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限位机构的脚手架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477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带有限位机构的脚手架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限位机构的脚手架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脚手架升降装置是建筑施工中使用的载人载货的施工机械。目前,建筑工地中在建较高建筑的外墙上通常搭设有脚手架,施工人员想要到达更高的作业地点只能通过攀爬脚手架的方式,部分工地安装有升降电梯,却只能将施工人员或者货物运送到指定层高,不能搭载轨道车,使其到达指定层高后行驶到安装有轨道的脚手架上,进而在脚手架上横向移动,运送施工人员或者货物到达该层高的指定作业位置,因而存在施工效率低、危险程度高等不足,解决该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运送轨道车,又能与脚手架上的轨道对接的带有限位机构的脚手架升降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限位机构的脚手架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箱体(1),其要点在于:在所述升降箱体(1)的底座(1a)上平行设置有横向轨道杆(2),所述横向轨道杆(2)上设置有轨道;

在所述升降箱体(1)相邻两侧壁相交处向内凹陷形成收纳空间(6),在所述收纳空间(6)内安装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向外伸出时与横向轨道杆(2)平行,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气缸(3)、连杆(4)和滑轮(5),所述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箱体(1)侧壁铰接,该连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滑轮(5),所述气缸(3)的缸体与所述升降箱体(1)侧壁铰接,该气缸(3)的活塞杆外端与所述连杆(4)中部铰接。

采用以上结构,在本发明内放置轨道车,当需要在某一层高进行施工时,将轨道车送达该层高,此时,由于升降箱体(1)内置了横向轨道杆(2),脚手架上设置有可以对接的轨道横杆和连接横杆,从而使得轨道车能够从升降箱体(1)内行驶到脚手架上,横向运送施工人员或者货物到达指定位置,另外,脚手架升降装置由于设有限位机构,升降时运行平稳,故障率低,极大降低了安全风险,并且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3)位于所述连杆(4)的上方。采用此结构更加可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轨道杆(2)为槽钢,且槽钢的槽口为所述的轨道。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在较低成本下选用轨道。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箱体(1)垂直于横向轨道杆(2)的两侧侧壁均置设有升降装置门(8)。采用以上结构,保证升降过程中的安全,两侧侧壁均设有门的设计也增加了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箱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7)。以上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高。

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带有限位机构的脚手架升降系统,结构简单新颖,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了安全风险,易于实现,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限位机构的脚手架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箱体1,所述升降箱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7,所述升降箱体1垂直于横向轨道杆2的两侧侧壁均置设有升降装置门8,在所述升降箱体1的底座1a上平行设置有横向轨道杆2,所述横向轨道杆2上设置有轨道;在所述升降箱体1相邻两侧壁相交处向内凹陷形成收纳空间6,在所述收纳空间6内安装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向外伸出时与横向轨道杆2平行,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气缸3、连杆4和滑轮5,所述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箱体1侧壁铰接,该连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滑轮5,所述气缸3的缸体与所述升降箱体1侧壁铰接,该气缸3的活塞杆外端与所述连杆4中部铰接,所述气缸3位于所述连杆4的上方。所述横向轨道杆2为槽钢,且槽钢的槽口为所述的轨道。

带有限位机构的脚手架升降系统使用时,在升降箱体1内放置轨道车,当需要在某一层高进行施工或者向某一层高运送货物时,脚手架升降装置启动限位机构,将滑轮5向外推出,进入脚手架立杆的凹槽内,然后升降箱体1上升或者下降到达该层高,停稳后限位机构收起,气缸3、连杆4和滑轮5完全收回到升降箱体1的内凹侧壁内,将升降装置门8打开,横向轨道杆2与脚手架上的连接轨道对接,轨道车驶出升降箱体1,驶上脚手架的轨道横杆,在脚手架上横向移动,将施工人员或者货物运送到指定位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限位机构的脚手架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箱体,一种带有限位机构的脚手架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箱体,在升降箱体的底座上平行设置有横向轨道杆,横向轨道杆上设置有轨道;在升降箱体相邻两侧壁相交处向内凹陷形成收纳空间,在收纳空间内安装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向外伸出时与横向轨道杆平行,限位机构包括气缸、连杆和滑轮。采用以上结构,在升降箱体的底座上设置横向轨道杆和轨道连接杆,能够与脚手架的轨道横杆对接,使得轨道车能够从升降箱体内行驶到脚手架上,横向运送施工人员或者货物到达指定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极大减少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万盛区普惠城市建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1.03
技术公布日:2017.0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