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错开设置的斜向曳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65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立柱错开设置的斜向曳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错开设置是指单个车位安装的两层停车设备的两根立柱的中心连线与载车板的纵向中心线或者横向中心线均不垂直,所述两层停车设备的机构由错开设置的两根立柱、一件载车板、一套驱动装置组成;

所述两根立柱为钢结构柱状件,分别垂直紧固安装在停车位的纵向左侧和右侧地面,为错开设置的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立柱的形状为以下两种形式的其中一种;第一种形式是单一构件形式,横截面为槽形,槽形缺口的一侧正对载车板,用于容纳载车板的支承块;第二种形式是双构件形式,按立柱形状最大轮廓在载车板长度方向的外侧分别设置两根型钢,两根型钢之间形成中空空间,用于容纳载车板的支承块;两根立柱的顶部位置分别紧固连接一块顶板,其中一根立柱的顶板用于安装电机减速单元和钢丝绳卷筒,并开设有两个作为钢丝绳曳引吊点、紧固安装钢丝绳的穿孔,另一根立柱的顶板开设有两个作为钢丝绳曳引吊点、紧固安装钢丝绳的穿孔;

所述载车板设置在停车位的内部位置,位于两根立柱之间,为若干横梁和若干纵梁组成的钢结构矩形框架或者为整体轧制或者为拼装而成的构件,上层平面为钢板,用于承载车辆,载车板的中间位置须留有钢丝绳斜向穿越的空间;

所述载车板设置有内置支承块,所述支承块在对应立柱的槽形缺口或者中空空间的位置设置,分为左侧支承块以及右侧支承块;其中,对应左侧立柱为左侧支承块,左侧支承块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左侧紧固连结,另一端从左侧立柱的槽形缺口伸入至立柱的槽形缺口或者中空空间的位置;对应右侧立柱为右侧支承块,右侧支承块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右侧紧固连结,另一端从右侧立柱的槽形缺口伸入至立柱的槽形缺口或者中空空间的位置;

当选择在左侧立柱顶板之上安装电机减速单元和钢丝绳卷筒,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电机减速单元、一个钢丝绳卷筒、两个左侧曳引绳轮、两个左侧斜向导轮、两个右侧斜向曳引绳轮、四根钢丝绳以及若干个介轮;所述电机减速单元和钢丝绳卷筒紧固安装在左侧立柱的顶部位置,钢丝绳卷筒安装在电机减速单元的输出轴之上,其表面分别设置有四段钢丝绳的工作区域,分别为四根钢丝绳提供绕卷空间,电机减速单元转动使得钢丝绳卷筒转动,从而绕卷四根钢丝绳同步上升或者放送四根钢丝绳同步下降;所述两个左侧曳引绳轮分别通过轴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载车板的左侧支承块的上方,其设置位置分别对应钢丝绳卷筒的其中两段钢丝绳的工作区域;所述两个左侧斜向导轮分别通过轴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载车板的左侧支承块的上方,其设置位置分别对应钢丝绳卷筒的另外两段钢丝绳的工作区域;所述两个右侧斜向曳引绳轮分别通过轴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载车板的右侧支承块的上方,与上述两个左侧斜向导轮组成配对,使得每一配对的左侧斜向导轮的绳槽中心线与右侧斜向曳引绳轮的绳槽中心线为一根直线;所述四根钢丝绳的绕行路径叙述如下:其中两根钢丝绳直接对载车板的左侧实施曳引,这两根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紧固安装在钢丝绳卷筒其中与两个左侧曳引绳轮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两段钢丝绳的工作区域的起始位置,每根钢丝绳的另一端绕经对应位置的左侧曳引绳轮然后向上,最终紧固连结在左侧立柱顶板的钢丝绳曳引吊点的穿孔之上;另外两根钢丝绳则从左侧立柱绕行往右侧立柱,对载车板实施曳引,这两根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紧固安装在钢丝绳卷筒其中与两个左侧斜向导轮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两段钢丝绳的工作区域的起始位置,每根钢丝绳的另一端绕经对应位置的左侧斜向导轮然后向右,斜向跨越载车板的宽度方向到达右侧立柱位置,之后,绕经对应的右侧斜向曳引绳轮然后向上,最终紧固连结在右侧立柱顶板的钢丝绳曳引吊点的穿孔之上;所述介轮仅用于调整钢丝绳的绕经位置或绕经方向,不影响曳引效果,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

当选择在右侧立柱顶板之上安装电机减速单元和钢丝绳卷筒,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电机减速单元、一个钢丝绳卷筒、两个右侧曳引绳轮、两个右侧斜向导轮、两个左侧斜向曳引绳轮、四根钢丝绳;所述电机减速单元和钢丝绳卷筒紧固安装在右侧立柱的顶部位置,钢丝绳卷筒安装在电机减速单元的输出轴之上,其表面分别设置有四段钢丝绳的工作区域,分别为四根钢丝绳提供绕卷空间,电机减速单元转动使得钢丝绳卷筒转动,从而绕卷四根钢丝绳同步上升或者放送四根钢丝绳同步下降;所述两个右侧曳引绳轮分别通过轴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载车板的右侧支承块的上方,其设置位置分别对应钢丝绳卷筒的其中两段钢丝绳的工作区域;所述两个右侧斜向导轮分别通过轴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载车板的右侧支承块的上方,其设置位置分别对应钢丝绳卷筒的另外两段钢丝绳的工作区域;所述两个左侧斜向曳引绳轮分别通过轴和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载车板的左侧支承块的上方,与上述两个右侧斜向导轮组成配对,使得每一配对的右侧斜向导轮的绳槽中心线与左侧斜向曳引绳轮的绳槽中心线为一根直线;所述四根钢丝绳的绕行路径叙述如下:其中两根钢丝绳直接对载车板的右侧实施曳引,这两根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紧固安装在钢丝绳卷筒其中与两个右侧曳引绳轮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两段钢丝绳的工作区域的起始位置,每根钢丝绳的另一端绕经对应位置的右侧曳引绳轮然后向上,最终紧固连结在右侧立柱顶板的钢丝绳曳引吊点的穿孔之上;另外两根钢丝绳则从右侧立柱绕行往左侧立柱,对载车板实施曳引,这两根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紧固安装在钢丝绳卷筒其中与两个右侧斜向导轮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两段钢丝绳的工作区域的起始位置,每根钢丝绳的另一端绕经对应位置的右侧斜向导轮然后向左,斜向跨越载车板的宽度方向到达左侧立柱位置,之后,绕经对应的左侧斜向曳引绳轮然后向上,最终紧固连结在左侧立柱顶板的钢丝绳曳引吊点的穿孔之上;所述介轮仅用于调整钢丝绳的绕经位置或绕经方向,不影响曳引效果,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柱错开设置的斜向曳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设置的内置支承块改为外置支承块,所述支承块在对应立柱的两个外侧位置设置,分为左侧支承块以及右侧支承块;所述左侧支承块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左侧紧固连结,另一端从左侧立柱的两个外侧伸入,形成对左侧立柱的外夹持;所述右侧支承块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右侧紧固连结,另一端从右侧立柱的两个外侧伸入,形成对右侧立柱的外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柱错开设置的斜向曳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在设置内置支承块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外置支承块,所述支承块在对应立柱的中间位置以及两个外侧位置同时设置,分为左侧支承块以及右侧支承块;所述左侧支承块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左侧紧固连结,另一端从左侧立柱的两个外侧伸入并同时从左侧立柱的槽形缺口伸入至立柱的槽形缺口或者中空空间的位置,形成对左侧立柱的内、外夹持;所述右侧支承块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右侧紧固连结,另一端从右侧立柱的两个外侧伸入并同时从右侧立柱的槽形缺口伸入至立柱的槽形缺口或者中空空间的位置,形成对右侧立柱的内、外夹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