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空鼓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409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墙空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空鼓墙面处理:将外墙空鼓处凿开形成空鼓槽,将空鼓槽的槽壁处理成具有多条相互平行且截面呈V形的条形槽构成的波浪面,用砂纸将空鼓槽的边缘至空鼓槽边缘向外至少20mm的外墙墙面区域去除厚度至少5mm,形成过渡槽;

步骤2.一次填补:向空鼓槽内注入修补填料,将空鼓槽填平处理成表面与过渡槽的槽底齐平,形成第一填补层;

步骤3.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待第一填补层固化后,用一整块厚度小于2mm的耐碱玻纤网格布浸润胶水后,贴合整个第一填补层表面以及从空鼓槽的边缘至空鼓槽边缘至空鼓槽边缘向外大于8mm且小于18mm的过渡槽的槽底;

步骤4.二次填补:向第一填补层表面以及过渡槽内注入弹性填料,将过渡槽填平至与所述外墙墙面齐平,形成第二填补层;

步骤5.表层处理:待第二填补层固化后,用细砂纸将第二填补层表面及第二填补层边缘至第二填补层边缘向外至少5mm的外墙墙面区域砂光,然后用高分子防水涂料进行表层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空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处理好过渡槽之后,将空鼓槽和过渡槽的槽壁及周围的松散层及灰尘清理干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空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过渡槽与外墙墙面的相接处为弧形过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外墙空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修补填料由环氧树脂、稀释剂、固化剂、增韧剂和填料按8~12:1:1:1:10~12的比例配置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空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EP-12,所述稀释剂为丙酮,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所述增韧剂为领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填料为中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外墙空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弹性填料由丙烯酸弹性乳液、水泥、中砂以4:5:1的比例配置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外墙空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高分子防水涂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