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6203发布日期:2018-09-21 19:5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砌体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古建筑的清水砌体面基本是由石料或青砖砌筑而成,在其表面没有建筑结构材料外露。现代古建筑主要结构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应用主要部位包括:建筑框架结构、外墙圈梁、门窗洞口梁、外墙水平竖向装饰线条、外墙柱等部位。为了还原出古建筑砌体外观效果,必须采用石料或青砖,将上述外露混凝土构造进行隐蔽,同时所用材料及做法还要满足现行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通常所说的清水砌体传统做法,主要是指上世纪50~80年代清水砌体的施工方法。砌筑时,主要采用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清水砌块进行砌体砌筑并用原浆勾缝,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墙身结构:现代建筑砌体结构的墙体灰缝厚度一般是8mm~12mm,并采用原浆简单勾缝;而古建砌体密缝砌筑做法中的缝宽仅为2mm~3mm,并采用精细的开缝及勾缝做法,使得两种墙体的做法差距较大。为解决此矛盾,必须采用墙身结构处理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2、墙身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青砖表面在建筑框架结构、外墙圈梁、门窗过梁、外墙水平竖向装饰线条、外墙柱等部位基本无处理或采用水泥砂浆粉刷处理,这种简陋的处理方式不能根本满足古建筑砌体外观效果要求,必须作为墙体特殊节点采取构造措施进行处理。

3、墙面装饰:古建筑砌体墙面装饰施工时用水泥砂浆进行粘贴砌筑,与墙体之间没有构造措施,整体稳定性较差。

4、砌筑材料:市场上绝大部分砌筑材料都是采用手工或简易工具制作,导致材料尺寸不统一,表面观感质量较差,装卸、运输及现场施工时,易发生缺棱掉角、表面污染等质量缺陷,由此导致成品墙体表面观感质量不能达到传统古建筑清水砌体面外观效果。因此,与传统古建筑墙体表面观感效果相比不够精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该方法既满足古建筑砌体密缝砌筑外观效果,也将砌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拉结并满足抗震要求,同时还能满足现行国家规范中有关砌体结构及填充砌体的其它相关性能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节点的深化设计:根据施工现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尺寸、结构施工图和建筑施工图,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包清水砌体的构造和所述清水砌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构成的节点的拉结锚固构造;

所述清水砌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构成的节点包括框架柱、框架梁、门窗洞口梁、构造柱、墙面雕饰和异型窗,所述门窗洞口梁为圈梁或过梁,所述墙面雕饰为砖雕或浮雕;

步骤二、青砖的切割及拉结锚固钢筋的预埋:根据步骤一的设计结果,加工各节点所需不同尺寸的青砖;

步骤三、混凝土框架结构构成节点外包清水砌体施工:自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底面标高处依次向上进行清水砌体的砌筑,在清水砌体的砌筑过程中,清水砌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构成的节点的包砌施工过程如下:

清水砌体包砌框架柱节点的施工过程为:根据步骤一的设计结果,预埋拉结锚固钢筋,所述拉结锚固钢筋为压墙筋;将步骤二切割的青砖按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砌筑包裹框架柱的外皮;

清水砌体包砌框架梁节点的施工过程为:根据步骤一的设计结果,预埋拉结锚固钢筋,所述拉结锚固钢筋为压墙筋;在框架梁外皮外挑一圈钢筋混凝土带;所述钢筋混凝土带外围用步骤二切割的青砖包砌,所述框架梁其余部分按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包砌;

清水砌体包砌门窗洞口梁节点的施工过程为:所述清水砌体砌筑至门窗洞口梁底部的标高后,绑扎安装所述门窗洞口梁的门窗洞口梁钢筋,将步骤二切割的青砖按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砌筑所述门窗洞口梁外围至所述门窗洞口梁的顶部,24h后用细石混凝土浇筑门窗洞过梁,并采用人工振捣;

清水砌体包砌构造柱节点的施工过程为:绑扎安装所述构造柱的构造柱钢筋,将步骤二切割的青砖按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砌筑所述构造柱钢筋的外围,每砌筑250mm高浇筑一次细石混凝土,并人工振捣密实,直至构造柱包砌完成;

墙面雕饰节点的施工过程为:清水砌体砌筑至墙面雕饰的底标高时,根据墙面雕饰的厚度砌筑墙面雕饰的后背墙体,所述后背墙体内设置有暗梁,所述暗梁内预埋墙面雕饰的拉结件;

清水砌体包砌异型窗节点的施工过程为:所述清水砌体砌筑至所述异型窗洞底标高后,安装异型窗箍圈;用三皮一靠和五皮一吊的方法砌筑异型窗箍圈的周围墙体;

步骤四、勾缝: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包清水砌体砌筑完成后,自上而下统一勾缝,所述勾缝形式为平缝,所述勾缝的深度为6mm。

上述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包清水砌体的构造设计包括对青砖的尺寸进行设计和砌筑时对青砖的排布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施工现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尺寸、结构施工图和建筑施工图,对需预埋的拉结锚固钢筋位置采用量具和仪器进行定位;

步骤102、确定青砖的尺寸及砌筑时的排布方式;

步骤103、抄平定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31、统一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基准灰缝,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外墙均为水平通缝;

步骤1032、根据层高按整砖厚度计算清水砌体皮数,将所述青砖皮数调整为整数;

步骤1033、按已排好的青砖墙面及门窗设计尺寸,调整所述门窗边的青砖排布,所述青砖为整砖;

步骤104、排砖撂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41、按一丁一顺整砖计算每段清水砌体的长度,将每段清水砌体的计算长度与设计长度调整为相同;

步骤1042、调整所述清水砌体山墙的墙头阴角的青砖为整砖。

上述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32中将所述青砖的皮数调整为整数,其调整方式为:首先调整所述清水砌体底部的找平砂浆厚度,如果通过调整找平砂浆厚度的方式皮数仍不满足整数时,通过调整水平灰缝的厚度,每个所述水平灰缝的调整量≤1mm;

步骤1033中调整所述门窗边的青砖排布,所述青砖为整砖,其调整方式为:微调所述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及所述门窗洞口的宽度和高度,调整后所述门窗顶部的标高不变;

步骤1041中调整每段清水砌体的计算长度与设计长度相同,调整方式为:首先调整所述清水砌体的竖向灰缝,如果通过调整竖向灰缝仍不满足清水砌体计算长度与设计长度相同时,通过调整所述清水砌体中顺长方向排布的青砖的砖长,每块所述青砖的砖长减少量≤5mm,且青砖宜居中对称调整;

步骤1042中调整所述清水砌体的山墙墙头的阴角的青砖为整砖,调整方式为:首先调整所述清水砌体的灰缝,如果通过调整清水砌体的灰缝仍不满足山墙墙头的阴角的青砖为整砖,应调整所述山墙的墙头长度,并按照步骤1041重新调整山墙排砖。

上述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对贴紧布设在所述压墙筋上、下两皮的青砖进行切割时,在所述青砖上开设与所述压墙筋尺寸匹配的V形槽,所述V形槽的尺寸与所述压墙筋的规格相匹配,对各种异形砖和七分头,采用切割机进行切砖。

上述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清水砌体砌筑至距所述压墙筋标高一皮砖时,采用开设有V形槽的青砖并将开设V形槽的青砖的槽口朝上,沿所述压墙筋的长度方向砌筑;当所述压墙筋预埋后,采用开设有V形槽的青砖并将开设V形槽的青砖的槽口朝下,沿所述压墙筋的长度方向砌筑。

上述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清水砌体包砌框架柱节点的施工过程中,根据步骤二切割的青砖按照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的方式在砌筑包裹所述框架柱的外皮,所述清水砌体和框架柱节点通过预埋的压墙筋进行锚固,所述压墙筋插入所述清水砌体的一端设置成弯折锚固段,所述弯折锚固段布设在所述青砖的V形槽内。

上述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清水砌体包砌框架梁节点施工中,所述框架结构一层框架梁设置在室外标高-0.070m下,所述清水砌体的底部标高比所述一层框架梁的外露标高低一皮;根据步骤二切割的青砖按照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的方式砌筑包裹所述框架梁的外皮,所述清水砌体和框架梁节点通过预埋的压墙筋进行锚固,所述压墙筋插入所述清水砌体的一端设置成弯折锚固段,所述弯折锚固段布设在所述青砖的V形槽内。

上述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清水砌体包砌门窗洞口梁节点的施工中,所述门窗洞口梁的梁高超过200mm时,浇筑混凝土前用模板加固所述绑扎安装的门窗洞口梁钢筋。

上述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墙面雕饰节点的施工中,所述墙面雕饰上开设有供拉结件布设的槽,所述槽沿所述墙面雕饰的高度方向开设,所述后背墙体砌筑时与所述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暗梁,所述后背墙体为清水砌体,所述拉结件为T型拉结筋,所述T型拉结筋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槽内,所述T型拉结筋的另一端布设在所述暗梁内。

上述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异型窗箍圈周围与所述青砖之间用砂浆填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投入施工成本较低。

2、施工效率高且施工速度快。

3、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包青砖砌筑完成后,自上而下统一勾缝,勾缝的形式为平缝且勾缝的深度为6mm,施工方便,节约成本且能够使墙体更加美观、立体。

4、对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框架梁、门窗洞口梁、构造柱、墙面装饰和异型窗各节点的包砌一一作了相应的深化设计,满足了古建筑砌体外观效果的要求。

5、墙面装饰:墙面装饰施工时,与后背墙体之间设置有拉结件,增加了墙面装饰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6、清水砌体采用根据混凝土框架结构各节点深化设计后加工的青砖进行包砌,且采用特定的磨砖机进行加工切割,尺寸标准,表面观感质量高,使古建筑墙体表面观感效果更加精细。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其更具有操作性,更好的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清水砌体采用根据混凝土框架结构各节点深化设计后加工的青砖进行包砌,使古建筑墙体表面观感效果更加精细。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清水砌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2-2为图2-1的A处放大图。

图3-1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半包包砌阳角部位框架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的B-B剖面图。

图3-3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全包包砌阳角部位框架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半包包砌山墙墙头框架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全包包砌山墙墙头框架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半包包砌中间部位框架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全包包砌中间部位框架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包砌一层框架梁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包砌二层框架梁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包砌门洞口梁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2为图5-1的C-C剖视图。

图5-3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包砌窗洞口梁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4为图5-3的D-D剖视图。

图6为图2的E-E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墙面雕饰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清水砌体包砌异型窗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青砖; 2—压墙筋; 3—框架柱;

4—框架梁; 5—室外地坪; 6—细石混凝土;

7—门窗洞口梁; 8—门窗洞口梁钢筋; 9—门洞口;

10—窗洞口; 11—构造柱钢筋; 12—构造柱;

13—拉结件; 14—墙面装饰; 15—暗梁;

16—异型窗箍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8所示的一种古建筑混凝土结构外包清水砌体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节点的深化设计:根据施工现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尺寸、结构施工图和建筑施工图,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包清水砌体的构造和所述清水砌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构成的节点的拉结锚固构造;

所述清水砌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构成的节点包括框架柱3、框架梁4、门窗洞口梁7、构造柱12、墙面雕饰14和异型窗,所述门窗洞口梁7为圈梁或过梁,所述墙面雕饰14为砖雕或浮雕;

步骤二、青砖的切割及拉结锚固钢筋的预埋:根据步骤一的设计结果,加工各节点所需不同尺寸的青砖;

步骤三、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外包清水砌体施工:自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底面标高处依次向上进行清水砌体的砌筑,在清水砌体的砌筑过程中,清水砌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构成的节点的包砌施工过程如下:

如图3-1~图3-7所示,清水砌体包砌框架柱节点的施工过程为:根据步骤一的设计结果,预埋拉结锚固钢筋,所述拉结锚固钢筋为压墙筋2;将步骤二切割的青砖1按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砌筑包裹框架柱3外皮;

如图4-1、图4-2所示,清水砌体包砌框架梁节点的施工过程为:根据步骤一的设计结果,预埋拉结锚固钢筋,所述拉结锚固钢筋为压墙筋2;在框架梁4外皮外挑一圈钢筋混凝土带;所述钢筋混凝土带外围用步骤二切割的青砖1包砌,所述框架梁4其余部分按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包砌;

如图5-1、图5-2、图5-3、图5-4所示,清水砌体包砌门窗洞口梁节点的施工过程为:所述清水砌体砌筑至门窗洞口梁7底部的标高后,绑扎安装所述门窗洞口梁7的门窗洞口梁钢筋8,将步骤二切割的青砖按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砌筑所述门窗洞口梁7外围至所述门窗洞口梁7的顶部,24h后用细石混凝土浇筑门窗洞过梁,并采用人工振捣,振捣时优选的为钢筋棍振捣,严禁机械振捣;

如图6所示,清水砌体包砌构造柱节点的施工过程为:绑扎安装所述构造柱12的构造柱钢筋11,将步骤二切割的青砖1按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砌筑所述构造柱钢筋11的外围,每砌筑250mm高浇筑一次细石混凝土,并人工振捣密实,严禁机械振捣,直至构造柱12包砌完成;

实际施工时,构造柱12沿墙厚方向宽度比所述青砖墙的厚度小80mm,沿所述青砖墙长方向由设计计算确定,所述青砖1的尺寸为240mm×60mm×53mm、120mm×60mm×53mm,所述青砖墙每砌筑250mm高灌注一次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为细石混凝土,所述细石混凝土的塌落度≤80mm。

如图7所示,墙面雕饰节点的施工过程为:清水砌体砌筑至墙面雕饰14的底标高时,根据墙面雕饰14的厚度砌筑墙面雕饰14的后背墙体,所述后背墙体内设置有暗梁15,所述暗梁15内预埋墙面雕饰14的拉结件13;

如图8所示,清水砌体包砌异型窗节点的施工过程为:所述青砖砌筑至所述异型窗洞底标高后,安装异型窗箍圈16;用三皮一靠和五皮一吊的方法砌筑异型窗周围墙体;

实际施工时,异型窗周围清水砌体砌筑完成后,用砂浆将异型窗箍圈16周边的缝隙填塞实。

步骤4、勾缝:混凝土框架结构外清水砌体砌筑完成后,自上而下统一勾缝,所述勾缝形式为平缝,所述勾缝的深度为6mm;

实际施工时,勾缝采用加浆勾缝,用M15的白灰砂浆,所述白灰砂浆的稠度为4cm~5cm,所述白灰砂浆的砂用筛子筛过的细砂,墙面与灰缝颜色分明,增加美观;

实际施工时,所述勾缝为水平缝和竖直缝,所述水平缝和竖直缝要平滑交接,整齐平滑,深度统一,不得出现起伏现象,不得出现毛槎,边角和转弯处也必须方正,见棱见角,勾缝时严禁污染墙面。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包清水砌体的构造设计包括对青砖的尺寸进行设计和砌筑时青砖的排布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施工现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尺寸、结构施工图和建筑施工图,对需预埋的拉结锚固钢筋位置采用量具和仪器进行定位;确保预埋位置准确,施工中应将结构钢筋固定牢固,防止位移,预埋偏差不能大于3mm;

步骤102、确定青砖的尺寸及砌筑时的排布方式;实际施工时,采用磨砖机对青砖1进行精加工,两台所述磨砖机为一套,一台将青砖1的厚度磨至53mm,另一台将青砖1的厚度磨至40mm,保证青砖1的尺寸规格一致、棱角顺直,磨好的青砖1每五个用棉毡一裹,用绳扎起来,轻拿轻放,分堆码放,做好青砖1在砌筑前的保护工作;

实际施工时,所述青砖的具体尺寸为:所述清水砌体中位于所述压墙筋2上、下的两皮青砖1上开设有与所述压墙筋2相配合使用的V形槽;清水砌体包砌框架柱节点施工中,所述青砖1的尺寸为240mm×60mm×53mm、120mm×60mm×53mm;清水砌体包砌框架梁节点施工中,所述青砖1的尺寸为240mm×60mm×53mm、120mm×60mm×53mm、240mm×60mm×10mm、120mm×60mm×10mm;清水砌体包砌门窗洞口的过梁或圈梁节点施工中,所述青砖1的尺寸为240mm×60mm×40mm、120mm×60mm×40mm;清水砌体包砌构造柱节点施工中,所述青砖1的尺寸为240mm×60mm×40mm、120mm×60mm×40mm;

步骤103、抄平定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31、统一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基准灰缝,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外墙均为水平通缝;

步骤1032、根据层高按整砖厚度计算清水砌体皮数,所述青砖1皮数调整为整数;

步骤1033、按已排好的青砖墙面及门窗设计尺寸,调整所述门窗边的青砖1排布,所述青砖1为整砖;

步骤104、排砖撂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41、按一丁一顺整砖计算每段清水砌体的长度,调整每段清水砌体的计算长度与设计长度相同;

步骤1042、调整所述清水砌体山墙的墙头阴角青砖1为整砖。

本实施例中,步骤1032中所述青砖1的皮数调整为整数,其调整方式如下:首先调整所述清水砌体底部的找平砂浆厚度,如果通过调整找平砂浆厚度的方式皮数不满足整数时,然后通过调整水平灰缝的厚度,每个所述水平灰缝的调整量≤1mm,通过多皮调整到整数要求;

步骤1033中调整所述门窗边的青砖1排布,所述青砖1为整砖,其调整方式如下:微调所述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及所述门窗洞口的宽度、高度,调整后所述门窗顶部的标高不变;

步骤1041中调整每段清水砌体的计算长度与设计长度相同,调整方式如下:首先调整所述清水砌体的竖向灰缝,如果通过调整竖向灰缝仍不满足清水砌体计算长度与设计长度相同时,通过调整所述清水砌体中顺长方向排布的青砖1的砖长,每块所述青砖1的砖长减少量≤5mm,且青砖1宜居中对称调整;

步骤1042中调整所述清水砌体的山墙墙头的阴角的青砖1为整砖,调整方式如下:首先调整所述清水砌体的灰缝,如果仍不满足山墙墙头的阴角的青砖1为整砖,应调整所述山墙的墙头长度,并按照步骤1041重新调整山墙排砖。

如图2-1、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对贴紧布设在所述压墙筋2上、下两皮的青砖1进行切割时,在所述青砖1上开设与所述压墙筋2尺寸匹配的V形槽,所所述V形槽的尺寸与所述压墙筋的规格相匹配,对各种异形砖和七分头,采用切割机进行切砖,实际施工时,所述压墙筋2的直径优选的为φ6.5,V形槽的槽深≥5mm、槽宽≥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水砌体墙砌筑至距所述压墙筋2标高一皮砖时,采用开设有V形槽的青砖1并将开设V形槽的青砖1的槽口朝上,沿所述压墙筋2的长度方向砌筑,然后铺浆,当所述压墙筋2预埋后,采用开设有V形槽的青砖1并将开设V形槽的青砖1的槽口朝下,沿所述压墙筋2的长度方向砌筑。

本实施例中,清水砌体包砌框架柱节点的施工过程中,根据步骤二切割的青砖1按照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的方式在砌筑包裹所述框架柱3的外皮,所述清水砌体墙和框架柱3节点通过预埋的压墙筋2进行锚固,所述压墙筋2插入所述清水砌体墙的一端设置成弯折锚固段,所述弯折锚固段布设在所述青砖1的V形槽内;

如图3-1~图3-7所示,实际施工时,所述清水砌体包砌阳角部位框架柱节点施工中,阳角部位框架柱节点包砌时如图3-1~图3-3所示对所述阳角的框架柱3的阴角部位进行包砌时,所述框架柱3阴角部位清水砌体的青砖1为整砖;山墙墙头框架柱节点包砌时如图3-4、图3-5所示对所述山墙墙头的框架柱3的阴角部位进行包砌时,所述框架柱3阴角部位清水砌体的青砖1为整砖;山墙墙头框架柱节点包砌时如图3-6、图3-7所示对所述中间部位的框架柱3的阴角部位进行包砌时,所述框架柱3阴角部位清水砌体的青砖1为整砖;

所述青砖1的尺寸为240mm×60mm×53mm、120mm×60mm×53mm,所述框架柱3的截面尺寸>500mm时,所述压墙筋2的横向和纵向,自所述框架柱3的底部向上依次植入压墙筋2,所述压墙筋2的布设规格为:φ6.5@500,所述弯折锚固段的规格为:90°3d的长弯钩。

本实施例中,清水砌体包砌框架梁节点施工中,如图4-1所示,所述框架结构一层框架梁设置在室外标高-0.070m下,所述清水砌体墙的底部标高比所述一层框架梁的外露标高低一皮;根据步骤二切割的青砖1按照排活线和皮数杆一丁一顺的方式砌筑包裹所述框架梁4的外皮,所述清水砌体墙和框架梁4节点通过预埋的压墙筋2进行锚固,所述压墙筋2插入所述清水砌体墙的一端设置成弯折锚固段,所述弯折锚固段布设在所述青砖1的V形槽内;

实际施工时,所述青砖1的尺寸为240mm×60mm×53mm、120mm×60mm×53mm、240mm×60mm×10mm、120mm×60mm×10mm,所述框架柱4的截面尺寸>500mm时,所述压墙筋2的横向和纵向,自所述框架柱4的底部向上依次植入压墙筋2,所述压墙筋2的布设规格为:φ6.5@500,所述弯折锚固段的规格为:90°3d的长弯钩;

实际施工时,所述一层框架梁为基础梁;

实际施工时,如图4-1所示,所述框架结构一层框架梁的钢筋混凝土带设置在所述框架梁4梁高方向的底部,目的是对包砌所述框架梁4的青砖1起到支撑和承托作用,如图4-2所示,所述框架结构二层框架梁的钢筋混凝土带设置在所述框架梁4梁高方向的上部,所述二层框架梁底部与清水砌体之间的缝隙用细石混凝土6填满,所述钢筋混凝土带的尺寸为:宽×高=50mm×60mm,所述钢筋混凝土带位置用240mm×60mm×10mm、120mm×60mm×10mm两种规格砖片粘贴,剩余所述框架梁4采用尺寸为240mm×60mm×53mm、120mm×60mm×53mm的青砖1进行包砌。

本实施例中,清水砌体包砌门窗洞口梁节点的施工中,所述门窗洞口梁7的梁高超过200mm时,浇筑混凝土前用模板加固所述绑扎安装的门窗洞口梁钢筋8。

实际施工时,所述门窗洞口梁7为圈梁或过梁;

如图5-1、图5-2所示,实际施工时,门洞口11的过梁或门洞口11的圈梁的宽度比清水砌体的宽度小80mm,门洞口11的过梁或门洞口11的圈梁的高度由设计计算确定,所述青砖1的尺寸为240mm×60mm×40mm、120mm×60mm×40mm。

如图5-3、图5-4所示,实际施工时,窗洞口10的过梁或窗洞口10的圈梁的宽度比清水砌体的宽度小80mm,窗洞口10的过梁或窗洞口10的圈梁的高度由设计计算确定,所述青砖1的尺寸为240mm×60mm×40mm、120mm×60mm×40mm;

本实施例中,墙面雕饰节点的施工中,所述墙面雕饰14上开设有供拉结件13布设的槽,所述槽沿所述墙面雕饰14的高度方向开设,所述后背墙体砌筑时与所述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暗梁15,所述后背墙体为清水砌体,所述拉结件13为T型拉结筋,所述T型拉结筋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槽内,所述T型拉结筋的另一端布设在所述暗梁15内;

实际施工时,所述墙面雕饰14为砖雕或浮雕,所述暗梁15的高度依据所述砖雕或浮雕单块的高度设置;

实际施工时,贴挂时先在锚固槽内填满加胶素水泥浆,然后采用1:2水泥砂浆或专用瓷砖粘贴砂浆进行粘贴,并将拉结件13插入槽内,贴挂完毕后将溢出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所述水泥砂浆内掺建筑胶;

实际施工时,所述砖雕或浮雕安装时要水平、垂直方向拉线,且每日安装的高度不得大于1m~1.2m。

实际施工时,所述砖雕或浮雕贴挂完后,所述砖雕或浮雕的拼缝用1:1素水泥勾缝。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