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及其瓦片坡面屋顶安装结构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2332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及其瓦片坡面屋顶安装结构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及其瓦片坡面屋顶安装结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依靠太阳电池把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在过去的十年中,光伏电池全球总产量以平均超过40%的年增长率增加,至2012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已达100GW。预计光伏发电在2030年占到世界能源供给的10%,对世界的能源供给和能源结构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现有的太阳电池组件由于一般采用了钢化玻璃封装,其重量每平方米达到10公斤以上,坡面屋顶安装时通常采用的结构见附图1,将支撑架2固定到屋顶的檩条1上,然后在支撑架2上安装铝合金导轨3,再在铝合金导轨上使用铝合金压块5压住太阳电池组件6。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安装方法需要将瓦片4揭开,安装好支撑架2后需要对原有屋顶进行密封处理,然后再将瓦片4复位覆盖住支撑架2。

然而,现有技术中针对建筑坡面屋顶的场合进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包括太阳电池组件的安装),采用该方法需要将瓦片从挂瓦条上分离,如此将导致破坏原有屋顶的密封,且使安装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安装的便利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针对坡面屋顶安装太阳电池组件时需要将瓦片从挂瓦条上分离,既破坏了原有屋顶的密封,又使安装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安装的便利程度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包括:支座、止锁簧片、垫块、钢钩、调节螺钉和调节滑块;所述支座用于支承太阳电池组件,所述止锁簧片与所述支座相连接,所述止锁簧片能够单向止锁, 用于所述支座与所述钢钩之间的固定;所述垫块用于对压在所述钢钩上面的坡面屋顶瓦片提供支撑;所述钢钩用于钉入支承所述支座的坡面屋顶瓦片下的挂瓦条;所述调节螺钉用于连接所述支座与所述调节滑块,以及对安装在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上的太阳电池组件起到紧固作用;所述调节滑块用于在将太阳电池组件安装至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时的安装调整。

可选的,所述垫块与所述支座之间使用胶条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组件与瓦片坡面屋顶安装结构,包括:挂瓦条以及固定其上的坡面屋顶瓦片、太阳电池组件和上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所述钢钩钉入所述挂瓦条,所述支座与所述钢钩连接,所述支座支承所述太阳电池组件。

可选的,所述挂瓦条为木质挂瓦条。

可选的,所述太阳电池组件中的层压件结构包括依次叠合的氟塑料薄膜、第一树脂基复合薄膜、第一EVA(乙烯和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太阳电池、第二EVA、第二树脂基复合薄膜和背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上述太阳电池组件与瓦片坡面屋顶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将第一坡面屋顶瓦片抬高,并将所述钢钩钉入用于固定第二坡面屋顶瓦片的挂瓦条中;将所述支座与所述钢钩连接,并将所述支座推到与所述第一坡面屋顶瓦片相贴合的位置;将待安装的太阳电池组件相对两个边沿中的一个边沿挂在所述支座上,另一个边沿则使用所述调节螺钉进行调节,以使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完全固定;所述第一坡面屋顶瓦片为压在所述钢钩上面的坡面屋顶瓦片,所述第二坡面屋顶瓦片为支承所述支座的坡面屋顶瓦片。

可选的,在每排坡面屋顶瓦片上安装一排所述支座,安装每块太阳电池组件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

可选的,安装每块太阳电池组件所使用的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的数量为3个。

可选的,使用撬棒将所述第一坡面屋顶瓦片抬高0.5~1.5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采用上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针对建筑坡面屋顶的场合进行太阳电池组件的安装,如此不需要将瓦片从挂瓦条上分离,也不破坏原有屋顶的密封,能够降低现有产品安装时的劳动强度,提升安装的便利程度。

进一步地,提供层压件结构包括依次叠合的氟塑料薄膜、第一树脂基复合薄膜、第一EVA、太阳电池、第二EVA、第二树脂基复合薄膜和背板的轻质太阳电池组件,与瓦片坡面屋顶形成安装结构,如此能降低坡面瓦片式屋顶的载荷,也适应更多场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太阳电池组件在坡面屋顶安装时采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电池组件与瓦片坡面屋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涉及太阳电池组件与建筑结合的安装构件的结构设计,具体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及其瓦片坡面屋顶安装结构和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如下:①针对建筑坡面屋顶的场合进行轻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采用该方法不需要将瓦片从挂瓦条上分离,也不破坏原有屋顶的密封;②降低现有产品安装时的劳动强度,提升安装的便利程度;③降低坡面瓦片式屋顶的载荷,适应更多场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的安装。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包括:支座21、止锁簧片22、垫块23、钢钩24、调节螺钉25和调节滑块26;所述支座21用于支承太阳电池组件,所述止锁簧片22与所述支座21相连接,所述止锁簧片22能够单向止锁,用于所述支座21与所述钢钩24之间的固定;所述垫块23用于对压在所述钢钩24上面的坡面屋顶瓦片提供支撑;所述钢钩24用于钉入支承所述支座21的坡面屋顶瓦片下的挂瓦条;所述调节螺钉25用于 连接所述支座21与所述调节滑块26,以及对安装在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上的太阳电池组件起到紧固作用;所述调节滑块用于在将太阳电池组件安装至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时的安装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垫块23与所述支座21之间可以使用胶条连接,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基于上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组件与瓦片坡面屋顶安装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太阳电池组件与瓦片坡面屋顶安装结构包括:挂瓦条32以及固定其上的坡面屋顶瓦片31、太阳电池组件34和上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所述钢钩24钉入所述挂瓦条32,所述支座21与所述钢钩24连接,所述支座21支承所述太阳电池组件34。

在实际实施时,所述挂瓦条通常为木质挂瓦条。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示出一根挂瓦条32以及固定其上的一片坡面屋顶瓦片31,在实际实施时,挂瓦条不止一根,一根挂瓦条可以固定一排坡面屋顶瓦片,而且相邻两根挂瓦条上固定的坡面屋顶瓦片还会存在部分重叠的情况,如图3示出的坡面屋顶瓦片33部分覆盖坡面屋顶瓦片31,在将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安装于瓦片坡面屋顶时,还会涉及对坡面屋顶瓦片33的操作,对此将在后续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安装于瓦片坡面屋顶的太阳电池组件为轻质太阳电池组件,所述太阳电池组件中的层压件结构包括依次叠合的氟塑料薄膜、第一树脂基复合薄膜、第一EVA、太阳电池、第二EVA、第二树脂基复合薄膜和背板。

由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太阳电池组件通常采用钢化玻璃封装,其重量每平方米达到10公斤以上,加上安装支撑结构,每平方米至少达到12公斤以上,在建筑及家庭屋顶安装过程中,存在重量重,安装劳动强度大,实施困难,而且有些场合由于建筑承重载荷的限制不能安装。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上述层压件结构的轻质太阳电池组件,由于其使用了氟塑料薄膜以及树脂基复合薄膜材料替代了钢化玻璃,既能给太阳电池组件提供一定的刚性以保护太阳电池,又能大大减轻太阳电池组件的总体重量,从而降低坡面瓦片式屋顶的载荷,也适应更多场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的安装。因此,通过将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上述层压件结构的轻质太阳电池组件与瓦片坡面屋顶形成的安装结构更适于实际实施。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太阳电池组件与瓦片坡面屋顶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将第一坡面屋顶瓦片抬高,并将所述钢钩钉入用于固定第二坡面屋顶瓦片的挂瓦条中;将所述支座与所述钢钩连接,并将所述支座推到与所述第一坡面屋顶瓦片相贴合的位置;将待安装的太阳电池组件相对两个边沿中的一个边沿挂在所述支座上,另一个边沿则使用所述调节螺钉进行调节,以使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完全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坡面屋顶瓦片为压在所述钢钩上面的坡面屋顶瓦片,所述第二坡面屋顶瓦片为支承所述支座的坡面屋顶瓦片。仍然可以参阅图3,坡面屋顶瓦片33是压在所述钢钩24上面的第一坡面屋顶瓦片,坡面屋顶瓦片31则是用于支承所述支座21的第二坡面屋顶瓦片。

继续参阅图3,在实际实施时,可以使用小型撬棒将坡面屋顶瓦片33抬高1厘米左右,并使用专用工具将钢钩24钉入木质挂瓦条32中;然后再将支座21与钢钩24连接,并将支座21沿着坡面屋顶瓦片31推到与坡面屋顶瓦片33基本贴合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撬棒将所述第一坡面屋顶瓦片抬高0.5~1.5厘米。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所述第一坡面屋顶瓦片的抬起高度与所述钢钩的粗细相关,只要能够确保所述钢钩伸入两片部分重叠的坡面屋顶瓦片之间,并使所述钢钩成功钉入所述挂瓦条即可。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每排坡面屋顶瓦片上安装一排所述支座,安装每块太阳电池组件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实际实施时,安装每块太阳电池组件所使用的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的数量可以为3个,这已经能够足以保证每块太阳电池组件牢固地安装于瓦片坡面屋顶。

在实际实施时,太阳电池组件的相对两个边沿一般为上边沿和下边沿,在将太阳电池组件安装于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座过程中,继续参阅图3,先将太阳电池组件34的上边沿挂在支座21上,下边沿则使用调节螺钉25进行调节,使太阳电池组件34完全固定。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