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再造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67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再造颗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垃圾再造颗粒,包括颗粒内核和均匀包覆在颗粒内核外的一层水泥基裹覆料,颗粒内核由蒸压加气砌块、发泡混凝土砌块、烧结砖瓦、石膏基墙体材料或复合墙体材料破碎制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垃圾再造颗粒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经过收集、分拣、破碎、筛分、挂浆成型、成品养护的流程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发挥了部分非金属建筑垃圾、建材碎料的潜在效能,改变了非金属建筑垃圾单一粉碎使用的加工模式,有效利用了轻质建筑废料的自身特性,改善了废料原有的吸水率、强度,增加了废料二次利用的应用效能。该制品的大范围应用亦可降低建筑的自重及荷载。
【专利说明】一种建筑垃圾再造颗粒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造颗粒。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每年的建筑开发量和老旧建筑拆除量都在不断攀升,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量和新的建筑材料需求量都是惊人的,如果将老旧建筑拆除的建筑垃圾废料合理的转换为新型建筑材料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03]现有的非金属建筑垃圾基本都通过直接粉碎、破碎再按一定比例混入新制混凝土中,或直接用于路基、基础铺垫等使用,这种使用模式不能发挥其中一些轻质材料的自有优势,利用价值及效益低。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再造颗粒,它能发挥一些轻质材料的自有优势,利用价值及效益高。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垃圾再造颗粒,包括颗粒内核和均匀包覆在颗粒内核外的一层水泥基裹覆料,颗粒内核的粒度为6mm-18mm,水泥基裹覆料的厚度为0.5mm_2.0mm。
[0007]上述水泥基裹覆料包括和颗粒内核相同材料的废料粉末,并且废料粉末的粒度小于 0.15mm。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发挥了部分非金属建筑垃圾、建材碎料的潜在效能,改变了非金属建筑垃圾单一粉碎使用的加工模式,有效利用了轻质建筑废料的自身特性,改善了废料原有的吸水率、强度,增加了废料二次利用的应用效能。该制品的大范围应用亦可降低建筑的自重及荷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颗粒内核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再造颗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I颗粒内核,2水泥基裹覆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垃圾再造颗粒是以建筑垃圾、砌块(墙板)搬运破碎料为主要原料,经过破碎和挂浆处理后制成的。改善了废料原有的吸水率和强度。成品可作为轻集料混凝土的掺合料使用,有效利用了轻质建筑废料的自身特性。
[0013]如图1、2所示,再造颗粒包括颗粒内核I和均匀包覆在颗粒内核I外的一层水泥基裹覆料2,颗粒内核I由蒸压加气砌块、发泡混凝土砌块、烧结砖瓦、石膏基墙体材料或复合墙体材料的废料破碎制得;颗粒内核I的粒度为6mm-18mm,水泥基裹覆料2的厚度为0.5mm-2.0mm。水泥基裹覆料2由水泥、废料粉末、矿渣粉、细砂、抗渗剂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混合组成,废料粉末和颗粒内核I为相同的材料,并且废料粉末的粒度小于0.15_。水泥基裹覆料2主要起到了提高再造颗粒强度的作用,同时改变了废料原有的吸水率,可以作为轻集料混凝土的掺合料使用。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垃圾再造颗粒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经过收集、分拣、破碎、筛分、挂浆成型、成品养护的流程制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1,收集建筑垃圾,并根据使用要求分拣出非金属建筑垃圾作为原料;原料主要是指蒸压加气砌块、发泡混凝土砌块、烧结砖瓦、石膏基墙体材料或复合墙体材料。
[0016]步骤2,将分拣出的原料进行破碎,破碎成颗粒状,并筛分出平均粒度为6mm-18mm的颗粒作为颗粒内核I ;将筛分出的平均粒度小于6mm的小颗粒进行研磨,制得平均粒度小于0.15mm的废料粉末;将筛分出的平均粒度大于18mm的大颗粒进行再次或多次破碎和筛分,直至完全破碎并筛分成小颗粒和颗粒内核I。
[0017]步骤3,制备水泥基裹覆料2,水泥基裹覆料2由水泥、废料粉末、矿渣粉、细砂、抗渗剂和可再分散乳胶粉混合制得,其配比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合理调整。其中废料粉末和颗粒内核I为相同的材料,并且废料粉末的粒度小于0.15_。通过挂浆设备先对颗粒内核I表面润湿,再加入水泥基裹覆料2滚动挂浆,使水泥基裹覆料2均匀包覆在颗粒内核I外,保证颗粒内核I表层的固有孔洞灌浆均匀密实,制得半成品再造颗粒,其中水泥基裹覆料2的厚度为0.5mm-2.0mm。
[0018]步骤4,根据水泥制品的标准养护流程对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再造颗粒进行养护,使其达到预定强度,最终得到成品再造颗粒。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尽量发挥废料自身潜能的优化加工方案。充分发挥了部分非金属建筑垃圾、建材碎料的潜在效能,改变了非金属建筑垃圾单一粉碎使用的加工模式,有效利用了轻质建筑废料的自身特性,改善了废料原有的吸水率、强度,增加了废料二次利用的应用效能。该制品的大范围应用亦可降低建筑的自重及荷载。本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蒸压加气砌块、发泡混凝土砌块、烧结砖瓦、石膏基墙体材料、复合墙体材料共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破损碎料的二次加工。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垃圾再造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颗粒内核和均勾包覆在颗粒 内核外的一层水泥基裹覆料,所述颗粒内核的粒度为水泥基裹覆料的厚度为 0.5mm-2.0mn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垃圾再造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基裹覆 料包括和颗粒内核相同材料的废料粉末,并且废料粉末的粒度小于0.15mm。
【文档编号】C04B18/16GK203960062SQ20142028599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1日
【发明者】杜霄鹤 申请人:杜霄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