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67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矩形体结构的外层框架和保温层构成,保温层设置在外层框架内;在外层框架上设置有配合连接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装饰板,防火性能优异,采用无机发泡水泥作为保温层,自身不燃烧,完全能达到建筑物A级防火的要求;外层框架材料用量较少,成品板面密度小,自重轻,安全性好,不增加建筑保温系统的重量负荷;其整体强度和刚度等较高,保温层嵌入外层框架内部,外层框架起到包裹和承重作用,整体强度较高;施工时采用粘贴和锚固的双重安装方式,提高效率且能防止板体脱落、剥离。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墙体所用的保温装饰板,尤其是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 装饰板。 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节能最有效的方法是设置外墙外保温,在众多的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外墙保 温装饰一体化板系统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之一。保温装饰一体板是在工厂预制 成型的具有外墙保温、装饰功能的板材,由保温板材与装饰材料复合而成,用于贴挂在建筑 外墙面,具有保温和装饰功能。保温板材主要分为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近年来得 到广泛应用的EPS板、XPS板等有机类保温板材因燃烧性能不达标被各个地方政府禁用。无 机保温材料因其优良的防火性能,某些材质完全可以达到A级防火标准要求,成为建筑保 温行业关注的重点,而岩棉板耐水性差、强度不足、成本高,能耗高,因此推广应用受到极大 的限制。其他无机保温板材由于其自身材料的种种弊端未能得到推广应用。发泡水泥保温 板因其优良的防火性能、耐久性能等特点成为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最佳的选择。
[0003] 现有技术的保温装饰板,即使是防火性能优良的无机保温材料装饰板,锚固方法 主要是在硅钙板面板侧面开设安装槽,与固定卡件结合安装上墙,这种安装方法的弊端是 一旦保温板和饰面层发生分层剥离,自重大的硅钙板面板无任何承重和支撑作用,作用力 全部集中在了扣件连接部位,容易导致脱落,成为安全隐患。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成熟 的用于外墙保温的无机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结构的嵌入式发泡 水泥保温装饰板;其满足施工方便、安装容易、成本降低、适合在工厂成批量生产等要求。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种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矩形体结构 的外层框架和保温层构成,保温层设置在外层框架内;在外层框架上设置有配合连接部。
[0007] 进一步的特征是,在外层框架的底面,设置内折边。
[0008] 在外层框架的四个侧面的底端,各设置一内折边,四段内折边依次连接;在四段内 折边内形成空腔。
[0009] 所述配合连接部是连接槽孔,设置在外层框架的两个相对侧面上,或者外层框架 的四个侧面都对应设置。
[0010] 所述配合连接部是安装角码,安装角码与外层框架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与外层 框架牢固连接,安装角码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 1、防火性能优异: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采用无机发泡水泥 作为保温层,自身不燃烧,完全能达到建筑物A级防火的要求。
[0013] 2、此结构外层框架材料用量较少,以1.2mm厚铝单板为例,用材重量只有不到 0. 5kg/ m2,成品板面密度小,自重轻,安全性好,不增加建筑保温系统的重量负荷。
[0014] 3、其整体强度和刚度等较高,保温层嵌入外层框架内部,外层框架起到包裹和承 重作用,整体强度较高。
[0015] 4、施工时采用粘贴和锚固的双重安装方式,具体方式是用粘结砂浆粘贴保温板, 用固定卡件、托架套件紧扣外层框架,外层框架包裹、支撑保温层的环环相扣的机械固定方 式。这种从外到内的机械固定方式始终保证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的整体性,没有脱 落、剥离的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层框架的立体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层框架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 图中,1 一本体,2-外层框架,3-保温层,4一配合连接部,41 一连接槽孔,42-安 装角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由矩 形体结构的外层框架2和其内的保温层3构成,保温层3嵌入在外层框架2内,即保温层3 牢固设置在外层框架2内,如通过胶粘结或水泥砂浆粘结,或螺钉锚固,使保温层3牢固连 接在外层框架2的内侧面;外层框架2具体可以为盒状结构结构。为了便于将本实用新型 立方体结构的保温装饰板(本体1)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体上,而且便于与周围的保温装饰板 相配合或连接,在外层框架2上设置有配合连接部4,该配合连接部4的结构有多种,既包括 现有技术的相关结构,也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如下两种结构,如图3所示的第一种结构 是连接槽孔41,是一个槽型开孔,设置在外层框架2的两个相对侧面上,或者外层框架2的 四个侧面都对应设置,便于将配合使用的扣件一端插入该连接槽孔41内,其另一端通过螺 钉等连接在墙面上;在立方体结构的外层框架2的每个侧面上,设置的连接槽孔41是一个 或一个以上;如图4所示的第二种结构是安装角码42,安装角码42可以与外层框架2 -体 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等与外层框架2牢固连接,安装角码42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通过 在安装孔内穿入螺钉、销钉等,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装饰板连接在墙面上。安装角码42实 际就是连接支耳、连接支座等,其数量至少为一个。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外层框架2,其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的,如铝单板、不锈钢板、镀铝锌 钢板等金属材质,或者工程塑料(聚乙烯)等非金属材质,满足强度、刚度等需要即可。
[0025]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3,为发泡水泥保温板;可参阅本专利 申请人:在先公开 的名称为"一种改性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泡沫保温板制备方法及专用助剂"申请号为 201310144919. 3,申请日为2013-04-24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体的发泡水泥保温 板,采用该发泡水泥保温板就制得或直接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3,而且是无机保温层。
[0026] 本实用新型的外层框架2,可以是一个一次成型的整体式矩形框架结构,也可以是 通过一次或多次焊接而得到的整体框架结构。而且,为了增强连接力量,在外层框架2的底 面,设置内折边21,内折边21是向内翻折,基本与外层框架2的侧面垂直,其宽度合适,对保 温层3起到包裹和支撑作用,防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温层3与外层框架2之间产生松动, 延长使用寿命等;该内折边21所在的侧面,就是与墙体的配合安装面。图中所示的内折边 21,是在矩形结构的外层框架2的四个侧面的底端,各设置一内折边21,四段内折边21依次 连接;在四段内折边21内形成空腔22。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装饰板安装在墙体上时,可以 在该空腔22内的保温层3底面涂覆水泥砂浆等,通过水泥砂浆粘结在墙体上,增强连接力, 结构更加牢固,延长保温装饰板在墙体上的使用时间。
[0027] 保温层3的高度通常与外层框架2内腔的深度相适应,大于、等于或小于外层框架 2内腔的深度都可以的,保温层3的高度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而定。
[0028] 实际使用时,保温层3的顶面(墙体外侧面)进一步做饰面处理工艺,作为墙体外饰 面,通常可以在保温层3的顶面涂刷乳胶漆、仿石漆等涂料,或者铺贴柔性饰面砖、天然石 材等饰面材料;或者设置现有的墙体面层,形成美观的表层,使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装饰板符 合各种外墙立面的需要。故,具体施工时,根据保温层3顶面的不同处理工艺,来决定本体 1的高度。
[0029]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 方案,尽管 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 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由矩形 体结构的外层框架(2)和保温层(3)构成,保温层(3)嵌入在外层框架(2)内;在外层框架 (2)上设置有配合连接部(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在外层框架(2)的 底面,设置内折边(2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在外层框架(2)的 四个侧面的底端,各设置一内折边(21),四段内折边(21)依次连接;在四段内折边(21)内 形成空腔(22)。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 连接部(4)是连接槽孔(41),设置在外层框架(2)的两个相对侧面上,或者外层框架(2)的 四个侧面都对应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嵌入式发泡水泥保温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 连接部(4)是安装角码42,安装角码(42)与外层框架(2) -体成型,或通过焊接与外层框 架(2)牢固连接,安装角码(42)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
【文档编号】E04F13/24GK203846711SQ201420285795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熊凤鸣, 王智, 陈志惠, 彭瑞猛, 熊永林, 刘川, 刘霖, 王艳茹 申请人:重庆思贝肯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