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一次成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三段法搭建模板
采用三段法分别搭建后浇带底模板段、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段、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段;
所述后浇带底模板两端分别向后浇带两侧延伸5至10厘米;
所述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和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分别延后浇带底模板两侧搭建;
所述后浇带底模板、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分别采用独立脚手架结构支撑;
步骤二:
沿后浇带底模板与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的接缝,及后浇带底模板与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的接缝分别铺设一长方体模板;
所述长方体模板的长度等同于所述后浇带底模板与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接缝的长度,也等同于后浇带底模板与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底模板接缝的长度;所述长方体模板的宽度为后浇带底模板一端向后浇带侧边延伸长度的两倍,即10至20厘米;所述长方体模板的高度为15至25毫米;
所述长方体模板外侧侧面与主体工程混凝土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步骤三:按照常规工艺搭建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模板段及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模板段;
步骤四:对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及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养护;
步骤五: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及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先拆除拆除后浇带模板及模板上的长方体模板8;对后浇带左右侧施工缝进行凿毛清理处理,此步工作完成后将后浇带模板进行二次支模。
后浇带底模板铺设时,后浇带底模板宽度需完全覆盖后浇带左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后浇带右侧主体工程混凝土端面长方体模板拆除后的缺口,并后浇带底模板两侧向外各延伸覆盖主体工程混凝土底面5至10厘米;
在后浇带模板与主体工程混凝土接触处设置海绵垫;
步骤六:待对后浇带两侧主体工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数值时,将后浇带两侧主体模板进行拆除,仅留置后浇带处模板;
步骤七:待后浇带工艺要求时间达到后,将后浇带内混凝土进行浇筑;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并进行养护,养护达标后即可拆除后浇带混凝土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