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064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其包括:多组铝圆通组件,每组铝圆通组件包括两根铝圆通,两根铝圆通通过一第一连接件对接固定,铝圆通上开设有安装槽,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铝圆通的安装槽;副龙骨,其包括对称设置于两边的铝圆通上的两个副龙骨单元,副龙骨单元固定连接于铝圆通的安装槽;主龙骨,其两端通过一组第二连接件而固定连接于两个副龙骨单元上。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借助于手工以及定位工具,可以有效地防止铝圆通之间产生错位,避免对其他顶面设备定位安装的影响,从而提升最终大面的装饰效果。
【专利说明】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圆通,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代的装修工程中,铝圆通在现代公共场所的大面积顶面施工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铝圆通的安装过程中,对于相对两组的铝圆通之间的对齐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序,但是目前的安装过程中,铝圆通错位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有些达到数百米乃至更长的顶面铝圆通,根本无法去做到顺直。一旦铝圆通之间由定位不顺直而产生错位时,会对其他的顶面设备定位安装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最终大面装饰效果。
[0003]而目前的对于铝圆通的对齐,还主要是在安装时借助于手工并通过经纬仪等工具不时地进行调整定位,然后再进行安装固定。这种安装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无法有力地保证铝圆通之间的顺直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额外通过工具即可保证铝圆通顺直度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其包括:
[0006]多组铝圆通组件,每组铝圆通组件包括两根铝圆通,两根铝圆通通过一第一连接件对接固定,铝圆通上开设有安装槽,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铝圆通的安装槽;
[0007]副龙骨,其包括对称设置于两边的铝圆通上的两个副龙骨单元,副龙骨单元固定连接于铝圆通的安装槽;
[0008]主龙骨,其两端通过一组第二连接件而固定连接于两个副龙骨单元上。
[0009]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连接件为U字形板件。
[0010]进一步地,上述的副龙骨和主龙骨为U字形板件。
[0011]优选地,上述的第二连接件包括呈“L”形状的主龙骨连接部以及由主龙骨连接部向外延伸的副龙骨连接部,主龙骨连接部套设于主龙骨的两端,副龙骨连接部固定连接副龙骨。
[0012]优选地,上述的每组铝圆通组件中,一根铝圆通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为一长条形槽,第二凹槽为一 L形槽,相对的另一根铝圆通的表面对应第一凹槽开设有第三凹槽、对应第二凹槽开设有第四凹槽,第三凹槽为一 L形槽,第四凹槽为一长条形槽,一呈L形的第三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内,另一呈L形的第四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内。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相对两组铝圆通组件上的第一连接件、副龙骨和主龙骨,以及开设于铝圆通的安装槽的共同作用,使得相对的两组铝圆通组件之间可以形成更优的顺直度,其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借助于手工以及定位工具,可以有效地防止铝圆通之间产生错位,避免对其他顶面设备定位安装的影响,从而提升最终大面的装饰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铝圆通组件11.铝圆通111.安装槽12.第一连接件2.副龙骨21.畐Ij龙骨单元3.主龙骨31.第二连接件311.主龙骨连接部312.副龙骨连接部41.第一凹槽42.第二凹槽51.第三凹槽52.第四凹槽61.第三连接件62.第四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9]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包括:多组铝圆通组件1,每组铝圆通组件I包括两根铝圆通11,两根铝圆通11通过一第一连接件12对接固定,铝圆通11上开设有安装槽111,第一连接件1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等已知部件固定连接于两根铝圆通11的安装槽111 ;副龙骨2,其包括对称设置于两边的铝圆通11上的两个副龙骨单元21,副龙骨单元21通过螺钉等已知部件固定连接于铝圆通11的安装槽111 ;主龙骨3,其两端通过一组第二连接件31而固定连接于两个副龙骨单元21上。
[0020]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于相对两组铝圆通组件I上的第一连接件12、副龙骨2和主龙骨3,以及开设于铝圆通11的安装槽111的共同作用,使得相对的两组铝圆通组件I之间可以形成更优的顺直度,其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借助于手工以及定位工具,可以有效地防止铝圆通之间产生错位,避免对其他顶面设备定位安装的影响,从而提升最终大面的装饰效果。
[0021]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一连接件12为U字形板件。
[0022]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副龙骨2和主龙骨3为U字形板件。
[0023]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二连接件31包括呈“L”形状的主龙骨连接部311以及由主龙骨连接部311向外延伸的副龙骨连接部312,主龙骨连接部311套设于主龙骨3的两端,副龙骨连接部312通过螺钉等已知部件固定连接副龙骨2。通过该特殊结构的第二连接件31,可以形成主、副龙骨之间更为稳固的连接,也可以方便主龙骨的拆装。
[0024]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每组铝圆通组件I中,一根铝圆通1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第一凹槽41为一长条形槽,第二凹槽42为一 L形槽,相对的另一根铝圆通11的表面对应第一凹槽41开设有第三凹槽51、对应第二凹槽42开设有第四凹槽52,第三凹槽51为一 L形槽,第四凹槽52为一长条形槽,一呈L形的第三连接件6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凹槽41和第三凹槽51内,另一呈L形的第四连接件6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二凹槽42和第四凹槽52内。通过该连接结构,可以形成铝圆通在两个相垂直方向的对准,减小铝圆通因宽度方向上出现偏差而产生的长度方向上的不顺直,进一步地提高铝圆通之间的顺直度。
[00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铝圆通组件,每组铝圆通组件包括两根铝圆通,所述两根铝圆通通过一第一连接件对接固定,所述铝圆通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两根铝圆通的安装槽; 副龙骨,其包括对称设置于两边的铝圆通上的两个副龙骨单元,所述副龙骨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铝圆通的安装槽; 主龙骨,其两端通过一组第二连接件而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副龙骨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U字形板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龙骨和所述主龙骨为U字形板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呈“L”形状的主龙骨连接部以及由所述主龙骨连接部向外延伸的副龙骨连接部,所述主龙骨连接部套设于所述主龙骨的两端,所述副龙骨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副龙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铝圆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铝圆通中,一根铝圆通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一长条形槽,所述第二凹槽为一 L形槽,相对的另一根铝圆通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开设有第三凹槽、对应所述第二凹槽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为一 L形槽,所述第四凹槽为一长条形槽,一呈L形的第三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内,另一呈L形的第四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内。
【文档编号】E04F19/02GK204001622SQ201420403891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马培培, 张小刚, 朱正虬, 刘凯华, 王波, 李腾飞, 李 杰, 朱枫, 叶肖雨, 顾雷利, 嵇洋 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