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速接式钢柱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5632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形速接式钢柱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形速接式钢柱及其施工方法。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中在进行填充墙砌体时,在其转角处须设置一根钢筋混凝土转角构造柱。在对钢筋混凝土转角构造柱的安装过程中,需经过预留砌筑转角马牙槎、预留钢筋、预留拉结筋、绑扎钢筋、支拆转角柱模板、人工浇筑混凝土等一系列的复杂工序。其原理为:砌体通过预留钢筋与混凝土转角构造柱相连接、混凝土转角构造柱通过上端和下端钢筋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相连接。该方法工序多,使用人工多,工效低下,工期长,质量不易控制,成本高。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对填充墙砌体的转角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人工少、工效高、工期短、造价低廉且易于控制构造柱质量的异形速接式钢柱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异形速接式钢柱,包括两同向竖直设置的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在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之间设有一连接第一角钢的内角和第二角钢的外角的腹板;在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顶端和底端各设有一连接钢板,在各连接钢板上均设有螺栓孔;在所述的腹板的前后两侧沿腹板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连接片组,各连接片组包括两水平平行设置的连接片,各连接片的内端与轻钢腹板焊接,在各连接片的外端设有竖直放置的弯头;所述的设于腹板后侧的各连接片组均平行于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后侧翼板,所述的设于腹板前侧的各连接片组均平行于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前侧翼板;所述的连接片组包括长连接片组和短连接片组,长连接片组和短连接片组上下交替设置;所述的长连接片组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各长连接片组内的第一连接片的外端和第二连接片的外端相平齐;所述的短连接片组包括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各短连接片组内的第三连接片的外端和第四连接片的外端相平齐。

所述的各连接钢板上的螺栓孔为两个,两个螺栓孔对称设置于连接钢板上。

一种异形速接式钢柱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设螺栓的预埋:

根据上连接板上的两个螺栓孔之间的宽度和下连接板上的两个螺栓孔之间的宽度以及工程上的需要,分别在上部结构梁的下侧和下部结构梁的上侧进行螺栓的定位和预埋;

(2)异形速接式钢柱的安装:

将腹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角钢的内角和第二角钢的外角焊接相连;再将一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顶端焊接相连,将一连接钢板分别与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底端焊接相连;将焊接完成的第一角钢、第二角钢、腹板以及连接钢板放于上部结构梁和下部结构梁之间,使预埋的预设螺栓与螺栓孔相对齐,用螺母拧紧固定;根据砌体所用砖的规格确定砌体水平灰缝的位置,在每隔一定高度的砌体水平灰缝的高度位置确定连接片的位置,将连接片与腹板焊接相连,焊接时长连接片组与短连接片组上下交替设置;

(3)连接片在砌体水平灰缝内的植入:

砌筑墙体时,将长连接片组和短连接片组中的各连接片逐渐植入砌体的水平灰缝内,并使带有弯头的一端植入砌体的竖直灰缝内。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创造性的采用轻钢代替混凝土作为构造柱,取消了在进行砌筑填充墙的施工过程中留置马牙槎、构造柱钢筋制作与绑扎、构造柱浇筑混凝土、支模和拆模的环节,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效,简化了工序,缩短了工期而且降低了成本;利用柔性连接的方式与结构框架体系相连接,使建筑的受力体系更加合理;异形速接式钢柱可进行工厂化生产,现场进行快速连结,质量更有保障;并且还具备操作简便的优势,有利于推广运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角钢,2、第二角钢,3、腹板,4、连接钢板,5、第一长扁钢连接片,6、第二长扁钢连接片,7、第一短扁钢连接片,8、第二短扁钢连接片,9、弯头,10、螺栓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4中所示,该异形速接式钢柱包括两同向竖直设置的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在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之间设有一连接第一角钢1的内角和第二角钢2的外角的腹板3;在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的顶端和底端各设有一连接钢板4,在各连接钢板4上均设有螺栓孔10;在所述的腹板3的前后两侧沿腹板3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连接片组,各连接片组包括两水平平行设置的连接片,各连接片的内端与轻钢腹板3焊接,在各连接片的外端设有竖直放置的弯头9;所述的设于腹板3后侧的各连接片组均平行于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的后侧翼板,所述的设于腹板3前侧的各连接片组均平行于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的前侧翼板;所述的连接片组包括长连接片组和短连接片组,长连接片组和短连接片组上下交替设置;所述的长连接片组包括第一长扁钢连接片5和第二长扁钢连接片6,各长连接片组内的第一长扁钢连接片5的外端和第二长扁钢连接片6的外端相平齐;所述的短连接片组包括第一短扁钢连接片7和第二短扁钢连接片8,各短连接片组内的第一短扁钢连接片7的外端和第二短扁钢连接片8的外端相平齐。

所述的各连接钢板4上的螺栓孔10为两个,两个螺栓孔10对称设置于连接钢板上。

一种异形速接式钢柱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设螺栓的预埋:

根据上连接板上的两个螺栓孔10之间的宽度和下连接板上的两个螺栓孔10之间的宽度以及工程上的需要,分别在上部结构梁的下侧和下部结构梁的上侧进行预设螺栓的定位和预埋,将预埋螺栓的一端植入上部结构梁和下部结构梁内,另一端露出结构面;

(2)异形速接式钢柱的安装:

将腹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角钢1的内角和第二角钢2的外角焊接相连;再将一连接钢板4分别与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的顶端焊接相连,将一连接钢板4分别与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的底端焊接相连;将焊接完成的第一角钢1、第二角钢2、腹板3以及连接钢板4放于上部结构梁和下部结构梁之间,使预埋的预设螺栓与螺栓孔10相对齐,用螺母拧紧固定;根据砌体所用砖的规格确定砌体水平灰缝的位置,在每隔一定高度的砌体水平灰缝的高度位置确定连接片的位置,将连接片与腹板3焊接相连,焊接时长连接片组与短连接片组上下交替设置;

(3)连接片在砌体水平灰缝内的植入:

砌筑墙体时,将长连接片组和短连接片组中的各连接片逐渐植入砌体的水平灰缝内,并使带有弯头9的一端植入砌体的竖直灰缝内。

这样就完成了转角处填充墙砌体处异形速接式钢柱与上下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