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和异形吊顶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192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件和异形吊顶体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件和异形吊顶体系,一种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同一纵向平面,第一插接部和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向横向延伸,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插接部连接,并向与第一插接部同侧横向延伸,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平行。异形吊顶体系包括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过渡板,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分别连接在过渡板的两侧,两者连接在过渡板的不同高度位置,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均与过渡板通过上述的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便捷经济的连接方式,实现异形吊顶整体的装修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连接件和异形吊顶体系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房屋装修工程中的连接件和吊顶体系,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实现异形吊顶的连接件和使用该连接件的异形吊顶体系。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物室内装修工程中,由于某些特殊的需要(比如为实现美观的顶部造型、形成良好的声场分布或由于空间限制等),需要将建筑物的吊顶设计成异形形式,异形的吊顶形式需要适合实现上层龙骨和下层龙骨之间可靠连接,并带来富于美感,丰富室内的整体装修效果。
[0003]现有的异形吊顶,副龙骨(用于悬挂石膏板的龙骨)与过渡板平行设置,在高低错层处,一般通过边龙骨实现高低过渡,边龙骨与过渡板之间固定连接,过渡板与吊顶板形成的接缝处,通过L型饰条遮挡。此种结构形式中,采用单独设置通长的边龙骨与过渡板连接。
[0004]而对于副龙骨与过渡板垂直设置的新型异形吊顶,如果仍然采用上述异形吊顶的中的通长边龙骨作为过渡板与龙骨连接,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由于边龙骨一般为带有槽口,带有槽口面与副龙骨无法形成可靠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件和异形吊顶体系,其目的是通过简单便捷的连接方式,实现异形吊顶整体的装修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同一纵向平面,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向横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连接,并向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同侧横向延伸,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平行。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三插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插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的底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边缘,所述第二插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边缘。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所述第二插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端部为圆形、楔形或梯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有连接孔。
[0014]一种异形吊顶体系,包括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过渡板,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分别连接在所述过渡板的两侧,两者连接在所述过渡板的不同高度位置,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均与所述过渡板通过上述的连接件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用尺寸较小的连接件代替现有的边龙骨,实现可靠连接的同时,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0017]插接部的设置,在施工时,可将连接件先与过渡板连接,然后将龙骨端部插入插接部,简化施工工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连接件立体图。
[0019]图2是异形吊顶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第一插接部、4-第二插接部、5-第三插接部、6-连接孔、7-第一龙骨、8-第二龙骨、9-过渡板、10-螺钉、11-石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2]实施例:
[0023]参见图1,图1为连接件的立体图。一种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第一插接部3、第二插接部4和第三插接部5,第一连接部I和第二连接部2位于同一平面,第一插接部3和第一连接部I连接,第二连接部2与第二插接部4连接,第一插接部3和第二插接部4平行设置,第三插接部5连接在第一插接部3和第二插接部4的底面。第一插接部3连接在第一连接部I的侧边缘,第二插接部4连接在第二连接部2的侧边缘。第一插接部3与第一连接部I垂直,第二插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2垂直。第三插接部5的设置,增强了连接件的整体性。
[0024]为了便于插接部能顺利与龙骨连接,第一插接部3远离第一连接部I和第二插接部4远离第二连接部2的端部切割成具有导向作用的梯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此部还可为圆形或楔形。
[0025]为了与连接上下层龙骨之间的过渡板快速连接,第一连接部I和第二插接部4上预先开设有一个连接孔6。
[0026]本实施例为整块板材弯折切割形成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3、第二插接部4、第一连接部I和第二连接部2均还可为独立件,使用时连接成一体的连接件。
[0027]为了确保连接的安全,第一插接部3、第二插接部4、和第三插接部5的长度应满足搭接要求。
[0028]参见图2,图2为采用上述连接件形成的一种异形吊顶体系,包括第一龙骨7和第二龙骨8 (图中以一根第一龙骨7和一根第二龙骨8示意,实际的吊顶为多根平行设置的第一龙骨7和第二龙骨8形成的高度不同的平面。),第一龙骨7的位置比第二龙骨8低,还包括过渡板9和至少两个上述的连接件,连接件通过螺钉10固定在过渡板9异侧的不同高度,连接件的第一插接部3、第二插接部4和第三插接部5同时插入第一龙骨7端部,其中第一插接部3和第二插接部4插入第一龙骨7端部的卷边(卷边为现有技术,在图2中指第一龙骨7和第二龙骨8侧边顶部向内翻卷部分),第二龙骨8与连接件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一龙骨7和第二龙骨8底部均扣有扣板,本实施例中选用轻质材料石膏板11作为扣板。此实施例中,第一龙骨7和第二龙骨8均为【背景技术】中所述副龙骨。
[0029]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同一纵向平面,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向横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连接,并向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同侧横向延伸,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三插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的底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边缘,所述第二插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所述第二插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端部为圆形、楔形或梯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有连接孔。
8.一种异形吊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过渡板,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分别连接在所述过渡板的两侧,两者连接在所述过渡板的不同高度位置,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均与所述过渡板通过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件连接。
【文档编号】E04B9/16GK204152057SQ201420534897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邱洪, 党连军, 李昂 申请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