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3388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水泥搅拌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搅拌机,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斗、第一钢丝绳、绳盘和滚轴,所述绳盘安装于滚轴的两端,所述第一钢丝绳与上料斗捆绑连接,且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两端各自固定于所述绳盘上,所述上料斗包括上料口,所述上料口滑移连接有盖合板,所述滚轴上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收线轮,所述收线轮与盖合板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盖合板与上料斗之间还设有复位机构,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这种水泥搅拌机,能很好解决现有水泥搅拌机在将水泥倒入拌筒时,会将水泥从上料斗中震出的问题。
【专利说明】水泥搅拌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搅拌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能防止水泥震出上料斗的水泥搅拌机。

【背景技术】
[0002]水泥搅拌机又称混凝土搅拌机,是用来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
[0003]加料机构通常是由类似漏斗形的上料斗将水泥砂石等混合之后,再翻转上料斗将水泥、砂石倒入拌筒中,但现有的加料机构中的上料斗通常设有一个敞开的开口,当上料斗翻转时,不可避免的会由于上料斗的震动或外界环境的影响,将上料斗中的水泥和砂石震出上料斗,从而构成对原来的浪费,大大浪费了资源、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搅拌机,通过这种水泥搅拌机,能很好解决现有水泥搅拌机在将水泥倒入拌筒时,会将水泥从上料斗中震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搅拌机,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斗、第一钢丝绳、绳盘和滚轴,所述绳盘安装于滚轴的两端,所述第一钢丝绳与上料斗捆绑连接,且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两端各自固定于所述绳盘上,所述上料斗包括上料口,所述上料口滑移连接有盖合板,所述滚轴上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收线轮,所述收线轮与盖合板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盖合板与上料斗之间还设有复位机构。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水泥从上料斗的上料口加入时,此时盖合板载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处于打开状态,当水泥加入完毕之后,上料斗在第一钢丝绳的带动下,随着绳盘的转动而缓缓上升,且在这过程中,收线轮也将在滚轴的转动下而转动,收线轮的转动将开始收卷第二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连接的盖合板也将在其带动下开始与上料斗发生滑移,当上料斗翻转到位之后,盖合板也将完全把上料口盖合住,从而解决了水泥搅拌机在将水泥倒入拌筒时,会将水泥从上料斗中震出的问题,不仅节约了原材料,而且还是得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干净。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盖合板相对收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上料斗正对盖合板连接有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料斗在完成上料动作,开始往原始位置下放时,第二钢丝绳会在收线盘的反向回转过程中被释放松弛,此时盖合板便能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渐渐被弹开,使得上料口打开,且使第二钢丝绳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实现了在上料斗回到原始位置上时,盖合板能够回到原始将上料口打开的状态,方便下次继续装水泥。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斗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设于盖合板与收线轮之间,所述通槽内设有定滑轮,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收线轮,另一端绕设过所述定滑轮与盖合板相对收线轮的一端固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上料斗上的定滑轮,第二钢丝绳在绕过定滑轮再与盖合板连接,使得第二钢丝绳在运动过程中更加顺畅、减少摩擦,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寿命更加长久。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合板设有相对上料口的一端设有滑移凸块,所述上料斗相对滑移凸块的一端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移槽,所述滑移凸块相对收线轮的一端还设有一段T形凸块,所述滑移槽还设有与所属T形凸块相匹配的限位盲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合板与上料斗发生滑移时,可以通过设置在滑移凸块和设置在上料斗上的滑移槽的配合来实现,在这里的限位盲槽主要表现在没有将滑移槽完全导通,所以通过T形凸块和限位盲槽的配合使得,盖合板在滑移时,不会与上料斗发生分离,使得工作时更加安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这种水泥搅拌机,能很好解决现有水泥搅拌机在将水泥倒入拌筒时,会将水泥从上料斗中震出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泥搅拌机实施例的上料斗下放状态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泥搅拌机实施例的上料斗上升状态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泥搅拌机实施例的盖合板细节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泥搅拌机实施例的上料斗俯视;
[0018]图5为图4的A-A视图;
[0019]图6为图5的B-B视图。
[0020]图中,1、上料斗;11、上料口 ;12、通槽;13、滑移槽;131、限位盲槽;2、第一钢丝绳;3、绳盘;4、收线轮;5、第二钢丝绳;6、盖合板;61、滑移凸块;611、T形凸块;7、弹簧;8、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水泥搅拌机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本实施例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斗1、第一钢丝绳2、绳盘3和滚轴,所述绳盘3安装于滚轴的两端,所述第一钢丝绳2与上料斗I捆绑连接,且所述第一钢丝绳2的两端各自固定于所述绳盘3上,所述上料斗I包括上料口 11,所述上料口 11滑移连接有盖合板6,所述滚轴上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收线轮4,所述收线轮4与盖合板6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绳5,所述上料斗I设有通槽12,所述通槽12设于盖合板6与收线轮4之间,所述通槽12内设有定滑轮8,所述第二钢丝绳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收线轮4,另一端绕设过所述定滑轮8与盖合板6相对收线轮4的一端固定,所述盖合板6与上料斗I之间还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一端与盖合板6相对收线轮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与上料斗I正对盖合板6连接有所述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3]水泥搅拌机在上料时,须要先将水泥、砂石等物质从上料斗I的上料口 11加入,然后再由上料斗I翻转,将水泥、砂石等物质倒入拌筒,再加水进行搅拌;本实用新型在加水泥时,盖合板6会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一直打开的状态,当水泥加入完毕之后,上料斗I在第一钢丝绳2的带动下,随着绳盘3的转动而缓缓上升,且在这过程中,收线轮4也将在滚轴的转动下而转动,收线轮4的转动将开始收卷第二钢丝绳5,与第二钢丝绳5连接的盖合板6也将在其带动下开始与上料斗I发生滑移,当上料斗I翻转到位之后,盖合板6也将完全把上料口 11盖合住,且第二钢丝绳5通过设置在上料斗I上的定滑轮8,第二钢丝绳5在绕过定滑轮8再与盖合板6连接,使得第二钢丝绳5在运动过程中更加顺畅、减少摩擦。
[0024]当上料斗I在完成上料动作,开始往原始位置下放时,第二钢丝绳5会在收线盘的反向回转过程中被释放松弛,此时盖合板6便能在弹簧7的弹性作用下渐渐被弹开,使得上料口 11打开,且使第二钢丝绳5—直处于紧绷状态,实现了在上料斗I回到原始位置上时,盖合板6能够回到原始将上料口 11打开的状态,方便下次继续装水泥。
[0025]进一步的,所述盖合板6设有相对上料口 11的一端设有滑移凸块61,所述上料斗I相对滑移凸块61的一端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移槽13,所述滑移凸块61相对收线轮4的一端还设有一段T形凸块611,所述滑移槽13还设有与所属T形凸块611相匹配的限位盲槽 131。
[0026]当盖合板6与上料斗I发生滑移时,可以通过设置在滑移凸块61和设置在上料斗I上的滑移槽13的配合来实现,在这里的限位盲槽131主要表现在没有将滑移槽13完全导通,所以通过T形凸块611和限位盲槽131的配合使得,盖合板6在滑移时,不会与上料斗I发生分离,使得工作时更加安全。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泥搅拌机,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斗、第一钢丝绳、绳盘和滚轴,所述绳盘安装于滚轴的两端,所述第一钢丝绳与上料斗捆绑连接,且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两端各自固定于所述绳盘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斗包括上料口,所述上料口滑移连接有盖合板,所述滚轴上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收线轮,所述收线轮与盖合板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盖合板与上料斗之间还设有复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盖合板相对收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上料斗正对盖合板连接有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斗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设于盖合板与收线轮之间,所述通槽内设有定滑轮,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收线轮,另一端绕设过所述定滑轮与盖合板相对收线轮的一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板设有相对上料口的一端设有滑移凸块,所述上料斗相对滑移凸块的一端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移槽,所述滑移凸块相对收线轮的一端还设有一段T形凸块,所述滑移槽还设有与所属T形凸块相匹配的限位盲槽。
【文档编号】B28C7/08GK204136239SQ201420596876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沙肃君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创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