲍文彬, 朱柏林, 齐敏, 陈卫民, 陈文龙 申请人:浙江益安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