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8730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建筑施工防护用具的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施工围挡大多为简单的单体结构加工制作而成,在使用时,该种结构使用起来功能较为单一,在面对风力较大的极端天气时,围挡板容易从中部开始出现弯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办法是在围挡板的一侧焊接相应的支撑架,此种结构为固定式的结构,在使用时只能应对一面的狂风侵袭,当风向位于支撑架的另一面,此种支撑结构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结构,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可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1,该底座1两端分别设置有设置有与其垂直间隙滑动配合的定位杆2,所述底座1的上顶面处设置有一块挡板3,所述定位杆2的两端附近分别设置有定位座4,该定位座4上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斜撑杆5,所述挡板3上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相邻一侧斜撑杆5相对应的滑槽6,所述斜撑杆5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6内,所述斜撑杆5位于滑槽6内一端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定位轴7,所述滑槽6的两侧向外延伸出与定位轴7间隙滑动配合的定位槽8,该定位槽8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供定位轴7间隙插入的插槽9,位于同一端的两根定位杆2之间设置有驱动板10,所述的底座1与挡板3之间通过弹簧11相连。

所述定位杆2上的两个定位座4之间为相互错开式的设置。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自由的对抗正反两个方向的来风,支撑结构较为牢靠,同时整体的防护结构较为灵活,降低了占地面积,利于在本领域内的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可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1,该底座1两端分别设置有设置有与其垂直间隙滑动配合的定位杆2,所述底座1的上顶面处设置有一块挡板3,所述定位杆2的两端附近分别设置有定位座4,该定位座4上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斜撑杆5,所述挡板3上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相邻一侧斜撑杆5相对应的滑槽6,所述斜撑杆5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6内,所述斜撑杆5位于滑槽6内一端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定位轴7,所述滑槽6的两侧向外延伸出与定位轴7间隙滑动配合的定位槽8,该定位槽8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供定位轴7间隙插入的插槽9,位于同一端的两根定位杆2之间设置有驱动板10,所述的底座1与挡板3之间通过弹簧11相连。

所述定位杆2上的两个定位座4之间为相互错开式的设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具体实施中技术方案部分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作进一步的阐述:

当风向吹向定位杆2和驱动板10时,首先驱动板10在风力的作用下被完全推至相对的一面,同时带动与来风相对一面的斜撑杆5向下移动,即可完成整个支撑结构的准备工作;当风大至足够使挡板3倾斜时,位于斜撑杆5两端的定位轴7便会进入到插槽9内,从而给挡板3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来风越大定位杆2和斜撑杆5对挡板3的支撑力度也就越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