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幕墙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957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幕墙梁。



背景技术:

预应力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凭借自身具有跨度大、节省材料、抗裂性、结构安全可靠等优势,已成为土木建设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且成功发展到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特种工程、桥梁工程等方面。

现有城市建筑中,单体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伴随人们对建筑物品质要求的提高,建筑物被分割成的单体空间也越来越大,梁结构作为单体空间顶部的承重部件,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预应力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梁结构上,即通过施加到梁结构上的预应力,减小梁结构在负重下向下弯曲的幅度,甚至使得梁结构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或时梁的中部上突。进一步优化预应力梁结构,无疑会进一步推动预应力技术在梁结构中的运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进一步优化预应力梁结构,无疑会进一步推动预应力技术在梁结构中的运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幕墙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结构幕墙梁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钢结构幕墙梁,包括梁本体,还包括多根拉绳,所述梁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长度方向位于梁本体厚度方向的孔,且孔的数量与拉绳的数量相等,每个孔中均穿设有一根处于紧绷状态的拉绳。

以上设置的拉绳用于梁本体侧面受力时,避免梁本体在侧面受力方向发生过多的弯曲,这样,如本梁本体可作为侧面受拉或受压状态下的大跨度梁。如用作建筑物外围墙体处,作为侧面大面积幕墙固定梁。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为优化拉绳对梁本体的抗弯曲作用效果,所述孔中还设置有用于实现拉绳与梁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部。

为扩大本预应力梁结构的运用,所述梁本体为横梁;所述梁本体为竖梁;所述梁本体为斜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以上设置的拉绳用于梁本体侧面受力时,避免梁本体在侧面受力方向发生过多的弯曲,这样,如本梁本体可作为侧面受拉或受压状态下的大跨度梁。如用作建筑物外围墙体处,作为侧面大面积幕墙固定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幕墙梁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梁本体,2、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钢结构幕墙梁,包括梁本体1,还包括多根拉绳2,所述梁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长度方向位于梁本体1厚度方向的孔,且孔的数量与拉绳2的数量相等,每个孔中均穿设有一根处于紧绷状态的拉绳2。

以上设置的拉绳2用于梁本体1侧面受力时,避免梁本体1在侧面受力方向发生过多的弯曲,这样,如本梁本体1可作为侧面受拉或受压状态下的大跨度梁。如用作建筑物外围墙体处,作为侧面大面积幕墙固定梁。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为优化拉绳2对梁本体1的抗弯曲作用效果,所述孔中还设置有用于实现拉绳2与梁本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

为扩大本预应力梁结构的运用,所述梁本体1为横梁;所述梁本体1为竖梁;所述梁本体1为斜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幕墙梁,包括梁本体,还包括多根拉绳,所述梁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长度方向位于梁本体厚度方向的孔,且孔的数量与拉绳的数量相等,每个孔中均穿设有一根处于紧绷状态的拉绳。以上设置的拉绳用于梁本体侧面受力时,避免梁本体在侧面受力方向发生过多的弯曲,这样,如本梁本体可作为侧面受拉或受压状态下的大跨度梁。如用作建筑物外围墙体处,作为侧面大面积幕墙固定梁。

技术研发人员:胡峻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峻源
技术研发日:2016.08.18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