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型钢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33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铝合金型钢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铝合金型钢架组件,包括一横架、两个以上直架、两个以上接合块及两个以上遮片,接合块纳设于横架的纳凹部,且以接合片利用第一接合元件而锁接于横架,而接合块的二套合片套合直架的二直片,并各由勾掣部嵌掣于直片的内侧边,且二套合片再以第二接合元件而锁接于二直片,而遮片分别接设于横架与直架的接合处的两侧边,且遮蔽第一接合元件与第二接合元件;据此,除达到防震、抗风的效果外,更因遮片的设置而使第一接合元件、第二接合元件达到隐藏的功能,而增加其整体的进步性。
【专利说明】铝合金型钢架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型钢架组件,尤其是一种组合后结构稳固及具有隐藏式接合元件的铝合金型钢架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H型钢材一般应用于建筑物之基本骨架,虽具有结构强度高、稳固的优点,但因其是钢制,故具有重量重、施工费力,且外型单调、不方便拆除等缺失。因此,现有之建筑骨架遂有采用铝合金挤型材之骨架结构,该铝合金挤型材之骨架具有质轻、易搬运、易施工的优点,并可借助螺接方式组装,具有易装及易拆除的便利性。
[0003]另外,鉴于公知的铝合金挤型材的骨架皆为方形、圆形...等结构型态,强度、质感均不如H型钢材缺点,我国台湾地区已有公告第M266316号「H型架组装结构」的专利申请,其组合后的H型架凹部可呈横向、直向间隔层排列质感,使整体组合可具良好结构强度,并可具较佳组合层次质感。
[0004]但,其在组接结构上主要利用螺接元件来达到锁接功能,但因铝合金挤型材的重量较轻,故其组接结构强度必须更强化,才能更广泛地被应用,再者,上述专利在组接后,其螺接元件均显露于外,这会削减建筑物的美感,尤其是铝合金挤型材应用于棚架时,使用者抬头可看到密密麻麻的螺接元件,实在有碍观瞻而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铝合金挤型材的棚架缺点,提供一种铝合金型钢架组件不但具有结构更加稳固的效果,而且更因其组接的接合元件采用隐藏式锁接结构而达到有效改善外观的效果。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型钢架组件,该组件包含:一横架、两个以上直架、两个以上接合块及两个以上遮片;其中,横架具有一直立部,直立部连设有一上承部及一下承部,且使上承部及该下承部之间具有一纳凹部;而直架各具有一上横部及一下横部,且上横部、下横部之间各垂直连结二直片,而二直片的外侧各具有一凹槽部;而接合块各具有一接合片,且接合片各垂直设置二套合片,二套合片之间各为一套合槽,且二套合片于套合槽之侧边各具有一勾掣部,而接合块纳设于横架之纳凹部,且以接合片以至少一个第一接合元件而锁接于横架的直立部,而二套合片延伸出纳凹部,且以套合槽套合直架的二直片,并各由一勾掣部嵌掣于直片的内侧边,再者,二套合片再以至少一个第二接合元件而锁接于该二直片。如此组成,横架借助接合块而采用内外双夹式接合锁接直架,而使其构件组成更增稳固性。而遮片则分别接设于横架与直架之接合处的两侧边,且遮蔽第一接合元件与第二接合元件,借此改善现有棚架的外观效果。
[0007]进一步,接合块的接合片外端具有一直凸条,且套合片之前端具有一直勾槽,而遮片可为一侧端具有一直凹部,直凹部与直凸条对应嵌掣,且遮片的另一侧端具有一直插部,直插部插入于直勾槽,借此可遮蔽第一接合元件与第二接合元件。
[0008]再进一步,直架的上横部的外侧底端具有一横穿槽,下横部的外侧上端具有一横凹部,而遮片可为上侧端具有一横穿部,横穿部插入于直架的横穿槽,且遮片的另下侧端具有一横凸部,横凸部系嵌入于横凹部。
[0009]再进一步,遮片向接合块的接合片方向延伸,从而遮蔽第一接合元件与第二接合元件。
[0010]再进一步,直架的上横部的上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一穿设槽,且第一穿设槽各穿入一软质穿条,软质穿条突出上横部的上侧面,从而使采光罩安装于直架的上横部的上侧面时,具有防震、防噪音的功能。
[0011]更进一步,最外侧的直架的最旁侧的第一穿设槽系穿入一外挡条,且外挡条向上延伸一外挡墙,外挡墙亦突出上横部的上侧面,且外挡墙高于软质穿条,从而可避免雨水向外溅出至隔壁邻居。
[0012]更进一步,横架之上承部的上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穿设槽,且第二穿设槽亦穿入一软质穿条,软质穿条亦突出该上承部的上侧面,而使采光罩横跨安装于横架的上承部的上侧面时,亦具有防震、防噪音的功能。
[0013]由上可见,本发明除了横架、接合块、直架之间利用第一接合元件、第二接合元件达成螺接之外,主要系横架再藉由接合块采用内外双夹式而接合锁接直架,而使其构件组成更增稳固性;此外,利用遮片分别接设于横架与直架的接合处的两侧边,且达到遮蔽第一接合元件与第二接合元件的目的,从而改善了现有的棚架接合后的外观效果,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具有实质性特点及进步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参考图;
[0016]图3是图2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17]图4图2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19]图6是图5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横杆处的立体组合实施例图;
[0021]图8是图5中I部分的放大参考图;
[0022]图9是图5中II部分的放大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型钢架组件包含有一横架1、两个以上直架2、两个以上接合块3 (另见图3)及两个以上遮片4,而两个以上直架2之间另可具有至少一横接杆I A及一外横杆I B ;横接杆I A、外横杆I B可与直架2的结构相同,只是转向九十度而实施。其中:
[0026]横架I,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一直立部I I,其用以锁接于一壁面W,而直立部I I连设有一上承部I 2及一下承部I 3,且上承部I 2及下承部I 3之间具有一纳凹部
I4。此外,上承部I 2的上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穿设槽I 5 (如图3,图中以一第二穿设槽为例),且第二穿设槽I 5穿组一软质穿条5,软质穿条5系突出上承部I 2的上侧面。又,横架I锁接于壁面W后,上承部I 2系具有向外小角度的倾斜向。
[0027]直架2 ,设置于横架I的垂直向,如图2、图3所不,直架2为H型,其各具有一上横部2 I及一下横部2 2,且上横部2 1、下横部2 2之间各垂直连结二直片2 3,使二直片2 3的外侧各具有一凹槽部2 4 ;此外,上横部2 I的外侧底端具有一横穿槽2 I I,下横部2 2的外侧上端具有一横凹部2 2 I,又,直架2之上横部2 I的上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一穿设槽2 5 (如图3),且第一穿设槽2 5各穿组一软质穿条5,软质穿条5系突出上横部2 I的上侧面。进者,最外侧之直架2的最旁侧之第一穿设槽2 5系穿组一外挡条8 (另见图5、图6),且外挡条8向上延伸一外挡墙8 I,外挡墙8 I亦突出上横部2 I的上侧面,且外挡墙8 I高于软质穿条5。
[0028]接合块3,用以承接横架I及直架2,接合块3各具有一接合片3 I,且接合片3 I各垂直设置二套合片3 2 (如图3),二套合片3 2之间各形成一套合槽3 3,且二套合片3 2于套合槽3 3之侧边各具有一勾掣部3 2 1。接合块3系纳设于横架I之纳凹部
I4,且以接合片3 I以至少一个第一接合元件6而锁接于横架I之直立部I I (图中以二个第一接合元件为例),并进而锁固于壁面W,而二套合片3 2系延伸出纳凹部I 4,且以套合槽3 3套合直架2之二直片2 3,并各由一勾掣部3 2 I嵌掣于直片2 3的内侧边(如图4),且二套合片3 2再以至少一第二接合元件7锁接于二直片2 3 (图中以一个第二接合元件为例)。此外,接合片3 I之外端各具有一直凸条3 I I,且套合片3 2之前端具有一直勾槽3 2 2。
[0029]遮片4,用以接设于横架I与直架2之接合处的两侧边。如图3所示,遮片4之一侧端具有一直凹部4 I,且直凹部4 I系与接合块3之直凸条3 I I对应嵌掣,又遮片4之另一侧端具有一直插部4 2,且直插部4 2系插组于接合块3之直勾槽3 2 2,使遮片4可遮蔽第一接合元件6与第二接合元件7 (如图2)。
[0030]实施例2:
[003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遮片4 ’之上侧端具有一横穿部4 3 (见图8),且横穿部4 3系插组于直架2之横穿槽2 I I,且遮片4 ’之另下侧端具有一横凸部4 4 (见图9),且横凸部4 4系嵌组于直架2之横凹部221 ,另,遮片4 ’系向接合块3之接合片3 I (或横架I之直立部I I)的方向延伸,使能遮蔽第一接合元件6与第二接合元件7 (图5中,第一接合元件与第二接合元件未绘出)。
[003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实施例的外横杆I B可直接由直架2旋转九十度而实施,而直架2与之外横杆I B间仍由接合块3利用第一接合元件6与第二接合元件7螺接,且仍由遮片4或遮片4 ’遮蔽第一接合元件6与第二接合元件7 (另见图7,图中以遮片4为例),又在外横杆I B的前侧另由遮片4 ’穿入。
[003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横架I与直架2利用接合块3衔接时,除由第一接合元件6与第二接合元件7加以螺接之外,更藉由接合块3之二套合片3 2各增设的勾掣部3 2 I嵌掣于直片2 3的内侧边(如图4),采用内外双夹式接合锁接直架2,而使其构件组成更增稳固性,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此外,再借助遮片4或遮片4 ’分别嵌接于接合块3或直架2,且接设于横架I与直架2之接合处的两侧边,而可完全遮蔽第一接合元件6与第二接合元件7,从而达到改善现有技术接合后外观的缺失此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又,遮片4’可利用透明或半透明、具颜色的材质制成,且使遮片4’内侧之凹槽部2 4设置光源(例如LED灯等),如此另可增加棚架的多样选项,使刚中带柔、变化无穷。
[0034]再需要说明的是,直架2之上横部2 I的上侧面设置的两个以上第一穿设槽
25,其穿组有软质穿条5,以及横架I之上承部I 2的上侧面设置第二穿设槽I 5,且同样穿组一软质穿条5,据此,待采光罩9 (或玻璃)安装于直架2与横架I上方时,采光罩9的下方系直接由复数软质穿条5所承载(如图5、图6所示),而与直架2、横架I的硬质骨架隔绝,故能达到防震、不会有磨擦撕裂声响的防噪音的功能,且对于安装者之安全比较有保障。
[0035]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图6所示,最外侧之直架2的最旁侧之第一穿设槽
25穿组外挡条8,且外挡条8之外挡墙8 I突出上横部2 I的上侧面,且高于软质穿条5,如此更可有效挡住雨水而不会使雨水向外溅出至隔壁邻居处,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
[0036]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已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失,更具有实用性和技术进步性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授予要件。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皆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铝合金型钢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包含: 一横架,具有一直立部,该直立部连设一上承部及一下承部,该上承部及该下承部之间具有一纳凹部; 两个以上直架,该直架各具有一上横部及一下横部,该上横部、下横部之间各垂直连结二直片,且该二直片的外侧各具有一凹槽部; 两个以上接合块,该接合块各具有一接合片,且该接合片各垂直设置二套合片,并该二套合片之间各为一套合槽,且该二套合片于该套合槽之侧边各具有一勾掣部,而该接合块纳设于该横架之纳凹部,且以该接合片以至少一第一接合元件而锁接于该直立部,并该二套合片延伸出该纳凹部,且该套合槽套合该直架之二直片,并各由一勾掣部嵌掣于该直片的内侧边,且该二套合片以至少一第二接合元件而锁接于该二直片; 两个以上遮片,该遮片分别接设于该横架与该直架之接合处的两侧边,且遮蔽该第一接合元件与该第二接合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型钢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接合块之接合片外端具有一直凸条,且该套合片之前端具有一直勾槽,而该遮片之一侧端具有一直凹部,该直凹部系与该直凸条对应嵌掣,且该遮片之另一侧端具有一可插入该直勾槽的直插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型钢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直架的上横部的外侧底端具有一横穿槽,该下横部的外侧上端具有一横凹部,而该遮片的上侧端具有一可插入该横穿槽的横穿部,且该遮片的另下侧端具有一可嵌入该横凹部的横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型钢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遮片向该接合块的接合片方向延伸,且能遮蔽该第一接合元件。
5.如权利要求1、2、3或4项所述的铝合金型钢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直架的上横部的上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一穿设槽,且该第一穿设槽各穿入一软质穿条,该软质穿条突出该上横部的上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型钢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该直架的最旁侧之第一穿设槽系穿组一外挡条,该外挡条向上延伸一外挡墙,且该外挡墙突出该上横部的上侧面,又该外挡墙高于该软质穿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型钢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横架的上承部的上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穿设槽,且该第二穿设槽亦穿入一软质穿条,该软质穿条亦突出该上承部的上侧面。
【文档编号】E04B9/06GK204040280SQ201420379294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0日
【发明者】王进兴 申请人:冠牌钢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