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熟料库混凝土翻模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3783阅读:1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泥熟料库混凝土翻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主要采用滑膜和倒模施工方法,滑膜施工机械化程度高,需要借助专门的施工工具,适合一般建筑物的施工;倒模适用于建筑面积大、较复杂的高层结构,两种施工方法的施工时间长,施工效率低,尤其是对于各种类型的圆柱形建筑物的施工,施工成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水泥熟料库混凝土翻模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泥熟料库混凝土翻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第一段模板施工:

(1) 搭设第一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进行第一层熟料库壁的钢筋绑扎, 在库壁内部搭设独立的回笼爬梯作为施工通道;

(2)首先利用塔吊吊装一块外模板,临时固定后吊装一块内模板,利用对拉螺栓杆贯通内模板和外模板,放垫板拧螺丝母加固牢靠,依次安装直至第一层模板交圈完成;

(3)首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利用库体结构钢筋骨架和保护层控制模板的库壁几何尺寸,调整模板的上层对拉螺栓达到垂直,最后浇筑混凝土;

二、第二段模板施工:

首层混凝土浇筑后,模板不拆卸,利用第一层模板顶端和库壁混凝土作支撑放置水平脚手架钢管,水平脚手架钢管两端固定在第一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的竖向钢管上,铺满脚手板并用铁丝绑扎固定,形成第二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进行第二层熟料库壁的钢筋绑扎,然后利用塔吊吊装第二层外模板及内模板,使用对拉螺栓杆贯通内模板和外模板,放垫板拧螺丝母加固牢靠,第二层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三、第三段模板施工:

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后,利用第二层模板顶端和库壁混凝土作支撑放置水平脚手架钢管,水平脚手架钢管两端固定在第二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的竖向钢管上,铺满脚手板并用铁丝绑扎固定,形成第三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进行第三层熟料库壁的钢筋绑扎,拆除第一层模板,根据第二段模板施工方法使用拆除的第一层模板用于第三层模板安装,第三层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四、第四段模板施工:

第三层混凝土浇筑后,利用第三层模板顶端和库壁混凝土作支撑放置水平脚手架钢管,水平脚手架钢管两端固定在第三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的竖向钢管上,铺满脚手板并用铁丝绑扎固定,形成第四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进行第四层熟料库壁的钢筋绑扎,拆除第二层模板,根据第三段模板施工方法使用拆除的第二层模板用于第四层模板安装,第三层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依此循环,交替隔层翻升模板施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使用翻模施工方法,仅仅利用三套模板,循环使用,提高了施工效率,与滑膜和倒模施工方法相比节约了时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圆柱形建筑物的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在两块模板之间的接缝处放置海绵胶条,防止混凝土漏浆。

上一层的外模板下端与下一层的外模板顶端用组合钢模板专用U型卡扣联接或螺栓连接。

每一层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水平和垂直度校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水泥熟料库混凝土翻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第一段模板施工:

(1) 搭设第一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进行首层库壁的钢筋绑扎, 在库壁内部搭设独立的回笼爬梯作为施工通道;

(2)在基础顶面放样放出模板安装坐标控制点,并用砂浆对模板安装位置进行找平,各坐标控制点相对高度差不大于三毫米,待砂浆达到规定强度以后进行模板安装,首先利用塔吊吊装一块外模板,临时固定后立即吊装一块内模板,然后在模板的Φ20孔内放置Φ18的pvc管内穿Φ16的对拉螺栓杆贯通内模板和外模板,放垫板拧螺丝母加固牢靠,依次安装直至第一层模板交圈完成;

(3)首层模板安装完成以后进行水平校正,达到模板顶相对高差小于三毫米,利用库体结构钢筋骨架和保护层控制模板的库壁几何尺寸,调整模板的上层对拉螺栓达到垂直,依次在两块模板之间的接缝处放置海绵胶条,用组合钢模板专用U型卡扣或螺栓连接, 防止混凝土漏浆,完成一圈模板安装后,使用全站仪测量或用线坠检查模板的垂直偏差不大于五毫米,检查合格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清理模板顶端的混凝土和灰浆,并进行混凝土面覆盖和洒水养护。

二、第二段模板施工:

首层混凝土浇筑后,模板不拆卸,按照第一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的竖向钢管的间距,利用第一层模板顶端和库壁混凝土作支撑放置水平脚手架钢管,水平脚手架两端固定在第一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的竖向钢管上,铺满脚手板并用铁丝绑扎固定,形成第二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进行第二层熟料库壁的钢筋绑扎,利用塔吊吊装第二层的第一块外模板下端与第一层模板顶端并用组合钢模板专用U型卡扣联接或螺栓连接,上端临时与结构钢筋固定,立即吊装一块内模板,然后在模板的Φ20孔内放置Φ18的pvc管,内穿Φ16的对拉螺栓杆贯通内模板和外模板,放垫板拧螺丝母加固牢靠,依次安装直至第二层模板交圈完成,在第一层模板与二层模板之间、第二层的相邻两块模板之间的接缝处放置海绵胶条,用组合钢模板专用U型卡扣或螺栓连接, 防止混凝土漏浆,模板安装完成后的水平和垂直度校正及检查方法、混凝土浇筑与首层模板的施工方法相同。

三、第三段模板施工:

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后,按照第二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的竖向钢管的间距,利用第二层模板顶端和库壁混凝土作支撑放置水平脚手架钢管,水平脚手架钢管两端固定在第二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的竖向钢管上,铺满脚手板并用铁丝绑扎固定,形成第三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进行第三层熟料库壁的钢筋绑扎,在安装第三层钢筋的同时,凿除基础顶端用于第一层模板安装的找平砂浆,松开对拉螺栓杆上的螺丝母和模板以及接缝处的组合钢模板专用U型卡扣或螺栓,拆除一层模板,在拆除第一层模板时,必须将第二层模板的下排对拉螺栓杆同时拆除,留上一排对拉螺栓杆及第二层模板作为第三层模板的支撑和固定点,模板表面清理涂刷脱模剂,检查焊接及U型卡扣有无损坏和丢失,如有损坏和丢失立即补修,第三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开始第三层模板安装,利用塔吊吊装将第一块外模板下端与第二层模板顶端用组合钢模板专用U型卡扣或螺栓连接,上端临时与结构钢筋固定,立即吊装一块内模板,然后在模板的Φ20孔内放置Φ18的pvc管,内穿Φ16的对拉螺栓杆贯通内模板和外模板,放垫板拧螺丝母加固牢靠,依次安装直至第三层模板交圈完成,在第二层模板与第三层模板之间、第三层的相邻两块模板之间的接缝处放置海绵胶条,用组合钢模板专用U型卡扣或螺栓连接, 防止混凝土漏浆,模板安装完成的水平和垂直度校正及检查方法、混凝土浇筑与首层模板相同。

四、第四段模板施工:

第三层混凝土浇筑后,利用第三层模板顶端和库壁混凝土作支撑放置水平脚手架钢管,水平脚手架钢管两端固定在第三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的竖向钢管上,铺满脚手板并用铁丝绑扎固定,形成第四层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进行第四层熟料库壁的钢筋绑扎,同时按照拆除第一层模板的方法拆除第二层模板,根据第三段模板施工方法使用拆除的第二层模板用于第四层模板安装,第四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同样在第三层模板与第四层模板之间、第四层的相邻两块模板之间的接缝处放置海绵胶条,用组合钢模板专用U型卡扣或螺栓连接, 防止混凝土漏浆,模板安装完成的水平和垂直度校正及检查方法、混凝土浇筑与首层模板相同,依此循环,交替隔层翻升模板施工。

本发明的熟料库混凝土施工流程为:搭设钢筋放料和站人平台; 绑扎钢筋、安装加固校正模板、浇筑混凝土、拆除下一层模板、翻升模板,直至库壁顶。

本发明使用翻模施工方法,仅仅利用三套模板,循环使用,提高施工效率,与滑膜和倒模施工方法相比节约了时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圆柱形建筑物的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